学科分类
/ 14
2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阑尾炎切口缝合新方法,以降低切口感染率的可行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08年1月306例我院阑尾切除术患者,切口采用无异物残留的新方法缝合,观察切口发红、硬结、渗液及化脓发生率。结果采用改进新方法缝合术,能有效地减少切口发生、硬结、渗液、化脓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痛苦,节约了医疗资源,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进缝合术 阑尾炎 切口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普通处方常见问题的分析,提高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11年1—4月份门诊3200张普通处方进行点评、统计和分析。结果有420张处方存在不合格现象,占抽查总数的13.1%,其中用药不适宜处方290张,超常处方82张,书写不规范处方48张,分别占全部抽查处方的9.06%、2.56%、1.5%。结论门诊处方存在问题较多,处方合格率需进一步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药理学》、《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改进在医院药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临床价值,为以后的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6月至2016年1月期间,于我院药学管理工作中应用质量改进管理,结合医院药学管理实际情况,依据既定工作步骤实施质量改进管理,并将其管理效果与未实施质量改进管理的药学管理工作相比,观察该新型管理方法的具体应用效果。结果经质量改进管理后,医院药学管理服务质量评分显著高于管理前(P<0.05),且其药品调配一次成功率、管理人员工作效率以及住院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7.3%、96.7%和98.0%,与管理前相比,均P<0.05,各项数据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医院药学管理采用质量改进管理,可有效提高医务人员工作效率、药品调配一次成功率、住院患者满意度及其管理服务质量,应用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质量改进 医院药学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本县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并落实相关改进措施。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常规药房管理的480份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药房管理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改进措施,并将其实施于2013年6月~2014年6月我院480份药房管理患者中,对比评估两组各项用药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有效用药、安全用药以及用药依从性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医疗纠纷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房管理存在药品管理制度不够完善、药房信息化水平偏低以及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等问题,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强化信息化管理水平、提高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以及增强医患沟通,深入了解药品使用情况,以此使药房管理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 标签: 药房管理 问题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剖宫产术中改良护理配合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140例在我院做剖宫产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产妇入院顺序分成甲组(n=70)和乙组(n=70)。乙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配合,而甲组产妇实施改良的护理配合,对甲乙两组产妇的并发症、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甲组的护垫血污重率、腹肌紧张率、恶心呕吐率、手术体位致气紧率、低血压率、麻醉体位致气紧率、总满意度均优于乙组(P<0.05)。结论在剖宫产术中,实施改进的护理配合措施可降低产妇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并提高了满意程度,应推广使用。

  • 标签: 巡回护士 剖宫产术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透明弹力丝袜固定静脉留置针的方法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200例脑卒中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贴固定穿刺点及针柄,再用日期贴固定Y形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透明弹力丝袜外套固定。10个月后对照组与观察组套管脱出、静脉炎、渗血渗液、有恐惧心理、非正常拔管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3M透明敷贴加透明弹力丝袜外套固定的方法使脑卒中患者的置管时间延长及并发症方面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减少了脑卒中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 标签: 脑卒中 静脉留置针 固定 透明弹力丝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高门诊抽血室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升医院社会信誉和形象。方法通过对2016年1—6月我院门诊抽血室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总结,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与2016年7—12月采取措施后门诊抽血室护理工作改善情况作比较。结果2016年7—12月门诊抽血室存在的护理问题明显减少,病人满意度提高。结论转变护理人员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增强工作责任心;增加抽血高峰时段的人力配置;开设特殊病人、特殊项目优先抽血的绿色窗口;加强与检验科工作人员沟通;加强护患沟通;倡导使用微信服务等措施可明显提高门诊抽血室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减少护患纠纷,提升医院社会信誉和形象。

  • 标签: 门诊抽血室 改善 护理服务 效率和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保证器械清洗质量。方法分析影响清洗质量的因素,采用正确的清洗方法,加强清洗效果的质量检测。结果不断地改进清洗流程,达到清洗彻底的目的,最终保障物品的无菌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病案复印是病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随着社会的进步,病案复印的需求日渐增加,由于患者对复印流程知识缺乏足够的了解,或者病案管理方面的原因,导致复印者往返多次奔波,费时费力,满意率低下。2017起我院通过改进病案复印管理流程,提高主动服务意识,在不违背原则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复印者的需求,从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病案复印 流程 存在问题 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气道湿化法对气管切开病人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7月期间70例行气管切开术的病人,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间断气道湿化法,干预组病人则实施持续气道湿化及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5.7%)明显低于对照组(40%),干预组病人不舒适发生率(11.4%)明显低于对照组(54.3%),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气管切开病人在进行持续气道湿化的同时结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减轻病人湿化时的不适感,降低湿化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 标签: 持续气道湿化法 气管切开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的应用与临床。方法选择我院96例2017年4月—2018年4月切口感染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处理治疗,观察组则采取常规处理+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伤口平均愈合的时间、伤口换药的平均次数、抗生素使用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伤口炎症因子指标;住院的费用。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伤口平均愈合的时间、伤口换药的平均次数、抗生素使用的时间、伤口炎症因子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住院的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处理+持续负压吸引技术治疗切口感染效果好。

  • 标签: 持续负压吸引技术 切口感染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孟鲁司特治疗小儿持续性哮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期间收治的86例轻、中度哮喘的患儿,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孟鲁司特,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1年后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有效率为93.1%,显著高于对照组(81.4%),1年后观察组复发率为6.9%,对照组为2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孟鲁司特治疗轻、中度小儿持续性哮喘,临床疗效显著,且复发率比较低,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孟鲁司特 布地奈德 小儿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质量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对照组,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实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质量管理,实验组采用持续质量管理。而后对比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对两种管理模式的满意度、质量改进效果以及消毒物品的送达时间。结果实验组的满意度(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质量改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消毒物品的送达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消毒供应室管理中运用持续质量管理方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及供应室工作质量显著提高,持续质量管理在供应室质量管理方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医院 消毒供应室管理 持续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瑞芬太尼在胃肠外科手术术后持续静脉镇痛方面的疗效,并观察相关护理状况。方法择取2014年11月到2016年11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治疗胃肠疾病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例数均等的两组,即研究组、对照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优质护理,但是研究组使用瑞芬太尼作术后持续镇痛,而对照组使用芬太尼作术后持续镇痛。组间对比两组患者的镇痛效果与不良反应。结果就镇痛效果而言,研究组的VAS评分要于对照组,统计学有差异(P<0.05)。就不良反应率而言,研究组则与对照组不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使用芬太尼对比,在胃肠外科术后使用瑞芬太尼进行持续静脉镇痛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辅以优质护理可以缓解患者的病痛。

  • 标签: 瑞芬太尼 胃肠外科 术后持续静脉镇痛 疗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下的ICU护理效果及其对于患者治疗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ICU2016年5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持续性人文关怀)51例和对照组(常规护理)45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及其治疗恢复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对于护理的满意率、依从性相对更高(P<0.05),而风险事件发生率、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基于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开展人性化的ICU护理,其对于促进患者的治疗康复有着积极的帮助。

  • 标签: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ICU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性人文关怀在ICU护理中对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00名危重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在一定的标准下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研究组因加入护理人文关怀,患者及家属均有者较高的满意率,分别为86.0%、82.0%,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情绪明显好转。结论将持续性人文护理关怀加入ICU危重病人的护理中对患者的焦虑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和治疗作用,有利于患者恢复,提供更优质的护理,同时可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人文关怀 危重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ICU护理中采取持续行人文关怀护理指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98例ICU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讨论,按照护理模式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组患者分别为49例。实验组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对照组采取传统的护理理念,观察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舒适度。结果实验组的护理满意度47例(95.92%)显著高于对照组40例(81.63%),实验组的护理舒适度46例(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38例(77.55%),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ICU患者采取持续性人文关怀的护理理念,不仅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同时,还能够满足患者所提出的护理需求。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 护理理念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性的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观察。方法择选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所收治的80例ICU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流程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人文关怀理念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展开观察与分析。结果经临床护理结果统计得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焦虑结果上,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为(3.7±0.6)分,对照组为(7.2±0.7)分,组间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人文关怀理念护理融入ICU的护理环节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提升患者对医护工作的配合度。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多巴酚丁胺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及探讨。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0例持续肺动脉高压新生儿,按照抽签法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15例。对参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疗法,实验组患儿在常规疗法基础上加用多巴酚丁胺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患儿的PAMP、SBP、PaO2的改善程度优于参照组,实验组血清CRP、D-二聚体水平的下降程度对比参照组更加明显,均P<0.05。结论应用多巴酚丁胺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可获得理想效果,对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全身炎性反应与血液高凝状态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多巴酚丁胺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 C反应蛋白 血气分析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