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路径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7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8例,在患者介入治疗中,常规组患者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以临床路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不仅可以使患者生存质量提升,还可以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临床路径 护理效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 原发性肝癌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的效果。 方法:选择 2015 年 3 月之 2017 年 5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 40 例,对照组运用常规肝切除术治疗,观察组运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分析不同治疗后的患者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与手术相关指标情况。结果:在手术出血量、术后恢复时长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为 7.5% 显著少于对照组 27.5%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谷转氨酶与谷草转氨酶等肝功能指标上,观察组各项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原发性肝癌采用精准肝切除术治疗可以有效的改善肝功能,减少手术并发症,降低手速创伤,加快术后恢复,治疗效果更为显著。

  • 标签: [ ] 原发性肝癌 精准肝切除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2月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26例患者,以同期行肝切除术的26例非破裂肝癌病例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病例的各项临床资料及预后。结果破裂组术中出血量(1306.3±603.2)ml、输血量(790.7±480.1)ml,较非破裂组的(711.2±330.7)ml与(450.1±288.3)ml显著为高(P〈0.05);破裂组术后1年生存率为57.7%,低于非破裂组的84.6%(P〈0.05),但3年生存率为26.9%,与非破裂组(30.8%)相近(P〉0.05)。结论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破裂出血效果确切,应尽量施行。

  • 标签: 肝肿瘤 肝切除术 出血 破裂 自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综合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在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的时间段内,选择3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抽取的方法设为试验和对照两组,18例用综合介入治疗的为试验组,17例用常规治疗的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和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的生存率。结果试验组治疗效果、生存率均比对照组高(P<0.05),肝功能指标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综合介入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两年内的生存率,因此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综合介入治疗 肝功能指标 治疗效果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清AFP、AFU联合检测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为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研究选取的2013年8月-2014年8月间诊断的疑似原发性肝癌患者86例予以分析,将其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分别按照血清AFP、AFU检测和CT检查结果予以诊断。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对两组的诊断的准确性进行评价和组间比较。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免疫组化检测原发性肝癌中嘧啶核苷磷酸化酶(PyNPase)的表达,揭示依赖于嘧啶核苷磷酸化酶转化的化疗药物在临床应用的分子基础.方法从我院外科2001年6月至2004年6月间183例原发性肝癌手术切除标本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实验组.术前均未经任何放化疗.并随机抽取同期肝内胆管结石手术肝切除标本40例,且证实为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组.使用SP免疫组化法分别检测肝癌细胞与正常肝细胞PyNPase的表达.结果原发性肝癌细胞和正常肝细胞PyNPase的表达指数分别为62.34+/-19.53和12.61+/-10.17,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组织分型的肝癌组织的PyNPase的表达也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细胞中PyNPase呈高表达,则提示其对依赖于嘧啶核苷磷酸化酶转化的化疗药物如氟铁龙,希罗达等更为敏感.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表达 NP 癌细胞 嘧啶核苷磷酸化酶 正常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研究疏肝健脾抑癌汤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辅助疗效与意义。方法选择我院肿瘤科原发性肝癌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放化疗并联合西药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疏肝健脾抑癌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不同药物辅助治疗后对患者疾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联合疏肝健脾抑癌汤治疗后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疾病治疗总有效率56.0%显著高于对照组50.0%。结论临床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使用疏肝健脾抑癌汤进行辅助治疗一方面能够发挥疏肝散结,行气解毒,抗癌散结的功效,还具有抑制肿瘤生长,杀伤癌细胞,增强免疫力及诱导肝癌细胞死亡的作用,与西药联合使用更能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药物使用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患者疾病治疗效率较高,对促进患者治疗与预后,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疏肝健脾抑癌汤 原发性肝癌 辅助治疗 临床疗效与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TACE和MAF方案治疗。结果观察组血清CEA、AF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肿瘤最大直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有助于缩小病灶,延长患者寿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3-0072-01
  • 简介:

  • 标签:
  • 简介:TACE是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法,但肿瘤难根治,不易处理肝外转移灶,且多次治疗加重肝损伤,远期疗效较差。索拉非尼可以控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本文报道2009年2月河南省肿瘤医院对1例中国肝癌分期Ⅱb期的原发性肝癌初诊患者进行TACE联合索拉非尼和抗病毒治疗,患者肝内病灶无活性,肺内转移灶达部分缓解。随访至2012年5月,患者生存39个月,肝功能正常,HBVDNA转为阴性,无介入并发症,卡氏评分100分。

  • 标签: 肝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 索拉非尼 介入放射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来我院采用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的1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对其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AFP、AST、γ-GT、TBiL指标存在显著差异;治疗2个月后根据近期疗效评价标准进行评估,总有效率为93.3%;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0%。结论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不仅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近期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操作简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肝动脉插管 化疗栓塞术 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 简介:  摘要:目的 对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展开评估,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 2018年 3月~ 2020年 3月前来我院治疗的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 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发现对照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优于观察组。在近期治疗中,观察组完全缓解患者 0例,对照组完全缓解 2例;观察组进展患者 17例,对照组为 5例。但是,在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达到 A级患者为 35例, B级患者为 18例, C级患者为 7例;对照组 A级患者为 15例, B级患者为 17例, C级患者为 18例。结论 通过应用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原发性中晚期肝癌患者,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帮助患者实现长久的稳步康复,对患者的积极意义较大,今后可在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医;综合;原发性中晚期肝癌  Abstract: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Methods from March 2018 to March 2020, 100 patients with advanced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CM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after a period of treatment, it was found that the short-term efficacy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In the short-term treatment, there were 0 cases of complete remiss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2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ere 17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5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However, at the end of treatment, the liver fun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35 cases of Grade A patients, 18 cases of B-level patients and 7 cases of C-level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15 cases of A-level patients, 17 cases of B-level patients and 18 cases of C-level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TCM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prog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liver cancer in the middle and advanced stage, it can achieve ideal treatment effect, help patients to achieve long-term and stable recovery, which has great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patients, and can be applied in clinical treatment in the future.

  • 标签:
  • 简介:早期原发性肝癌(PHC)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和体征,且病灶小于5cm,一般不易发现,甲胎蛋白(AFP)对PHC是较为特异的标志物,但仍有30%~40%的患者(特别是小肝癌)呈阴性或低浓度,使这一部分PHC诊断较为困难。近年来,a-L-岩藻糖苷酶(AFU)作为一种新的PHC诊断标志物,日益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Α-L-岩藻糖苷酶 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采用介入治疗法医治原发性肝癌时产生并发症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在2019年春季到2020年春季这一年中进行原发性肝癌治疗的172名患者作为本次的实验对象,采用对比分析的理念将患者平均分为两个小组,各86例。其中,医护人员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日常护理,观察组则采用询证护理,通过康复结果以及患者满意度两个指标对结果进行衡量。结果:对比两组统计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结果良好且满意度提高。结论:在如今的社会中,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危害着患者的身体健康,采用合适的护理方式对于其康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重视介入治疗术带来的并发症可能,采用积极的观察和护理方法。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介入治疗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