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洪雅县一起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聚集性疫情进行调查,分析聚集性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病例感染情况及疫情传播链。方法  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对所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感染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收集病例基本信息、发病经过和流行病学史等信息,并追踪密切接触者,分析其传播链。结果  本起旅游景区聚集性疫情共发现病例72例,其中确诊病例27例、无症状感染者45例。此次疫情归于1起聚集性疫情,前4例病例经四川省疾控中心基因测序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BA.2.12.1(即BG.2进化分支)。经治疗,72例均已治愈出院。结论  本次疫情是由被成都确诊病例感染了的人到洪雅县某旅游景区旅游度假引发的一起景区聚集性疫情,旅游景区下一步要严格管理抵景区旅游度假人员,杜绝此类疫情再次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12月抚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48例为研究样本,对患者均采用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护理干预。观察患者护理干预后成功预警的例数和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发病率。结果:48例患者经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护理成功预警45例,成功率为93.75%;48例患者经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护理干预,出现VTE 8例,VTE发病率为16.67%;48例患者与入院时、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下肢静脉血栓风险评估评分对比,术后第7天评分<术后第3天评分<入院时评分,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围术期下肢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出现VTE几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率,提高患者康复效果。

  • 标签: 三主体预警联动模式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下肢静脉血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康复治疗管理措施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长沙市某镇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电脑盲选的方式,将102例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健康教育常规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和尘肺病康复治疗管理措施进行干预。对比分析两组因尘肺病并发症发生的住院率、尘肺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于管理措施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因尘肺病并发症发生的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对尘肺病康复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于管理措施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进行管理的过程中,采用健康教育和尘肺病康复治疗管理措施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无责任主体职业性尘肺病患者对于尘肺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和对于管理措施的满意度,同时能够显著降低因尘肺病并发症发生的住院率,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优良的效果,值得进一步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尘肺 健康教育 相关知识掌握程度 住院率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旨在分析针对空巢老年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采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本次实验选择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5 月我院门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的 66 例空巢老年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对比 18 周之后,对比患者 SAS/SDS 评分结果。 结果: 实验组 SAS 、 SDS 评分为( 27.74±3.64 )分以及( 28.25±4.76 )分,相较于对照组更低。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 93.9% ,相较于对照组( 60.6% )更高,组间数据差异显著( P < 0.05 )。 结论: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同时可以提高护理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三主体双轨道交互式护理干预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找到理想的工作,服务社会,回报父母,是每一个大学生的愿望。医学实验技术专业作为新办专业,各校的办学主体、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不尽相同,使得学生毕业就业选择面不同,岗位迁移能力不同。以昆明医科大学医学实验技术专业本科生就业选择为例,分析人才培养方案、专业课程体系和办学主体对学生就业的影响。

  • 标签: 就业 医学实验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