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对子宫腺肌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总结分析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0例子宫腺肌病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子宫腺肌病表现子宫增大,无形态改变,宫腔线多前移,病灶位于后壁,病灶区呈现粗颗粒状稍强回声,间以大小不等的低回声区。结论:经腹部超声能很好认识子宫腺肌病声像图特征,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黄连素是目前临床中主要用于肠胃疾病治疗的中成药,是一种从黄连、黄柏等药材成分中所提取的生物制剂,具有较强的消炎、抗感染作用。近年来,随着黄连素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范围的扩大,不断有相关研究结果指出黄连素人体血液内血糖、脂肪的代谢功能具有较好的调节作用,并能够通过自身生物碱成分的释放,提升胰岛素细胞活性,促进胰岛素的生成和释放,对2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能够起到较好的症状缓解和治疗作用。因此,本文将对黄连素在2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治疗方面的研究及文献予以概述,为黄连素在2糖尿性实际治疗中的应用作以参考。

  • 标签: 黄连素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并发症 胰岛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推拿在神经根颈椎病临床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2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20例神经根颈椎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患者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MDI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1.72±0.24)分,MDI评分(4.05±0.51)分,经过相应治疗后观察组VAS和MD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1.67%,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两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推拿治疗可有效患者神经根压迫,减轻患者的疼痛,可增强局部肌肉的血氧供应,改善颈部血液循环,治疗神经根颈椎病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病率低,促进颈部生理功能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推拿 神经根型 颈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高危HPVDNA检测应用于体检中的价值。方法在2016年7月15日至2016年12月15日期间选取700例我院已婚体检女性为实验对象,且均实施高危HPVDNA检测,随后分析此项检测的重要性。结果分析本次实验,可发现高危HPVDNA感染率为14.29%,从感染分布角度分析,轻度糜烂或宫颈光滑组HPV13种高危感染率为8.36%,宫颈糜烂II度及以上组HPV13种高危感染率为19.02%,同时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患病率为0.85%。结论高危HPVDNA检测具有操作简单、利用价值高等特点,用于体检人群中,能够利用疾病的确诊。

  • 标签: 高危型HPV DNA 检测 体检 价值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2糖尿病的社区防治模式以及防治效果,本文选取我社区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的100例2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选取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2糖尿病患者不采取任何社区防治措施,试验组2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防治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糖尿病风险因素的控制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患者对于糖尿病判定指标、肥胖于糖尿病的危害、摄食总热量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掌握程度分别为96.0%、94.0%、92.0%、94.0%和96.0%,对照组患者对于糖尿病判定指标、肥胖于糖尿病的危害、摄食总热量的控制、糖尿病的危害以及糖尿病的治疗方式掌握程度分别为48.0%、60.0%、22.0%、64.0%和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对多吃不动、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不按时用药等风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分别为32.0%、8.0%、10.0%、24.0%和8.0%,对照组患者对多吃不动、吸烟、饮酒、高血压以及不按时用药等风险因素的存在程度分别为62.0%、28.0%、22.0%、36.0%和3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明2糖尿病患者采用社区防治模式可以有效提高患者体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降低糖尿病风险因素。

  • 标签: 2型糖尿病 社区防治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对降低2糖尿病患者手术后切口的感染率与术后切口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88例2糖尿病患者,将其术后护理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全体护理人员的细心护理工作,全部2糖尿病术后患者中,发生感染的病例共4例,感染率为4.5%,均经积极地配合治疗全部痊愈。患者7~14d切口愈合率为76.1%(67/88),明显高于14~20d和7d以内患者,该三组患者的愈合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人员通过对2糖尿病的患者术后进行相关知识的宣教,对患者的饮食控制与营养支持的正确指导,以及降糖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与切口的正确清洁方式等方面的精心护理,能够有效地预防了患者切口可能出现的感染,加速切口愈合的速度。

  • 标签: 糖尿病 术后护理 切口感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周围囊泡状肺癌CT影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8月-2016年8月之间我院收治的80例之间我院收治的周围囊泡状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CT影像特征进行总结,并分析其CT影像特征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生边缘分叶及毛刺征的患者为71例,发生率为88.75%;发生血管集束征的患者为60例,发生率为75.00%;囊泡壁毛躁并且厚度在3mm以下的患者为78例,发生率为97.50%;发生囊泡内壁结节的患者为54例,发生率为67.50%;发生囊泡合并GGO的患者为46例,发生率为57.50%,以上五个特点是半数以上甚至接近全部患者都会出现的CT影像特征,所以若患者的CT影像出现以上特征,则可处于判断患者属于周围囊泡状肺癌患者。结论周围囊泡状肺癌患者具有较为典型的CT影像特征,为患者进行诊断时医生能够将CT影像特征作为诊断的依据之一,有利于促进诊断的准确率提高,有利于及时给予患者合理的治疗并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及预后,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周围型囊泡状肺癌 CT影像特征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颈椎病为临床常见病,具有病程长、症状复杂等特点,且近年来发病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日渐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同时颈椎病中以神经根颈椎病最为常见,临床治疗多采取非手术方式,其中推拿治疗疗效确切,但患者个体差异较大,且推拿手法各异,临床综合疗效不尽相同。近年来医学界日渐重视神经根颈椎病推拿治疗作用机制和手法的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基于上述背景,对推拿防治颈椎病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探究,以期能为今后研究提供有效借鉴经验。

  • 标签: 神经根型颈椎病 推拿 作用机制 治疗方法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与2017年7月收治的98例椎动脉颈椎病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灸结合按摩手法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给予中医针炙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搏动指数治疗前后变化并不明显,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治疗椎动脉颈椎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针灸 疗效研究 头痛眩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牙髓炎的临床分、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门诊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治的26例慢性牙髓炎患者资料。结果26例患者中,慢性闭锁性牙髓炎11例,慢性溃疡性牙髓炎9例,慢性增生性牙髓炎6例;经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后,17例患者显效,8例有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6.2%。结论了解慢性牙髓炎的临床分,及早明确诊断及鉴别诊断,及时进行针对性治疗,能够提高其临床治疗的有效率,使患者早日摆脱疾病痛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牙髓炎 分型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闭角青光眼手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选择医院收治的82例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均采取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并为患者提供妥善的护理。对所有患者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预后情况,总结临床护理经验。结果所有82例患者经护理后均痊愈出院,平均住院时间(5.8±1.1)d,出院时眼压为(14.9±1.5)mmHg,前房深度为(3.26±0.31)mm,随访半年均无复发。结论在急性闭角青光眼患者手术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配合,患者住院时间、眼压水平、前房深度等指标均比较理想,患者预后情况较好。

  • 标签: 急性 闭角型青光眼 手术 护理
  • 简介:摘要2糖尿病患者的主要特征是高血糖,该病主要是由于蛋白质、脂肪、葡萄糖代谢紊乱,进而造成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传统的治疗该病的药物,极易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副反应,例如心血管风险、体重增加、胃肠道反应以及低血糖等,所以加强对新作用机制和新靶点的研究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治疗2糖尿病药物最新研究展开了综述。

  • 标签: 2型糖尿病 药物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重症甲H1N1流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特点。方法对4例重症甲H1N1流感病例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进行观察。结果4例患者中,男2例,女2例,治愈3例,死亡1例,发热、呼吸困难、咳嗽为本病最突出的临床表现。4例均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4例患者均不同程度接受抗生素、抗病毒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结论重症甲H1N1流感患者均合并有以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为主的多脏器功能障碍,应及早行呼吸机辅助通气。

  • 标签: 流感 人/诊断 流感病毒A型 H1N1亚型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某医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间收治50例Ⅲ、Ⅳ踝关节骨折患者进行实验研究,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入路直重建钢板固定外踝,利用半螺纹松质骨钉固定内踝骨折,手术结束后在透视机的辅助下以手法闭合复位后踝骨,后进行一个月的外石膏固定。实验组患者采用腓骨后缘和跟腱外缘入路,直接进行骨折复位,临时固定采用克氏针,后利用T型钢板固定,踝骨折块固定之后进行三踝骨折固定,最后临时固定采用石膏。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关节复位情况和骨折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踝骨骨折块固定治疗Ⅲ、Ⅳ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骨折块固定 骨折愈合 Ⅳ型踝关节骨折 关节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应用与超声检查特征。方法选2016年1月-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B超声检查诊断,观察B超声在子宫肌瘤病症诊断当中的临床价值。结果100例患者通过B超声检查发现患者的子宫底部均有强回声团的存在,周围边界限相对清晰。横切面、斜切面检查发现子宫左侧角位置有直径大小相近强回声光团的患者有78例,发现子宫右侧角位置大小接近的强光团回声患者有22例。经B超检查诊断肌瘤的直径小于5厘米的患者有50例,子宫肌瘤直径5至9厘米的有20例。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B超诊断准确率为86.0%。结论B超声检查对子宫肌瘤病症的诊断准确度较高,能够有效提高临床应用价值,B超声检查具备操作简便、无痛、无创与重复性较好、诊断准确度较高。

  • 标签: B型超声 子宫肌瘤 超声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桡骨远端伸直骨折患者行以正骨手法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4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96例桡骨远端伸直骨折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48例患者行以西医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研究组48例患者行以中医正骨手法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3.33%,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4.58%,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桡骨远端伸直骨折患者行以正骨手法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良好,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正骨手法 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脑安滴丸与尼莫地平、氟桂利嗪对气虚血瘀偏头痛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门诊收治的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人,一组单纯服用脑安滴丸;另一组服用尼莫地平、氟桂利嗪,治疗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定。结果脑安滴丸治疗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P小于0.05)。结论脑安滴丸对气虚血瘀偏头痛治疗效果优于尼莫地平与氟桂利嗪。

  • 标签: 脑安滴丸 偏头痛 气虚血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凶险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的产前超声诊断分析。方法选择50例凶险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作为A组(n=50);另选取同时间段来院检查的50例凶险前置胎盘未合并胎盘植入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作为B组(n=50);两组均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及分析。结果A组胎盘植入检出率为84.00%,明显高于B组(48.00%),P<0.05;A组高龄产妇占比率为38.00%,明显高于B组(10.00%),P<0.05;A组宫腔操作次数≥2次占比率为46.00%,明显高于B组(18.00%),P<0.05。结论凶险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运用产前超声的诊断检出率高,值得临床加强推广应用。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胎盘植入 产前超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央脑疝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2016年1月-2016年12月我们救治的58例中央脑疝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GOS判断预后,其中恢复良好32例,中残13例,重残6例,植物生存4例,死亡3例。结论中央脑疝不仅仅见于重型颅脑损伤,还可见于其他双侧幕上病变。重视中央脑疝问脑期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征性表现,及早开颅减压,可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中央型脑疝 临床特点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刺、刺络放血联合治疗崩漏(血瘀)效果。方法在2016年2月到2017年1月之间,选取60例我院收治的崩漏(血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针刺治疗),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刺+刺络放血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红蛋白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崩漏(血瘀)患者采用针刺联合刺络放血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崩漏 血瘀型 针刺 刺络放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