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总结针对急诊老年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治疗和护理方法。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 65 例急诊老年患者纳入研究,压力性损伤风险评估显示患者均存在压力性损伤风险,实施针对性的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对于压力性损伤患者及时治疗,总结护理和治疗效果。 结果: 有 5 例( 7.69% )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后均获得痊愈,治疗有效率为 100% 。 结论: 急诊老年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几率较高,采取及时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措施十分必要。

  • 标签: 急诊 老年患者 压力性损伤 治疗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中实施伤口护理小组的效果。方法: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为研究进行时间,纳入52例我科就诊的压力性损伤患者,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各26例。参照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行伤口护理小组。检验2组压力性损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对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将参照组作为对比,实验组压力性损伤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均较低,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知识的掌握情况优于参照组,2组数据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治疗中实施伤口护理小组,使压力性损伤情况予以改善,降低压力性损伤情况发生,预防和治疗效果较优。

  • 标签: 临床压力性损伤 预防 治疗 伤口护理小组
  • 简介:[目的]考核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方法]抽取昆明市某综合医院的护士476人,采用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及工作疲渍感量表(MaslachBurnoutInventory,MBI)中的情感疲倦问卷进行调查。随机抽取50人在2周后进行重测,计算该量表的重测信度;用因子分析考察量表的结构效度;计算各条目与各方面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r)来分析量表的内容效度;Cronbach’salpha系数考察内部一致性。根据情感疲倦问卷得分情况,将被调查者分为高情感疲倦组与低情感疲倦组,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考察其区分效度。[结果]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管理及人际关系方面、护理专业及工作方面、时间分配及工作量问题方面的各条目因素负荷与原量表结构基本一致;而工作环境及仪器设备方面、病人护理方面的条目的因素负荷则与原量表结构的差异较大。总量表同质信度为0.94,5个方面系数0.80~0.89;重测信度0.71~0.86;各条目与各方面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各条目与其所属方面之间相关最强;独立样本t检验证实量袁区分效度好。[结论]中国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除结构效度需要做进一步的修订外,信度及效度较好,能够较真实而稳定地反映出与护理职业关系密切的工作压力源。

  • 标签: 护士 工作压力源 信度 效度 因子分析
  • 简介:随着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生活的不断改善,压力已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研究领域。护士所承受的压力已经成为一种职业性危险。目前,国内外有关护士压力的研究较多,但少见对高龄护士的压力进行专门探讨。护士老龄化问题在国内一些医院已开始显现。高龄护士是护理队伍的奠基人,但由于家庭、身体状况、知识更新及社会认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她们面临着更多方面的压力。本课题对45岁以上护士进行压力调查研究,以探索影响高龄护士压力的相关因素,为管理者制订人性化的支持系统提供依据,从而减轻高龄护士的工作压力,改善身心健康,提高工作效率,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护士工作压力 高龄 应对方式 社会生活 护士压力 职业性危险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体检科护士出现心理压力的因素以及相关防护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1月-12月体检科收录的18名护士作为研究样本,向每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分析护士出现的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在其基础上制定防护策略。结果 调查结果显示,体检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的影响因素体现在工作压力大、社会地位低、客户投诉、检查考核等多个方面。结论 体检科护士心理压力来源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临床为了有效降低体检科护士的心理压力,使护理人员以饱满的精神投入到工作中,需要依据影响因素对防范对策进行制定,以此来实现体检科护理质量的提高。

  • 标签: 体检科护士 心理压力来源 影响因素 防护策略
  • 简介:目的了解股份制医院护士工作压力和离职意愿的现状,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方法对股份制医院153名护士的工作压力及离职意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总体工作压力得分(102.07±20.17)分,“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是股份制医院护士的主要工作压力源;离职意愿得分(14.73±3.54)分;护士总体工作压力、护理工作与专业方面、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方面造成的压力与离职意愿的相关系数分别是0.374、0.508和0.348。结论股份制医院护士的工作压力高,护士工作压力与离职意愿呈正相关。

  • 标签: 股份制 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 离职意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腹腔镜手术气腹压力对机体的影响,阐述护理方法。方法:按照腹腔镜手术时气腹压力分组,所有患儿均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疾病,低压力组、中压力组以及高压力组,气腹压力分别控制在5mmHg、9mmHg以及12mmHg。结果:三组组内对比,气腹15min以及放气后,HR、MAP、RR、PaO2与PaCO2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患儿气腹前HR(111.5±1.9)次/min、MAP(65.1±1.9)mmHg、RR(21.3±0.2)次/min、PaO2(91.2±1.9)%、PaCO2(37.5±1.3)%,与中压力以及高压力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压力组患儿气腹15min时HR(129.8±2.2)次/min、MAP(79.5±1.0)mmHg、RR(26.3±0.8)次/min、PaO2(82.5±2.2)%、PaCO2(48.5±0.7)%,放气后HR(121.7±2.3)次/min、MAP(72.4±0.9)mmHg、RR(25.8±0.7)次/min、PaO2(83.2±1.5)%、PaCO2(76.9±1.7)%,与中压力以及高压力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中压力组与高压力组,气腹15min以及放气后的HR、MAP、RR、PaO2、PaCO2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低压力气腹对患儿机体影响小,推荐优先选择,但在围术期仍需加强护理干预,最大程度保证手术安全。

  • 标签: 儿童 腹腔镜手术 气腹压力 血气指标 呼吸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ICU俯卧位通气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集束化护理效果。方法:针对在2020年11月到2020年2月接受ICU俯卧位通气辅助性治疗的70名病人进行研究,并以随机的方式分到对照组和研究当中,每个组分别有35名病人,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而研究组则是采用集约束护理预防压力性损伤。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的压力性损伤出现率和病人对于护理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压力性损伤出现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ICU俯卧位通气 压力性损伤 集约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夜班护士应对压力中的合理情绪疗法效果。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治的100例夜班护士为研究对象,将这些夜班护士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组患者均50例,对照组给予普通心理疏导,观察组给予合理情绪化疗法。对比两组夜班护士疏导前和疏导后的负性情绪评分。结果:疏导前对照组夜班护士和观察组夜班护士的负性情绪评分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0.05;疏导后,观察组夜班护士的负性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

  • 标签: 合理情绪疗法 夜班护士 应对压力 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中湿性疗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1月患有压力性损伤的患者56例,按照治疗方式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析两组疗效与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各时段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压力性损伤临床护理中湿性疗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可提升疗效。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临床护理 湿性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且分析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压力性尿失禁治疗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100例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进入医院的先后顺序,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患者各50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盆底肌力、漏尿量、盆底肌锻炼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就盆底肌力、漏尿量、盆底肌锻炼依从性来讲,护理前,两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值大于0.05,但是经过一段时间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值小于0.05;就护理满意度来讲,观察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这就表示p值小于0.05。结论:通过在压力性尿失禁治疗期间合理应用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很好的改善患者盆底肌力,降低漏尿量,而且也能大幅度提升盆肌锻炼依从性,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治疗 针对性护理干预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在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我院内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中实施病例选择,共计70例,纳入后采取双盲法分组,考察组、参照组相等例数,考察组利用心理护理干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对比护理前后患者负性心理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考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参照组偏高,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考察组负性心理评分相比参照组,对比差异较小(P>0.05),护理后,考察组负性心理评分相比参照组更低,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提高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护理满意度,使其减轻负性情绪。

  • 标签: 产后压力性尿失禁 心理护理 负性心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预防多发伤患者压力性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筛选出本院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60例多发伤患者,以其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对照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系统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的方式,在研究中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结果:从患者翻身频率、患者身体清洁频率、营养均衡程度等统计数据来看,实验组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 多发伤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ICU高危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ICU病房中ACS属于高危的患者30例‚其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18-70岁(平均年龄41.5±5.7)。根据患者的UBP监测数据将其划分为三组‚进行定期的动态监察。结果:IAP>25cm H2O 在循环系统、呼吸系统、肾脏等方面的数值10≤IAP≤15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二者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可能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血液循环,并且会引起多个器官的生理变化。IAP的迅速升高表明了前期病变的发生,而在一般或患病的情况下,IAP的变化很小。随着 IAP降低,MPV升高,血小板活性增加,炎症性反应加重。所以,必须加强间接腹腔压力监测在ICU高危患者病情观察中的应用。

  • 标签: 间接腹腔 压力监测 ICU高危患者
  • 简介:摘要:随着国家二孩及三孩政策的实施,以女性为主的护士群体也迎来了生育高峰。在本文阐述了作为特殊科室的重症监护室ICU产后护士返岗后的职业压力以及应对措施。

  • 标签: ICU 产后护士 返岗 职业压力 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产检孕妇心理压力的护理干预措施以及效果。方法:将148例在我院接受产检的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4例,对照组孕产妇仅按常例接受常规产检即可,不采用任何护理策略,观察组孕产妇则在按常例接受常规产检的同时一并给予心理护理以缓解心理压力。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孕产妇分娩前有意向选择自然分娩的例数分别为57例(77.0%)和44例(59.5%),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177,P=0.026);观察组满意率为97.3%,对照组满意率为83.8%,组间比较以观察组显著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08,P=0.034)。结论:产检孕妇均伴随一定心理压力,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孕妇焦虑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评价。

  • 标签: 产检 妊娠 心理压力 护理
  • 简介:摘要:探讨胃管固定角度对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时间,将90例留置胃管患者将按随机数表法分成三组,即角度A组,角度B组和角度C组。角度A组为平行组,角度B组为上斜30度组,角度C组为下斜30度。比较观察三组患者置管胃管期间鼻翼部压力性损伤发生的情况。结果:三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结果显示,黏膜损伤评分上斜组的评分最高,平行组居中,下斜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第一天:P<0.001,第二天:P<0.01,第三天:P<0.05)。结论:将胃管外露部分下斜30°粘贴固定,对于改善和预防鼻部压力性损伤发生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留置胃管 压力性损伤 固定方法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ICU患者压力性损伤中应用与预见性护理的预防效果。方法:以2022年1月-2022年12月为研究时段,抽选在该时段内进入我院ICU的患者54例,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7例常规护理,观察组27例增加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和首次症状出现时间以及压力性损伤持续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患者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首次症状时间晚于对照组,持续时间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患者压力性损伤中应用与预见性护理的预防效果很好,可减少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概率,延缓症状出现的时间,同时降低症状持续时间,利于患者少受损伤。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ICU患者 压力性损伤 压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