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在2012年4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3例心内科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按照疾病类型分为三组,A组为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共100例,B组为AMI后发生消化道出血的患者,共52例,C组为消化道出血后发生AMI的患者,共41例。观察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差异,随访2年后,比较三组患者再发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疾病(包括再发心绞痛、心力衰竭、非致死性AMI等)的情况及死亡率。结果三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及临床治疗情况存在较大差异;B、C组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显著低于A组,B、C组患者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A组,B、C组患者的血红蛋白(Hb)值明显低于A组,且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抗凝药物的比例均互不相同,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患者均有消化道出血,B组输血患者的比例远远低于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2年的跟踪随访,发现B、C组再发循环系统功能障碍疾病的患者比例和死亡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消化道出血的AMI患者的臨床表现比单纯的AMI患者更加复杂,抗凝治疗更加困难,且再发风险大,预后差。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的临床检验特点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7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下呼吸道感染的患者50例进行研究分析,采用结核菌培养和涂片法对患者的痰液中的细菌进行检测,分析痰液中的细菌种类。结果本实验共检测出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杆菌为57株,占比为66.28%(57/86),革兰阳性菌为20株,占比为22.99%,真菌9例,占比为10.34%。结论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菌进行检测,能够为患者感染的类型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从而使医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合理用药,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抗生素的使用量,对患者的日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对下呼吸道感染者的痰菌进行检测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下呼吸道 感染 痰菌
  • 简介:目的:分析上海崇明地区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s,ALRIs)患儿所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特征。方法:采集523例ALRIs患儿的血清,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类病原体[嗜肺军团菌1型、肺炎支原体、Q热立克次体、肺炎衣原体、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的IgM抗体;同时采集其深部鼻咽分泌物,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人偏肺病毒抗原,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523例ALRIs患儿的病原体总阳性检出率为69.2%,其中混合感染者占2.9%。感染率排前5位的病原体分别为RSV(20.1%)、肺炎支原体(13.4%)、副流感病毒(9.9%)、人偏肺病毒(8.0%)和腺病毒(6.9%)。病原体的总检出率在不同性别患儿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不同年龄组间及不同季节分布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ALRIs疾病间的病原体检出率不同,以毛细支气管炎最高。结论:本地区ALRIs患儿感染的病原体以RSV为主,其次为肺炎支原体、副流感病毒感染,其中又以婴儿易感,且冬、春季多发。

  • 标签: 急性下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病毒 儿童 流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病毒性脑炎后继发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药物疗效。方法将2013年2月份-2017年10月份收治的病毒性脑炎后继发性癫痫的患者24例为本次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值情况,药物使用名称,联合使用等进行详细的收集整理,统计相关的治疗效果。结果VPA,CBZ,TPM,CNZ,LEV,PB治疗总有效率较比PHT、LTG效果有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毒性脑炎是引发癫痫疾病发生危险因素,临床对于其治疗中左乙拉西坦(LEV)治疗效果较好,长期治疗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病毒性脑炎 继发性癫痫 临床特点 药物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联合用药治疗效果以及临床特点,为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5月-2018年8月期间收治治疗的92例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醒脾养儿颗粒治疗的对照组以及联合酪酸梭菌活菌散治疗的观察组。对比2组患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症状改善时间(腹胀、腹泻、腹痛、大便性状)。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患儿组间不良反应情况对比,P>0.05。结论给予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患儿联合用药治疗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

  • 标签: 消化不良性腹泻 临床特点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症状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应用硫酸镁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14例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5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硫酸镁治疗,比较治疗中的各项指标和产后各项指标。结果治疗中观察组新生儿存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观察组并发生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中分娩时间、平均出血量和产后并发DIC率、平均血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高症容易引发胎盘早剥,采用硫酸镁对妊高症合并胎盘早剥进行治疗,有利于终止妊娠,改善妊娠结局,提升新生儿的存活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胎盘早剥 临床特点 硫酸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特点以及其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提取2016年2月~2017年8月期间来我院就诊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甲状腺以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进行超声检测,对比超声结果与术后病理诊断结果。结果所有患者经超声检测后有29例患者属于单个淋巴结转移,有51例属于多个淋巴结转移。经超声诊断后,多个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显著高于单个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存在(卡方=10.5564,P<0.05)。结论超声诊断甲状腺癌颈部淋巴结转移临床效果显著,其在术前的诊断为手术成功奠定基础,且超声诊断具有安全性高、确诊率高以及操作简单等特点;也能进行重复操作,对甲状腺癌患者的治愈有着重要作用,适用于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诊断 甲状腺癌 颈部淋巴结 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早幼粒細胞性白血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3例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将其临床特点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3例患者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发热69例,贫血43例,淋巴结肿大39例,肝肿大39例,脾肿大30例,骨关节疼痛8例。56例(77%)患者出现皮肤瘀斑,69例(95%)患者出现各部位出血情况,其中尤其以皮肤黏膜出血最为常见,发生率为86%(63/73),51例(70%)患者出现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73例患者中,低危患者10例,中危患者40例,高危患者23例。73例患者中16例死亡,57例完全缓解,其中复发12例,持续性完全缓解45例。低、中危患者的完全缓解率为82%(41/50),高于高危患者的70%(16/23),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73例患者接受治疗后1年无事件生存率为70%(51/73),3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3%(46/73),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2%(38/73)。高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39%(9/23),中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58%(23/40),低危患者5年无事件生存率为60%(6/10)。结论出血是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最常见也是最显著的临床症状,临床上运用全反式维甲酸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效果显著,可以降低早期病死率。可根据患者外周血幼稚细胞比例等临床预后因素,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 临床特点 预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下呼吸道感染患者在痰菌检验中的特点及表现。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于我院接受痰菌检验的下呼吸道感染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形式对其进行研究,分析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检验结果及革兰氏阴性杆菌耐药情况。结果150例患者中,革兰氏阳性球菌检出43株,其中凝固酶阴性型葡萄球菌检出20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14株、肺炎链球菌检出9株;革兰氏阴性杆菌检出89株,其中大肠埃希菌检出24株、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9株、铜绿假单胞菌检出25株、鲍曼不动杆菌检出21株;真菌检出13株。共计检出145株病原菌,占比96.67%。大肠埃希菌检出24株,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12例、对复方新诺明耐药14例、对头孢曲松耐药14例;肺炎克雷伯菌检出19株,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5例、对复方新诺明耐药9例、对头孢曲松耐药9例;铜绿假单胞菌检出25株,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5例、对环丙沙星耐药4例;鲍曼不动杆菌检出21株,对左旋氧氟沙星耐药15例、对环丙沙星耐药18例、对头孢吡肟耐药18例。结论通过对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菌予以检验,了解患者痰液致病菌情况,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防止发生抗生素滥用问题。

  • 标签: 下呼吸道感染 痰菌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童耐药结核病的临床特点与二线抗结核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耐药结核病患儿35例临床资料,选取时间为2015年6月~2017年6月,探究分析二线抗结核在儿童耐药结核病中的临床疗效及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我院收治的240例结核病患儿中耐药结核病病例仅占14.58%(35/240),35例患儿中结核接触史明确者占62.85%(22/35),耐药结核治疗有效率为85.71%(30/35),服药不良反应发生率11.42%(4/35)。儿童耐药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例数与以往2013~2016年同期相比,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儿童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效果良好,接受二线抗结核治疗的患儿服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儿童耐药结核病 临床特点 二线抗结核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者心脏超声的临床诊断特点。方法将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52例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在本院开展治疗的单纯高血压的5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而进行检查的工作。结果观察组左房内径(43.56±5.28)毫米和E/A比值(0.77±0.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左房内径(30.54±4.41)毫米和E/A比值(0.44±0.09)(P<0.05)。结论开展心脏超声检查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帮助医护人员更加便利观察患者的相关生理指标的异常变化以及心脏形态结构的改变,进而帮助医护人员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患者开展临床诊治,有利于患者疾病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脏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及HP感染特点。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1月于门诊就诊的80例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老年组,以同期年龄小于60岁的8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中的非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内镜表现及HP感染特点。结果老年组烧心、反酸发生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显著(p<0.05);慢性咳嗽、胸痛、支气管炎、上腹不适等非典型症状发生率高于非老年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轻度病情患者所占比例低于非老年组,而中度病情患者所占比例高于非老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HP感染率低于非老年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病变程度主要为中度,临床非典型症状发生率较高,而典型症状发生率较低,发病与HP感染无关。

  • 标签: 老年反流性食管炎 幽门螺杆菌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抗血小板药致上消化道损伤的临床表现及内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86例因服用抗血小板药致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出血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分为阿司匹林组(43例)和双联抗血小板组(43例),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既往史、消化道出血方式,内镜下表现的区别,分析抗血小板药物致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临床表现、Hp感染率、胃镜特征的差异。结果服用抗血小板药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阿司匹林组和双抗血小板组平均年龄比较(50.34±15.03vs59.32±11.33,P=0.002),双抗血小板组平均年龄更高,有显著性差异;与阿司匹林组相比,双抗血小板组既往溃疡史更高(30.2%vs9.3%,P=0.015),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较多(30.2%vs4.7%,P=0.0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可引起消化道粘膜损伤,年龄、既往溃疡史,Hp感染和联合用药可能是其危险因素;十二指肠溃疡出血、胃溃疡出血和复合性溃疡是其主要临床特点

  • 标签: 消化道出血,抗血小板药,临床表现,内镜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治疗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和方法。方法丙种球蛋白不敏感24例为研究组,在抽选24例对丙种球蛋白不敏感患者为参照组。对其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但两组患者的白蛋白存在一定差距(P<0.05)。治疗前、后相比较,血红蛋白和血细胞比容指标不存在明显差距(P>0.05);而白细胞、C反应蛋白、血沉存在一定差距(P<0.05)。结论男性发生率以及冠状动脉发生率是儿童注射丙种球蛋白不敏感川崎病的临床特点,应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对不敏感川崎病患者开展治疗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丙种球蛋白治疗 儿童静脉注射 不敏感川崎病
  • 简介: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BV)感染是导致我国人群发生肝硬化最常见的原因,而HBV标志物阳性是诊断乙肝肝硬化的重要依据。本研究分析139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自然病程中的病毒标志物特点及Child—Pugh肝功能分级与HBVDNA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

  • 标签: 肝硬化 乙型肝炎病毒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脊髓炎(AM)与格林-巴利综合征(GBS)重叠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机制。方法随机将本院于2014年4月~2017年2月接收的20例患有格林-巴利综合征和急性脊髓炎重叠综合征的患者纳为研究对象,并由参与本次研究的工作人员全面分析其临床表现和预后效果。结果该重叠综合征以中青年人为主要发病群体(以25岁左右为主),且可能与前驱感染或接种疫苗(90.00%)等引发因素的高暴露率息息相关。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多以肢体无力(90.00%)、感觉障碍(80.00%)、感觉障碍平面(70.00%)、尿潴留(60.00%)等较为常见。检查结果显示,其中,急性多发性脱髓鞘性周围神经病有15例(75.00%),急性多发性轴索性周围神经病有5例(25.00%),还有10例(50.00%)患者伴有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此外,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免疫治疗预后良好10例(50.00%);预后较差8例(40.00%);2例患者死亡(10.00%)。结论GBS/AM重叠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呈现出多样性,GBS与AM共有的临床特征与症状以及脊髓影像学检查均有利于临床对GBS/AM重叠综合征的诊断。

  • 标签: 格林-巴利综合征 急性脊髓炎重叠综合征 对称性肢体无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段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原因和临床特点。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48例,其中24例患儿为早产儿,作为早产组,24例患儿为足月儿,作为足月组,比较两组患儿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结果早产组患儿胎膜早破、出生窒息史、多胎妊娠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组,P<0.05;足月组患儿母亲剖宫产和糖尿病发生率明显高于早产组,P<0.05;足月组患儿气胸发生率明显高于早产组,P<0.05;早产组患儿颅内出血、败血症和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足月组,P<0.05。结论不同胎龄段新生儿窘迫综合征的发病因素和临床特点均存在明显的差异,临床诊治过程中应予以注意,针对不同胎龄段的患儿给予针对性的诊治,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胎龄段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临床特点 发病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统计分析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急性复杂型阑尾炎的临床特点,寻求术前鉴别诊断的方法。方法所有患者术前都测体温、作腹盆腔彩超检查,然后做阑尾切除术,术后行病理检查确诊,比较观察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急性复杂型阑尾炎患者体温>39℃的发生率、腹肌紧张发生率、阑尾粪石嵌顿发生率、阑尾周围积液发生率和游离腹盆腔积液发生率。结果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92例,占24.3%,急性复杂型阑尾炎有287例,占75.7%,急性复杂型阑尾炎的比例明显高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组体温>39℃的发生率、腹肌紧张发生率、阑尾粪石嵌顿发生率、阑尾周围积液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急性复杂型阑尾组(P<0.05);两组的游离腹盆腔积液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出现>39℃的发热和腹肌紧张,发现阑尾粪石嵌顿和(或)阑尾周围积液,那诊断急性复杂型阑尾炎的可能性大,出现游离腹盆腔积液不是鉴别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和急性复杂型阑尾炎的一项指标。

  • 标签: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急性复杂型阑尾炎 阑尾粪石嵌顿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病人心理特点。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146例泌尿外科就诊的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资料,将上述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为对照组73例泌尿外科就诊患者提供常规护理,在掌握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病人心理特点后,为观察组73例泌尿外科就诊患者提供科学的针对性护理。结果观察组泌尿外科就诊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为4.1%,而对照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并发症发生率却为24.6%;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更高,达到95.9%,对照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满意度较低,仅为79.5%。结论在了解泌尿外科护理特点及病人心理特点的基础上,为患者提供科学护理有助于提高护理质量,加快患者恢复速度。

  • 标签: 泌尿外科 护理特点 心理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颅咽管瘤全切术后SIADH患者1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总结其临床特点及治疗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均为术后以低血钠为主要特征的SIADH者,其中单纯性低血钠8例(50.0%),尿崩症伴高血钠后转为低血钠6例(37.5%),低血钠后转为尿崩症伴高血钠2例(12.5%);手术当日、术后3d、术后7d、术后14d分别与手术前比较,患者的ADH水平有所升高,但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咽管瘤全切术后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患者术前术后的ADH水平无显著变化,临床中需依据患者血钠水平状况采取相应的限制液体入量或高渗生理盐水补钠等治疗措施。

  • 标签: 颅咽管瘤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