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4 个结果
  • 简介:<正>74例患者符合1995年上海肝炎会议诊断标准。对照组38例,用甘利欣150mg静注,每日1次,30天:以后改肝得健2片每日3次,60天。治疗组36例,除上述治疗外,加用γ-干扰100万μ每日肌注1次,连续注射1个月后,第2、3个月改为100万μ隔日1次。结果: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粘连蛋白、四型胶原、前三胶原)达到或接近正常者治疗组31例(86.11%),对照组14例(36.84%),

  • 标签: 乙型肝炎 临床观察 甘利欣 Γ-干扰素 肝得健 层粘连蛋白
  • 简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各种并发症严重危害人民健康,为预防及延缓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减少病人的致残、致死率,强化治疗控制血糖,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已被UKPDS试验[1]和DCCT试验研究[2]所证实.采用胰岛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CSII)是一种新的治疗糖尿病的方法,既能快速有效地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又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我科临床应用CSII治疗30例2型糖尿病,并进行疗效观察,现总结如下.

  • 标签: 胰岛素泵 治疗糖尿病 持续皮下输注 并发症 发生和发展 严重危害
  • 简介:AP是指胰腺消化酶被激活后对胰腺及其周围脏器产生消化作用而引起的急性炎症性疾病,它的发病率近年来有所增加,其中大部分为MAP,这种类型AP病程自限,但有25%的患者会发展为SAP,病死率高达30%~50%[1-2],所以对AP发病机制的研究至关重要.

  • 标签: 中的作用 凋亡中的 泡凋亡
  • 简介:目的探讨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对直肠癌患者放疗摆位重复性的影响及对危及器官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直肠癌术后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行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三维适形调强放疗(IMRT),对照组行仰卧位加热塑体膜固定IMRT。比较两组患者计划靶区(PTV)平均剂量(Dmean)和总体积(VT)、小肠和膀胱照射剂量和体积;比较两组患者的摆位误差及急性放射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PTV的VT和Dmean比较、小肠和膀胱的V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小肠和膀胱的照射体积和Dmean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头-脚、左-右及前-后方向位移误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和治疗后胃肠道反应和泌尿系反应严重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俯卧位碳纤维腹板加热塑膜固定技术应用于直肠癌根治术后放疗能保证放疗疗效,保护小肠和膀胱等危及器官,摆位重复性良好,安全性高。

  • 标签: 直肠癌 放射治疗 碳纤维腹板 摆位重复性 小肠 膀胱
  • 简介:目的观察我国北方汉族人β纤维蛋白原(BβFg)基因启动子区-455G/A多态性特点.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153名大1连地区汉族人BβFg基因启动子区-455G/A等位基因及基因型.结果G-455等位基因频率为0.781,A-455等位基因频率为0.219,基因型GG、GA、AA的频率分别为0.588、0.386、0.026.结论大连地区汉族人群βFg基因-455G/A多态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与南方汉族人有差别,但与欧美白种人群相近.

  • 标签: Β纤维蛋白原 基因多态性 汉族人 基因启动子区-455G/A
  • 简介:目的了解慢性间歇性低氧对大鼠左心功能的影响,探讨NF-κB在其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C)、慢性间歇性低氧组(CIH),CIH+PDTC(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NF-κB抑制剂)组。CIH组每天白天置于间歇性低氧箱(最低氧浓度5%~7%)8h,共5周;CIH+PDTC组每天腹腔注射PDTC100mg/kg,饲养环境与CIH组相同;正常对照组给予相似的处理,但是维持空气氧浓度不变。测量大鼠体重、血压、心率,超声心动图评价心功能;最后提取大鼠心肌组织核蛋白,Westernblot法测量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第5周时CIH组和CIH+PDTC组体重低于NC组。CIH组和CIH+PDTC组血压明显高于NC组[分别为(136.3±6.8)、(134.3±6.7)和(122.3±4.1)mmHg,P〈0.01],CIH组和CIH+PDTC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IH组LVEF低于NC组[分别为(73±6)%和(86±4)%,P〈0.001],CIH+PDTC组[(84±4)%]较CIH组明显升高(P〈0.001),与NC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117)。各组心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NF-κB蛋白水平的表达CIH组高于NC组和CIH+PDTC组,NC组与CIH+PDTC组间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慢性间歇性低氧大鼠左心功能减低,NF-κB可能参与其作用机制。

  • 标签: 慢性间歇性低氧 心室功能障碍 核因子-ΚB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50例年龄≥70岁的老年DLBCL患者,收集整理年龄、Ann-Arbor分期、B症状、国际预后指数(IPI)、乳酸脱氢酶(LDH)、β2?微球蛋白、Ki-67等资料进而分析临床特点;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并进行单因素分析评估预后。结果50例初发老年DLBCL患者中,60%患者为Ⅲ~Ⅳ期,54%IPI评分为3~5分,52%有B症状,75%原发部位为结外。在老年患者中,调整剂量的化疗疗效优于放疗及对症支持治疗。利妥昔单抗联合剂量调整化疗(R-CHOP)组完全缓解(CR)率优于不包括利妥昔单抗的剂量调查化疗(CHOP/COP)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8个月,1、2、3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8.5%、30.8%、11.5%。生存分析发现Ki-67对患者生存有显著的影响,尤其是Ki-67>80%患者预后差。结论老年患者以疾病分期晚,易合并其他系统疾病,生存期短为特征,具有更高的DLBCL发病率,Ki-67是一个重要的不良预后指标。R-CHOP方案可明显提高CR率,并且足够疗程的化疗将显著改善超高龄患者的生存期。

  • 标签: 老年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预后
  • 简介:<正>颅脑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创伤,现代颅脑损伤的患者大幅度增加,损伤程度更严重,受伤机制更复杂,救治困难更大,致残严重,死亡率高,预后不良。受伤瞬间的脑损伤多因暴力震荡、挤压、机械撕裂、负压抽吸所致,损伤程度难以控制。而伤后数小时所发生的继发性脑缺血是促使脑组织进一步弥漫性损害的主要原因,可用人为方式干预减少其损害。有学者研究发现颅脑损伤死亡病人的90%,有明显的脑缺血性改变,也就是说各种原因所致的脑缺血才是导致脑组织进一步损害的主要原因,而内皮(Endothelin,ET)导致的脑血管痉挛,是脑损伤早期致脑组织缺血的重要因素之一。内皮是Yanagiswa等从猪的主动脉内皮细胞

  • 标签: 继发性脑损害 颅脑损伤 内皮素基因 主动脉内皮细胞 弥漫性 受伤机制
  • 简介:目的阐明压力负荷诱导的大鼠心脏松弛受体(relaxin/insulinlikefamilypeptidereceptor,RXFP1)表达下调的意义及机制。方法利用大鼠主动脉弓结扎(transversaortaconstriction,TAC)方法建立压力负荷模型,WesternBlot检测RXFP1表达水平,并检测siRNA敲减RXFP1的乳大鼠成纤维细胞在松弛作用下胶原的分泌水平。进一步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不同浓度TGFβ1孵育乳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RXFP1的表达变化。结果TAC组心脏松弛受体RXFP1表达下调,敲减RXFP1后松弛抑制乳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胶原分泌的作用显著减弱,TGFβ1呈剂量依赖性地下调乳大鼠心脏成纤维细胞RXFP1表达。结论在压力负荷诱导的心室重塑模型中,TGFβ1介导了心脏RXFP1下调,并抑制松弛发挥抗纤维化作用。

  • 标签: 心室重塑 松弛素受体 TGFΒ
  • 简介: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虽不十分清楚,但对Unger等提出的二元论学说,认为2型糖尿病的发生不仅与胰岛相对不足和绝对不足有关,而且与胰高血糖相对或绝对过高有关。胰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的影响在临床未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通过对正常

  • 标签: 2型糖尿病 血浆 胰高血糖素 发病机制 糖耐量减低 测定
  • 简介:胃泌(gastrin,GAS)对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有促进作用已得到一致的认可,如在胃癌、大肠癌、胰腺癌及小细胞肺癌等肿瘤组织中均有GAS及其受体的基因表达.经分子克隆实验证明,胃泌受体(gastrinreceptors,GR)就是胆囊收缩2受体(cholecystokinin2receptors,CCK2R),统称为胃泌/胆囊收缩2受体(GAS/CCK2R,简写为GR).GAS对肿瘤的作用是通过GR介导的.

  • 标签: 胃泌素受体 胰腺癌 癌发生 胆囊收缩素 肿瘤组织 小细胞肺癌
  • 简介:<正>A组30例用胰岛强化治疗,血糖>6.1mmol/L时开始静滴胰岛,每小时1~2U,根据血糖调整剂量,24小时内使血糖维持在4.4~6.1mmol/L。B组29例给予胰岛素常规治疗。两组均对衰竭器官作支持治疗,并用抗生。结果:A、B两组感染率分别30.0%和86.2%,病死率26.7%和48.3%,P<0.01及0.05。B组治疗费用是A组的1.9倍。表明胰岛

  • 标签: 内使 多器官功能衰竭
  • 简介:目的比较善宁和垂体后叶单独及联合用药治疗肝硬化食道静脉破裂出血的疗效、再出血发生率。方法58例经急诊胃镜证实食道静脉破裂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善宁联合垂体后叶治疗、善宁治疗组和垂体后叶治疗组。结果联合用药组止血有效率为87.1%,善宁组为78.3%,垂体后叶组为66.7%,再出血联合用药组为11.1%,善宁组为10.0%,垂体后叶组为28.6%。结论联合用药组止血效果优于善宁组和垂体后叶组,再出血发生率联合用药组和善宁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均明显优于垂体后叶组,联合用药组是一种有效、安全的方法。

  • 标签: 善宁 垂体后叶素 治疗 食道静脉破裂出血 肝硬化 联合用药
  • 简介:<正>对照组30例常规用乙酰水杨酸泡腾片、卡托普利、美托洛尔和能量合剂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葛根400mg+5%葡萄糖250ml静滴,每日1次,共14天。结果:治疗组心肌缺血总负荷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室性期前收缩减少也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但心率、收缩

  • 标签: 葛根素 室性期前收缩 泡腾片 乙酰水杨酸 不良反应
  • 简介: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D不仅在骨骼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非骨骼疾病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基础研究证实,维生D受体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组织细胞;临床研究发现,补充维生D对预防和治疗代谢综合征及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肿瘤有重要作用。本文就维生D缺乏与上述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维生素D 维生素D受体 疾病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贝前列钠对糖尿病大鼠炎症因子的影响及其保护作用。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贝前列钠组。正常对照组喂以普通饲料,其他各组大鼠均喂以高脂饲料,贝前列钠组给予0.6m。g/(kg·d),每日2次。观察8周,最终纳入实验各组6只,分别比较3组大鼠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a【(TNF-a)、髓过氧化物酶(MPO)、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结果给药8周后,糖尿病组IL.6、TNF-a、MPO、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贝前列钠组较糖尿病组IL-6、TNF-a、MPO、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结论贝前列钠的干预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的炎症因子水平,减轻炎症损伤。

  • 标签: 贝前列素钠 糖尿病 2型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A 过氧化物酶 C反应蛋白质
  • 简介:目的探讨内皮(endothelin,ET)与不同临床类型慢性肝病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62例慢性肝病组(包括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组)患者血浆ET浓度,并进行横向比较。结果慢性肝病组ET水平较正常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ET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慢性肝病患者血浆ET水平显著降低;(2)血浆ET水平在慢性肝炎、肝硬化代偿期、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标签: 内皮素 慢性肝炎 肝硬化
  • 简介:目的探讨整合连接激酶(intergrinlinkedkinase,ILK)在胰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ILK在60例胰腺癌和32例癌旁正常胰腺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ILK蛋白在胰腺癌细胞胞质内和胞膜上以及间质中均有表达,其阳性表达率为65.0%(39/60),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18.8%(6/32,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ILK在胰腺癌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为3039334-195116,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的144613±30074(P〈0.05)。在胰腺癌组织中,ILK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ILK在胰腺癌组织高表达,并与肿瘤的恶性程度相关。

  • 标签: 胰腺肿瘤 整合素连接激酶 免疫组织化学 蛋白质印迹法
  • 简介:目的观察金线莲提取物ARL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RHR)血压、血浆血管紧张Ⅱ(AngⅡ)、内皮(ET-1)和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的影响。方法应用二肾一夹法制作RHR模型。ARL灌胃给药15d,给药后第5、10、15天以大鼠尾动脉测压法测量清醒RHR收缩压及心率。给药第15天末处死动物取血,放射免疫法测AngⅡ、ET-1浓度,硝酸还原酶法、生物化学法分别测定血清NO、NOS浓度。结果ARL灌胃给药5d后,RHR的血压和心率较给药前明显降低。ARL给药15d后,RHR血清NO、NOS的含量明显增加、血浆ET-1、AngⅡ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ARL对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降低ET-1、AngⅡ升高NO的含量有关。

  • 标签: 金线莲提取物 肾血管性高血压大鼠 血管紧张素Ⅱ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
  • 简介:目的了解辛伐他汀和卡托普利对糖尿病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对照(DM)组、辛伐他汀(DM-S)组、卡托普利(DM-C)组、辛伐他汀+卡托普利(DM-CS)组,分别给药4周后测量左室平均心室峰压(LVSP)、平均心室舒张末压(LVEDP)、平均左室内压最大上升(+dp/dtmax)和下降速率(-dp/dtmax)等心功能参数。结果DM-CS组LVSP、+dp/dtmax、-dp/dtmax及其较正值较DM组明显增加(p〈0.05),心肌间质纤维化受抑。结论辛伐他汀联合卡托普利可改善糖尿病大鼠心肌间质结构和心脏舒缩功能。

  • 标签: 糖尿病性心肌病 链脲佐菌素 大鼠 辛伐他汀 卡托普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