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心脏猝死(suddencardiacdeath,SCD)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有5%~10%发生于既往身体健康的青壮年。其中,约30%的青壮年猝死不能通过尸检明确其死亡原因。通常认为这类SCD与遗传缺陷导致的心律失常有关,主要以离子通道疾病最多见。本文主要综述了近年来对这类遗传离子通道疾病的相关研究,提出了对易感家庭进行遗传学筛查的必要;旨在呼吁人们建立对青壮年猝死及易感家庭的正确认识和关注。

  • 标签: 猝死 心脏 基因 遗传 离子通道病
  • 简介:门诊时有患者咨询,称其听说年龄相关黄斑变性是常见的致盲因素,问铜、锌和叶黄素是否有助于预防呢?对此暂时没有清晰且明确的答案,但是仍有少量关于营养补充剂预防年龄相关黄斑变性(AMD)的的大型随机试验。

  • 标签: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营养补充剂 致盲因素 随机试验 叶黄素 预防
  • 简介:心肌脂肪浸润又称脂肪心,是指心外膜下有大量脂肪沉着,并广泛地浸润到心肌纤维之间,压迫心肌纤维,导致心肌纤维萎缩甚至部分消失。病变常发生在右心室,左心室极少见[1]。因本病多无临床症状,故文献报道病例多为死亡尸检病例,且多为猝死患者。本文献报道病例为少见左心室心肌脂肪浸润,且因临床症状反复就诊的患者。

  • 标签: 心脏病 脂肪心 左心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腹膜炎的影像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经病理或临床随访证实的10例结核腹膜炎的影像及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中,9例17~45岁。均有典型的结核中毒症状。CT主要表现有腹水7例;腹膜、大网膜、肠系增厚6例;淋巴结增大3例,部分同时伴有以上征象。全部患者在积极抗结核治疗,伴明显腹水早期腹穿抽液、激素治疗,平均随访2年,症状消失。结论结合临床及CT表现,多数病例可作出正确诊断,早期合理治疗预后良好。

  • 标签: 结核 腹膜炎 诊断 早期治疗
  • 简介:1929年,Critchley以“动脉硬化性帕金森综合征(arterioscleroticparkinsonism)”描述高血压老年患者表现出的肌强直、面具脸和小步态等类似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的症状,并提出这一综合征具有进展迅速、下肢受累明显重于上肢且多无震颤的特点;同时,

  • 标签: 帕金森综合征 血管性病变 诊断
  • 简介:目的探究血液净化治疗顽固心衰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在我院收治的患有顽固心衰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平均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的30例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对照组的30例患者采用单一常规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生化指标、治疗转归情况以及心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患有顽固心衰的患者施以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行持续血液净化治疗,其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持续血液净化 顽固性心衰 疗效
  • 简介:患者女,14岁,因精神紧张突然晕倒数分钟,发作后1d来院就诊。体检:T36.5℃,BP110/70mmHg,大小便正常,电解质均在正常范围,听诊:心律不齐,可闻及早搏,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 标签: 家族性 长Q-T综合征 心电图 短阵室性心动过速 PVT 治疗
  • 简介:高血压脑出血是病死率和致残率较高的疾病.但目前有关高血压脑出血的外科治疗(包括开颅和微侵袭手术)的前瞻、多中心、随机对照的研究不多,现有的治疗策略也没有一项被公认为有效.本文作者对近年来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

  • 标签: 高血压性脑出血 外科治疗 微侵袭手术 治疗策略 开颅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观察中医针灸与穿弹力袜联合口服米多君治疗体位低血压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0例体位低血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予针灸穴位,主穴:百会、内关(双)、足三里(双),配穴:脾俞(双)、肾俞(双)、心俞(双)等。对照组予穿统一品牌的医用弹力袜,每日至少6h,每日清晨口服盐酸米多君片2.5mg,疗程为30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卧立位血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82.61%(38/46),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3.41%(26/4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卧立位血压差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灸疗法对体位低血压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副作用小,安全高。

  • 标签: 针灸 体位性低血压 弹力袜 米多君
  • 简介:近年有许多研究表明,头晕包括眩晕,头晕可分为眩晕和非眩晕头晕两大部分。头晕的常见原因是否包括颈椎因素,目前争议较大。部分国内学者主张减少使用颈眩晕概念。国外一些学者仍然使用颈源头晕概念,但是,

  • 标签: 头晕 旋转 颈椎 动脉闭塞性疾病
  • 简介: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及血管痴呆(VD)两者心电图改变的特点。方法采用MAC1200心电图机常规12导联同步记录,比较两组间合并症及心电图异常的差异性。结果VD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AD组,VD组在ST-T改变、心房颤动、完全右束支阻滞、一度房室阻滞、异常Q波、左室肥大诸多提示心脏器质损害方面,明显高于AD组。结论AD组多数表现T波改变,且为功能改变。

  • 标签: 老年性痴呆 功能性改变 器质性改变
  • 简介:由脑血管病及其危险因素引起的认知障碍,称为血管认知障碍(vascularcognitiveimpairment,VCI)。在VCI概念提出之前,人们研究较多的是血管痴呆(vasculardementia,VaD)。但随着研究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VaD的概念不足以涵盖所有与血管因素有关的各种水平的认知障碍。所以,需要提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对VaD概念加以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好地为临床、科研、教学服务。因此,VCI应运而生。

  • 标签: 痴呆 血管性 认知障碍 综述文献
  • 简介:外伤颅内血肿对心电图的影响是明显的,但尚未引起临床的足够重视。本文收集了近两年来ICU收治的20例外伤颅内血肿病例.对术前、术后心电图资料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其对心电图的影响,报告如下。

  • 标签: 外伤性颅内血肿 心电图 ICU
  • 简介:妊高征心脏病是产科领域特有的心脏病,占妊娠并心脏病的5%,病势凶猛,对母婴安全威胁很大。我院1997~1998年6月明确诊断妊高征心衰16例,采取药物治疗心衰,适时终止妊娠和护理综合措施,收到良好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1例经产妇,15例初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7.5岁,孕34~35周2例,孕36~40周13例,大于40周1例,临床表现:血压22/14~28/17KPa,水肿,蛋白质均++至++++,6

  • 标签: 妊高征 心力衰竭 治疗 护理
  • 简介:例1患者男,48岁.阵发性心悸反复发作10年,多次治疗,予以异搏定、心律平等静脉注射均可恢复窦性心律,超声心动图检查无异常.2000年7月1日因心动过速发作来院记录心电图,P波频率36次/min,与QRS波无关,心室率111次/min,节律规则匀齐,宽QBS波,时限0.14s,呈RBBB型,电轴左偏-80°,T波与QRS主波方向相反.

  • 标签: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电图 心律失常 病例 右束支阻滞 电轴左偏
  • 简介:血管痴呆(VD)是指在缺血性、出血性及慢性缺血缺氧脑血管病引起的脑组织损害基础上产生的以高级神经认知功能障碍为主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在我国,老年人血管痴呆患病率为324/10万,城市高于农村。随着社会人群的老龄化,V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存与生活质量,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近年研究表明VD是一种可防治的疾病,早期发现并干预危险因素可减少或延缓VD的发生。现将我院诊治的老年VD患者40例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老年 认知功能
  • 简介:目的比较伊布利特和胺碘酮转复持续心房颤动(PAF)的疗效和安全.方法2012年3月至2014年5月选取郑州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2例PAF患者,随机分为2组.伊布利特组(33例)采用伊布利特静脉注射转复窦性心律,用量: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1mg,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0.01mg/kg.胺碘酮组(39例)采用胺碘酮静脉注射转复窦性心律,用量: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300mg,体质量<60kg的患者,首次剂量5mg/kg.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30min内、3h内、12h内、24h内的转复率,并记录两组患者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结果伊布利特组患者用药后30min内、3h内、12h内、24h内转复率均明显高于胺碘酮组(x2=10.7330,10.6500,8.4538,5.1932,P<0.01或P<0.05);伊布利特组患者的平均转复时间明显短于胺碘酮组(t=7.9009,P<0.01);伊布利特QTc平均恢复时间短于胺碘酮(t=15.783,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4690,P>0.05),但伊布利特组的不良反应持续时间较胺碘酮组更短[(0.38±0.10)h比(16.75±8.39)h,t=11.195,P<0.01].结论与胺碘酮相比,伊布利特对持续房颤的转复率高,转复时间短,不良反应消失快.

  • 标签: 心房颤动 持续性 伊布利特 胺碘酮 转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