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神经性障碍属轻型精神障碍,有自知力,主动求治,因此对其诊断和治疗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病史采集要详细;诊断应务求细分准确;治疗应注意空间环境和心理环境的适宜性,医护人员知识的全面性,具体性和实践性,病区管理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药物治疗的个体性,心理治疗的有效性,现实性和渐进性,现具体介绍如下。

  • 标签: 神经症性障碍 诊断 治疗 精神障碍 心理学
  • 简介:目的对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的临床特点、电生理表现及发病机制等进行分析.方法对2001-2003年收治的4例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复习近年文献.结果4例患者均为青年,无家族遗传史,临床表现均为在运动开始时突然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及面部的不自主运动,持续数秒钟后可自行缓解,发作期间无意识障碍,发作后无任何不适.4例患者神经系统检查、脑电图以及头部CT和(或)MRI检查均无异常发现,诊断为特发性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经服用卡马西平等药物后发作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可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亦可散发;可为特发性,也可继发于多发性硬化、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等其他疾病.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其临床特征为运动诱发的一侧或双侧上下肢及面部的不自主运动,对抗癫痫药物敏感,预后良好.

  • 标签: 发作性运动诱发性舞蹈指痉症 CT检查 卡马西平 左旋多巴 氟哌啶醇
  • 简介:现在很多人将孤独与孤独划等号,认为孩子总是待在家里,不爱与其他小朋友玩耍就是孤独,或者觉得将孩子放在小朋友多的地方,就不孤独了,孤独便会慢慢改善,但事实并非如此。孤独并不等于孤独,早期识别和干预非常重要。

  • 标签: 孤独症;早期识别
  • 简介:许多抗精神病药物可导致精神分裂患者合并高催乳素血疾病,经典抗精神病药物不仅能使PRL水平明显升高,而且药物的效价强度与催乳素呈正相关。非经典抗精神病药对5-HT受体及多巴胺D2受体的亲和力具有相对特异性,锥体外系副作用轻,临床疗效显著,对催乳素水平影响小,但临床应用过程中不同药物对催乳素的影响存在差异,药理机制复杂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高催乳素血症 抗精神病药物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54岁,除头痛外,无肢体感觉、运动障碍。当地医院MRI检查示左侧大脑镰旁中1/3脑膜瘤。以顶部过中线切口行开颅脑膜瘤切除术,术后四肢感觉、运动无明显异常。术后13d突发四肢乏力,四肢肌力约Ⅱ级,双侧肌力对称,腱反射明显减弱,无明显感觉障碍。

  • 标签: 脑膜瘤 格林巴利综合征 手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脑积水是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rhage,SAH)后的常见并发之一,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该病治愈率和降低并发及死亡率的关键。2006年6月至2011年4月我们对32例动脉瘤性SAH后脑积水患者采用外科治疗,取得了良好疗效。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积水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博乐欣治疗老年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8例老年抑郁病人分别给予博乐欣及马普替林对照治疗,博乐欣42例,马普替林36例.疗程8周。以临床总体疗效评定量表CGI及漠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疗效。以不良反应症状量表了ESS评定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博乐欣与马普替林临床疗效相当,而本良反应明显小于马普替林,主要表现在口干、便秘、失眠、头昏等.结论博乐欣是一种疗效可靠、副作用轻微、依从性好的新一代抗抑郁药,可以广泛用来治疗老年抑郁

  • 标签: 博乐欣 药物治疗 老年 抑郁症 马普替林
  • 简介:目的:观察交泰丸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门诊及病房住院符合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交泰丸组、降糖方组、舒乐安定组,28天为一个疗程,观察睡眠质量、实验室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交泰丸在治疗前后SPIEGEL量表减分率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有明显改变,较其他2组有明显差异。交泰丸组对血糖和三酰甘油的影响在治疗前后也有差异性改变,与降糖方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交泰丸组和降糖方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及白细胞介素-6均有差异。交泰丸组症状改善优于其他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交泰丸组较低。结论:交泰丸水煎剂对于2型糖尿病伴失眠的患者能改善睡眠质量和血糖指数,调节全身症状。

  • 标签: 交泰丸 失眠症 糖尿病2型
  • 简介:目的:提高广泛性焦虑诊断的准确性,避免漏诊和误诊。方法;采用症状依据、严重程度依据、病因依据、内在关系依据、病程依据和排除依据,作为广泛性焦虑理论诊断模式的要素。其中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为以往各种诊断标准所没有。结果:症状依据、病因依据和内在间系依据三者构成诊断广泛性焦虑关键而本质的条件,而且病因依据和内在关系依据有利于确认症状依据属于广泛性焦虑的。严重程度依据、病程依据和排除依据三者构成诊断广泛性焦虑的外在对比条件。结果:广泛性焦虑的理性诊断模式使广泛性焦虑的诊断更加严谨,既利于确诊,也利于避免漏诊和误诊。

  • 标签: 广泛性焦虑症 理性诊断模式 诊断模式 神经症
  • 简介:白质疏松的概念和分类脑白质疏松(leukoaraiosis,LA)由Hachinski于1987年首先提出,指脑室周围或皮质下区(半卵圆中心)CT上的弥漫性低密度带或MRIT2加权像上的弥漫性高信号区。

  • 标签: 临床意义 防治 MRI
  • 简介:Arnold-Chiari畸形是临床常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疾病,以Ⅰ型常见,多合并脊髓空洞及其他颅颈交界区畸形。目前,国内外对Chiari畸形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无统一定论,争论主要集中在治疗方式的选择及术后随访监测,本文就ChiariⅠ型畸形伴脊髓空洞的诊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ARNOLD-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磁共振成像 电影
  • 简介:自闭患者的理解力比表达能力的损伤严重,交流能力非常有限,有言语自闭患者的语音损伤最轻。应该从心理学起因,生物学病因方面对自闭患者的语言障碍进行综合探讨。

  • 标签: 自闭症 语言障碍 理解力 表达能力
  • 简介:Chiari畸形(Chiarimalformation,CM)是一种先天性颅颈交界区畸形,基于解剖学异常分为Ⅰ~Ⅳ型,临床以Ⅰ型较多见,普通人群发病率在0.5%~3.5%,其中30%~70%合并脊髓空洞(syringomyelia,SM)。本文就CM-Ⅰ型合并SM诊疗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CHIARI畸形 脊髓空洞症 显微手术
  • 简介:目的研究性病恐怖的临床特点及康复要点.方法以118例确诊为性病恐怖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其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寻找此病症结.结果患者心理行为集中表现为怀疑患上性病或未愈,高度恐惧性病,体征主要是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经实验室检查无异常,患此病的人数已婚者多于未婚者(P<0.05),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者多于大专以下(P<0.01),既往有性病史者多于无性病史者(P<0.001).结论该病成因复杂,治疗难度大,应以心理调适为主、药物为辅,加强社会对性病的认识,整治性病医疗市场,减少社会环境的污染,创造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减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性病恐怖症 临床特点 康复治疗 健康宣教 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 简介:目的孤独儿童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迄今其病因尚无定论。本文介绍了儿童孤独的早期表现,以及家庭和特殊干预策略,以探讨对孤独儿童的早期识别和干预。

  • 标签: 儿童 孤独症 心理干预 饮食疗法 感觉统合训练
  • 简介:以往研究认为强迫(Obsessive-CompulsiveDisease,OCD)的发生机制主要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系统的异常有关,但目前尚存在争议,有多项证据不支持这个观点,如有证据显示患者中枢5-HT异常已恢复,但症状没有立即好转;SRIs(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对33%~50%的OCD患者治疗无效;药物刺激OCD患者产生的5-HT功能异常结果不一致;急性色氨酸脱失可导致脑内5-HT急剧下降,但并没有使SRIs治愈的OCD患者症状恶化[1].

  • 标签: 神经肽 强迫症 作用 5一HT 精氨酸血管加压素 催产素
  • 简介:自闭是一种小儿广泛性的发展障碍,研究者从生物学水平、行为水平、认知水平等多种图式来说明不同的自闭障碍类型,认为自闭的病因主要是脑生物学上的因素导致认知和情感上的障碍。对自闭的神经生物学研究已经有了一些进展,引发自闭的遗传因素正在得到确定。目前对自闭的认知方面的研究集中在“心的理论”上。目前国际上一般以DSM第四版(1994)中自闭的诊断标准来诊断。对自闭的心理干预以教育训练和心理辅导为主。

  • 标签: 自闭症 心理干预策略 小儿 脑生物学 遗传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