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体脊柱骨CT片为例,通过计算机软件将CT原片转换为三维CAD模型,采用快速成型制造工艺对其进行制造模拟,以评估快速成型制造方法在支架宏观结构上实现的优越性.并以目前较成功的PLGA/TCP生物降解材料为制造材料,在快速成型机上制造骨内部拓扑结构样本,最后对PLGA/TCP生物支架样本进行细胞种植与培养,以评估这种用快速成型制造方法制造的生物支架在支架微观结构上实现的优越性.

  • 标签: CT图像 快速成型制造 组织工程学
  • 简介:摘要人体内定植了大量的微生物群落,肠道、口腔、呼吸道及生殖器是微生物的主要寄生部位。HIV感染者免疫功能下降,寄生部位的微生物群落发生改变,临床可见炎性反应或肿瘤表现,严重者危及生命。然而,平衡、稳定的微生物环境能够降低HIV感染和传播的风险,调整微生物群可成为改善健康的治疗策略之一。深入研究HIV感染者微生物组与病程进展之间的内在联系,对AIDS发病机制的探索、疾病的防治有深远意义。

  • 标签: HIV 感染者 人体微生物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频率复用度是移动集团的结构优化体系中评价频率使用状态的的关键指数,该指数现无法准确描述实际的频率复用状况,因此对频率复用系数的计算方式进行改良并进一步进行软件的具体实现,作为ASPS软件中结构化指数部分的功能。

  • 标签: 频率复用系数 DELAUNAY三角形 ASPS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国产佐米曲普坦胶囊与进口佐米曲普坦片在健康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并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18名健康男性志愿者随机双交叉单剂量口服佐米曲普坦胶囊或片剂10mg,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药浓度,3p97软件包计算二者的药动学参数和生物等效性。结果单剂量口服佐米曲普坦胶囊与片剂的药-时曲线均为口服吸收一室模型。t1/2ke分别为(3.72±1.77)、(3.81±1.44)h,tmax分别为(1.42±0.35)、(1.33±0.51)h,cmax分别为(21.68±8.67)、(21.86±10.38)μg/L,AUC(0→t)分别为(75.94±31.34)、(78.40±28.21)(μg?h)/L。佐米曲普坦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为(96.86±3.36)%,经方差分析、双单侧t检验及(1-2α)置信区间法统计分析,2种制剂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国产佐米曲普坦胶囊与进口佐米曲普坦片剂具有生物等效性。

  • 标签: 佐米曲普坦 生物等效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本文对人体生物特征——声纹、指纹、眼纹、味纹、脸纹、掌纹等自动识别技术的工作原理、特点、国内外开发应用现状及其在银行金融、电子商务、机场、海关等安防领域中的应用范围、实例、优越性和前景作了较全面系统的介绍与评述,以期对国内在这一新技术的开发应用中能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

  • 标签: 人体生物特征识别技术 安防体系 声纹 指纹 眼纹 味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的人体成分及其随年龄变化的情况,比较不同诊断标准下乳腺癌患者的肥胖发生率,了解体质量指数(BMI)与各人体成分指标之间的关系,调查乳腺癌患者的肌肉减少症发生率及其与肥胖的关系。方法选取女性乳腺癌患者1 187例,在术前利用生物电阻抗技术分析患者的人体成分。结果乳腺癌患者各人体成分指标的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为3.767~32.627,P<0.01),不同年龄组患者的肌肉减少症发生率不同(χ2值为20.819,P<0.01);不同诊断方法的肥胖检出率不相同,应用体脂百分比(PBF)诊断的肥胖率最高,334例占28.14%的乳腺癌患者出现BMI正常或过低但PBF超标的"隐形肥胖";BMI与各人体成分指标均呈正相关(r值为0.137~0.954,P<0.01),与PBF和骨骼肌含量均呈中等程度相关(r值分别为0.761、0.534,P值均<0.01);肌肉减少症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发生率为98例占8.26%,BMI诊断正常仍有64例占8.78%的患者发生了肌肉减少症,PBF超标和内脏脂肪面积(VFA)超标的患者中分别有47例占6.70%和15例占5.98%出现了肌肉减少症。结论乳腺癌患者中PBF肥胖的发生比例较高,部分患者出现肌肉减少症,不利于预后,应当加强对其脂肪和肌肉含量的监测并及早干预;生物电阻抗技术能准确评估患者的人体成分,能发现传统的BMI无法诊断的"隐形肥胖"和肌肉减少症,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肿瘤 人体成分 生物电阻抗分析 肥胖 肌肉减少症
  • 简介:生物学家雷蒙德·麦考利(RaymondMcCauley)先生又一次提出通过改造基因来改造人体。在今年美国硅谷计算机历史博物馆举办的theBigTalk大会上,他公开自己已经通过植入某些有效的细菌,在一年内减掉了10公斤赘肉。更棒的是,他说,通过生物技术造福人类的门槛已经越来越低。在1990年代末,要进行全套的基因检测,大概要花费30亿美金;而在2014年,人类基因组测序只需要1000美元。

  • 标签: 生物学家 基因信息 改造 人体 历史博物馆 基因组测序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于呼吸道内微生物的了解越来越全面,呼吸道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呼吸道内微生物与多种疾病紧密相关,比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本文通过对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组成和呼吸道微生物人体疾病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综述。

  • 标签: 呼吸道微生物,疾病表现类型,结论与展望
  • 简介:芬兰一家研究中心与欧盟委员会协力合作,开发一项新的工程,将水产加工厂的废料转化成生物燃料。这项为期三年的工程被命名为ENER鄄FISH,旨在促进绿色和可持续能源的发赓,同时促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全球石化燃料的减少使可持续能源成为必需品,而利用水产废料生产生物燃料是前景光明的产业。

  • 标签: 生物燃料 废料 水产 芬兰 可持续能源 制造
  • 简介:一、市场分析:我国是农业大国,饲养业已成为广大农户增加经济收入的支柱产业。目前,饲料用粮涨价,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如办个小型生物饲料加工厂,采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研制的“华巨”秸秆微贮宝,充分利用廉价的农作物秸秆和农副产品下脚料,加工成生物饲料,收入将十分可观。

  • 标签: 涨价 收入 农副产品 饲养业 增加 农户
  • 简介:生物科学与技术是20世纪以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学科之一,仅靠有限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学生了解生物科学与技术进展的渴求.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研究、探索生物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方式,将有助于提高生物教师的专业化程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从而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 标签: 生物课程 课程资源 开发利用 课堂教学 社区课程资源 家庭课程资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下,现代工业造成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生物质材料。关于废弃生物质材料的再利用,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就废弃生物质的主要来源进行分析,并探讨该种材料的再利用措施。

  • 标签: 废弃生物质 主要来源 再利用
  • 简介:生物质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高效开发利用生物质对缓解全球能源危机、生态环境恶化等热点、难点问题必将发挥重要作用.为此,介绍了生物质能资源的特点和利用现状,并概述了国内外生物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展.

  • 标签: 生物质 利用 物化转换 气化 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