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择取同期慢性乙肝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以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AFP水平、CA19-9水平、NLR水平、WB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应用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的临床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清肿瘤标志物 血常规指标 原发性肝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从我院2014年6月到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患者中抽取102例做回顾分析,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均接受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探查病灶状况,如位置、大小、数量等,并分析检查结果。结果102例患者病理检查共136个病灶,接受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后,共发现118个病灶,确诊率为86.76%,21个直径<1cm,41个病灶直径1-3cm,35个病灶直径4-5cm,21个病灶直径>5cm。病灶位置39个病灶处于肝左叶,其中肝左内叶共28个,肝左外叶11个;79个病灶位于肝右叶,包含肝右后叶42个,肝右前叶37个。患者均接受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检查,70个病灶有包膜,其中49个病灶边缘整齐光滑,环形强化;21个病灶边缘模糊,环形强化具有不完整性。强化方式为“快进快出”。118个病灶中,共17个病灶强化方式不典型,其中12个病灶,门脉期为稍高密度,动脉期为等密度,延迟期稍微降低。5个病灶强化方式与血管瘤表现具有一定类似性,呈渐进性。结论建议临床诊断肝硬化合并原发性肝癌可考虑采用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确诊率高,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索应用瑞士奶酪模型干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在静脉留置针输液不良事件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我我院接受治疗的81例PLC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输液。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采用常规干预模式,和观察组41例,采取瑞士奶酪模型干预。比较两组输液不良事件、并发症发生和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0%(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4.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P<0.05);观察组患者总体满意度为95.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5%(P<0.05)。结论应用瑞士奶酪模型管理应用静脉留置针治疗的PLC患者,就是用心服务,以病人为中心,收效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瑞士奶酪模型 静脉留置针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ultrasound,CEUS)在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hepatic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HEHE)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HCC)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分析20例HEHE患者共31个病灶和43例HCC患者共43个病灶的CEUS图像,观察病灶的增强特点。结果:31个HEHE病灶中,16个整体增强,8个树枝样增强,7个环状增强;而43个HCC病灶中,41个整体增强,1个树枝样增强,1个环状增强(P<0.05)。在增强时相上,11个HEHE病灶快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增强,20个病灶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同步增强;而41个HCC病灶快于周围正常肝实质增强,2个病灶与周围正常肝实质同步增强(P<0.05)。在增强强度达峰值时,13个HEHE病灶呈等增强,10个病灶呈高增强,8个病灶呈低增强;而38个HCC病灶呈高增强,5个呈等增强(P<0.05);23个HEHE病灶增强均匀,8个病灶增强不均匀;而27个HCC病灶增强均匀,16个增强不均匀(P>0.05)。所有病灶在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快速减退呈低回声改变,但HEHE减退时间快于HCC(P<0.05)。结论:CEUS在HEHE与HCC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造影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肝细胞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TK-1检测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及介入治疗后效果评估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6月-2017年5月期间诊治的3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定为研究组,在介入治疗前和治疗后实施血清TK-1检测,选择同期32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对照组健康人员血清TK-1水平始终稳定在较低的水平,研究组患者治疗前血清TK-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周所有降低,但不明显,治疗后一个月,患者的血清TK-1水平明显下降,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始终高于对照组(P<0.05);介入治疗一个月后,血清TK-1水平<2pmol/L的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血清TK-1水平为2-3pmol/L和>3pmol/L的患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肝癌患者来说,采用血清TK-1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临床诊断和评估治疗效果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 标签: 血清TK-1检测 原发性肝癌 诊断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中HIV-ⅠTAT互动蛋白2(HIV-ⅠTatinteractiveprotein2,HTATIP2/TIP30)、中期因子(midkine,Midkine)以及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在原发性肝癌(primaryhepaticcarcinoma,PHC)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84例PHC患者、40例肝不典型增生结节患者(hepaticdysplastic,HDN)、40例良性肝病患者及4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HTATIP2/TIP30、Midkine的水平;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血清中AF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分析评价三项指标单项及联合检测对PHC的诊断价值。【结果】PHC组血清中HTATIP2/TIP30水平显著低于HDN组、良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Midkine、AFP水平均显著高于HDN组、良性肝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均<0.01);HDN组血清中HTATIP2/TIP30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Midkine、AF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5);良性肝病组血清中Midkine、AFP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均<0.01)。HTATIP2/TIP30、Midkine、AFP、pre-1、pre-2、pre-3及pre-4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0、0.906、0.805、0.922、0.926、0.969及0.977;诊断PHC的敏感度分别为78.6%、82.1%、70.2%、83.3%、83.3%、89.3%及92.9%,特异性分别为82.5%、88.3%、85.0%、86.7%、95.0%、95.2%及95.8%。【结论】HTATIP2/TIP30、Midkine可作为诊断PHC的血清标志物,与AFP联合检测可提高PHC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HIV-ⅠTAT互动蛋白2 中期因子 甲胎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了解其在临床诊断老年原发性肝癌的意义。方法采用Roche全自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60例经临床最后确诊为老年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血清标本中的血清铁蛋白和甲胎蛋白,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老年原发肝癌患者血清中的血清铁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0.01),甲胎蛋白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1)。结论当患者罹患肝癌时,癌细胞侵润肝细胞,从损害的肝细胞和组织损伤释放到人血,从而引起血清铁蛋白增高。因此,血清铁蛋白测定在诊断肝脏肿瘤上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临床上怀疑肝癌时,血清铁蛋白与甲胎蛋白联合检测能提高肝癌的诊断率,特别是对甲胎蛋白阴性型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清铁蛋白 甲胎蛋白 原发性肝癌 发光法 应用
  • 简介:目的比较使用大功率高频电刀与物理钳夹联合超声刀行肝叶切除治疗原发性肝癌(PLC)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2013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肝叶切除治疗的139例PLC患者,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67),在72例观察组患者使用大功率高频电刀,在67例对照组使用物理钳夹联合超声刀行肝叶切除,比较两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肝门阻断时间、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11.5±4.8)min、(317.9±68.2)ml、(161.3±41.5)min,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9.6±5.7)min、(435.9±51.6)ml、(186.7±40.4)min,P<0.05】;术后1w,观察组血清ALT和AST水平分别为(237.8±85.6)U/L和(133.4±47.4)U/L,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11±102.5)U/L和(186.8±55.9)U/L,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胆漏发生率为2.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4%(P<0.05)。结论使用大功率高频电刀用于PLC患者肝叶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的特点,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安全性明显提高。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叶切除术 高频电刀 超声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术在原发性肝癌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8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一组使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进行治疗,为常规组,另一组则联合微波消融术进行治疗,为治疗组,每组13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肝功能指标与术后生活质量。结果常规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9.26%(9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6.15%(6例),两年内生存率为46.15%(6例);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为100%(1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69%(1例),两年内生存率为92.31%(12例),三项数据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义(P<0.05);且治疗组的肝功能指标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联合微波消融术对于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治疗价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存率,改善其肝功能,同时降低并发症,可以在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中进行推广使用。

  • 标签: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术 原发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α-L一岩藻糖苷酶(AFU)、同型半胱氨酸(Hcy)和D-二聚体(D-Dimer,D-D)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测分析120例原发性肝癌、80例肝良性病和5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AFP、AFU、Hcy和DD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AFU、Hcy和DD水平明显高于肝良性病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具统计学意义;AFP、AFU、Hcy和DD联合检测的敏感性和诊断准确性与单项检测比较均有所提高。结论联合检测AFP、AFU、Hcy和D-D对原发性肝癌的诊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以为原发性肝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AFP AFU Hcy D-二聚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后发热的原因,并对护理对策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3月-2018年1月收治的原发性感染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治疗前后甲胎蛋白值变化及碘化油用量。结果治疗后患者的甲胎蛋白值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发热症状与碘化油用量具有密切关系。结论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效果确切,治疗药物剂量大小会直接影响患者术后发热情况,需做好方法和应对措施。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 发热原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单纯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其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对比观察不同治疗方式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共计80例,选择时间2015年1月—2017年1月,行不同的治疗方式单一的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微波消融方式治疗,对应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经SPSS21.0系统分析组间的1年生存率、AFP水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的1年生存率(62.50%)经SPSS21.0系统分析发现高于对照组(27.50%),且研究组的AFP水平(175.55±160.09ng/ml)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但研究组(2.50%)与对照组(5.00%)之间的并发症发生率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其联合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显著,可以提高患者的近期治疗生存率,且不会额外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微波消融 原发性大肝癌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我院常用典型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药物(单用或二种联用)的达标率和有效率,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药物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2017年01月至2017年09月间就诊于我院全科门诊的确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共随机选择86名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最终完成观察80人。观察组予二种药物联合口服,包括ARB类+双克,CCB类+ARB类,CCB类+β受体阻滞剂;对照组43名患者采用口服单一降压治疗,包括CCB类、ARB类。经过相同时间(3个月)的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

  • 标签: 原发性高血压 单独用药 二药联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到我院进行原发性肝癌切除术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常规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实施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优于常规组患者(P<0.05),且实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常规组患者有显著的下降(P<0.05)。结论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在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临床推荐价值。

  • 标签: 早期快速康复护理,原发性肝癌切除术,术后恢复,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持续性护理干预用于疼痛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66例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3例患者,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分析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持续性护理干预用于疼痛和生活质量改善作用?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和生活质量在统计学上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有讨论价值(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患者术后持续性护理干预用于抑制患者术后疼痛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作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手术治疗 持续性护理干预 疼痛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DC-CIK细胞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一年我院收治的60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结合治疗方式的差异分为甲组和乙组,分别采用的是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以及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DC-CIK细胞治疗,治疗后对效果评价。结果在本次研究中甲组总有效率为70%,乙组总有效率为90%,乙组的整体优势明显高于甲组,数据资料分析后差异突出(P<0.05)。结论对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采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联合DC-CIK细胞治疗,整体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患者耐受性比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 DC-CIK细胞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评价胸腺肽与恩替卡韦联用对患者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行手术治疗后并经病理检查确诊为肝细胞肝癌患者64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参照组(每组32例);术后参照组患者给予化疗药物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给予胸腺肽与恩替卡韦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生存期与甲胎蛋白(AFP)水平测得值及其随访2年复发率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75%明显高于参照组为75.00%(P〈0.05),中位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参照组(P〈0.05),AFP水平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随访2年的复发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胸腺肽与恩替卡韦联用治疗患者原发性肝癌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延长了其生存时间,且改善了AFP水平。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恩替卡韦 胸腺肽
  • 简介:目的探讨金龙胶囊与介入治疗在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与对照组(28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TACE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金龙胶囊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因子变化情况,治疗效果、随访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T淋巴细胞CD3+、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水平较治疗前比较明显上升,治疗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CD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SIL-2R、TS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71%(P〈0.05);治疗组临床总控制率为8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71%(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4.29%(P〈0.05)。治疗组死亡率为10.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5.71%(P〈0.05)。治疗组平均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龙胶囊与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有利于保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及病情控制效果,减少药物不良反应,降低患者死亡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金龙胶囊 介入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治疗中运用聚乙烯醇栓塞微球对患者所起到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142例原发性肝癌患者,患者都采用了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手术,在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聚乙烯醇栓塞微球的治疗方式,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在肿瘤直径方面,在手术治疗之后患者的肿瘤直径有了明显地缩小,与治疗之前相比在AFP指标方面也有了很大程度上的下降,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把聚乙烯醇栓塞微球运用到原发性肝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手术的治疗过程中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聚乙烯醇栓塞微球 原发性肝癌 TACE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腹腔镜肝切除术和开腹肝切除术对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情况。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原发性肝癌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腹组(42例)和腹腔镜组(50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排气时间、留置引流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开腹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69.6±18.7)min,术中出血量为(890.4±18.6)ml,排气时间为(3.5±0.6)d,留置引流管时间为(10.0±3.6)d,术后住院时间为(14.0±2.5)d,并发症发生率为9.5%;腹腔镜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分别为(156.3±20.2)min、(584.5±15.7)ml、(2.7±0.5)d、(5.8±3.2)d、(9.5±2.0)、0,两组患者各指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术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創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肝切除术 开腹肝切除术 原发性肝癌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