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呼吸道感染细菌耐药性以及临床用药情况。方法对我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住院50例患者痰液细菌培养标本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最小的3个月,最大的76岁,平均年龄(38.12±7.38)岁。本次研究,数据录入采用WHONET5.6软件,数据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结果共收集下呼吸道痰液标本486例,细菌培养阳性结果293例,其中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分别是30株(10.23%)和263株(89.76%)。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位于细菌检出率的前两位,呈逐年增长趋势,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年检出率呈递减趋势。耐药性分析结果显示,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和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低,多在20.0%以下。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较其他药物低。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率高,未发现耐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菌株。结论通过下呼吸道感染耐药菌的监测,有助于了解耐药菌的分布及对抗生素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内科 呼吸道感染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呼吸护理对策。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1月—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高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观察组使用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总改善率为86.7%,对照组的护理总改善率为66.7%,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采用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的恢复,对提高临床护理水平也有积极的意义。

  • 标签: 高龄患者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呼吸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4年9月收治的86例采用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进行临床观察,记录患者生命体征和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经过呼吸机治疗后,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0.70%。结论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的疗效明显,可以降低患者的死亡率,提高血氧饱和度,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呼吸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呼吸机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2015年1月至2016年2月期间,本院共收治了47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医护人员对所有患者进行急诊呼吸机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患者治疗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PaCO2、PaO2、平均动脉压等临床指标均得到改善,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有;47例患者经急诊呼吸机治疗,痊愈率为85.11%。结论针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给予急诊呼吸机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指标,促进患者康复,值得借鉴。

  • 标签: 急诊呼吸机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病性皮肌炎(ADM)的临床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ADM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例ADM患者均有Gottron丘疹或Gottron征、双上眼睑或眶周水肿性紫红色斑,6例有V区疹,2例有甲周红斑,1例患者在病程中发现肺癌,2例患者出现间质性肺炎。结论ADM虽然没有明显病表现,但可并发恶性肿瘤、肺间质性病变等,因此需要定期行全身体检,加强随访。

  • 标签: 皮肌炎 无肌病性 临床分析 恶性肿瘤 肺间质性病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腹横平面阻滞(transversusabdominisplaneblock,TAP)是一种为前腹壁皮肤、肌肉及壁层腹膜提供镇痛的区域神经阻滞技术。是将局麻药注入腹横平面,阻断经过此平面的感觉神经,从而达到镇痛效果。超声引导可视化技术降低了其并发症发生率、提高阻滞成功率。通过本文的综述以期该项技术能被推广应用于临床。

  • 标签:
  • 简介:摘要紧张性头痛又称收缩性头痛,是临床慢性头痛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约占到了40%。在我国此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且女性多发于男性。一般认为,头颅外周的软组织发生病变和循环障碍而刺激神经末梢是引起本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点按头部反应点对六十九例紧张性头痛患者进行治疗,明显消除或缓解了症状,总有效率在94%以上。说明点按头部反应点对治疗紧张性头痛有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紧张性头痛 点按 头部反应点
  • 简介:目的研究拔毒生膏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68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益宝疗栓治疗,治疗组给予拔毒生膏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8.2%,对照组为64.7%,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阴道出血、下腹疼痛、阴道排液症状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宫颈糜烂患者采用拔毒生膏治疗,不但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疗效,同时还能明显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糜烂 拔毒生肌膏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腺病的动脉栓塞的治疗。方法对选取20例子宫腺病的患者采取动脉栓塞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症状完全消失18例,症状明显缓解1例,变化不明显1例。结论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腺病,可以使子宫体积缩小,腺病病灶缩小和坏死,增厚的子宫壁变薄,痛经、月经增多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具有良好的疗效,少数病例症状改善不显著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子宫腺肌病 动脉栓塞 治疗
  • 作者: 金联洲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6-02-12
  • 出处:《名医》 2016年第2期
  • 机构:金联洲[金联洲,男,1965年1月1日出生,本科,温州医科大学副教授]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省温州市325000
  • 简介:摘要人体解剖学中学部分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有其独有的特点,需反复讲解每一块的名称、位置、起止、作用。容易给学生造成视觉和听觉上的疲劳,而制作精美的微课由于其短小精悍的特点,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该文旨在通过一个前臂微课制作的例子,为广大医学相关学科的一线教师在今后微课制作中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解剖学,微课,微课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