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观察徒手旋转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难产产妇中选取 80例,起止时间是 2017年 3月~ 2019年 12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 2个小组:对照组 40例,给予常规助产护理;试验组 4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徒手旋转胎。比较 2组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新生儿评分和并发症情况。结果:相比于对照组,试验组产妇的顺产率更高( 57.5%vs30.0%)、剖宫产率更低( 7.5%vs25.0%),新生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5.0%vs20.0%),差异显著( P< 0.05)。 2组新生儿的 Apgar评分差异不明显,但试验组产妇活跃期和第二产程时间更短( P< 0.05)。结论: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胎能提高顺产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值得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分娩方式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难产产妇40例,收治时间为2012年5月至2013年2月期间,并将难产产妇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常规助产护理及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比较两组头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结果观察组头难产产妇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和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具有良好的护理效果。

  • 标签: 头位难产产妇 徒手旋转助产护理 常规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循证护理在难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接产产妇841例,纳入对照组,2014年共接产产妇787例,纳入循证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循证组胎分娩率9034%、难产率1659%(118/711)、产前助产率165%、新生儿窒息率712%低于对照组9881%、2070%(172/831)、392%、9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头难产给予循证护理,有助于筛查高风险人群,降低头难产发生率,及时、正确发现与处置难产,降低其危害,改善母婴预后。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侧俯卧体位纠正胎位置异常,降低剖宫产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正常足月妊娠、枕后(横)产妇2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实验组在产程早期即应用侧俯卧,在活跃中、晚期辅以经阴道徒手旋转胎法;对照组采用随意自由卧,无特殊处理。结果实验组经阴道分娩率为91.82%,对照组阴道分娩率是18.18%;结论产妇早期使用侧俯卧,可纠正枕后(横),降低头难产率,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分娩的质量。

  • 标签: 侧俯卧位 头位难产 剖宫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产的原因及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20例难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析其难产的原因、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等。结果20例难产产妇中自然分娩者3例,阴道助产者2例,行剖宫产者15例。所有的产妇均成功分娩,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新生儿Apgar评分中,自然分娩评分为(8.6±1.3)分,阴道助产评分为(7.2±0.6)分,剖宫产评分为(4.6±1.3分)。结论难产严重影响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健康,在临床治疗中应采取最佳分娩方式及有效治疗方法,以保证母婴安全。

  • 标签: 头位难产 临床诊断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头难产和胎膜早破的相关性?方法以23例2014.1.1.~2015.1.1之间在我院治疗的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组),以同期治疗的40例未胎膜早破者为参照对象(对照组),对比两组产妇的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异常率和头盆不称率?结果调查结果显示,以上两组患者在以上观察指标上均差异性显著,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产妇出现胎膜早破的情况下,应该观察其是否发生了难产,做到早发现和早处理,确保母婴安全?关键词胎膜早破难产临床观察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5)11-0065-02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助产护理措施的实施,对头难产产妇各指标状况的意义,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60例难产产妇作为此次评估对象,所有产妇均按照住院号在奇偶分组下分为两组,即研究组(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每组产妇各30例,分析两组各指标变化情况。所有产妇入选时间: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结果:分娩指标状况分析显示,研究组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徒手旋转助产 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难产护理中实施循证护理效果。方法 于2019年11月-2021年12月开展研究,将本院收治的70例难产产妇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各3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对比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阴道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头位 难产 循证护理 自然分娩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徒手旋转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难产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0例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进行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对比分娩成功率、产程时间。结果:观察组分娩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产程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徒手旋转助产护理可以提高头难产产妇分娩成功率,缩短产程时间。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产妇 助产护理 护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临床中对于难产处理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58例产妇进行研究,分为两组进行观察,分别采用侧卧徒手旋转胎以及胎背对侧卧进行分娩,对比两组的处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状况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孕妇采用侧卧、胎娩出手动旋转分娩方式,可以有效地解决难产的情况,同时降低减少术中出血量,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安全性,临床上可广泛应用

  • 标签: 头位难产 临床效果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难产患者选用徒手旋转胎辅以对侧卧的价值。方法:纳入84例难产患者研究(2019.06~2020.06),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42,选用胎背对侧卧分娩)、观察组(n=42,选用徒手旋转胎辅以对侧卧分娩),统计两组分娩成功率、新生儿质量。结果:(1)分娩成功率:观察组(95.24%)较对照组(78.57%)显著升高,统计值 =5.1258,P

  • 标签: 徒手 旋转胎头 对侧卧位 头位难产 新生儿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徒手旋转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以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90例难产产妇为例,按1:1比例随机纳入两组,A组(n=45)接受常规助产护理,B组(n=45)在上述基础上实施徒手旋转助产,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两组产妇的阴道助产率比较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产妇的顺产率、剖宫产率较A组均明显占优,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徒手旋转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将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期间在我院进行生产的 108 例难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至两组,对照组产妇实施常规助产护理,研究组产妇在实施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产妇实施徒手旋转,生产结束后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和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调查。 结果: 研究组产妇中自然分娩 30 例,剖宫产 7 例,阴道助产 17 例,对照组产妇中自然分娩 13 例,剖宫产 23 例,阴道助产 18 例,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新生儿当中,新生儿窒息 3 例,宫内窘迫 4 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12.96% ,对照组新生儿中,新生儿窒息 13 例,宫内窘迫 13 例,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为 48.15% ,数据经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实施徒手旋转,可加快产程,对于提高自然分娩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徒手旋转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头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出现头部难产产妇90例患者作为分析对象,随机分成A(45例)和B(45例)两组,A组对出现头部难产给予徒手旋转胎助产干预;B组给予常规的自然分娩和助产护理。比较两组产妇的自然分娩例数、阴道助产例数、刨工产例数等内容。结果A组自然分娩有25例,剖腹产有4例,阴道助产有16例;B组自然分娩有9例,剖腹产26例,阴道助产有10例,两组产妇在剖腹产和自然分娩方面,A组明显由于B组(P<0.05),A组第二产的用时也明显优于B组(P<0.05)。结论对于头部难产的产妇通过徒手旋转胎助产干预,能够减少胎俯屈下降的难度,而且也能加快产妇第二产的时间,母婴安全较高,大大降低了临床剖腹产率。

  • 标签: 徒手旋转 助产护理 头位难产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骨盆摇摆 + 气囊仿生助产运用在难产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7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难产患者 90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助产,而观察组则运用气囊仿生助产 + 骨盆摇摆,比较两组的助产效果。 结果: 观察组的会阴裂伤和会阴切开率均低于对照组( P<0.05 );同时,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0.05 )。 结论: 通过给予难产患者骨盆摇摆 + 气囊仿生助产能够减轻产妇损伤,使产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 标签: 气囊仿生助产 骨盆摇摆 头位难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难产产妇助产护理中徒手旋转的临床应用效果情况,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难产产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助产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护理的基础上再添加徒手旋转护理。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分娩方式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第二产程的时间长短差异;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中自然分娩的患者数量显著多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第二产程平均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头难产产妇患者的助产护理中给予徒手旋转护理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 标签: 头位难产 助产护理 徒手旋转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胎膜早破与难产的关系及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胎膜早破与胎膜未破孕妇各120例,分析其与难产之间的关系。结果胎膜早破组胎头衔接百分率为12.5%,胎膜未破组胎头衔接百分率为38.3%,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孕妇自然分娩率、阴道助产率、剖宫产率进行分析,其中胎膜早破组自然分娩率低于胎膜未破组,剖宫产率更高,统计学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孕妇阴道助产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胎膜早破组孕妇母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胎膜未破组,两者相比具有显著性统计差异(P<0.05)。结论胎膜早破与难产之间具有紧密联系,应做好胎膜早破预防工作,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 标签: 胎膜早破 头位难产 关系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