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2010年6月至2012年5月,采用有限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TileC型骨盆骨折15例。其中:C1型10例,C2型4例,C3型1例。评估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术后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5例患者术后获12~24个月(平均15个月)随访。骨盆前环手术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平均分别为61min、92mL;后环手术平均分别为71min、165mL。术中均无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发生。1例耻骨处伤口发生浅表感染,经换药治愈。骨折复位按Matta影像学评分标准评定:解剖复位10例,满意复位4例,可1例。骨折愈合时间为2~6个月,平均2.9个月。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骨盆骨折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12例,良2例,可1例。结论通过有限切开复位和钢板固定可以对TileC型骨盆骨折进行良好的显露和牢靠的固定,并且不需要暴露神经、血管等结构,具有微创特点,疗效显著。

  • 标签: 骨盆 骨折 内固定 微创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1月~2012年12月我院骨科对收治的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32例踝关节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并随访12~18个月,全部患者均6-8个月骨性愈合。依据疗效判断标准本组32例患者中,优20例、良10例、可2例、差0例,优良率为93.75%。本组创伤性关节炎4例,踝关节用力时有轻度疼痛3例,3例跖屈受限。结论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较好,而且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骨折 踝关节 切开复位 内固定 治疗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本课题旨在探讨踝关节骨折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固定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法的分组方法将本院2015年4月~2017年8月在院治疗的踝关节骨折患者80例分配到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40例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对照组40例采用手法复位石膏固定,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与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结果试验组踝关节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踝关节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可通过切开复位固定显著提高,并发症发生率能够得到明显降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我院骨科二病区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70例,每组3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周期性外固定,观察组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固定。综合评价手术指标、预后指标、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长于对照组,术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锁骨骨折开颅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 肩关节功能骨折 愈合时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lon骨折采用临时骨牵引外固定固定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在进行实验时,选择实验时间段为2019年6月至2021年3月,在该时段将我院中收入的35名Pilon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次研究中采用分期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一期手术时采用临时骨牵引联合外固定下,对患者骨折进行稳定改善患者组织条件,二期手术时对患者的关节面进行精确复位,根据患者的骨折原始畸形和粉碎程度,选择对应的支撑钢板对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完成后,研究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体状况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35名患者均得到随访研究人员对患者进行为期13~2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在手术完成后,切口恢复正常状态,无切口感染或复位丢失的问题,患者在接受治疗后,骨折愈合状况良好,愈合时间为10~16周,患者的平均愈合时间为14.2周。末次随访中针对患者的优良状况进行评价,发现本次研究中恢复结果:优21名,良12名,差2例。结论:在针对Pilon骨折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手术术作为治疗方式,能够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分析手术的处理方案能够降低二期手术固定手术时的复位难度,使患者手术后的恢复质量得到提升。

  • 标签: Pilon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与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特定时段我院收诊的46例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依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其以11的比例分为2组,骨折切开复位固定(对照组),经皮钢板固定(观察组),对比分析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指标。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情况好于对照组,住院指标相关用时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比值P<0.05。结论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使用经皮钢板固定值得推广。

  • 标签: 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 经皮钢板内固定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内外踝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固定术进行护理配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本院收治的内外踝骨折患者86例,所有患者均行切开复位固定术。86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优质护理组两组,每组患者43例。常规护理组患者手术过程中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配合手术治疗,优质护理组患者在术中开展优质护理配合手术治疗,要求护理人员在术前提前准备和学习,以便在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医生,做到熟悉手术操作步骤,监测及预防术中的并发症,并考虑到术中要点进行护理等,最后对比两组患者护理配合的临床效果。结果优质护理组患者在内外踝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中采用优质护理进行配合治疗,相比常规护理组疗效更佳,能够避免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时间,保证手术的顺利开展,有利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结论临床内外踝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时进行优质的护理配合,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有利于保证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 标签: 内外踝骨折 切开复位固定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09-0162-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3年2月到2015年1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Pilon骨折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治疗组给予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结果治疗组的临床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进行判定,治疗组优良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86.0%),P<0.05。结论外固定支架联合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Pilon骨折能促进骨折预后,提高预后优良率。

  • 标签: Pilon骨折 外固定支架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固定与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 2014年 1月至 2018年 12月收治的 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固定。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 6个月、 12个月 Rasmussen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P< 0.05)。结论针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复位固定治疗可获得良好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辅助 微创复位内固定 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 胫骨平台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8月收治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进行研究,60例患者中30例采取Henry入路手术治疗,设为对照组,另30例采取经肱桡肌入路手术治疗,设为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情况以及桡骨远端形态的恢复情况等。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掌倾角为(10.95±1.82)°,对照组患者的掌倾角为(11.58±2.14)°,两组患者掌倾角对比无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治疗后均无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的情况。两组患者术后关节活动度无差异,P〉0.05表示统计学无意义。结论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的治疗效果较高,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对促进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掌侧经肱桡肌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应用肩锁钩板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6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肩锁钩板固定术进行治疗的15例患有肩锁关节脱位的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患者术后恢复阶段是否出现锁骨下神经、血管损伤、伤口感染以及固定是否松动、断裂,有无出现骨折现象,复位是否完全。结果15例患者未出现神经、血管损伤,创口恢复良好,未有感染,X线片检查显示,固定没有松动、断裂,未出现骨折现象。15例患者恢复状态良好,未出现再脱位现象,治愈率100.0%。结论应用肩锁钩板固定术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疗效显著,有效固定肩锁关节,及早进行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恢复良好。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肩锁钩板内固定术 切开复位 治疗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收治60例踝部骨折患者,于2020年1月至2022年5月在我医院接受治疗,均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手术,观察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60例接受踝部骨折经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治疗,骨折愈合时间(14.2±3.7)周,治疗优良率96.7%(其中28例优,30例良好,2例可),并发症发生率为10.0%(4例伤口并发症,1例固定松动,1例骨愈合延迟)。结论:踝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手术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进行广泛推广。

  • 标签: 内固定 切开复位 踝部骨折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踝关节骨折治疗中采取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固定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到2023年8月我院收治的50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25,传统石膏外固定术)与研究组(n=25,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固定术),对比治疗有效率、踝关节功能及踝-后足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踝关节功能及踝-后足功能均较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对踝关节骨折患者采取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骨折愈合,改善其踝关节功能,疗效确切。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踝关节镜下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踝关节功能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撬拔复位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患者76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将76例患者分成两组,各38例,其中一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撬拔复位固定治疗为撬拔组,另一组患者在治疗中应用切开复位固定治疗为切开组,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比较。临床疗效评分采用Maryland评分,对患者的跟骨结节角(Bohler角)和跟骨交叉角(Gissanes角)进行测量。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Bohler角与Gissane’s角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治疗后的两组的Bohler角与Gissane’s角的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SandersⅣ骨折的切开组Maryland评分明显高于撬拔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切开组的SandersⅡ-Ⅳ患者治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撬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治疗中应用撬拔复位切开复位固定术治疗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在临床中均可应用,在跟骨SandersⅣ骨折中采用切开复位的治疗较好。

  • 标签: 撬拔复位 切开复位 跟骨SandersⅡ-Ⅳ骨折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骨科收治的跟骨骨折的患者30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进行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术后随访6~10个月,平均8个月,均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3个月,根据Maryland足部评分标准评价手术效果,优18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6.67%。术后切口坏死2例,切口感染1例,无腓肠神经损伤。并发症发生率10%。结论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跟骨关节骨折能够使跟骨的几何形态及轴线得到有效的恢复,并且复位满意,固定可靠,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跟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术
  • 简介:  【摘要】 目的: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 2018年 12月 -2020年 2月本院入住的跟骨骨折患者 32例,共 36足。按照 Sanders法将所有患足分成标准Ⅱ型 11足、标准Ⅲ型 17足、标准Ⅳ型 8足。对 32例患者的跟骨骨折均采用跟骨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并在手术后 6~ 24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电话随访,并按照 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足部功能进行评估。其中,足部功能评价为优 21足,评价为良 12足,评价为可 3足,优良率可达 91.67%。不良反应: 2例患足出现手术切口的渗出,但经过换药等操作后自愈; 1例患足发生腓肠神经的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8.33%。结论: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 跟骨骨折; 重建钢板; 骨折固定术; 切开复位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internal fixation with reduction plate for calcaneal fracture. Methods: from December 2018 to February 2020, 32 patients with calcaneal fracture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36 feet in total. According to Sanders method, all affected feet were divided into 11 feet of standard type Ⅱ, 17 feet of standard type Ⅲ and 8 feet of standard type Ⅳ. 32 cases of calcaneal fracture were treated with external calcaneal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teel plate.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 6 to 24 months after operation.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 and their foot function was evaluated according to the Maryland scoring system. Among them, the foot function was evaluated as excellent 21 feet, good 12 feet and fair 3 feet, with the excellent rate of 91.67%. Adverse reactions: 2 cases had exudation of operation incision, but self-healing after dressing change; 1 case had injury of sural nerv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8.33%.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internal fixation with reduction plate for calcaneal fracture is significant. 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foot function recovery is high,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small.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闭合复位通过经皮空心螺钉固定和传统切开复位进行治疗后踝骨骨折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所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20例,常规组实施传统的切开复位术治疗,而实验组患者则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效果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后踝骨骨折患者通过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术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运用和推广。

  • 标签: 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传统切开复位解剖钢板 治疗 后踝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踝关节骨折患者施行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切开复位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收治的86例踝关节患者,观照随机抽签法的分组模式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3例)行常规的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43例)采取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情况,统计其骨折愈合时间;研究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P

  • 标签: 踝关节 骨折 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