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减重代谢手术是治疗肥胖及代谢综合征的有效手段。近年来减重代谢外科发展迅速,手术指征及手术方式逐渐成熟,同时手术相关并发症也得到了广泛探讨,包括减重代谢手术特有的并发症以及胃肠道手术共有的风险,其中消化漏是主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本文基于减重代谢手术的两种主要术式造成的消化漏,即腹腔镜胃袖状切除术后胃切缘漏和腹腔镜Roux-en-Y胃旁路术后胃空肠吻合口漏展开讨论,就减重代谢手术后消化漏相关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诊断策略、预防以及治疗的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减肥手术 诊断 治疗应用 消化道漏 机制 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讨论上消化造影和多层螺旋CT对胃癌诊断的阳性率。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经病理确诊为胃癌的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分别为48人,其中对照组进行上消化造影检查,实验组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比较两种方式诊断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的阳性率为93.75%,进行上消化造影检查的阳性率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对胃部肿瘤的诊断阳性率高于上消化造影,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造影 多层螺旋CT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急性下消化大出血患者进行急诊肠镜最佳肠道准备方法临床应用。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9年7月-2020年7月收治的100例急性下消化大出血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2组患者给予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观察组给予口服聚乙二醇(PEG),对照组给予灌肠法,比较不同肠道准备方法肠镜到达回盲部比率和临床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急性下消化道大出血 急诊肠镜 肠道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恶性肿瘤患者运用中医情志护理对其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2020.1月-2021.1月收治的70例消化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n=35)、常规组(n=35),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采用中医情志护理,比较两组分别干预后的疼痛护理效果、不良情绪。结果:研究组的疼痛护理效果,对比于常规组要好,而SAS、SDS评分上,研究组评分要低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中医情志护理用于消化恶性肿瘤患者护理工作中,可直接减少患者的疼痛,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降低止痛药物的应用剂量。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消化道恶性肿瘤 疼痛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降低消化内镜治疗术后低血糖发生率的护理方法。 方法 调查分析2020年3-4月146例消化内镜治疗术后患者低血糖发生情况,建立护理专案小组,开展“降低消化内镜治疗术后低血糖发生率”的护理专案改善活动,成立护理专案小组,头脑风暴,鱼骨图解析消化内镜治疗术后患者低血糖发生的原因为医护重视不足、健康宣教不全、禁食(进食)时间不明确、无预防低血糖标准流程。针对要因,通过培训考核护士低血糖知识,关注高危风险(年龄≥60岁,有无糖尿病史、慢性肾功能不全,低血糖发生史,术前静脉血糖值,)采取个性化健康教育,制定含糖计划(术前指导患者自备棒棒糖5颗;麻醉清醒后指导患者含服1颗棒棒糖,之后每2h含服1颗,切勿嚼碎吞服;监测睡前血糖<5.9mmol/L予口服棒棒糖1颗),调整工作流程(术前一天安排出第二日手术顺序(无痛治疗调整至上午;上消化治疗调整到上午;指导下消化治疗患者在饮水时可饮无色饮料或在饮水中加糖),护士个性化指导禁食时间;内镜医生在内镜治疗术后单填写手术方式,要求禁食时长,护士床头牌记录手术时间,手术方式,禁食时长),合理输注肠外营养液(含高糖液体输注速度控制在60-80滴/分;避免将10%葡萄糖放在最后一组输注;输入含胰岛素液体时30分钟摇晃一次液体瓶),制定预防低血糖护理标准流程等护理专案改善措施,对2020年10-11月159例消化内镜治疗患者进行专案管理,比较专案活动实施前后患者消化内镜治疗术后低血糖的发生率。 结果 消化内镜治疗术后低血糖发生率由专案改善活动前的6.85%降至0.63%,活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通过实施护理专案,可降低消化内镜治疗术后低血糖发生率。

  • 标签: 护理专案 消化道 内镜治疗 低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应用在消化早期癌症病患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100例消化早期癌症病患为研究样本,其研究时间均在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之间。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50例)以及实验组(50例),予以常规组病患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治疗,予以实验组病患ESD。对比每组病患完全切除率、疾病复发率以及并发症出现率。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病患完全切除率分别是96.00%、80.00%,疾病复发率分别是2.00%、18.00%(P

  • 标签: 黏膜剥离手术 内镜 消化道早癌 复发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6年上消化癌死亡趋势,为制定上消化癌预防控制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启东市1972—2016年上消化癌死亡登记数据和历年人口资料,计算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世标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率、累积风险,应用Joinpoint 4.7.0.0软件分析上消化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上消化癌患者死亡趋势的影响。结果1972—2016年启东市上消化癌死亡20 658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0.89%,粗死亡率为40.85/10万,中标率为27.96/10万,世标率为27.69/10万。35~64岁截缩率为36.01/10万,0~74岁累积率为3.30%,累积风险为3.25%。男性死亡13 429例,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53.81/10万、37.62/10万、39.93/10万;女性死亡7 229例,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28.23/10万、18.87/10万、17.25/10万。45~岁、55~岁、65~岁年龄组死亡率的年均下降幅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分别为-2.94%(95% CI:-3.32%~-2.56%)、-2.94%(95% CI:-3.22%~-2.66%)、-2.04%(95% CI:-2.39%~-1.69%),75~年龄组P>0.05。1972—2016年上消化癌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的APC分别为0.65%(95% CI:0.43%~0.87%)、-2.01%(95% CI:-2.24%~-1.77%)、-2.05%(95% CI:-2.28%~-1.81%)。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显示,上消化癌的死亡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越晚出生的人死亡风险越小(均P<0.05)。结论启东上消化癌的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中标率、世标率呈下降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上消化癌的早诊早治仍需高度重视。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死亡率 趋势 启东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次化疗后消化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并对心理痛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肿瘤患者130例行调查,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次化疗。利用心理痛苦筛查工具对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进行评估,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运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30例患者中,有32例(24.62%)无心理痛苦,98例(75.38%)存在心理痛苦。心理痛苦者与无心理痛苦者的年龄、病理分期、远处转移、家庭月收入、陪护人员、住院时间、人格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598~12.404,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理分期、远处转移、家庭月收入、陪护情况、住院时间、人格类型是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次化疗后消化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比较常见,且其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远处转移、家庭月收入、陪护人员、住院时间、人格类型存在关联。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多次化疗 心理痛苦程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次化疗后消化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并对心理痛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纳入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人民医院收治的消化肿瘤患者130例行调查,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次化疗。利用心理痛苦筛查工具对患者的心理痛苦程度进行评估,收集患者相关资料,运用单因素及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30例患者中,有32例(24.62%)无心理痛苦,98例(75.38%)存在心理痛苦。心理痛苦者与无心理痛苦者的年龄、病理分期、远处转移、家庭月收入、陪护人员、住院时间、人格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为4.598~12.404,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理分期、远处转移、家庭月收入、陪护情况、住院时间、人格类型是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多次化疗后消化肿瘤患者的心理痛苦比较常见,且其发生主要与患者年龄、病理分期、远处转移、家庭月收入、陪护人员、住院时间、人格类型存在关联。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多次化疗 心理痛苦程度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江苏省启东市1972—2016年上消化癌死亡趋势,为制定上消化癌预防控制措施与策略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启东市1972—2016年上消化癌死亡登记数据和历年人口资料,计算粗死亡率、中国人口标化死亡率(中标率)、世界人口标化死亡率(世标率)、35~64岁截缩率、0~74岁累积率、累积风险,应用Joinpoint 4.7.0.0软件分析上消化癌死亡率的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利用年龄-时期-队列模型分析年龄、时期和出生队列对上消化癌患者死亡趋势的影响。结果1972—2016年启东市上消化癌死亡20 658例,占全部恶性肿瘤死亡的20.89%,粗死亡率为40.85/10万,中标率为27.96/10万,世标率为27.69/10万。35~64岁截缩率为36.01/10万,0~74岁累积率为3.30%,累积风险为3.25%。男性死亡13 429例,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53.81/10万、37.62/10万、39.93/10万;女性死亡7 229例,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分别为28.23/10万、18.87/10万、17.25/10万。45~岁、55~岁、65~岁年龄组死亡率的年均下降幅度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PC分别为-2.94%(95% CI:-3.32%~-2.56%)、-2.94%(95% CI:-3.22%~-2.66%)、-2.04%(95% CI:-2.39%~-1.69%),75~年龄组P>0.05。1972—2016年上消化癌粗死亡率、中标率、世标率的APC分别为0.65%(95% CI:0.43%~0.87%)、-2.01%(95% CI:-2.24%~-1.77%)、-2.05%(95% CI:-2.28%~-1.81%)。年龄-时期-队列模型结果显示,上消化癌的死亡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升高,越晚出生的人死亡风险越小(均P<0.05)。结论启东上消化癌的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中标率、世标率呈下降趋势,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重,上消化癌的早诊早治仍需高度重视。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死亡率 趋势 启东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无痛电子胃镜和普通电子胃镜上消化疾病检出率。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的100例上消化疾病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检查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2组,每组50例,甲组行普通电子胃镜检查,乙组行无痛电子胃镜检查,对比最终确诊结果,观察两组检出率,并对数据作以分析。结果:乙组检出率为98.00%,甲组为86.0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P<0.05)。结论:在上消化疾病的诊断中,无痛电子胃镜相比普通电子胃镜检出率更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上消化道疾病 无痛电子胃镜 普通电子胃镜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饮食护理模式与消化肿瘤患者化疗过程中营养状改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消化肿瘤患者中选择适当样本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采取分组护理的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接受饮食护理干预的研究组患者在各方面指标上均优于观察组。结论:饮食护理干预对于消化肿瘤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提升营养状况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饮食护理干预 消化道肿瘤 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在临床消化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内收治的100例消化肿瘤高危人群患者,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传统内镜诊断)和研究组(50例、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影像评分及消化早癌检出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形态影像、胃小凹分型影像及毛细血管影像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且消化早癌检出率为97.56%(40/41),显著高于参照组61.90%(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消化肿瘤高危人群诊断中使用无痛内镜精细筛查,可通过较高的影像评分显著提高消化早癌检出率。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化肿瘤化疗患者接受综合营养护理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消化肿瘤内科于2019年1月—2019年12月接诊的2400例消化肿瘤化疗患者设置为实验组(患者共1200例,均予以综合营养护理)、对照组(患者共1200例,均接受常规护理),生命质量评分为观察指标。结果:组间护理前情绪功能、社会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上述生命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综合营养护理 消化道肿瘤 化疗 生命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模式对胃肠道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胃肠癌患者64例,按照计算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饮食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饮食依从性明显提高,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水平明显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低,家庭成员对护理满意度评分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胃肠癌患者饮食护理模式能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降低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从而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饮食护理模式 营养状况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无痛胃肠镜与常规胃肠镜在消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进行胃肠镜检查的消化疾病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n=53)和实验组(n=53),对照组实施常规胃肠镜检查,对比两组检查效果。结果:实验组心率(76.85±7.52)次 /min,(t=6.852,P

  • 标签: 无痛胃肠镜 常规胃肠镜 消化道疾病 临床检查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化肿瘤患者化疗期间选用饮食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遴选66例消化肿瘤患者研究(2020年2月~2021年1月),按1:1比例分为对照组(n=33,选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3,选用饮食护理模式),统计两组营养状态、心理状态。结果:(1)营养状态:观察组血红蛋白(135.62±7.82g/L)、白蛋白(33.28±2.11g/L)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P

  • 标签: 饮食护理模式 消化道肿瘤 化疗 营养状况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饮食护理模式对消化肿瘤患者化疗期间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接收的50例消化肿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与对照两组各25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添加饮食护理模式,将两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护理后两组对比发现,观察组对饮食依从性明显增强,患者血红蛋白及血清白蛋白水平均得到显著改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较低,家属对护理满意度评分较高,生存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消化肿瘤患者采取饮食护理模式,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减少患者营养不良发生几率,从而帮助患者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饮食护理模式 营养状况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钛夹在肠镜下治疗消化疾病中预防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研究的60例病例,收集年限为2020年1月-2020年10月,均为本院接受肠镜下治疗的消化疾病患者。随机抽样法分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未放置钛夹,观察组放置钛夹预防出血,对比不同组别治疗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治疗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出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消化疾病接受肠镜下治疗时放置钛夹,可有效预防出血,保证疾病治疗效果,应用价值显著值得重视。

  • 标签: 钛夹 肠镜 消化道疾病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诊内科治疗消化溃疡出血患者时应用胃镜下止血治疗所产生的效果。方法:以对照组(n=14)和研究组(n=14)区分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