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替比夫定对肝炎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40例肝炎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临床肝硬化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常规肝硬化治疗方案基础上采用替比夫定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肝硬化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肝功能相关指标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应用替比夫定对肝炎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替比夫定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硬化患者128例,其中64例并发IDA患者作为观察组,64例并发非缺铁性贫血(NIDA)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血常规、肝硬化患者止凝血试验和血小板水平等。结果两组AIb、TBiL、TBA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GT、TBA、AST及TBiL水平均高于正常值,ALB均低于正常值;观察组HB、SF|MCV及MC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及SF均低于正常值下限。结论对乙型肝炎硬化并发IDA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对评估肝脏的损坏程度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缺铁性贫血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硬化患者96例,其中48例并发IDA患者作为观察组,48例并发非缺铁性贫血(NIDA)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肝功能、血常规、肝硬化患者止凝血试验和血小板水平等。结果两组AIb、TBiL、TBA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GG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GGT、TBA、AST及TBiL水平均高于正常值,ALB均低于正常值;观察组HB、SF|MCV及MCH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FA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B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B及SF均低于正常值下限。结论对乙型肝炎硬化并发IDA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对评估肝脏的损坏程度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大意义,值得在今后的临床中应用。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缺铁性贫血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 针对乙肝肝硬化患者经抗病毒治疗之后仍然发展成为肝癌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探讨。方法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乙肝肝硬化患者103例纳入临床研究对象。依照患者经过抗病毒治疗满1年之后的结局将患者分成肝癌组37例以及肝硬化组64例。通过针对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并且借助于统计学分析软件,以此来针对乙肝肝硬化最终进展成为肝细胞肝癌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通过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发现患者的年龄、性别、AST(谷草转氨酶)、糖尿病史以及患者行抗病毒治疗的相关应答指标之间具备差异,差异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针对自变量进行Logistic单因素与多因素的回归分析,最终结果表明患者的年龄≥48岁、男性(性别)、患者治疗前的AST水平≥40U/L是导致患者进展成为肝癌的危险因素,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语 本研究发现患者年龄≥48岁、男性患者及患者在进行抗病毒治疗之前的AST≥40U/L是乙肝肝硬化患者进展成为肝细胞癌的危险因素。

  • 标签: 乙肝肝硬化 抗病毒治疗 肝癌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讨乙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对策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选取 2018年 5月~ 2019年 6月 80例乙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病例,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方式予以护理干预,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入选 80例病例中,病情好转出院者 74例,因故自动出院者 4例,死于多器官衰竭者 2例。结论 消化道出血病情危急、并发症多,针对病情实施规范化的周密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救治质量。    关键词:乙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对策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strategy and clinical effect of liver cirrhosi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after hepatitis B. Methods from May 2018 to June 2019, 80 cases of posthepatitic cirrhosi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were randomly selected, and the clinical nursing pathway was adopted for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observed. Results among the 80 patients, 74 were discharged from the hospital, 4 were discharged automatically, and 2 died of multiple organ failure. Conclusion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is critical and has many complications. Standardized and careful nursing can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nd treatment quality of patients.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病毒性肝炎硬化患者的心理问题,应用心理护理方法,观察对病情的影响。方法通过对2010年10月至2011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84例乙型病毒性肝炎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患者心理问题,对不同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并随访跟踪6个月,观察其病情变化。结果所有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消除了其心理障碍,能够积极地配合治疗,早期肝硬化治愈,中晚期肝硬化得到有效地控制,病情稳定。结论对乙型病毒性肝炎硬化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及时分析,应用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显著改善病情。

  • 标签: 乙型病毒性肝炎后肝硬化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型肝炎硬化伴贫血患者的血细胞形态特点。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感染科接受住院治疗的90例乙肝硬化患者,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的血细胞,并使用显微镜检测细胞形态。结果不同类型的贫血患者所具有的血细胞状态也会不同。其中最多的是巨幼细胞贫血,然后是继发性脾功能亢进性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贫血患者的血细胞计数、血小板、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均有程度不同的下降。对比其血细胞形态及血细胞参数,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检测乙肝硬化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和数量,能为有效判断患者是否贫血以及对患者病因的分析提供可靠依据,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保障。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贫血 血细胞形态
  • 简介:背景:瘦素水平与肝脏疾病关系密切,但因研究对象及其病因、病情不同,各研究所得结论并不一致。目的:测定乙型肝炎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探讨其与患者肝功能、性别、体重指数(BMI)和血清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的可能关系。方法:69例乙型肝炎硬化患者根据Child-Pugh分级分为3组,以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血清瘦素、层黏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和Ⅳ型胶原(CⅣ)水平;同时测量身高、体重,计算BMI。25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结果:乙型肝炎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18.64ng/ml±26.56ng/ml)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12.04ng/ml±11.17ng/ml,P=0.043).但各Child-Pugh分级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显著高于男性(P=0.01)。血清瘦素水平还与BMI呈正相关(r=0.35,P=0.003),在超重者中,相关性尤为明显(r=0.537,P=0.002)。结论:乙型肝炎硬化患者的血清瘦素水平明显升高且存在性别差异,该指标能反映患者体内的脂质代谢情况,但与病情无关。

  • 标签: 瘦素 肝硬化 肝功能 纤维化 体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脾化臌汤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硬化腹水的作用。方法选取从2013年4月至2016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乙型肝炎硬化腹水治疗的患者共12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为64例。对照组治疗方式为给予保肝、利尿和抑制病毒的医院常规治疗;观察组治疗方式是在医院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入健脾化臌汤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的有效率。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大于对照组(93.75%>81.25%)。结论健脾化臌汤联合西药治疗乙型肝炎硬化腹水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乙型肝炎 健脾化臌汤 肝硬化腹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乙型肝炎硬化并发缺铁性贫血(IDA)患者的血液检测结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0月收治的乙型肝炎硬化并发IDA患者46例和乙型肝炎硬化并发非缺铁性贫血(NIDA)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并发IDA分为IDA组和NIDA组,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常规、止凝血试验和血小板参数指标。结果与IDA组比较,NIDA组患者的Hb、SF、MCV以及MCH水平均明显降低,FA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IDA组比较,NIDA组患者的PT、INR、APTT以及TT水平均明显升高,FIB、PLT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乙型肝炎硬化并发IDA的患者进行血液检测,对于评估肝脏的损坏程度以及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乙型肝炎 肝硬化 缺铁性贫血 血液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炎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肝炎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92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46例患者采用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并发症情况、消化道出血及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97.8%)、治疗依从性(100.0%)、患者满意度(97.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87.0%、90.0%、85.0%),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9%)、消化道出血复发率(4.4%)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5.0%、20.0%),观察组出血次数(1.3±0.5)次明显少于对照组(2.4±0.8)次,观察组住院时间(11.7±2.4)d明显短于对照组(15.2±3.9)d,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肝炎硬化并发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治疗依从性、患者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消化道出血复发率,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肝炎 肝硬化 消化道出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HBeAg阳性乙型肝炎硬化患者采用核苷类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4月我院接诊的82例HBeAg阳性乙型肝炎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法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41例。对参照组患者给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给予恩替卡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各项指标数据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实验组患者经恩替卡韦治疗病毒载量变化、Child-Pugh评分、谷丙转氨酶指标明显低于参照组患者,且实验组患者HBeAg阴转率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HBeAg阴转率,组间差异明显,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硬化患者应用核苷类药物治疗不仅可以提高HBeAg阴转率,还可以有效降低病毒载量,且恩替卡韦治疗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阿德福韦酯,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核苷类药物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拉米夫定和安珐特片联合治疗乙型肝炎硬化疗效。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将拉米夫定联合安珐特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硬化34例做为治疗组,单用拉米夫定治疗的32例为对照组。结果2组有效率均高,但治疗组更明显(P﹤0.05)。结论拉米夫定联合安珐特片治疗乙型肝炎硬化疗效确切。

  • 标签: 拉米夫定 安珐特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乙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效果。方法以 乙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60 例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 30 例与实验组 30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 优质护理服务, 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对于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更优, P<0.05 ,统计学意义存在。 结论 乙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 优质护理服务, 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 标签: 肝硬化 乙肝 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优质护理服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乙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此次抽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医院治疗的乙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103例)当做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与甲组,甲组患者为52例,乙组患者为51例。此次研究患者均常规护理,研究甲组加用优质护理,对患者的护理效果、复发情况进行总结。结果乙组护理的总有效率小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乙组出血复发率大于甲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乙肝硬化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中,优质护理效果确切,可明显控制出血情况,并且复发率低。

  • 标签: 乙肝 肝硬化 上消化道出血 优质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核苷类药物在乙型肝炎硬化治疗中的应用与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0例乙型肝炎硬化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经患者同意,现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即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肝硬化患者各40例,其中实验组患者采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德福韦酯进行治疗,两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观察。结果两组肝硬化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的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但实验组患者的丙转氨酶指标、Child-Pugh评分及病毒载量变化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并且实验组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经过对比,两组肝硬化患者的各项指标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核苷类药物能够有效的对乙型肝炎硬化患者进行治疗,并且能够有效的降低病毒载量,提高患者的乙型肝炎e抗原阴转率,并且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阿德福韦酯,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核苷类药物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恩替卡韦 阿德福韦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