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清洗消毒机出现故障的原因并制定对策。方法通过总结分析方法,对清洗消毒机出现的20次故障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排除措施。结果在发生的20次故障中,伴有报警者7次,占35%;未报警者13次,占65%;人为因素6次,占30%,机器因素14次,占70%。洁区、污区侧门漏水是最常见的故障,占25%。结论清洗消毒机出现故障表现为报警和未报警;主要原因是机器本身及相关系统故障,需要加强保养和维修,也存在一定比例的人为操作因素,必须强调执行操作规程。

  • 标签: 清洗消毒机 故障 报警
  • 简介:目的监测使用中消毒剂质量,探讨导致染菌量超标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方法按照不同的管理方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2012年8月-2013年7月)使用中的消毒剂用玻璃磨口瓶盛装,监测样本201份;对照组(2011年8月-2012年7月)使用中的消毒剂用不锈钢瓶和玻璃磨口瓶盛装,监测样本190份。对两组的生物监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生物监测合格率为100.00%(201/201),对照组生物监测合格率为90.00%(171/19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13,P〈O.05)。结论改进管理方法可提高使用中消毒剂的生物监测合格率,达到安全有效的消毒作用。

  • 标签: 消毒剂 医院感染 监测 管理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测定扁咽口服液中苦参的含量。方法色谱柱:AgilentEclipseXDB-C18(4.6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0.1%磷酸溶液(15∶85)(每100ml含庚烷磺酸钠1g);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10nm;柱温:30℃;进样量:5μl。结果苦参在0.0980~1.9600μg范围内与其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22%,RSD为2.2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重复性好,可用于扁咽口服液中苦参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

  • 标签: 扁咽口服液 苦参碱 HPLC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盐酸消旋山莨菪在自然分娩产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90例自然分娩产妇,治疗组43例予盐酸消旋山莨菪静脉注射,对照组47例未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观察产程进展、分娩结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的产程明显缩短,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均有下降。结论分娩过程中使用盐酸消旋山莨菪能缩短产程,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盐酸消旋山莨菪碱 产程 胎儿窘迫
  • 简介:摘要目的对白饭树中的总生物成分进行提取及研究其对肝损害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水煎煮法进行提取,大孔吸附树脂进行分离,进行鉴定,以CCl4制造小鼠急性肝损害模型,给予白饭树总生物,测定血清GPT(谷丙转氨酶)和肝脏MDA(丙二醛)。结果通过大孔树脂分离可得到白饭树总生物,药理学显示白饭树总生物能肝损害小鼠肝脏。结论白饭树中的白饭树总生物能缓解CCl4所至肝损害。

  • 标签: 白饭树 提取 鉴定 生物碱 肝保护
  • 简介:摘要小檗(berberine,BBR)又称黄连素,是异喹啉类生物,主要从中药毛茛科黄连属植物黄连等的根茎中提取到的一种有效化学成分。近年来深入研究发现,小檗具有增加葡萄糖摄取利用降低血糖的作用。现综合国内外对小檗的研究,对其机制进行综述。

  • 标签: 小檗碱 葡萄糖摄取
  • 简介:摘要目的为分析导致白滩地区人工流产(简称人流)的诸因素,研讨降低人流率的综合性对策。方法收集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在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人流144例,分析患者年龄、婚姻状态、孕产史、流产史、分娩方式和避孕方法等在两组病例中所占的比例及其与重复人流的相关性。结果结果144例人流病例中,有重复人流80例,占55.55%,。结论白滩地区(外来务工)妇女避孕知识缺乏;避孕率低是导致人流率高的主要原因;同时显示避孕方法还需改进。应加强对白滩地区(外来务工妇女)人员的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加强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并改进技术服务。

  • 标签: 人工流产 调查分析 对策1.材料和方法1.1样本来源收集2013年10月1日~2014年9月30日在新疆克拉玛依市第二人民医院行人流144例予以调查。
  • 简介:目的:探讨吴茱萸对内毒素(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小鼠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于小鼠腹腔注射LPS(5mg/kg)复制急性肺损伤动物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地塞米松组(2mg/kg)、吴茱萸组(10mg/kg)和吴茱萸组(20mg/kg)。观察各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测量肺湿/干重比、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肺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肺组织中NF-кBP65蛋白表达。结果:吴茱萸(10mg/kg和20mg/kg)可有效减轻LPS所致肺组织病理学变化,能降低肺泡灌洗液中炎症细胞的数目和肺湿/干重比,能提高SOD水平,降低MDA水平,并能降低NF-кBP65蛋白水平。结论:吴茱萸可减轻LPS所致急性肺组织损伤,对LPS诱导的急性肺损伤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吴茱萸碱 炎症 LPS-诱导急性肺损伤 NF-кB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头孢匹钠中重金属的测定方法。方法应用重金属第三法对头孢匹钠中重金属进行检测。结果头孢匹钠在此种环境中能够明显的得到定量的测定。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快捷,适用于头孢匹钠重金属的控制。

  • 标签: 头孢匹胺钠 重金属
  • 简介:是一类小分子脂肪族类化合物,存在于微生物体内,其合成代谢与微生物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密切相关,参与微生物的多种生理过程,在促进细胞分化、增殖,维持细胞膜、DNA和RNA的稳定,以及生理应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多的代谢、转运以及多在微生物中的生理功能等方面进行综述,为多在微生物中的研究提供较为丰富的资料。

  • 标签: 多胺 微生物 代谢
  • 简介:摘要目的对输血检验中凝聚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接受过反复多次输血的患者血液样本170例,所有样本均检出不规则抗体。将所有样本以凝聚技术进行配血试验,并同时以盐水法、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进行比对分析。结果170例样本以不同方法进行交叉配血试验检出特异性凝集的例数为凝聚法67例(39.4%),盐水法13例(7.6%),木瓜酶法51例(30.0%),抗人球蛋白法70例(41.2%)。凝聚法与盐水法、木瓜酶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抗人球蛋白法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凝聚法与抗人球蛋白法、木瓜酶法检出的抗体例数相当,不具有统计学差异;但显著高于盐水法检出的抗体数。结论凝聚技术可使致敏红细胞快速出现凝集反应,检测出不规则抗体,不仅能够缩短实验时间,其灵敏度及准确性也更高,操作也更加简便,此方法能够检出常规血型之外的抗体,对保障输血安全,提高输血疗效,避免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输血 凝聚胺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初到这里,或许是闪为这是智圣的故乡,处处萦绕着那份智慧传奇的氤氲;或许因为这是红嫂的家乡,站在这片土地就唤起了心中挥之不去的那抹红;

  • 标签: 诸葛亮 智慧 故乡 传奇 家乡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皮质增多症患者的手术前后护理方法。方法对36例肾上腺皮质增多症患者手术治疗临床护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的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前后护理方法得当,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通过临床治疗及护理后患者形象紊乱情况得到纠正,患者认可自我形象改善,未发生意外损伤,术后未发生相关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后能得到及时治疗与处理。

  • 标签: 皮质醇增多症 护理
  • 简介:对酒精生产中所产生的副产物——杂油的特性、组成以及我国对其的综合利用进行了阐述,对杂油产生的机理和提纯分离技术,以及对其深加工的技术进行了综述。

  • 标签: 杂醇油 提纯分离 深加工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皮质增多症患者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33例患者资料进行总分析。结果经过我院对患者的精心治疗,32例患者完全恢复健康出院,1例患者进行转院治疗。结论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治疗可以帮助患者尽快痊愈,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皮质醇增多症 患者 治疗
  • 简介:目的考察一种新型两亲性壳聚糖衍生物—聚乙二(PEG)/B谷甾双接枝壳聚糖(Psc)在水中自组装形成的纳米粒的性能及组织分布,为作为抗肿瘤药物载体的可行性进行理论探讨。方法采用芘荧光探针技术测定PSC的临界聚集浓度(CAC);用香豆素-6为模型药物,透析法考察胶柬的体外释放度行为;考察载香豆素-6的PSC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结果CAC为0.02g/L,载药量为3.3%,包封率为75%。较长链PEG的纳米粒比修饰短链PEG的纳米粒在脑部的分布有所增加;两种载药PSC纳米粒在肺部浓度较高;修饰PSC纳米粒在肾、心中分布均较少。结论PSC胶束可作为香豆素的载体,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聚乙二醇 β谷甾醇双接技壳聚糖 壳聚糖 体外释放 组织分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钩藤在帕金森病(PD)大鼠模型中对纹状体多巴胺(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首先从中药钩藤中分离提取出钩藤。其次采用脑内定位注射6-OHDA制备部分损伤PD大鼠模型,采用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钩藤组来进行分析。用生化法对大鼠脑中DA、及血清中SOD、MDA活性进行测定,分析钩藤对其活性的影响。结果给药30天后,钩藤组DA水平密度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在SOD水平方面,钩藤组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而MDA含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而钩藤组与正常对照组接近,显著低于模型对照组组(P<0.05)。结论钩藤对帕金森大鼠脑内SOD、DA、MDA表达的具有调节作用,提示其作为帕金森症的治疗或者预防药物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 标签: 钩藤碱 帕金森 大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β-环糊精对芦竹的增溶作用。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芦竹为对照品,建立含量测定方法。通过相溶解度法研究β-环糊精对芦竹的增溶作用。结果在水溶液中,芦竹的浓度随β-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为AL型。结论β-环糊精与芦竹形成11型包合物。β-环糊精对芦竹最大增溶倍数为1.91倍,增溶效果较好。

  • 标签: 芦竹碱 &beta -环糊精 相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