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1例胸大转移修复口底组织缺损的护理。对进行舌颌颈联合根治术和胸大转移修复肿瘤术后口底缺损组织的患者,术前加强心理护理,注意保护供区皮肤,术中配合手术,术后做好气管切开的护理,预防皮感染坏死的护理。

  • 标签: 皮瓣转移 气管切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游离背阔修复四肢创面时远端部分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我院自2015年1月至2021年12月应用游离背阔修复四肢创面的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皮是否发生部分坏死为结局指标,以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身体质量指数(BMI)、肢别、致伤原因、受伤至皮手术时间、皮术前血红蛋白值、创面是否合并感染、皮面积、血管吻合方式、吻合血管动静脉比例为自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49例游离背阔中有13例皮远端发生部分坏死,坏死面积5 cm×7 cm~10 cm×7 cm。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认为游离背阔术后远端部分坏死的影响因素包括:年龄、血红蛋白、受伤至皮手术时间、皮面积、创面合并感染与皮动脉血管吻合方式。结论年龄、血红蛋白、受伤至皮手术时间、皮面积、创面合并感染与皮动脉血管吻合方式是导致游离背阔术后远端部分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及时纠正贫血、控制感染、术后早期修复创面、通过内增压等方式增加远端皮供血是促进皮远端存活的有利措施。

  • 标签: 外科皮瓣 显微外科手术 相关因素 坏死
  • 简介:总结了25例胸大转移修复头颈肿瘤术后组织缺损患者的护理体会。主要包括患者住院期间进行术前心理辅导、皮肤准备、辅助检查及加强术后皮血运观察、保持引流畅通、保证呼吸道的通畅、注意创口感染及肺栓塞等并发症的预防、加强营养、心理疏导及疼痛的护理等。认为规范细致的术前准备与术后护理有利于提高皮的存活率,促进头颈部肿瘤患者的及早康复。

  • 标签: 头颈肿瘤 皮瓣护理 胸大肌皮瓣
  • 简介:随着乳腺癌治疗进展,患者不仅仅满足乳腺癌根治术治疗,而是在肿瘤根治的同时保持女性乳房形态的完美.乳房重建既帮助患者重塑身体外形,恢复正常社会和生活角色,又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2010年4月~2013年4月,我院乳腺科对58例乳腺癌患者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即刻单蒂腹直乳房重建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手术配合介绍如下.

  • 标签: 单蒂腹直肌皮瓣 乳房重建术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颞筋膜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8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其中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腮腺切除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颞筋膜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肿瘤复发率的差异。结果经过数据统计发现,实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肿瘤复发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腮腺良性肿瘤切除中应用颞筋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同时不影响手术效果。

  • 标签: 颞肌筋膜瓣 腮腺良性肿瘤 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挤压伤深度缺损创面修复过程中股前外侧的应用。方法应用带肌肉的股前外侧游离皮修复20例手部挤压伤深度缺损创面。结果皮成活良好,质地良好。结论股前外侧游离皮修复手部挤压伤深度缺损创面,疗效良好。

  • 标签: ? 股前外侧股前外侧肌皮瓣 挤压伤 深度创面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额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矫治重度上睑下垂的临床效果。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13例(16只眼)力几乎为零的重度上睑下垂患者,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5~28岁。采用重睑法切口,于上直与提上睑之间的结膜上穹窿处分离出check韧带,悬吊固定于睑板上缘使上睑缘抬高2~3 mm,眶隔后分离形成额缝合固定于check韧带下端,动态调整提高上眼睑高度至角膜上1~2 mm处。术后进行手术效果评价并计算有效率。结果本组共13例16只眼,均于术后7 d拆线,切口愈合良好。16只眼睁眼时上睑缘均位于角膜上1~2 mm处,闭眼时均伴有不同程度的闭合不全,未见结膜脱垂、睑内翻等发生。随访4~12个月,矫正效果良好共12只眼,效果一般3只眼,矫正不足1只眼,矫正总有效率约93.75%(15/16), 效果满意。所有病例未见暴露性角膜炎、睑内翻、结膜脱垂等并发症。结论额联合check韧带双重悬吊术能有效地提高上睑缘高度,具有矫正效果确切而稳定、并发症少等优点,适用于上睑提力极弱的重度上睑下垂的矫治。

  • 标签: 上睑下垂 额肌瓣 check韧带
  • 简介:下颌骨肿瘤切除作为破坏性手术可造成下颌骨缺损。过去采用非血管化骨移植修复颌骨缺损的方法予以修复,因无自身血运,抗感染力差,植骨块吸收明显,修复效果不尽人意,给患者带来面部的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致颌骨缺损的修复和重建有了重大突破。我院口腔科为1例右下颌骨巨大型粘液瘤患者采用右侧下颌骨大部分截除,用血管化腓骨移植修复颌骨肿瘤术后缺损,取得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腓骨肌瓣 术后缺损 下颌骨肿瘤 血管化 移植修复 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使用胸锁乳突的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对患者围术期指标、美观性、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颌面肿瘤外科收治良性腮腺肿瘤患者37例,男11例,女15例,年龄19~72 (38.9±14.2)岁。根据手术切口不同分为改良Blair切口组26例,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组11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肿瘤大小。结果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及肿瘤大小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组比改良Blair切口组显示出更好的美容效果(t=4.695,P<0.001)。结论改良V形微创整容切口术野暴露良好、切口相对隐蔽、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无明显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V形微创整容切口 改良Blair切口 胸锁乳突肌瓣 部分浅叶腮腺切除术 美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V-Y推进式背阔在胸壁缺损创面修复重建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整形外科收治的胸壁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患者均应用V-Y推进式背阔进行修复重建,术后门诊随访6个月以上,观察有无皮血供障碍、伤口愈合不良、术区积液等并发症及有无肿瘤复发。结果共纳入16例,男6例,女10例,年龄28~78岁,平均54.8岁,胸壁软组织缺损创面面积为10 cm×15 cm~19 cm×26 cm。术后1例皮远端三角区静脉回流障碍,1例出现皮部分伤口裂开,2例背部血清肿,2例皮下积液,均经过换药引流处理后愈合。其余患者皮均完全成活,伤口一期愈合。术后均获7~29个月随访,皮远期外观及功能恢复可,患者对手术效果满意。结论应用V-Y推进式背阔修复胸壁缺损安全可靠,在修复较大面积胸壁创面的同时能够一期关闭供区创面,可获得较好的外观和功能。

  • 标签: 外科皮瓣 背阔肌肌皮瓣 胸壁缺损 修复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游离背阔联合人工真皮及刃厚皮治疗下肢脱套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7年12月—2020年12月,宁波市第六医院收治8例下肢脱套伤致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其中男5例、女3例,年龄39~75岁,创面面积为25 cm×12 cm~61 cm×34 cm。以携带12~15 cm宽背阔、皮面积为20 cm×8 cm~32 cm×8 cm的游离背阔修复骨/肌腱外露部位或功能区皮肤软组织缺损,其余缺损用双层人工真皮修复,将供区直接缝合。待人工真皮完全血管化后,取大腿刃厚皮按1∶2~1∶4的比例扩展后移植修复残余创面,对供皮区行换药治疗。观察术后背阔、人工真皮、刃厚皮成活情况,记录人工真皮移植和刃厚皮移植的间隔时间,观察供区愈合情况。随访观察术区外观和功能,于末次门诊随访时,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评定标准评估皮感觉恢复情况,参照《手外科手术学》中的皮综合评定标准评估皮功能,采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估下肢植皮区和大腿供皮区瘢痕情况,询问患者对疗效的满意度。结果6例患者背阔均成活;2例患者背阔出现远侧尖端部分坏死,坏死部分待刃厚皮移植时切除后直接植皮修复。8例患者移植的人工真皮均成活。7例患者移植的刃厚皮成活;1例患者移植的刃厚皮部分坏死,予以再次植皮修复。人工真皮移植和刃厚皮移植的间隔时间为15~26(20±5)d。背阔供区术后均愈合,遗留线性瘢痕;大腿皮片供区术后瘢痕愈合。随访6~18(12.5±2.3)个月,皮色泽、弹性与周围皮肤组织接近,下肢关节活动恢复正常;背部供区线性瘢痕未见增大,大腿供区无明显增生性瘢痕。末次门诊随访时,皮感觉恢复至S2级或S3级;皮功能为优者3例、良者4例、可者1例;下肢植皮区VSS评分为4~7(5.2±0.9)分,大腿供皮区VSS评分为1~5(3.4±0.8)分;患者对疗效表示比较满意。结论采用游离背阔覆盖骨/肌腱外露或功能区创面,移植人工真皮与扩展后刃厚皮覆盖残余创面的方法,修复下肢脱套伤导致的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切取自体皮和皮片面积小,术后功能区恢复效果好,皮片移植区愈合质量佳。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伤口愈合 外科皮瓣 脱套伤 背阔肌肌皮瓣 人工真皮 刃厚皮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乳腺癌患者行乳房部分切除术,术后行即刻背阔重建乳房治疗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6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3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的患者均对乳房进行部分切除,在术后采用背阔对乳房进行重建,对患者随访3个月,评价患者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结果31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后随访3个月,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30/31),术后随访患者重建乳房良好,患者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应用背阔修复乳腺癌术后组织缺损,操作简单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乳房部分切除术 背阔肌肌皮瓣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背阔联合假体在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21例乳腺癌术后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二期乳房再造手术,对所有患者的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术后随访1-4年,平均(2.1±0.6)年,所有患者的再造乳房外形满意,手感良好,效果较好,术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背阔联合假体应用于乳腺癌术后二期乳房再造术中,具有良好的手术效果。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假体 乳腺癌 二期 乳房再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背阔+扩张器行乳腺癌即刻乳房重建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的患者均行乳房部分切除术,在术后即刻给予患者行乳房重建,乳房重建过程采取背阔联合扩张器进行相关操作。对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评价患者临床治疗优良率。结果随访6个月结果显示,31例患者治疗优良率为96.77%,随访期间患者无不良并发症发生。结论针对乳腺癌病患,在乳房部分切除术后即刻乳房重建上,应用背阔联合扩张器的操作方法,可获得良好的重建效果,且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值得推广。

  • 标签: 背阔肌肌皮瓣 扩张器 乳腺癌 即刻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阔修复较大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以及供区继发创面的处理。方法2015年6月—2019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收治各种原因所致软组织缺损或增生性瘢痕患者30例,其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5~64岁,包括肿瘤生长及破溃导致头顶部软组织缺损患者18例、躯干及四肢增生性瘢痕患者7例、外伤导致面颈部软组织缺损患者5例。原发创面清创或病变组织扩大切除后面积为14 cm×10 cm~18 cm×16 cm。术前评估20例患者创面较大,进行常规单叶背阔切取后供区无法直接拉拢缝合,遂切取面积为14 cm×5 cm~18 cm×8 cm双叶背阔进行创面修复,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前评估10例患者进行常规单叶背阔切取后供区可以直接拉拢缝合,切取面积为11 cm×9 cm~13 cm×10 cm单叶背阔修复原发创面后供区张力较大,遗留面积为6 cm×4 cm~8 cm×6 cm继发创面无法直接缝合,采用面积为7 cm×4 cm~9 cm×6 cm供区局部皮修复,第2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术中均将背阔中胸背动、静脉与原发受区创面的动、静脉进行端端吻合。观察术后背阔、局部皮成活情况,随访观察供受区外观及功能。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移植背阔、局部皮均成活。随访6~12个月,背阔色泽接近周围正常皮肤,质地柔软、弹性好。20例采用双叶背阔修复的患者供区遗留线性瘢痕,其中2例患者瘢痕增生,患者均无功能障碍;10例采用单叶背阔及供区局部皮修复的患者供区外形良好,遗留线性瘢痕,形态不规则,无局部牵拉或功能障碍。结论修复较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时,术前评估后采用双叶背阔或单叶背阔联合供区局部皮转移,在修复原发创面的同时供区可一次性闭合,术后供区瘢痕小,供受区形态、功能佳。

  • 标签: 创伤和损伤 外科皮瓣 供区修复 背阔肌肌皮瓣 分叶皮瓣 局部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5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带蒂腹直转移乳房重建术的护理经验。方法对25例患者进行包括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移植皮的观察护理和指导患肢功能锻炼等围手术期护理。结果25例患者除一例并发门德尔综合征,经理疗后痊愈,其余病例均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加强围手术期护理是保障乳房重建成功的关键。

  • 标签: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带蒂腹直肌肌皮瓣 乳房重建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度上睑下垂患者治疗中不同术式应用效果。方法:研究对象(2019.01-2020.08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取样64例,随机数表法分组,行上睑缩短术(n=32,参照组)和额悬吊术(n=32,研究组),比较有效率、并发症率。结果:研究组有3.13%(1/32)为无效,有40.63%(13/32)为有效,显效占比过半,为56.25%(18/32),总有效96.88%(31/32,比参照组78.13%(25/32)高,X2=5.14,P=0.02。同时,参照组15.63%(5/32)的并发症率虽比研究组9.38%(3/32)略高,但差异性不大,P>0.05。结论:在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治疗中,两种术式安全性相近,额悬吊术疗效相对更优,临床治疗需充分结合患者实际病况酌情选择适用性更高的术式。

  • 标签: 应用效果 重度上睑下垂 额肌瓣悬吊术 提上睑肌缩短术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提上睑缩短术和额悬吊术在重度上睑下垂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取重度上睑下垂患者76例行对比调查,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组,A组行上睑缩短术治疗,B组行额悬吊术治疗,对比疗效指标。结果 A组中6例患者治疗无效,B组中1例患者治疗无效,组间总有效率对比有差异性;A组患者中,4例患者术后发生角膜炎,1例眼睑外翻,1例睑球粘连,B组中1例患者发生角膜炎,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有差异性。结论 重度上睑下垂可出现遮盖瞳孔问题,需行手术治疗加以纠正,对比提上睑缩短术,额悬吊术治疗效果更为显著,且不容易发生术后并发症。

  • 标签: [] 提上睑肌缩短术 额肌瓣悬吊术 重度上睑下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