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 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對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不同方式给予患者胰岛得到的治疗效果以及应用的价值。方法:针对在 2018年 11月至 2019年 7月份在本院接受诊疗的糖尿病患者的诊疗信息统计,将其中的 86例患者纳入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在研究前,依据胰岛给药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 43例。分别为持续胰岛泵皮下注射治疗与分次皮下注射治疗。在治疗后,分别对患者空腹与饮食后 2小时的血糖水平记录并统计,进一步的依据患者在临床中的反应统计患者发生低血糖的几率。结果:在对患者空腹与饮食后 2小时的血糖水平统计时,研究组的水平较低。在对患者出现低血糖症状的几率统计时,研究组的几率较低, P<0.05。结论:在对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时,采用持续胰岛泵皮下注射治疗的给药方法可以对患者的血糖水平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进一步对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的情况起到缓解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可以在临床中利用。    【关键词】不同胰岛给药方法 ;糖尿病 ;疗效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application value of insulin in different ways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s of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information of the diabetes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November 2018 to July 2019, 86 of them were included in the study. Before the study,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methods of insulin administration,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43 cases in each group. They were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with insulin pump and sub subcutaneous injection. After treatment, the fasting and 2-hour blood glucose levels were recorded and counted respectively, and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was further counted according to the response of patients in clinical. Results: the level of blood glucos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two hours after fasting and eating.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was lower in the study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diabetic patients, the 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jection of insulin pump can play a better control effect on the blood glucose level of patients, and further relieve the hypoglycemia symptoms of patients, which has significant application value and can be used in clinical.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动态血糖监测联合胰岛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20年4月期间的80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析,依据患者意愿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常规干预+胰岛泵治疗,观察组联合动态血糖监测,对比两组血糖指标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分别是(4.35±1.28)mmol/L、(6.73±0.47)mmol/L,比对照组数据低,P<0.05;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胰岛素泵 糖尿病 护理效果 血糖指标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采用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2018年9月-2020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共计100例,随机分组后,研究组和对照组各有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通过持续皮下注射胰岛进行治疗,之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血糖指标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以及血糖指标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持续皮下注射胰岛素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 研究并解析优质护理在赖脯胰岛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收集我院 收 治糖尿病病人 84 例,按数字表法照组分为两组(观察组, 42 例,应用 优质护理 )(对照组, 42 例,应用常规护理)。将比较两组 糖尿病 病人的血糖情况。 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数据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而护理后,观察组 空腹血糖和 餐后 2 小时血糖数值小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 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于 赖脯胰岛治疗糖尿病病人,能够有效地促进血糖指标保持在正常水准中, 十分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优质护理 赖脯胰岛素
  • 简介:   [摘要 ] 目的 分析胰岛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 研究以该院收治的 3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病例数的选取时间为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所有患者均给与胰岛泵强化治疗,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综合护理,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研究组患者空腹血糖为( 6.01±0.32) mmol/L,餐后 2 h血糖为( 7.17±1.33) mmol/L,血糖恢复正常时间为( 6.21±2.15) d,胰岛用量为( 31.88±5.38) U/d,各项数据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胰岛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可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确保临床护理的全面性,以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加速血糖恢复,减少药物用量。     [关键词 ] 胰岛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 ;临床护理 ;要点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points of intensive insulin pump treatment for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Eighty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and randomized. The number of cases was selected from November 2017 to November 2018. All patients were given intensive insulin pump therapy. One group used routine care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ther group used comprehensive care as the study group to compare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of the study group was( 6.01±0.32) mmol/L, the blood glucose was ( 7.17±1.33) mmol/L 2 hours after meal, the normal time of blood glucose recovery was( 6.21±2.15) d, and the insulin dosage was( 31.88±5.38) U/d, the data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P<0.05) . Conclusion Intensive insulin pump treatment for type 2 diabetes can b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o ensure the comprehensiveness of clinical care,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treatment effect, accelerate blood sugar recovery, reduce drug dosage.     [Key words] Intensive treatment of insulin pump; Type 2 diabetes; Clinical care; Points     胰岛是临床治疗 2型糖尿病的常用药,治疗效果较为明显 [1]。为明确胰岛泵强化治疗 2型糖尿病的临床护理要点,研究选取了 2017年 11月— 2018年 11月该院收治的 3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分组比较,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以该院收治的 300例 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进行随机分组,所有患者均给与胰岛泵强化治疗,其中一组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另一组采用综合护理,为研究组,每组 15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年龄再 38~ 82岁之间,平均年龄( 58.6±2.1)岁 ;其中男性患者 75例,女性患者 7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再 41~ 82岁之间,平均年龄( 57.5±2.7)岁 ;其中男性患者 80例,女性患者 7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与胰岛泵强化治疗,于患者腹壁下装置胰岛泵,进行持续皮下治疗,依据患者血糖水平、病程、年龄等调整胰岛用量。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例如用药管理、饮食管理、运动锻炼等等。研究组患者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和知识普及  带领患者熟悉医院环境,消除环境陌生感,积极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讲解糖尿病相关的健康知识,例如糖尿病的发病、健康饮食与生活、胰岛泵治疗方式与目的等等。     1.2.2 置泵前护理  置泵前,做好患者的躯体清洁工作,尤其要重视穿刺处的皮肤护理,对穿刺处及周围皮肤进行有效的清洁消毒,穿刺后,注意观察患者皮肤颜色的变化、有无肿胀和渗出液等等。告知患者胰岛泵强化治疗期间需要注意的问题,提高患者的自护能力。

  • 标签:
  • 简介:摘要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女性常见的一种生殖障碍与内分泌紊乱并存的疾病,是无排卵性不孕的最主要病因。胰岛抵抗(IR)作为PCOS的主要代谢特征被认为是PCOS发病的重要病理及生理基础。PCOS患者卵巢胰岛信号通路受损,存在卵巢局部IR。卵巢局部IR可能导致卵泡发育异常、排卵障碍与高雄激素血症从而造成PCOS患者生殖障碍。了解PCOS患者卵巢局部IR的分子机制有助于为PCOS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本文就PCOS患者中卵巢局部IR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卵巢 甾体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岛分泌功能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信号转导机制。方法将24只7周龄雄性W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纯假伤组、假伤+BPV(HOpic)组、单纯烫伤组和烫伤+BPV(HOpic)组,每组6只。单纯烫伤组、烫伤+BPV(HOpic)组大鼠在94 ℃热水中浸浴腹部6 s、背部12 s,造成50%体表总面积Ⅲ度烫伤;单纯假伤组、假伤+BPV(HOpic)组大鼠在37 ℃温水中浸浴腹部6 s、背部12 s,模拟致伤。伤后0(即刻)~2 d,烫伤+BPV(HOpic)组、假伤+BPV(HOpic)组大鼠每天一次性腹腔注射0.5 mg/mL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增强剂BPV(HOpic)溶液0.6 mg/kg,单纯烫伤组、单纯假伤组大鼠每天一次性腹腔注射等体积二甲基亚砜。伤后72 h,剪尾法取大鼠尾血,用血糖仪测定空腹血糖;取大鼠胰腺组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胰岛组织病理学表现,透射电镜观察胰岛β细胞超微结构以计数每10微米细胞膜上锚接胰岛颗粒并计算胰岛空泡占比,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胰腺PI3K/Akt信号通路中Akt磷酸化水平。对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检验。结果(1)伤后72 h,单纯假伤组与假伤+BPV(HOpic)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均正常且相近(P>0.05),与该2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升高(P<0.01),烫伤+BPV(HOpic)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BPV(HOpic)组大鼠空腹血糖水平显著降低(P<0.01)。(2)伤后72 h,单纯假伤组与假伤+BPV(HOpic)组大鼠胰岛形态完整且胰岛细胞排列整齐,与该2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胰岛形态不完整,胰岛内空泡样变多见,细胞排列不规则,部分胰岛β细胞胞质淡染或透亮;烫伤+BPV(HOpic)组大鼠胰岛形态变化不明显。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BPV(HOpic)组大鼠胰岛形状较为完整,胰岛内空泡样变较少,细胞排列较规则,胰岛β细胞胞质淡染或透亮较少。(3)伤后72 h,单纯假伤组与假伤+BPV(HOpic)组大鼠胰岛β细胞中每10微米细胞膜上锚接胰岛颗粒数和胰岛空泡占比均相近(P>0.05),与该2组比较,单纯烫伤组大鼠胰岛β细胞中每10微米细胞膜上锚接胰岛颗粒数显著减少(P<0.01),胰岛空泡占比显著增加(P<0.01);烫伤+BPV(HOpic)组大鼠胰岛β细胞中每10微米细胞膜上锚接胰岛颗粒数明显减少(P<0.05),胰岛空泡占比没有明显变化(P>0.05)。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BPV(HOpic)组大鼠胰岛β细胞中每10微米细胞膜上锚接胰岛颗粒数显著增多(P<0.01),胰岛空泡占比显著减少(P<0.01)。(4)伤后72 h,单纯假伤组、假伤+BPV(HOpic)组、单纯烫伤组、烫伤+BPV(HOpic)组大鼠胰腺Akt磷酸化水平分别为0.91±0.03、0.98±0.03、0.78±0.08、0.87±0.08。与单纯假伤组比较,假伤+BPV(HOpic)组大鼠胰腺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单纯烫伤组大鼠胰腺Akt磷酸化水平显著降低(P<0.01),烫伤+BPV(HOpic)组大鼠胰腺Akt磷酸化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与假伤+BPV(HOpic)组比较,单纯烫伤组与烫伤+BPV(HOpic)组大鼠胰腺Akt磷酸化水平均显著降低(P<0.01);与单纯烫伤组比较,烫伤+BPV(HOpic)组大鼠胰腺Akt磷酸化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严重烫伤大鼠早期胰腺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降低,胰岛分泌功能下降;提高胰腺PI3K/Akt信号通路活性可以改善早期胰岛分泌功能,恢复血糖生理水平。

  • 标签: 烧伤 胰岛素 胰腺 血糖 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信号通路 BPV(HOpi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二甲双胍联合胰岛与单纯胰岛治疗在糖尿病合并妊娠患者中血糖控制及围产结局的差异。方法前瞻性收集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孕早期在北京协和医院单中心建档、常规产检并分娩的1型糖尿病(T1DM)或2型糖尿病(T2DM)合并妊娠患者。为达到血糖控制目标,按照治疗方案分为二甲双胍联用组和单纯胰岛组。对各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围产结局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Mann-Whitney U检验(偏态分布),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结果最终入组80例患者,T1DM组41例,T2DM组39例;二甲双胍联用组21例,单纯胰岛组59例。T1DM组孕期血糖水平总体高于T2DM组,孕早、中、晚期的HbA1c和糖化白蛋白(GA)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孕晚期胰岛用量较T2DM大,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1DM组和T2DM组在分娩孕周、剖宫产率、早产率、孕期并发症、新生儿身长、体重、1 min Apgar评分、低出生体重儿、巨大儿、新生儿低血糖、其他新生儿并发症及先天畸形等围产结局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联用前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GA均较单纯胰岛组更高(P<0.05),而联用后HbA1c和G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联用组较单纯胰岛组孕晚期胰岛用量均更少(P<0.05)。二甲双胍联用组新生儿低血糖风险降低(P=0.032)。结论T1DM合并妊娠时胰岛用量较T2DM合并妊娠更大,孕期二甲双胍联合胰岛治疗可使血糖控制改善,显著减少胰岛用量,且可减少新生儿低血糖发生。

  • 标签: 糖尿病,妊娠 二甲双胍 血糖控制 围产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二甲双胍联合胰岛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2月 ~2019年 2月我院收治的 80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 40例,对照组采取单一胰岛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空腹血糖、餐后 2h血糖、血红蛋白均比对照组低,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糖尿病采取二甲双胍联合胰岛进行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胰岛素 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围手术期高血糖可增加手术并发症的发病率和患者病死率,与预后密切相关。胰岛强化治疗(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IT)在围手术期的应用可有效调控血糖水平、控制感染、改善预后,但其应用饱受争议。文章旨在探讨围手术期高血糖的发生机制、IIT方案的应用对血糖水平的调控作用及其对围手术期感染的控制和患者预后的影响,以优化调控围手术期血糖水平,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高血糖 围手术期 胰岛素
  • 简介:摘要Graves眼病是Graves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目前尚无能兼顾有效性和安全性的治疗手段。针对胰岛样生长因子Ⅰ(IGF-Ⅰ)受体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已表明,IGF-Ⅰ受体参与了Graves眼病的发生和发展。作为一种单克隆抗体IGF-Ⅰ受体拮抗剂,替妥木(teprotumumab)刚刚在美国获得批准用于Graves眼病的治疗。这表明靶向阻断IGF-Ⅰ受体的药物未来可能在活动性Graves眼病治疗中占有一席之地。

  • 标签: Graves眼病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受体 替妥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岛抵抗(IR)对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术后新发骨折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122例。排除失访、死亡病例,最终入组患者104例,随访期间根据患者症状和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组,新发骨折组41例,未发骨折63例为对照组。收集纳入患者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BMI)、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等一般资料,用双能X射线吸收仪测定骨密度T值,检测血糖和胰岛水平,计算稳态模型-胰岛抵抗指数(HOMA-IR)。将HOMA-IR≥1.73定义为IR,IR患者又可分为低IR组(<2)、中IR组(2~6)和高IR组(>6)。结果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指数、术前VAS评分、术前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发骨折组骨密度T值低于对照组,IR发病率和HOMA-IR均高于对照组(P<0.05);HOMA-IR预测术后新发骨折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4,以>1.91的标准预测约登指数最高为0.688,灵敏度为87.80%,特异度为80.95%;各亚组骨密度T值比较:低IR组>中IR组>高IR组(P<0.05),新发骨折发生率、HOMA-IR比较:低IR组<中IR组<高IR组(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OMA-IR与骨密度T值呈明显负相关(r=-0.516,P=0.000),与新发骨折发生率呈正相关(r=0.259,P=0.012),骨密度T值与新发骨折发生率呈明显负相关(r=-0.225,P=0.029)。结论IR与骨质疏松程度密切相关,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合并IR患者术后新发骨折的风险更高,可作为新发骨折的预测因素在临床应用。

  • 标签: 胰岛素抵抗 骨密度 老年 骨质疏松性骨折 预测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胰岛干预治疗 2 型糖尿病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入组此次研究的60例 2 型糖尿病并尿路感染 患者均来自我院,病例选取的起始时间为2017年 11 月,截止时间为 2019年 11月,将患者的信息输入 Excel表格,并进行住院号排序分组(每组 30例)。其中序号为偶数者为对照组,给予 常规治疗 ;而序号为奇数者为研究 组,给予 胰岛干预治疗 ,对比两组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的 血糖指标水平经统计学分析比对照组更具优越性 ( P < 0.05 )。 研究组治疗后 的低血糖 发生率和尿路感染 率经统计学对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 0.05)。结论 胰岛干预治疗 2 型糖尿病并尿路感染 有显著的效果,可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胰岛素干预治疗 2 型糖尿病 尿路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对胰岛样生长因子(IGF)系统研究的越来越深入。除了其经典的调节细胞增生和分化、增强代谢活性、抗细胞凋亡、促细胞生存的作用外,IGF系统在肿瘤生长、细胞自噬、长寿与衰老、氧化应激方面的作用更成为当今研究的热点。针对IGF信号通路中相应靶点的药物也逐渐进入试验阶段。本文简要概括了IGFs及其主要信号通路在生长发育和疾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对该系统成分与角膜疾病关系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前景。

  • 标签: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胰岛素受体底物 角膜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持续胰岛皮下注射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效果。方法 任选我院62例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患者,均是2018年3月-2020年6月这个时段选择就医的患者,均分I、II两组,I组患者31例采用持续胰岛皮下注射治疗,II组患者31例采用多次皮下注射胰岛治疗,对比I、II两组血糖水平和甲亢症状积分、血糖达标时间与甲亢症状缓解时间。结果 治疗前,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II组比较,I组血糖水平和甲亢症状积分更低,组间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胰岛素 皮下注射 血糖监测
  • 简介:【摘要】 目的: 总结 糖尿病肾病的差异治疗方式及其疗效优势 。 方法: 在 2019 年 4月到 2020年 1月开展研究,以我院诊治的糖尿病肾病患者 57例作为案例。所有患者均采取适当运动、饮食控制等常规干预措施,同时采取 肾衰宁颗粒 进行治疗。统计对比治疗前后患者的血糖指标以及肾功能指标。 结果: 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平均血糖指标显著优于治疗前,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 0.05。治疗后所有患者的平均 肾功能指标 显著优于治疗前,统计学对比有意义,P< 0.05。 治疗期间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案例。 结论: 在甘精胰岛治疗基础上添加肾衰宁颗粒可以达到更加突出的疗效,能够更好的优化血糖和肾功能,值得普及。

  • 标签: 甘精胰岛素 肾衰宁颗粒 糖尿病肾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管理在糖尿病胰岛泵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6月在某三级医院内分泌科住院且采用胰岛泵治疗的129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试验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管理进行护理干预。出院6个月时,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指标、胰岛泵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自我管理水平。结果出院6个月时,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为(6.13±1.64)mmol/L,糖化血红蛋白为(6.89±0.93)%,低于对照组的(6.86±1.72)mmol/L、(7.42±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467、2.895;P<0.05);试验组的胰岛泵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763,P<0.01);试验组患者的低血糖、高血糖及泵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自我管理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5,P<0.01)。结论健康教育管理能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胰岛素泵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皮下胰岛抵抗综合征(SIRS)以对皮下注射的胰岛不敏感,对静脉输注胰岛敏感为临床特点,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多见。本文报道1例长病程1型糖尿病患者在治疗初期行皮下注射胰岛治疗,血糖难以控制,加量亦无效,给予静脉胰岛治疗后,血糖控制平稳,考虑为SIRS,治疗方案调整为胰岛肌肉注射后血糖控制平稳的诊疗过程。

  • 标签: 糖尿病,1型 胰岛素敏感性 皮下胰岛素抵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泵治疗的效果。方法: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阶段共挑选8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2组,分别以传统治疗(对照组)、胰岛泵强化治疗(观察组),n=40。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糖各指标低,血糖波动指标低,观察组QO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胰岛泵运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对患者血糖指标控制更具优势,建议可将其作为临床首选治疗方式。

  • 标签: 胰岛素泵 2型糖尿病 生命质量 传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