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诊断颈动脉狭窄患者中的技术优势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市两家医院2012年1-12月住院患者63例为观察对象,均为颈动脉多普勒超声筛选的颈动脉狭窄及闭塞患者,先行CT平扫再行增强扫描,所有数据应用add/sub软件进行自动减影处理。结果本组63例患者CTA检出I度狭窄36支、Ⅱ度狭窄30支、Ⅲ及Ⅳ度狭窄24支;经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证实I度狭窄42支、Ⅱ度狭窄36支、Ⅲ及Ⅳ度狭窄24支。结论64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能比较准确的判断患者颈动脉狭窄及其程度,有很大的技术优势和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64层螺旋CT 颈动脉狭窄 数字血管造影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硬化性血管瘤(PSH)的X线、CT影像表现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提升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经病理证实的肺硬化性血管瘤患者的X线、CT影像表现,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及强化效应。结果男性3例,女性8例,6例X线检查,均为孤立结节,边界清,5例边缘规整,1例边缘欠规整。11例均行CT检查,病灶为孤立单发结节或肿块,边界清晰9例,边界不清2例,病灶呈圆形、类圆形有9例,病灶边缘光滑锐利7例,边缘不光滑4例,有浅分叶4例,密度均匀8例,密度不均匀3例,内见囊性变2例,点状钙化1例,2例病灶边缘可见贴边血管影,1例瘤周磨玻璃影,1例纵隔淋巴结增大,2例动脉期病灶内可见纤细血管影。CT增强扫描,动脉期明显均匀强化5例子,中度强化3例,3例轻度不均强化,静脉期9例渐进性强化,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结论肺硬化性血管瘤边界清楚光滑,密度均匀,呈渐进性明显强化特点,对诊断有一定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的诊断及处理,以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方法回顾5例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5例患者临床症状主要为阴道出血,3例发生在破膜后,阴道出血100~150ml,2例发生在破膜前,阴道出血量100~200ml;阴道出血伴阵痛者3例,无明显腹痛者2例;剖宫产3例,经阴分娩者2例;新生儿存活3例,新生儿重度窒息抢救无效死亡2例。结论脐带帆状附着,前置血管破裂易引起胎儿窘迫,阴道出血过多,导致新生儿重度窒息及新生儿死亡,产前早期诊断,及时剖宫产有利于改善预后。

  • 标签: 脐带帆状附着 前置血管破裂 阴道出血 剖宫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利用多点分压插管灌注、均衡灌注量与压力、高低浓度填充剂合理选择、多种铸型剂搭配使用、混合腐蚀(自然、碱、酸)结合等方法,全身整体管道铸型研制技术已日趋成熟,已由单一的全身动脉管道铸型发展到多管道全身整体铸型;由保存骨骼全身整体管道铸型[3]发展到保存骨关节全身整体管道铸型。腐蚀用时从以往自然腐蚀1年多缩减到2-3个月,碱腐蚀仅需2~3d。因高浓度碱腐蚀性强,全身整体腐蚀操作难度大,技术要求极高,既是及时采取有控制性腐蚀措施,对骨关节也有不同程度的腐蚀,往往难以制作出高质量标本,故现多采用自然腐蚀法或混合腐蚀法。

  • 标签: 血管铸型 骨关节 全身 研制 腐蚀性 多管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作用。方法收集血脑血管疾病患者38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9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安慰剂,观察组患者予以可溶性阿司匹林500mg/d,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予以加用30mg/d肠溶性阿司匹林。结果经过用药1年后,观察组的冠心病死亡率以及心肌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可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正确合理地服用阿司匹林,到达有效的防治效果,从而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死率。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阿司匹林 防治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急诊患者心血管及脑血管常见疾病进行分析,为老年心脑血管病的预防和诊治提供临床资料。方法将我院急诊2009年1月~2011年12月经我院120接诊的174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分为两组(心血管疾病组和脑血管疾病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心血管疾病92例,其中冠心病47例,心肌梗死28例,高血压12例;死亡5例;脑血管疾病79例,其中脑出血45例,脑血栓35例,TIA2例,死亡3例。结论心脑血管病是目前威胁中老年人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临床正确的诊断及合理的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 标签: 心脑血管病 急症 临床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对血管前置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临床确诊的15例血管前置的超声声像图特点及胎儿预后。结果15例血管前置患者超声中孕诊断9例,晚孕诊断2例,漏诊4例,剖宫产14例,阴道分娩1例,活婴14例,死婴1例。结论超声检查能观察脐带胎盘插入处,判断异常血管与宫颈内口关系,在血管前置的诊断中起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超声 血管前置 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四肢血管损伤的早期诊断、急诊处理与手术方法。方法:本组患者共37例,门(急)诊根据外伤史及体征确诊26例,其中7例经彩色多普勒检查确诊,4例经血管造影确诊。接诊后行气囊止血带止血12例,肱动脉损伤压迫腋窝及上臂止血点2例,股动脉损伤压迫腹股沟处止血点4例。以无菌纱布块加压包扎止血3例。对闭合性损伤暂不行止血带止血。所有患者经手术探查均证实为大血管损伤。3例一期行截肢术,其余行血管修复手术。股动脉损伤或伴股静脉损伤5例均行股动静脉修复,腘动脉损伤或伴静脉损伤10例均行腘动脉修复,修复腘静脉4例,胫前后动静脉损伤仅修复动脉。肱动静脉损伤均行肱动脉修复,桡动静脉损伤8例均行桡动脉修复。结果:门诊确诊率70%。气囊止血带使用率在开放性损伤病例中达39%。动静脉损伤(受伤至通血)时间:〈6h15例,6~8h11例,9~12h4例,〉12h3例。未通血4例。术后72h内共5例患者出现血管危象,行局部烤灯照射,热敷后2例消除,3例探查改行静脉移植修复后血供恢复。7例术后2~3周复查超声多普勒探测均提示血流正常。随访6~12个月,均未见肢体缺血表现,远端动脉搏动良好。6例遗留缺血性肌挛缩,4例截肢,截肢率11%。结论:四肢血管损伤的救治原则是早期快速诊断,早期正确止血,早期修复血管,早期治疗并发症。

  • 标签: 血管损伤 早期诊断 急诊救治 血管修复
  • 简介:摘要总结20例经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护理,包括术前的准备,术中的配合及术后的护理等,患者平衡过度,未发生护理并发症,认为科学的护理能促进经桡动脉穿刺脑血管造影患者的恢复。

  • 标签: 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 桡动脉 脑血管病 护理
  • 简介:一杀害航天功臣罗阳的凶手,是"冠心病"。冠心病,其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心血管病中的一种。心血管病,一般是指"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人体遍布运送血液的管道,即血管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起自心脏,不断分枝,最后分成大量的毛细血管,分布到全身各组织和细胞之间。毛细血管再逐渐汇合成静脉,最后返回心脏。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有专门的动脉,为其供应血液,送去氧气和营养。例如,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为大脑供血的动脉,称为脑动脉。

  • 标签: 心血管病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毛细血管 大脑供血 冠心病 血液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8例小儿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对小儿血管瘤介入治疗术的护理。结果全组病人介入治疗,只有1例出现吸入性肺炎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其余均顺利康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小儿血管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不留疤痕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血管瘤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院前急诊救治措施,探讨提高急性脑血管病抢救成功率的方法。方法总结218例急性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脑出血108例,脑梗死78例,TIA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26例。经院前救治后病情好转112例,稳定97例,恶化8例,死亡1例。结论急性脑血管病院前采取积极的急救措施,对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病残,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急性脑血管病 院前急救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