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发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选择2000年至2015年期间西昌市出现的84例麻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选患者中男性患者61例(72.62%),女性患者23例(27.38%);其中结核样型麻风病9例,界线类偏结核样型麻风病25例,瘤型麻风病16例,界线类偏瘤型麻风病32例,未定类2例;传染源以来自家庭外感染为主;患者在患病类型上具有明显差异,而在感染源方面不具有明显的差异。结论通过对新发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有利于对麻风病患者进行尽早的诊断与治疗,防止更多人受到感染,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与研究意义。

  • 标签: 麻风病流行学 发病类型 病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麻风病家庭内发病情况,为麻风病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历年麻风病例资料中家庭内2例以上(含2例)的家庭聚集性发病进行分析,归纳其发病特征及其相关因素。结果历年55例病例中,家庭内发病32例,占58.18%;首发病例12例,续发病例20例;直系亲属发病26例,占81.25%,旁系亲属发病6例,占18.75%;12户家庭内发病中,发病2例7户,占58.33%,发病3例2户,占16.67%,发病4例3户,占25%。结论凌云县家庭内多例发病的聚集现象严重,家属调查应作为麻风病调查的重点手段。

  • 标签: 麻风病 家庭内发病 相关因素 探讨
  • 简介: 【摘要】目的 探析医院护理管理精细化对麻风患者护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我站在册管理的57例麻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分组法将其分为研究组(29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运用精细化护理。探索两组患者负性情绪评分与自护能力以及疼痛评分与生活质量指标。结果 研究组自护能力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评分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麻风患者采取精细化护理临床效果比较显著,患者疼痛情况得到明显改善,不仅可有效提升其自护能力,同时还可以避免其出现负性情绪,从而全面提升其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精细化护理 麻风 自护能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方法治疗对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预后效果的影响,为麻风病足底溃疡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所2000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住院治疗的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总计40例。进行40例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随机分组,各2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清创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清创术加行综合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治疗期间创面肉芽覆盖面积、创面肉芽性质积分变化情况,进行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观察组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创面肉芽覆盖面积以及性质积分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常规清创术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综合辅助治疗可以提高麻风病足底溃疡患者治疗预后效果,利于患者症状体征改善,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麻风病足底溃疡 常规清创术 综合辅助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aemia,CLL)累及皮肤,与麻风病(leprocy)均可引起以皮肤结节为主要表现的皮肤病变。现报道1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与麻风病同时发生在皮肤的罕见病例,旨在提示组织活检的必要性,以及精准诊断需要紧密结合临床和病理形态学仔细观察的重要性,从而减少对于少见疾病的误诊和漏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麻风病康复患者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评估。方法以盐城市盐都区麻风残老院收治的30例麻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连续三年根据个体差异及心理需求情况对30名康复期麻风病患者予以综合性护理,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QOL-BREF)评定患者康复护理期前后生存质量。结果经综合性护理,全部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护理技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护理前QOL-BREF基线评分(49.5±7.8)分,护理后(80.6±11.2)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患者心理领域生存质量提高程度最为明显。结论以健康档案为依据给予麻风病患者康复期特殊人群综合性护理能改善麻风病康复效果,消除患者不良心理障碍,帮助患者重拾生活自信,有利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及社会地位,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麻风病 临床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内江市2011—2017年麻风病疫情情况。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对内江市2011年—2017年这7年内的麻风病疫情的监测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全国麻风病管理信息系统》、《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对内江市2011—2017年麻风病监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结果2011—2017年全市共报告新发麻风病患者5例,其中东兴区3例,市中区1例,资中县1例,威远县、隆昌市无新复发病例;病例时间分布无明显季节性。5例患者均为男性,汉族4例,藏族1例;年龄分布30~39岁1例,40~49岁1例,50~59岁1例,60~69岁1例,70~79岁1例;4例农民,1例其他职业;文化程度1例大学、3例小学、1例文盲。患者均为新发病例,多菌型4例,占80%,少菌型1例,占20%,其中LL2例、BL2例、I1例。门诊就诊方式5例,占100%。5例患者就诊时无畸残1例,占20%,Ⅱ级畸残4例,占80%。从病人发病到确诊,5例患者病期从9个月到102个月不等,其中2年内1例,占20%,2~5年2例,占40%,大于5年2例,占40%。结论内江市的麻风病疫情监测情况呈现逐年改善的趋势,但是在疫情监测以及防治的过程中仍然出现很多问题,需要相关人员根据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使麻风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降低因病致残致畸率。

  • 标签: 内江市 2011&mdash 2017年 麻风病 疫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麻风病是一种会给患者带来机体、心理和社会层面影响的疾病,歧视就是其后果之一,也是患者疾病负担中最难解决的部分。国外在麻风病歧视研究方面起步较早,也取得了不少成效。国内对麻风病歧视研究重视程度不够,有关这方面的研究较少,现有的研究集中在从麻风病院病人角度探讨麻风病的歧视及社区回归问题,

  • 标签: 麻风病院 歧视 农村居民 桐乡市 疾病负担 社会层面
  • 简介:红河州麻风病的流行在云南省居第二位,属麻风疫情高流行地区。我州麻风病防治工作历经50余年,取得显著成绩,至2007年6月,全州先后共收治麻风病人3559例,有现症病人187例,这说明我州的麻风疫情还没有得到控制。

  • 标签: 麻风病人 红河州 云南省 流行现状 疫情 流行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获得2000~2009年昌宁县麻风病联合化疗(MDT)效果,指导昌宁县麻风病防治工作。方法对2000~2009年连续MDT的麻风病人治疗效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共治疗麻风病人36例。其中,多菌型(MB)治愈31例,少菌型(PB)治愈2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1例,有效率100%。但有2例PB病人在停药5年后复发,复发率为5.56%。;细菌指数(BI)每年平均下降0.65;结节、斑块、红斑、浸润7~23个月基本消退。结论昌宁县麻风病人采用MDT后细菌指数年平均下降数,结节、斑块、红斑、浸润消退时间,与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调查结果接近,但复发率高于WHO的调查结果,提示今后的麻风病防治工作,在巩固现行管理方法的同时要注重加强治疗结束病人的随访工作。

  • 标签: 麻风 联合化疗效果 毒副反应
  • 简介:[摘要]麻风病是因为麻风杆菌导致的,以侵犯周围神经以及皮肤为主的慢性病。我国的麻风病还处于低流行状态,但其危害性之大,一直是重点关注的问题。为进一步改善麻风病人生存质量,本文就影响生存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和分析麻风病人的精神状态,为预防和控制麻风病人病情提供科学的心理干预手段。方法:选取17名本省新确诊的麻风病人,按其个人特点对其进行不同的心理因素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17名麻风病病人在接受了精神干预后,其精神状况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其中5名病人痊愈了,与其家属团聚,13名留医的精神状况也得到了显著的好转。结论:在麻风病人中,病人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护士要正确地了解病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需要,采取心理疏导、劝解等心理治疗措施,可以减轻病人心理上的紧张情绪,帮助他们树立起相互间的信心和协作,从而改善他们的心理问题。改善病人的生活品质,使病人寿命大大增加。

  • 标签: 麻风病 患者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