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成都女司机事件”后,网络舆论的具体表现反映出,网络空间中女性刻板印象盛行,以及女性话语权旁落。互联网时代并没有辜负女性的厚望,女性应该从互联网思维出发,重视女性弱势地位,同时反思男性地位的变迁,贯通两性舆论场,共筑平等话语权。

  • 标签: 网络舆论 女性话语 女性主义
  • 简介:近年来女性在媒体传播行业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女性的细致人微和对事物的深入观察,使这样一群反应敏锐的智慧型女性.成为多元化而又全方位的出色的媒体人。

  • 标签: 传播行业 女性 媒体 多元化
  • 简介:作为美国新闻传播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女性教育的歧视研究在百余年的长河里呈现出三种流变形式:从研究争取女性入学数量、就业比例到关注“粉领贫民窟”(PinkCollarGhetto)的变迁,从关心女性能力到聚焦性别政治关系的变迁,从反对新闻教育中的男权主义到反白人中心主义的变迁。从形式和思想上来看,美国新闻教育女性问题研究经历了在形式上从单一问题研究走向多样分析模式的变迁,在思想上从现代话语到后现代主义话语的变迁。

  • 标签: 女性歧视 新闻传播学教育 后现代主义
  • 简介:20世纪8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女性时尚杂志也开始在我国兴起。经过近20年的发展,如今的女性时尚类杂志已经发展到110种左右。。但是,内容、排版、发行等的同质化使得看似繁荣的市场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生存危机。本文从女性时尚类杂志的传播现状谈起,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发展策略,希望能给在激烈竞争中的女性时尚类杂志以启示,以便走出一条适合自己的突围之路。

  • 标签: 女性时尚杂志 竞争 突围
  • 简介:<正>在法国,安娜·森克蕾(ANNESINCLAIRE)的大名如今已经风靡全国。她主持的电视一台《每周时事评论》(7SUR7)已经成为法国电视观众收看率最高的节目之一。安娜·森克蕾在电视荧屏上表现出来的那种庄重而又大方、漂亮而又沉稳的形象给观众们留下了强烈的好感。也正因为如此,她已经多次被评选为最受欢迎的电视明星。在电视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们的眼里看来,安娜·森克蕾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她占据的那个职位

  • 标签: 电视节目主持人 电影明星 安娜 电视观众 时事评论 女性
  • 简介:新年献词是媒体借以抒发自身情怀、讲述新闻理念、彰显价值追求的重要载体,本文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梳理新世纪以来《中国妇女报》元旦特刊发表的7篇新年献词,以总结女性传媒新年献词的特点,并挖掘其传递的价值理念。

  • 标签: 新年献词 女性传媒 话语表达 《中国妇女报》
  • 简介:《都市女报》创刊于2001年9月24日,周一到周五出版,每天24版,双面彩色印刷。2002年年底,实现广告收入400多万。2003年,实现广告收入800多万,进入盈利状态。2004年,实现广告收入1000多万。2005年,广告收入达到近2000万,实现利润可观。

  • 标签: 《都市女报》 核心竞争力 广告收入 媒介 女性 彩色印刷
  • 简介:患者的憋屈,医生是否感同身受?6月13日,瑞金医院"医患角色互换体验营"的第二日,来自仁济医院的5位医生代表"变身"成患者患者家属,体验求医过程,感受患者看病的不易。一天的体验,难免"作秀"之嫌。但如张爱玲所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也

  • 标签: 患者家属 门诊医生 大医院 消化科 张爱玲 显示屏
  • 简介:本文运用多阶段抽样的方法在上海中心城区进行问卷调查(N=449),对网络病人的互联网健康信息使用与满足状况以及互联网健康信息对网络病人的疾病自我诊断和医疗决策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当前我国运用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的网民比例远低于美国;搜索引擎是最主要的互联网健康信息获取工具;网民对互联网健康信息的总体满意度较低;互联网健康信息对网络病人自我诊断的影响较大,而对网络病人医疗决策的影响较小。

  • 标签: 互联网 健康传播 病患医疗决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痴呆患者中应用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 2010 年 2 月 -2012 年 6 月老年痴呆患者 60 例,随机分成两组,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干预组不安全事件率 9.38 % ,对 照组不安全事件率 28.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安全护理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在老年痴呆患者中的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 标签: 安全护理模式 护理干预 老年痴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安置胃管法在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中的一次性成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方法:选取 2017 年 1~10 月该科收治口腔恶性肿瘤术后患者 300 例 ,按 1、 2、 3 编号随机分组 ,即常规 A 组 (用传统方法安置胃管 )、改良 B 组 (在插管前 3min 用呋麻液 3 滴滴于鼻孔 ,以收缩鼻咽黏膜 ,5min 后再用 l%丁卡因喷于鼻孔及口咽部、改良 C 组 (经口腔 插入 ), 各 100 例。观察三组安置胃管的置管不良反应、置管时间、一次性成功率及患者的舒适度。结果:改良 B 组、 C 组的置管不良反应次数、置管时间均少于 A 组 ,一次性置管率高于 A 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均 P<0 郾 05);C 组的舒适度 低于 A 组、 B 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郾 05)。结论:将胃管经口腔插入及 1%呋麻液滴鼻 ,l%丁卡因喷于双鼻孔及口咽部这两种方法均可减少置管不良反应及置管时间 , 提高口腔颌面肿瘤术后患者一次性插管率 ,由于 l%丁卡因喷于双鼻孔及口咽部方法不适宜用于易感体质、年老体弱患者 , 口腔插入组舒适度虽然低于鼻腔置入组 ,因其操作简单易行 ,有药物过敏史、鼻中隔偏曲、鼻腔狭窄、年老体弱等特殊情况的患者也值得考虑使用。

  • 标签: 胃管置入法 口腔颌面肿瘤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