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学校、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 标签: 现状 原因 措施
  • 简介: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显著提高了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使得更多的适龄儿童得到了最基本的学习机会,素质教育的开展给基础教育带来了诸多生机与活力,同时也给农村小学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惑。

  • 标签: 素质教育 农村小学 适龄儿童 教育改革 学习机会 基础教育
  • 简介: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重点地区、重点工程的建设力度逐步加大,农村也正处于蓬勃的发展阶段,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然而,农村(区、县、乡镇)的人才状况却不容乐观,

  • 标签: 大学生 农村 就业 人才培养
  • 简介:为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果,以文学表现农村的深刻变化,本刊特发起"新农村纪行"征文。征文要求作者深入实际,贴近生活,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手法进行创作实践,

  • 标签: 文学表现 审美价值 结集出版
  • 简介:2.7亿的中国流动人口中绝大部分是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劳动力,受制于内在的经济因素、社会资本以及外在的公共政策,他们在社会流动的过程中会针对是否携带子女入城就学做出不同的家庭决策,进而产生出“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的问题。

  • 标签: 寄宿学校 体系 关爱 农村 “留守儿童” 外出务工
  • 简介:为反映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巨大成果,以文学表现农村的深刻变化,本刊特发起"新农村纪行"征文。征文要求作者深入实际,贴近生活,以独特的视角、新颖的手法进行创作实践。凡新人新事、新景新貌、新风俗新风尚等均为表现对象,特别要求关注人的精神层面的变化,反映农民心声,心灵诉求。防止"直录式"和概念化,欢迎思想内涵、审美价值、文化品位俱佳的作品。

  • 标签: 文学表现 审美价值 结集出版
  • 简介:农村题材电影:问题的提出若谈农村题材电影,还是要极简要地先谈谈农村题材这个概念。任何概念,都是在历史中生成的,并因此有着特定历史赋予其的含义,否则,单单就字面上来解释概念,就无异于玩文字游戏了。如果说,乡土题材、乡村题材是念书人或者是知识分子想像中的农村图景的话,那么,农村题材则是政治文化想像中的农村画图。1990年代以来,随着时代的社会重心从政治革命、

  • 标签: 农村题材 忧思 现状 影视 90年代以来 文字游戏
  • 简介:三年级刚开设英语,学生的负担比二年级明显加重.我采用蚂蚁啃骨头的方法,一天布置一点任务,基础好一点的,稍微多一点,基础差一点的任务少一点,并教他们一点一点地记,积少成多.比如英语,一天平均3个单词,一条短语,三年级学的本来就少,很快学生就把英语赶了上来.看到英语老师一天由不想进我们班教室,到挤时间往我们班教室跑,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 标签: 农村孩子 英语老师 三年级 二年级 学生 教室
  • 简介:<正>当年,我是农村的黄毛丫头,如今也人模狗样地捧起了城市饭碗,轴头日脑地当起了干部,变成了公家人。父母很为他家的丫头而得意的。每次回家看望父母,大包小包塞的满满当当,雄赳赳的,像个十足的得势小人。有几分张扬,有几分炫耀,知

  • 标签: 黄金屋 看脸色 人说 颜如玉 像人 轴头
  • 简介:安某,女,1978年12月生,中西部某省某市人。安某于2012年6月到某省会城市月光大酒店工作。2013年4月1日,月光大酒店开始与安某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约定安某到月光大酒店担任经理岗位,合同期限从2013年4月1日至2014年3月31日止.

  • 标签: 社会保险补贴 社会保险费 缴纳 企业 书面劳动合同 省会城市
  • 简介:智障人员,被骗到矿山做工,下井后很快被谋害,害人者伪造矿难事故,从矿老板那里拿到赔偿,由此发财致富……这种丧尽天良的坏事,接连上演,近来呈现"井喷"趋势。据《南

  • 标签: 坍塌 史瓦西半径 黑洞 矿难 赔偿金 人性
  • 简介:我欣喜地了解到民族文学传媒论坛的召开,旨在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民族文化,恪守民族道德,号召文学媒体更加自觉地履行时代责任,维护各族人民的正当权益,提高整个民族的思想文化素质和道德水

  • 标签: 和谐进步 社会和谐 进步需要
  • 简介:1934年6月15日创刊于上海的《社会月报》是综合性月刊,由陈灵犀编辑,胡雄飞发行,上海社会出版社发行,次年9月停刊。该刊虽然存在历史短暂,却有曹聚仁、何香凝、徐懋庸、陈子展、杨邮人、黎锦晖等著名人士为其撰稿。在该刊物上,

  • 标签: 上海社会 月报 林语堂 佚文 综合性月刊 1934年
  • 简介:“那是好得不能再好的年代;那是糟得不能再糟的年代;那是闪烁着智慧的岁月;那是充斥着愚蠢的岁月;那是信心百倍的时期;那是疑虑重重的时期;那是阳光普照的季节;那是黑夜沉沉的季节;那是充满希望的春天;那是令人绝望的冬日;我们拥有一切,我们一无所有;大家都在升天堂,大家都在下地狱——简言之,那时候的我们非常相似。”就是这样矛盾重重的社会,在《双城记》里得到了完美的展现。那是发生在古老的1775年以及临近这一年的时候。公元1775年,就这样引导着王侯将相和小民百姓——包括本书所要记述的那些人物在内——沿着展现在他们面前的道路向前走去。

  • 标签: 《双城记》 社会 爱与恨 编织 季节 绝望
  • 简介:萨满祭祀音乐是萨满教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宗教文化的原始形态,是记录人类原始信仰的一块活化石。在萨满文化构成的社会人文价值体系中,相当一部分是由音乐来体现的,而萨满祭祀音乐正保留着这样诸多的原始文化特征。

  • 标签: 祭祀音乐 人文价值 萨满教 社会 原始形态 宗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