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方法:选8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2组。均接受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疗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针对性护理。对比不良情绪、临床指标等。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不良情绪、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均优(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够消除负面情绪,缓解症状,缩短恢复时间,促进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微创介入导管栓塞子宫动脉 子宫肌瘤 护理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 判定导管留置护理风险评估对肝胆胰腺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作用。方法 本次活动中随机选择的患者均在2020年12月之后于我院实施肝胆胰腺手术,按照手术先后顺序排列患者到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观察组导管留置患者实施专项护理风险评估,对照组仅进行常规导管维护,实施护理后完成护理结果比对任务。结果 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率比较中观察组(2.86%)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11.43%);患者满意度比较中观察组(100.00%)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91.43%)。结论 肝胆胰腺手术留置导管患者需要风险评估和预防护理,可有效防控非计划性拔管风险。

  • 标签: 导管留置 护理风险评估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消化道肿瘤患者留置PICC导管的护理及安全管理。方法:选取80例消化道肿瘤PICC置管患者为对象,分组如下:参照组(40例,常规护理)、研究组(40例,导管安全护理),研究时间是2018年7月-2020年10月,跟踪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低于参照组;研究组患者护理后自护能力评分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导管安全护理 消化道肿瘤 PICC置管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循证护理用于PICC导管感染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到2022年1月间入院治疗的450例PICC置管患者。随机数字表分组,A组225例予以循证护理,B组225例予以常规护理,对比导管感染率、并发症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A组的导管感染率接近于B组(P>0.05)。A组的并发症率低于B组,A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B组(P<0.05)。结论:为PICC置管患者实行循证护理能够降低导管感染率,减少置管并发症,且能获得患者的高度满意。

  • 标签: 循证护理 PICC导管感染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在肿瘤患者化疗间歇期PICC导管堵塞预防中的作用。方法 便利抽取100名2019-2020年到某院的接受PICC操作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和试验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试验组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堵塞风险评估分值。结果 相对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具有较低的风险评估分,且差异显著(P

  • 标签: 肿瘤患者 PICC 导管堵塞风险
  • 简介:摘要:探讨预防中心静脉导管输液感染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中心静脉导管CVC)患者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管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管理,对比两组不同阶段的感染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在各阶段的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预见性护理管理措施可显著降低感染。

  • 标签: 中心静脉导管 输液感染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疗小组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中长导管维护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01-2023.12的273例中长导管带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136例)和观察组(静疗小组集束化护理,137例),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38%低于对照组11.03%(P<0.05)。结论:对中长导管维护进行静疗小组的集束化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中长导管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

  • 标签: 静疗小组 集束化护理 中长导管维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导管介入放射诊疗过程中放射技师的配合作用。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导管介入放射治疗的患者为此次实验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放射技师常规配合;研究组采用放射技师加强护理配合;之后对两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将放射技师加强护理配合应用在导管介入放射诊疗过程中,其效果极佳。

  • 标签: 导管介入 放射诊疗 放射技师的配合 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肿瘤化疗患者出现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选择2020年9月至2021年9月于医院实施PICC治疗的100例肿瘤化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全部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单次置管穿刺次数、PICC 留置时间、导管有无移动、化疗次数、合并糖尿病方面的差异。结果 100例肿瘤化疗患者留置 PICC 中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5例。感染组与未感染组在单次置管穿刺次数、PICC 留置时间、导管移动、化疗次数、糖尿病方面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 单次置管穿刺次数、穿刺时间、PICC 留置时间、导管有无移动、化疗次数、合并糖尿病方面等是肿瘤化疗患者 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肿瘤化疗患者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较多,主要为导管出现移动、化疗次数多、合并糖尿病等,临床应针对相关危险因素采取对症护理干预对策,可以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归纳改良PICC置管方式在预防导管颈内静脉异位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遴选在本院接受PICC置管治疗的180例患者视为样本(患者的收治时间范围:2022年1月到2023年1月),按照置管方式的不同将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90例。对照组采取传统置管方法,观察组采取改良后置管方法,对比2组PICC患者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颈内静脉异位发生率为2.22%,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数据对比结果显示(P<0.05)。结论:改良后PICC置管方法在预防导管颈内静脉异位中的作用价值十分明显,有助于降低PICC置管后的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作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PICC置管 预防导管 颈内静脉异位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选择70例在我院接受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心脏临时起搏术的患者为观察对象,参考数表法原则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为透视下起搏,观察组为非透视下起搏,对比分析两组的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心脏临时起搏成功率、心脏临时起搏所需时间及心律失常发生率和对照组对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费透视下起搏和透视下起搏对比,无需X线引导,也无需特殊器械,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经皮介入床旁漂浮电极导管 心脏临时起搏术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血液透析深静脉留置导管在换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100例在我院进行深静脉留置导管维持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集时间为 2017年 3月 -2019年 4月。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 组各

  • 标签: 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 深静脉留置导管 换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心静脉导管腔内血栓形成预防中不同冲管方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 抽选 80 例 2017 年 1 月至 2019 年 5月 期间在本院进行中心静脉导管留置 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管腔冲洗方式不同分为三个小组,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集束化护理用于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导管相关性感染预防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留置PICC导管的患者7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常规护理纳入对照组,集束化护理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不同组别患者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中1例穿刺点出血,并未有患者发生PICC置管相关感染,对照组4例发生感染,1例静脉炎,1例穿刺点出血,组间对比有差异性;观察组中1例对护理服务不满意,对照组中7例患者对护理服务不满意,组间满意度对比有差异性。结论 PICC置管多应用在肿瘤等治疗周期较长患者中,在此期间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有助于强化相关性感染等并发症的预防效果。

  • 标签: [] 集束化护理 PICC导管 感染预防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临床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技术对并发症预防控制方面的作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共计40例,根据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前后划分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对比两组患儿封堵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的意义。结果 通过研究对比,对照组患者与观察组患者封堵成功率均为100%,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优质护理技术针对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可在保证整体手术目标的同时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儿生命质量水平,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优质护理 动脉导管封堵手术患儿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由于采取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而引起的相关并发症,归纳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2017年6月至2018年7月期间,在我科接受中长导管静脉输液治疗的150例患者,对其病情进行全面监测。结果一共引起四种并发症,包括渗出、静脉炎、导管堵塞和穿刺点出血,其发生率分别为6.0%、6.0%、4.0%和4.0%。结论保证中长导管置管的规范操作,做好预防工作,一旦患者出现并发症,及时做出评估,按照统一标准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和治疗方案。

  • 标签: 中长导管 静脉输液 并发症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