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年轻患者采取超声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11月期间接受乳腺超声检查的107女性患者,术后经病理证实,其中乳腺纤维腺瘤77例,乳腺叶状肿瘤30例,对其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形态为分叶状,在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19/30)63.33%、(25/77)32.47%;囊性变在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的检出率分别为(8/30)26.67%、(2/77)2.60%;高回声分隔在两组中的检出率分别为(9/30)30.0%、(7/77)9.09%,差异比较明显,P<0.05;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中Ⅲ级血流信号检出率分别为(11/30)36.67%、(6/77)7.79%,差异比较P<0.05。结论对患者采取超声鉴别诊断乳腺叶状肿瘤与纤维腺瘤的临床价值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对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超声 鉴别诊断 乳腺叶状肿瘤 纤维腺瘤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抗胸腺球蛋白(ATG)联合环孢素A(CsA)治疗儿童再生障碍性贫血(AA)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在我院治疗且随访时间超过3个月AA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重型再障(SAA)24例,慢性再障(CAA)28例,按治疗方案不同分为A组(单用CsA治疗),B组(ATG联合CsA治疗),比例两组患儿的疗效。结果CAA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1%,SAA组患者总有效率为50.0%,CAA组明显高于SAA组;CAA患儿中接受A组治疗27例,总有效率为81.5%,接受B组治疗1例,总有效率1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4例SAA患儿中接受A组治疗总有效率25.0%,接受B组治疗总有效率75.0%,B组有效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G联合CsA治疗儿童SAA疗效佳,可以作为缺乏合适供体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儿首选。

  • 标签: 抗胸腺细胞球蛋白 环孢素A 再生障碍性贫血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腺五肽及其衍生肽在体外对不同细菌的杀菌活性。方法根据胸腺五肽结构分别设计合成4种衍生肽如下①胸腺五肽P5;②直肽链P10;③直肽链P12;④环肽P环。采用琼脂铺板计数法,测定衍生肽的杀菌活性。结果P5、P10、P12对G+菌和G-菌有一定杀菌活性,其杀菌活性由强到弱依次为P12>P10=P5,P环没有杀菌活性。结论胸腺五肽及其衍生肽P5、P10、P12对G+菌和G-菌有较弱的杀菌活性,P12环经过修饰成环状后,无杀菌活性,这可能与其疏水性和分子结构有关系。

  • 标签: 胸腺五肽 衍生肽 杀菌活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方法在同一期内对慢性乙型肝炎分别用干扰素联合α1胸腺肽、干扰素、一般护肝药物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结果两组均有效但治疗组疗效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胸腺素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安全、有效,既可利用胸腺素α1提高免疫功能的优点,又可利用干扰素抑制病毒的双重作用达到提高治疗效果,在慢性乙型肝炎治疗方面有理想前景。

  • 标签: 干扰素&alpha -2b &alpha 1胸腺肽 一般护肝药物 慢性乙型肝炎 病毒复制标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腺肽五肽辅助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急性加重期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将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治疗组(观察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前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均P<0.05);观察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治疗后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均P<0.05)。结论胸腺肽五肽辅助治疗可显著提高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COPD 急性加重期 胸腺五肽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对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自由臂三维超声成像方法对16例患者的20个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结节进行了三维图像重建。结果甲状腺囊腺瘤囊性变的液性区内表面形态均可立体显示。结论自由臂三维超声对甲状腺腺瘤囊性变的成像是可行的,可提供二维超声图像不能提供的形态学信息。

  • 标签: 三维超声 甲状腺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微创旋切治疗乳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1年6月收治的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0例,采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技术进行治疗,观察和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块切除情况以及术后的瘢痕情况。结果手术平均时间为(26.7±5.3)min;平均出血量为(6.5±1.8)ml;肿块均被切除干净;均未见瘢痕或只留有轻微瘢痕。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微创旋切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肿块切除干净、不留瘢痕或瘢痕轻微等优点,临床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微创旋切 乳腺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选取9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结节性甲状腺肿瘤与甲状腺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该两项疾病发病中位年龄为45.3岁,女性高发于男性,结节性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术后病理诊断检出率与术前诊断检出率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术前超声检查存在局限性,术后病理诊断难度较大但诊断准确率显著高于术前,对于恶性甲状腺疾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病理诊断需结合临床病史、实验室检查结果、影像学检查结果、病理组织结构等实施判断,提高临床确诊率。

  • 标签: 结节性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腺瘤 临床病理特点
  • 简介:摘要原发性甲状旁腺亢进症(primaryhyperparathyroidism,PHPT),是甲状旁腺组织原发病变致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分泌过多,导致的一组临床症候群,病理以甲状旁腺腺瘤最常见,约占总数85%。

  • 标签: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异位甲状旁腺腺瘤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B超筛查出甲状腺瘤病人,并通过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及定期复查腺瘤发展和转机,提示病人及时手术治疗,以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提升健康水平。方法采用GE730型超声诊断仪进行甲状腺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在颈后垫一枕头,呈头低颈高位,充分暴露颈前部,便于超声探测,探查甲状腺大小形态,观测腺瘤的部位、回声、大小、数量及形态,并对探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5年8月社区人群健康体检中查出的113例甲状腺瘤患者,观察诊断甲状腺瘤的B超影像学图像特征,并通过定期复查,观察甲状腺瘤发展状况。结论B超诊断甲状腺瘤检出率高,且具有可重复、方便快捷、无创等优点,在社区居民健康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瘤 B超 健康管理
  • 简介:摘要先天性肺囊性腺瘤样畸形(congenitalcysticadenomatiodmalformationoflung,CCAM)是一种少见的在胚胎时期肺-支气管发育异常而形成的畸形,也称为先天性肺囊腺瘤,可发生于胎儿、新生儿、幼儿,成人罕见。国外报道其发病率为1/35000-1/250001。

  • 标签: 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 病理特点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就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前后内分泌检测结果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到2016年10月所收治的52例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手术前后均行内分泌检测。结果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在手术后1d、1个月、3个月、6个月的E2、LH、P水平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在手术后1个月的FSH水平明显更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手术前相比,,患者在手术后1d、3个月、6个月的FSH水平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垂体泌乳素腺瘤手术前后开展内分泌检测的临床效果较佳,有利于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垂体泌乳素腺瘤 手术 内分泌检测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CT诊断结果,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间接收的40例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其CT临床表现,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的病理诊断结果与CT诊断存在较高的相符性,同时CT可以明显显示出患者囊肿内部和囊肿周围的基本情况。结论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患者CT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同时CT诊断结果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对于卵巢粘液性囊腺瘤与囊腺癌诊断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可以为临床鉴别诊断提供参考。

  • 标签: 卵巢粘液性囊腺瘤 囊腺癌 CT 诊断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性的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联合叶酸在预防大肠腺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大肠腺瘤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塞来昔布进行治疗,观察组应用塞来昔布联合叶酸进行治疗。治疗12个月后,用结肠镜观察患者大肠腺瘤的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复发率较观察组略高,但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低叶酸水平的复发率远远低于对照组低叶酸水平的复发率(P<0.05)。结论对体内叶酸水平较低大肠腺瘤的患者行塞来昔布联合叶酸方案预防治疗,效果较好,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塞来昔布 叶酸 大肠腺瘤 化学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治疗慢性乙肝抗病毒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涉及的患者例数为9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的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恩替卡韦联合胸腺五肽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HBsAg、HBsAg以及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于慢性乙肝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胸腺五肽联合恩替卡韦的治疗效果较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意义。

  • 标签: 恩替卡韦 胸腺五肽 慢性乙肝抗病毒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苷类似物阿德福韦酯(ADV)联合胸腺五肽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肝病中心2011年1月-2012年2月间收治的慢性乙性病毒性肝炎患者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观察组予以ADV联合胸腺五肽组治疗,对照组单用ADV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用药1月、3月后的HBVDNA水平。结果用药前及两组患者HBVDNA水平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1月后2组HBVDNA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但组间无差异(P>0.05),用药3月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月后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46.67%(7/15),对照组为O,治疗3月后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为93.33(14/15),对照组为33.33(5/15),治疗1月及3月后的观察组患者HBV-DNA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V抗HBV作用显著,无论单用或与胸腺五肽联合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均可以显著降低HBVDNA水平,但与胸腺五肽联合使用可以更好的抑制乙肝DNA的复制,起到更好的疗效。

  • 标签: 核苷类似物 阿德福韦酯 胸腺五肽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 简介:摘要总结了185例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主要包括有效的心理护理、建立良好的环境、做好口腔护理、密切观察化疗时的病情变化、积极处理化疗反应、保证患者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及时出院指导,可以减轻患者化疗当中的痛苦,增加患者治愈的信心,从而顺利地完成全程的化疗。

  • 标签: 恶性肿瘤 化疗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