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入院的优质护理措施,减少再入院率。方法对68例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入院后实施严密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疏导、皮肤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指导、指导休息与活动、强化健康教育与出院指导等优质的护理措施。结果有效67例,有效率98.53%。结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再入院后采取优质护理能有效缓解心力衰竭的症状,促进早日康复,减少再入院率,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护理 再入院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分割3DCRT同步GP方案化疗局限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56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PS评分≥70,中位年龄55岁。男40例,女16例;鳞癌43例,腺癌13例;ⅢA期10例,ⅢB期46例。采用8MVX线超分割放疗1.1~1.2cGy/次,2次/d,间隔6小时以上,总剂量66Gy和GP方案同步化疗(吉西他滨1000mg/m2,第1,8天给药,顺铂60~80mg/m2,第2~4天给药,共4个周期)。早期放射毒副作用按美国放射治疗协作组和欧洲癌症研究中心(RTOG/EORTC)早期放射反应标准评分。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全组中位随访36个月(6~48个月)。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36例,有效率为75%。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4%、41%、23%。1、2、3年局部控制率分别为50%、26.8%、8.9%。中位生存期15.5个月。急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80%,其中3级为15%。急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30%,其中3级为6%,骨髓抑制发生率。结论超分割3DCRT放射治疗同步GP方案化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接受的治疗方案,近期疗效有所改善,毒副反应也有增加,但绝大多数患者是可以耐受的。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超分割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therapy,PDT)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出现的一种治癌新法。目前已被用于许多疾病的研究和治疗,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文主要讲述了肿瘤患者在应用光动力疗法时的影响因素以及主要不良反应的护理,以期在临床护理实践中有所帮助。

  • 标签: 光动力学疗法 肿瘤 影响因素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我院2012年9月~2013年9月收治的45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经过我院的细心护理,44例患者已经完全康复出院,1例患者病情正在好转。结论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患者早日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患者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X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56例颈椎病患者,称为观察组;另外选取56例正常人员,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X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齿突与枢椎棘突轴绀不重叠发生率为89.3%,对照组为42.9%,两组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齿突与两侧块间距不等宽发生率、左,右旋转环枢关系反常发生率以及侧位片成角位移、水平位移差异比较均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前屈侧位片成角、水平位移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其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X片可以通过对患者动态侧位片以及张口位,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因此可得X片在颈椎病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标签: X光片 颈椎病 早期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儿童屈不正性弱视的配镜治疗,强调精确的瞳距(即双眼瞳孔中心与眼镜光学中心保持一致)对儿童屈不正性弱视配镜治疗的重要性。方法针对38例3-8岁儿童屈不正性弱视进行散瞳验光、科学配镜治疗辅以弱视训练,定期复查,观察疗效。结果通过一年的治疗,总有效率达99%。结论儿童屈不正性弱视的治疗,配戴眼镜是其主要治疗手段,而精确的瞳距在治疗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儿童 屈光不正 弱视 瞳距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拉动力治疗日光性角化症的治疗效果,为高原地区治疗日光性角化病提供参考。方法将ALA配制成20%的ALA霜剂并选用635nm波长的艾拉-动力治疗仪照射病变组织。结果所有患者均达到临床治愈,创面愈合平整,外观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艾拉动力学疗法(PDT)治疗日光性角化症效果明显,无瘢痕形成。

  • 标签: 日光性角化症 光动力 艾拉(ALA)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区学龄前儿童眼屈状态的特点,为实施学龄前儿童眼保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门诊体检的4056名0~5岁儿童为检测对象,应用美国WelchAllyn公司生产的suresight手持式自动验光仪进行屈状态调查。结果男女屈异常总检测率分别为6.71%和6.44%,男女之间总异常率和各类屈异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屈不正类型中、各年龄组中散光所占比例均较高、其次是远视、远视+散光、各年龄近视发生率均较低,筛查异常转诊的267人中,确诊为屈不正266例,诊断符合率为99.63%。结论定期检查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和屈状态,掌握学龄前儿童眼屈状态的特点,对治疗儿童屈不正,防治视功能障碍,降低弱视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为指导实施儿童眼保健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学龄前儿童 suresight验光仪 屈光 视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O2激光联合动力治疗尖锐湿疣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我院2015年5月—2017年3月期间随机抽取的80例尖锐湿疣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运用CO2激光治疗,观察组运用CO2激光联合动力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结果在治愈率上,观察组为75%,对照组为37.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复发率上,观察组为25%,对照组为62.5%,组间差异显著,P<0.05;在不良反应率上,两组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2激光联合动力治疗尖锐湿疣可以有效的保证治愈率,减少复发率,同时不会提升不良反应,治疗安全与效果均有保证。

  • 标签: CO2激光 光动力 尖锐湿疣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测定Ara-AMP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旋法测定。结果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65%(RSD=0.15%,n=6)。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

  • 标签: 旋光法 单磷酸阿糖腺苷 含量测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特种联合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重度宫颈糜烂伴个别宫颈肥大,那氏囊肿,宫颈息肉。患者月经干净后3-7天,行特种联合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术后1个月,判断其疗效。结果100例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98例治愈,2例转为轻度。治愈标准临床症状消失,宫颈光滑,弹性好,宫颈管无粘连。结论应用特种联合纳米银抗菌凝胶治疗宫颈糜烂,治愈成功率高,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适宜在基层应用。

  • 标签: 特种光 纳米银抗菌凝胶 重度宫颈糜烂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东胜区小学儿童屈不正及其他眼部疾病的患病率。方法对总共1100名,年龄在7岁到12岁的小学儿童(其中男生570名,女生530名)进行屈不正,色觉缺陷和其它眼部疾病的调查。对这些儿童进行视力,眼前节检查,色觉检查和眼底检查。结果396名儿童(36%)被发现具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眼部异常。其中,屈不正占29%、色觉缺陷占1.6%、斜视占2.5%、内眦赘皮占1.9%、上睑下垂占0.9%、倒睫占0.3%、霰粒肿占0.4%、沙眼占7.8%、过敏性结膜炎占4%、结膜痣及面部毛细血管瘤占0.1%、先天性白内障占0.2%。结论近视是小学儿童最常见的屈不正。在小学入学时有眼科医生对儿童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屈不正和其它眼部疾病,有利于早期治疗并减少视功能的损害。

  • 标签: 视力 上睑下垂 儿童 屈光不正 斜视 色觉缺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威伐治疗颈椎间盘射频后椎间隙炎的疗效。方法4例继发性椎间隙炎患者采用威伐治疗,每天2次,口服止痛药物1月后,观察患者疼痛情况及磁共振的影像学改变。结果4名患者疼痛感明显减轻或消失,影像学信号接近正常。结论威伐治疗椎间隙感染效果优越,是治疗椎间隙炎保守治疗的首选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近康汤治疗屈不正性视疲劳的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至2017年7月接收100例屈不正性视疲劳患者资料予以分析,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对照组50例予以珍视明滴眼液治疗,实验组50例予以近康汤治疗,对比两组视疲劳评分与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视疲劳评分2.63±1.10分均较对照组的5.50±1.09分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总有效率98.00%均较对照组的80.00%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近康汤治疗应用于患者中,可于很大程度上改善其视疲劳状况,且可显著提升其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近康汤 屈光不正性视疲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屈不正发病率及其相关因素。方法调查了苏州地区10863名8~19岁学生,对其屈状态,视力及矫正视力、病筛查、学生的学习情况、生活情况及其父母屈状态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苏州地区学生屈不正发病率分别为小学36.2%,初中44.4%,高中75.5%;其中近视占比91%,为屈不正的主要类型。子女与父母的屈不正具有相关性。结论近视是学生视力低常的主要原因。长时间近距离学习、精细作业,遗传,环境因素等是主要影响因素;近视的发生发展与看电视时间长短相关性小。

  • 标签: 屈光不正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双源CT64排普通胸部扫描与Flash扫描的辐射剂量的对比研究及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64排普通扫描组和Flash扫描组,进行胸部扫描并详细记录患者扫描时间、CTDIvol及DLP值,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扫描模式之间辐射剂量的差异。结果200例病人两组间的年龄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种扫描模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lash组扫描时间对比普通CT组扫描时间缩短了65.12%;两种扫描方式的检查辐射剂量指标CTDIvol、DLP、ED相比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lash扫描技术不仅使时间分辨率得到提高,还使辐射剂量得到显著降低,对于不合者的老年患者及婴幼儿患者提供了新的扫描模式。

  • 标签: 双源CT Flash技术 辐射剂量 普通技术 胸部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三维适形放疗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治疗食管癌同步和诱导方案的疗效。方法将68例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同步组(34例)和诱导组(34例)。均采用加速器6MV的X线三维适形放疗,总剂量60~70Gy。诱导组放疗前行3周期紫杉醇(75mg/m2,d1)和顺铂(45mg/m2,d1~3)放疗诱导,放疗同时再给予化疗2周期;同步组放疗当日给予紫杉醇(135mg/m2,d1)和顺铂(75mg/m2,d1~3)化疗3个周期。结果诱导组近期疗效显著高于同步组,造血系统毒性和胃肠道不良反应较轻。结论诱导方案能有效提高近期疗效,而且不良反应也较轻,是治疗食管癌患者较好的方案。

  • 标签: 食管癌 三维适形放疗 诱导 紫杉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强放疗同步G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31例III期NSCLC患者实施调强放疗,计划照射剂量DT60~66Gy/30~33F/6~7W,2.0Gy/F,5F/W;同步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300mg/m2,顺铂30mg/m2,每周1次,共5~6周期。结果31例全部完成治疗计划,肺原发灶完全缓解率(CR)为19.4%(6/31),部分缓解率(PR)为61.3%(19/31),有效率(CR+PR)为80.6%(25/31),SD和PD分别为12.9%(4/31)和6.4%(2/31);1年、2年和3年生存率分别为77.4%(24/31)、45.2%(14/31)和22.6%(7/31);放射性肺炎发生率为19.4%(6/31),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为29.0%(9/31),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83.9%(26/31)。结论调强放疗同步GP方案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较好,可提高患者局控率及对远期生存有益,毒副反应大多数患者可耐受。

  • 标签: 非小细胞肺癌 调强放疗 吉西他滨 顺铂 同步放化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莫昔芬联合同步放化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治疗价值。方法将25例采用他莫昔芬联合同步放化疗的局部晚期NSCLC设为观察组,将同期仅采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25例局部晚期NSCLC患者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客观缓解率(ORR)、毒副反应、生活质量、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总生存期(OS)。结果观察组的ORR为64.0%高于对照组的32.0%,PFS和OS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功能量表各方面、整体健康状况方面的评分高于对照组,症状量表各方面的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莫昔芬能够提高局部NSCLC同步放化疗的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生存质量,且未增加毒副反应。

  • 标签: 他莫昔芬 同步放化疗 局部晚期NSCLC 疗效 生存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