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我院Ⅰ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患者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情况。方法研究样本选自2015年1月—2018年5月入院的行Ⅰ切口清洁手术患者共70例,回顾性分析70例患者在围手术期抗生素使用与患者感染发生情况,总结预防性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结果70例研究样本中,没有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共27例患者,所占比例为38.57%;使用抗菌药物的43例患者中有23例患者存在药物选择不当、给药时间错误以及药物剂量错误等不合理用药情况,所占比例为32.86%。结论医院对于抗菌药物的管理应加大力度,纠正药物选择不当、用药剂量以及给药时间错误的问题,以保证Ⅰ切口清洁手术围手术期预防用药的合理性。

  • 标签: Ⅰ类切口清洁手术 围手术期 预防性抗生素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两种排痰方法在胸外科术后应用时的效果以及对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胸外科手术的开胸术后患者269例。依据采用的排痰的方法不同可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130例,对照组139例。并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调查患者对于机械排痰使用中的有效度、舒适度以及自我耐受度方面做一定的调查整理。结果使用机械排痰法的观察组从排痰量、排痰效果、肺部感染相对优于对照组,针对不同患者,震动频率要因人而异、缓慢增加,一般在术后第二天患者疼痛感最为强烈,故在使用机械排痰之前需要与患者及家属良好地进行沟通,做好相关镇痛治疗的准备,做好健康宣教,保证排痰护理工作顺利进行。

  • 标签: 人工排痰 机械排痰 胸外科手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在我院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的1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护理基础上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各项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95.71%)显著高于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70.86%),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围术期中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杜绝医患、护患纠纷,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围术期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使用抛硬币方法将前往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应用常规护理,B组应用人性化管理理念护理,对比两组的满意度、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服务的态度、理念、工作质量、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操作素质以及健康教育宣传评分。结果组间护理后的服务态度、服务理念以及工作质量评分对比,P<0.05。A组总满意率70%、护理纠纷发生率25%、护理差错发生率32.5%,B组总满意率97.5%、护理纠纷发生率5%、护理差错发生率2.5%,组间对比,P<0.05。结论人性化管理理念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可改善护理纠纷及差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深入分析。

  • 标签: 人性化管理理念 手术室护理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随机在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的手术患者中随机选择45例为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随机在2016年1月—2016年12月的手术患者中选择45例为观察组,接受手术室预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切口感染发生率,并分析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的手术切口感染发生率远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手术性质、时间、有无人员参观以及是否为接台手术等手术室相关因素均与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存在相关性。结论影响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相关手术室因素较多,通过采取施以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手术 切口感染 影响因素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医用耗材管理过程中,使用常法取得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医用耗材管理资料,比较“常法”实施前后的效果。结果在常法实施后,我院发放耗材准确率和账物相符率均明显高于实施前,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在对医用耗材进行管理过程中,通过常法可明显改善管理效果,在实际的管理中有较高使用价值。

  • 标签: 五常法 医用耗材 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对官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的临床效果。以瑞安市人民医院官科手术后患者80例入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术后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另外加用心理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脉搏、不良反应及焦虑评分,并进行两组间的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血压、脉搏、不良反应及焦虑评分等测量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促进了手术后患者的康复,尽快使患者恢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功能。

  • 标签: 五官科 心理护理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神汤加减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66例慢性骨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抗菌治疗方式,治疗组采用神汤加减进行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的显效人数29例,总有效率为87.8%,对照组中显效人数20例,总有效率为60.1%,两组治疗效果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骨髓炎患者采用神汤加减治疗法能减少不良反应,提升预后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五神汤 慢性骨髓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蒙药牛黄-味散治疗黄疸性肝炎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0例黄疸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观察分析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给予所选患者均采用蒙药牛黄-味散治疗,观察分析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等。结果经过治疗,所选20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19/20),治疗过程中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出现,治疗后,患者的ALT水平,ASP水平以及r-GT与治疗前相比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蒙药牛黄-味散治疗黄疸性肝炎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肝功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安全,无毒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蒙药 牛黄-五味散 黄疸性肝炎 2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法对提高体检中心物资管理水平的效果。方法选取体检中心实施“常法”库房物资管理前1个月即2017年6月库房的116种物资为对照组,实施开始后第6个月即2017年12月库房相同的116种物资为试验组,采用常法模式进行管理。两组物资取相同的体检中心116种库房物资,比较常法与传统库房物资管理模式下,物资管理水平及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对两种物资管理模式的评价情况。结果相较于传统物资管理模式,常法管理模式的物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P<0.05);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对常法物资管理模式的满意度也明显提升(P<0.05)。结论常法管理模式使体检中心物资管理更加规范,有效地减少库存量,节约成本,保障物资及时供应,同时提高了物资管理者的工作效率及体检中心工作人员对物资管理的满意度。

  • 标签: 五常法 物资管理 工作成效
  • 简介:(四川省射洪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00)摘要将54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0例,对照组24例。54例患者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病治疗,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营养脑细胞,患侧肢体功能康复训练等方法。治疗组运用中医理论,以加味补阳还汤为基础方,临床辨证加减,水煎服,1剂/日,10剂为1疗程,治疗3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无论从基础病的控制情况,还是肢体功能恢复的进度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缺血性中风 中医辨证 加味补阳还五汤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1)04-0046-0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近1年收治的2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10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通汤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肺功能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经相关治疗,两组患者肺功能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研究组织患者肺功能更加明显(P<0.05)。结论通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具有明显的效果,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延缓病情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五通汤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 简介:随着信息网络化时代的到来,知识呈现多元化明显,课堂不仅仅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获取知识渠道呈现多元化,获取手段变得简单而容易操作,与此同时网络知识充斥教育教学领域,学生的认知在变化,对教师的要求与定位也在转变,传统教学手段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教师教学面临着权威与山寨的尴尬,在这种情形之下,完善更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更新教学呈现平台,以满足大学生的求知需要,更好地优化教学成效,是摆在教育者面前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教学手段中的分组教学法的语境和认知在文科教学中的运用。

  • 标签: 分组教学 教学效果 求知需要 网络化时代 传统教学手段 网络知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区临床分离的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氨基糖苷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方法采用WalkAway96PLUS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临床分离的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进行细菌鉴定和药敏实验。用PCR法检测氨基糖苷耐药基因,并对阳性基因扩增产物进行测序验证。结果52株肺炎克雷伯菌中,26株(50.0%)acc(6’)-Ⅰb基因阳性,12株(23.1%)ant(3’’)-Ⅰ基因阳性,10株(19.2%)ant(2’’)-Ⅰ基因阳性,4株(7.7%)acc(3)-Ⅳ基因阳性和2株(3.8%)arm-A基因阳性。结论院内临床分离产ESBLs的肺炎克雷伯菌氨基糖苷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以acc(6’)-Ⅰb、ant(3’’)-Ⅰ、ant(2’’)-Ⅰ、acc(3)-Ⅳ和arm-A为主。

  • 标签: ESBLs 肺炎克雷伯菌 氨基糖苷类 耐药基因
  • 简介:随着社会对精神文化需求的增多,全国的艺术院校和艺术的学科专业也在迅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进入这个领域,成为大学生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相比于普通的大学生,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一些独特的心理特点,作为高校教师,应当充分的了解和探索,掌握他们的个性特征,以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大学生全部的4年学习生活中,在宿舍的时间要占到70%以上,宿舍无疑是对大学生影响最为重要的场所之一。

  • 标签: 学生宿舍 艺术类 人际冲突 原因分 精神文化需求 大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药师干预对普外科Ⅰ切口手术应用抗菌药物的预防性效果。方法对自2014年12月到2015年11月在我院普外科治疗的132例Ⅰ切口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临床药师干预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效果。结果132例患者共出现18例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中7例为药物品种选择不合理,1例为用药时间不合理,2例用药剂量不合理、8例为合并用药不合理,总比例为13.64%。结论临床药师对普外科Ⅰ切口手术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的进行干预后,效果明显,评价指标内容全部达到国家要求。

  • 标签: 临床药师 干预 普外科Ⅰ类切口手术 应用 抗菌药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医院抗菌药物在骨科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的合理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调查2016年9月-2017年1月骨科201份Ⅰ切口手术病例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结果其中有77例未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占38.31%,124例Ⅰ切口在围手术期预防性的使用了抗菌药物,使用率为61.69%,术中追加药物的有6份占2.99%,预防用药时间小于24h的有70例占34.83%,术后感染有46例占22.89%。选用抗菌药物为头孢呋辛116例占57.71%,克林霉素7例占3.48%,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1例占0.50%。不合理用药主要是无指征用药11例占5.47%,选药不合理1例占0.50%。结论该院骨科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的使用不合理的问题有选药不当和无指征用药。应该加强临床药师对骨科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合理用药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医务人员对Ⅰ切口手术围手术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意识,保障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标签: 围手术期 抗菌药物 Ⅰ类切口手术
  • 简介:摘要当前高职院校医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仍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单一、方法滞后等,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强化医学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不断改善医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加强学生医德教育,是目前首要解决的问题。

  • 标签: 医学类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方式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评价在患社区获得性肺炎中采取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的医治疗效。方法本实验以2017年1月—2018年8月间在我院医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为研究对象,共抽取研究例数68例。将其资料乱序后分组,其中对照组的34例患者以头孢类抗生素医治。研究组34例患者通过β-内酰胺类药物结合大环内酯类药物共同医治。然后评估采用不同医治措施后的医治疗效与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医治有效率97.06%,对照组82.35%,研究组患者有效率高,P<0.05。研究组患者体征改善时间(6.0±1.6)天、住院时间(7.2±2.0)天均优于对照的相关指标,P<0.05。结论在患有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中采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同时联合β-内酰胺类药物医治疗效佳,且患者体征改善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有较佳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应用价值 &beta -内酰胺类药物 医治疗效 社区获得性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