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9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 CT加强扫描在急性胰腺炎的早期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 方法:选取2018 年 1 月 ~2019 年 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 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和 CT加强扫描进行检查,观察诊断方式准确率。 结果:

  • 标签: CT加强扫描 急性胰腺炎 早期诊断 预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品管圈管理模式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应用的临床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为于 2018年 10月至 2019年 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 6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品管圈管理护理干预。对比干预后效果以及对预后影响情况。结果:经护理后,两组患者的 SDS以及 SAS评分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两组患者社会支持、不良反应、心理功能以及躯体功能评分差异显著,且为观察组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晚期胃癌患者治疗中给予品管圈管理模式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品管圈管理模式 晚期胃癌 临床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治疗对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人数为3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谵妄持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30d病死率、拔管失败率和气管切开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康复治疗手段应用于老年重症肺炎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工作中,可以使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幅度降低。同时令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改善,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 标签: 早期康复治疗 老年重症肺炎 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患者用综合护理后对护理质量与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9年8月-2020年10月)抽取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回顾病例,以护理形式的不同之处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组样本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质量、并发症。结果:护理质量: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提升老年高血压患者脑出血患者护理质量,特应用综合护理,在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对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具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脑出血 综合护理 护理质量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系统性护理干预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症状改善及预后的影响。方法:甄选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病毒性脑炎患儿62例,依照门诊就诊的单双号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为31例。常规组进行临床常规护理,实验组进行系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症状恢复时间,肢体功能情况。结果:在恢复时间方面,实验组时间少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吞咽功能方面,护理后实验组低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肢体功能,以及生活功能评分方面,实验组高于常规组,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临床中治疗病毒性脑炎的患儿,应用系统性护理干预,对患儿的肢体和吞咽功能进行改善,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系统性护理干预 病毒性脑炎 症状改善
  • 简介:【摘要】目的:骨科患者术后采取皮肤护理,统计患者压疮发生率。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皮肤护理,统计患者压疮率、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压疮率比对照组低,生活质量评分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骨科 手术 皮肤护理 压疮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案例分析枣仁安神方结合文拉法辛医冶焦虑症病人的治疗效果,并研究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单位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前来就诊的102例老年焦虑症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所有人员按照比例分为了参考组和对照组,每组人员为51人。对照组病人实施文拉法辛开展治疗,参考组病人实施枣仁安神药方结合文拉法辛共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治疗焦虑症疾病的效果、评价各项指标以及神经递质不同程度。结果:参考组病人的治疗焦虑症的有效比例明显好于对照组;在实施治疗后,参考组HAMA评价、中医症候评价、以及心绞痛评价得分都小于对照组;参考组的5-HT、NPY都好于对照组,且MPO小于对照组。结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分析陪伴式情感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BPRS、SAN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到我院接受诊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然后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这60例患者在均分为研究组30例与常规组30例,分组完成后便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陪伴式情感护理,之后分析组间患者的者BPRS、SANS评分、护理满意度、护理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结果:对两个小组患者进行分析BPRS、SANS评分,研究组患者的BPRS、SAN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对两个小组患者进行分析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对两个小组患者进行分析依从性,研究组患者的依从性优于常规组(P<0.05);对两个小组患者进行分析生活质量,研究组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好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说,应采取陪伴式情感护理进行干预,其不仅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改善了生活质量,缓解了患者的精神状态,患者对护理更满意,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 标签: 陪伴式情感护理 精神分裂症 BPRS评分 SANS评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断指再植术后改良治疗方案对再植指成活率和血管危象发生率的影响。方法以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三参胃炎汤治疗对患者临床疗效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6到 2018年 6月收治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共 90例,并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常规护理组。并对两组慢性糜烂性胃炎病患治疗已经预后效果。结果:采用三参胃炎汤治疗的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要远远高于常规组。结论:在慢性糜烂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三参胃炎汤治疗,不仅能够提升临床效果,也可以有效对患者的疾病进行控制,可以很大程度上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改善。因此,其可以广泛的应用。

  • 标签: 三参胃炎汤 慢性糜烂性胃炎 临床疗效 预后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超敏 c反应蛋白与进行维持型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因素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 2017年入治我院患有尿毒症的的患者 64例为研究样本,根据血液中超敏 C反应蛋白含量分为正常组和升高组,给予所有研究患者维持型血液透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营养状况,并分析超敏 C反应蛋白和生化指标的相关关系。 结果 升高组的患者血白蛋白和血红蛋白含量均低于正常组,升高组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超敏c反应蛋白和血白蛋白、血红蛋白呈负相关性。 结论 超敏c反应蛋白可作为临床上判定炎症的指标,采取维持型血液透析的尿毒症患者血中部分生化指标因超敏 c反应蛋白的含量升高而降低,呈负相关性。临床上可通过检测患者血液中超敏 c反应蛋白含量判定微炎症反应,在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超敏 C反应蛋白 维持型血液透析 关联性 生化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应用及临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 2017年 9月 ~2018年 5月期间收治的 80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分组法进行分组,一组给予常规补液,为常规组,一组给予限制性补液,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间羟胺用量为( 923.5±125.2) mg,多巴胺用量为( 955.6±126.5) mg,住院时间为( 9.3±2.3) d,各项数据数据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患者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为 2.5%( 1例),死亡率为 2.5%( 1例),未见 DIC,各项数据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限制性补液用于急性创伤性休克可有效减少药物用量,加快患者康复,且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限制性补液 急诊创伤性休克 临床疗效 临床预后
  • 简介:【摘要】本文综述重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危险因素脑血管痉挛、再破裂出血、脑水肿对预后的影响,以及引起出血的危险因素和护理对策,探讨适合重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预后危险因素的护理对策。

  • 标签: 重症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护理对策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后的患者心理状况。方法:研究观察 2017年 1月至 2018年 11月期间收治的 62例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 31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分析各组患者护理后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在 SAS、 SDS等心理评价上,观察组各项评分降低幅度显著多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在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上,观察组各项明显多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优化患者的心理状态,减少焦虑与抑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整体恢复情况更好。

  • 标签: [ ]创伤性骨折 心理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骨盆骨折患者给予个体化营养护理干预后对其营养状况以及预后产生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06月~2020年04月收治的80例骨盆骨折患者数字奇偶法分组;个体化护理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个体化营养护理方式完成骨折护理;常规护理组(4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完成骨折护理;就组间不同时间段营养状况[ALB(血清白蛋白)、TP(血清总蛋白)以及Hb(血红蛋白)水平]、预后情况(切口愈合时间、疼痛改善度以及住院天数)展开对比。结果:护理前,个体化护理组骨盆骨折患者ALB、TP以及Hb水平同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个体化护理组ALB、TP以及Hb水平均高于常规护理组明显(P

  • 标签: 个体化营养护理 骨盆骨折 营养状况 预后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讨论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采用健康教育路径的效果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 2017年 5月至 2018年 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患者 7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路径干预。结果 :通过两组患者的比较,观察组患者在舒适护理后住院时间和疼痛程度跟对照组相比都优于对照组,并且两组数据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为 64.86%,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 94.59%,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p < 0.05 )。结论 :健康教育路径在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改善了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了患者对服务的满意度,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腰椎间盘突出 护理效果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重点了解分析急诊护理干预的措施应用之下对于心肺复苏的方式操作患者心理状态血气指标、预后康复效果,切实提升总体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数量是70例,按照实验的要求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主要是采取心理护理的方式,后者则应用的是急诊护理干预措施,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的效果,得出结论。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更低,GCS评分更高,各项数据均由明显差异,可以作为实验对比使用。结论  急诊护理干预可以更好的促进心肺复苏患者之下的心理状态、血气指标和康复质量水平得到提升,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急诊护理 心肺复苏 心理状态 血气指标 预后康复 质量影响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在重症肺炎患者临床护理中实施肺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 抽取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74例作为此次的观察对象,并根据抽签法将其分成两组,其中一组命名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另一组命名为实验组,接受肺康复护理,并对不同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从护理前的肺功能指标上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从护理后的肺功能指标上对比,结果显示(p

  • 标签: 肺康复护理 重症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预后治疗影响。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选取 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各有病例数 3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早期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家庭护理干预对比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智力指数、运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均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早期家庭护理干预更有利于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的身体康复。

  • 标签: 早期家庭护理干预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病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患者经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治疗的预后。方法:纳入 2017 年 1 月 -2018年 11 月 80例单纯型阑尾炎患者,随机分组。标准切口阑尾切除术组选择标准切口方式,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组选择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分析手术的切口长度、手术的失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前后患者简明健康量表分值以及 C反应蛋白;并发症。 结果:小切口阑尾切除术组简明健康量表分值以及

  • 标签: 阑尾炎患者 小切口阑尾炎切除术 治疗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