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4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小儿呼吸感染属于常见多发疾病,西医治疗以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等为主,极易出现耐药现象。艾灸治疗属于绿色疗法,可促使血液循环及新陈代谢,改善机体体质,增强免疫功能,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达到综合调节的目的。身柱穴位于第三胸椎棘突,常用于治疗咳嗽、喘息、小儿风痫、脊背强痛等治疗。艾灸身柱穴治疗小儿呼吸感染,主穴为身柱穴,并针对不同病情合理配穴,效果显著。

  • 标签: 艾灸 身柱穴 小儿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消化肿瘤的早期诊断与内镜下微创的治疗效果,为病患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对我院该病病患进行随机选取,选取的总数为114名,时间为2015年9月-2017年2月,将这114名病人平均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57人,其中一组称为常规组,另一组称为研究组。常规组通过以往的内镜诊断及常规治疗,研究组使用超声内镜进行诊断并在其监控下进行微创治疗,对两个小组病患的内镜影像呈现的状况、各项指标进行对比,以及对病人的不良反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机率和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对比后发现,研究组病患的影像状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研究组手术前后的各项指标明显比常规组高,差异明显(P<0.05),对两个小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研究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使用消化内镜技术来对消化肿瘤进行诊断和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早期诊断 内镜下微创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应用干预。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0例呼吸感染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呼吸感染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呼吸感染患者采用持续质量改进法进行护理干预。观察指标为护理质量评分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呼吸感染患者其有效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均有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有效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呼吸感染护理中的效果显著,其有效满意率和护理质量评分均相对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呼吸道感染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炎琥宁注射在上呼吸感染患儿治疗中的临床安全性。方法将2015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上呼吸感染患儿78例为对象,设成常规组和观察组各39例,常规组使用利巴韦林治疗,观察组则在常规组基础加用炎琥宁,观察用药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是100.00%,常规组是87.18%(P<0.05);观察组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及鼻塞流涕、咳嗽、咽喉充血的消失时间比常规组短(P<0.05)。结论对上呼吸感染患者使用炎琥宁注射辅助治疗,疗效显著,对加速患儿症状消失及恢复体温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炎琥宁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治疗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呼吸感染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行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感染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收治时间为2016-12至2017-11月,将其依据信封式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为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并对比2组经护理的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咳嗽症状消失时间、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及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发热症状消失时间为(2.21±0.73)d,咳嗽症状消失时间为(3.43±1.09)d,肺部湿罗音消失时间为(4.64±1.43)d,均少于对照组,P<0.05,家长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0.55±6.97)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呼吸感染患儿在雾化吸入治疗的过程中行优质护理的效果显著,可实施。

  • 标签: 雾化吸入 呼吸道感染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本院接受腹腔镜子宫切除术以及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中选取130例。将其随即平均分成65例观察组和65例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实施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观察组患者则是实施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将两组患者的的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患者的平均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长、肛门排气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的手术各项指标情况均好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手术安全性高,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腹腔镜 并发症 出血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消化内科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法及治疗措施。方法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消化道出血患者,60例作为我院研究消化道出血的内科治疗方案的人选。把这60例随机抽取的病人随机的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在这两组中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内科西医治疗。观察组增加使用奥曲肽静脉滴注进行辅助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6.00%。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内科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常规内科西医治疗的同时采用奥曲肽静脉滴注进行辅助治疗效果比较理想,值得推广。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科治疗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研究消化道出血合并肝硬化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选取我院从2015年4月~2017年4月期间选取我院入住的100例消化道出血合并肝硬化患者,分别从护理疗效、疾病复发率、死亡率等方面观察护理组的常规护理以及对照组的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死亡率结果分别是96.00%、4.00%、0.00%,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疾病复发率、死亡率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后,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消化道出血治疗效果,减少出血情况复发,提高医护疗效。

  • 标签: 肝硬化 上消化道 出血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性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2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2例老年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60岁)、100例非老年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对照组(年龄<60岁)。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并回顾性分析临床治疗方法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胃溃疡出血率、胃癌率高于对照组,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率、食管静脉曲张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5%高于对照组的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再次出血率18.6%明显高于对照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痛症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头晕乏力、贫血、失血性休克症状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治愈率为85.3%明显低于对照组95.0%;观察组死亡率9.8%明显高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主要死因有肺部感染、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对照组主要为食管静脉曲张破裂。结论老年性消化道出血病因主要为胃溃疡、胃癌等,临床常见症状有头晕乏力、失血性休克、贫血;同时老年患者还具有并存疾病率高、再次出血率高、治愈率低、死亡率高等临床特点,需要医务人员多注意。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治疗 老年
  • 简介:近年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设备早期诊断肠系膜动脉(superiormesentericartery,SMA)狭窄或闭塞疾病已逐渐引起重视。同时,利用肠系膜动脉血流信息评价肠道及其他疾病也在临床上得到有效应用,本文将相关内容综述如下。

  • 标签: 超声 多普勒 彩色 肠系膜上动脉 血流
  • 简介:目的比较心律平注射液与异搏定注射液静脉注射治疗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SVT)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心律平注射液35-70mg、异搏定注射液5-10mg静脉注射治疗PSVT各18例,首剂治疗无效者隔20min重复注射1次。结果心律平组有17例有效,异搏定组有16例有效。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4.4%和88.89%(P〉0.05)。结论静脉注射心律平与异搏定治疗PSVT疗效满意,均可作为PSVT患者复律的首选药物。

  • 标签: 心动过速 室上性/药物疗法 维拉帕米/治疗应用 普罗帕酮/治疗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化道出血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舒适护理的有效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98例消化道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联合舒适护理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后,SAS评分、住院时间、止血时间等临床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1.83%、71.42%,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舒适护理措施应用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可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率,降低患者经济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全方位推广应用。

  • 标签: 舒适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口服小剂量阿司匹林片(25mg-~100mg/d)致消化道出血的临床分析及防治对策。方法调查同期非食道静脉曲张性出血患者122例,根据出血前是否正在服用阿司匹林片分为两组ASP组28例(出血30次)与非ASP组94例(出血98次),回顾分析两组间的临床特点。结果ASP组消化道出血者,平均年龄(64.5±5.4)岁,高于非ASP组(43.5±15.4)岁,胃溃疡和胃粘膜病变发生比例(64.3%)高于非ASP组(26.6%)(P<0.01),57.1%患者出血前有诱因。出血量、Hb两组间无差异,止血时间(平均3.7d)长于非ASP组(平均(2.4d)(P<0.05)。结论口服小剂量ASP是老年患者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胃部病变发生比率较高,止血所需时间较长,口服ASP时加强胃粘膜的保护、控制诱因有望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

  • 标签: 阿司匹林 副作用 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急诊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纳入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依据治疗方法差异性将所有患者均分两组,予以西医治疗的32例患者为参照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予以中医治疗的32例患者为研究组,最后对治疗效果的差异进行总结。结果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研究组(96.9%)较比参照组(78.2%)更高,两组数据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比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止血时间,研究组更短,与参照组比对判定p值小于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急诊消化内科消化道出血患者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将治疗效果提升,可在临床工作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 中西医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消化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病例筛选2017年2月份-2018年2月份收治的确诊消化早癌的患者72例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白光镜进行检查,观察组采用消化内镜,两组患者消化早癌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检出率;并对两组患者的手术病灶切除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消化早癌检查符合率为97.22%,VS对照组消化早癌检查符合率83.33%,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病灶切除面积较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缩小,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消化早癌应用消化内镜技术诊断大大提高检查的符合率,同时对手术操作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对病灶位置更加精确,大大降低手术切除面积,降低患者的损伤,利于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消化道早癌 消化内镜技术 诊断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实施连花清瘟胶囊进行治疗的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接收并应用利巴韦林治疗的40例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作为A组,另选同期接收并应用连花清瘟胶囊的40例同疾病患者作为B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为发生过敏反应及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但甲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是80.0%,低于乙组的9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上呼吸感染患者应用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在呼吸科临床上广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连花清瘟胶囊 上呼吸道感染 利巴韦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儿反复呼吸感染的临床特征以及治疗的方法效果。方法选定儿科门诊接诊的反复呼吸感染患者50例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门诊接诊的急性呼吸感染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时段自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均进行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比较临床特征、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特征相比P>0.05(不具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较对照组高,P<0.05(具统计学差异)。结论小儿反复呼吸感染临床特征不明显,治愈率低,临床应加强对患者营养干预,改善机体免疫功能,以此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重型颅脑损伤的患者越来越多,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气管切开术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常用手段,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气管切开术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也越来越显著,得到临床的广泛认可。但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因此采取有效的方法预防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下呼吸感染是十分中重要的。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术后下呼吸感染预防的相关研究,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对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下呼吸感染的预防措施进行总结和分析,旨在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病人下呼吸感染的发生率。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气管切开术 下呼吸道感染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鼻塞式持续性气正压通气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130例重症肺炎患儿进行研究,通过奇偶数分组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使用经鼻导管吸氧治疗,观察组使用鼻塞式持续性气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和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的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7.7%,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血气分析指标方面,治疗前,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的PaO2、S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重症肺炎采用鼻塞式持续性气正压通气治疗临床效果显著,有利于各项血气分析指标的改善,值得推广。

  • 标签: 鼻塞式持续性气道正压通气 小儿患者 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研究孟鲁斯特治疗伴有小气病变慢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7年3月到2017年1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伴有小气病变的慢性咳嗽患者,通过电脑随机的分为观察者40例,对照组4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基础治疗,对观察组在基础治疗添加孟鲁斯特治疗,并观察与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通气功能情况。结果两组研究对象经过不同的治疗方法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肺通气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孟鲁斯特在治疗伴有小气病变慢性咳嗽方面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孟鲁斯特治疗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伴有小气病变的慢性咳嗽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促进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快速恢复,从而进一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孟鲁斯特 小气道病变 慢性咳嗽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