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主动脉壁夹层动脉瘤(ADA)病人进行循证护理,探索其对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ADA干预的32名患者,并采用随机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6名,观察组使用循证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结果:不管是在生理功能、独立性、社会关系、精神信仰和生活质量评分,还是在SAS、SDS评分方面,观察组都比在护理之前有了显著的改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及SAS、SDS评分较两组都有显著差异(P

  • 标签: 循证护理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心理及生活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休克患者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方法分析2006年3月-2008年5月收治股动脉搏动较弱或者根本摸不到股动脉搏动206例休克患者股动脉穿刺采血方法。分成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6例。观察组新方法穿刺,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比较2组穿刺成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4。结论新穿刺方法安全、可操作性强,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休克 股动脉穿刺 体会
  • 简介:目前,多数医疗单位仍采用汞柱血压计听诊法测血压,并以肱动脉的血压值来代表周边血压值.此法不需高度熟练的操作技术,重复性好,使用工具简单.但临床应用中,医务人员感到在冬春季节用此法测血压时,由于测量部位不易暴露,既给患者带来了不便,又可因暴露不充分,袖带缠缚部位偏移,影响了测得值的准确性.为了寻求更便于测量血压的部位,我们测量观察了前臂桡动脉血压,并与肱动脉血压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测试对象抽测本院住院患者及陪护家属23人,其中男10人,女13人,17~52岁.1.2方法(1)血压计选用上海医疗设备厂产的根据国家标准GB3053-82设计的台式血压计,经计量部门校正检测符合标准,袖带长宽为50cm×14cm.测量时选用同一听诊器;(2)肱动脉血压测量法按WHO的规定进行,胸件置于袖带外[1];桡动脉血压测量法基本同肱动脉血压测量法.不同点是:暴露右前臂,袖带驱尽空气后平整无折地缠缚于前臂下部,松紧以能放入1指为度,袖带下缘距腕关节4~6cm,听诊部位为桡动脉搏动最强处.测量时保持环境安静.每种方法测2次,每次间隔30s,最后取2次的平均值;每种方法间隔1min.每种方法测量的先后顺序用随机方法选定.计量单位为KPa.

  • 标签: 测量 血压 桡动脉
  • 简介: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是一种全身性动脉性疾病,是由于周围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物质不断扩大和继发性血栓形成引起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而造成肢体急、慢性缺血的一组临床证候群.近年,ASO已成为中老年人常见的周围血管闭塞性疾病,好发于腹主动脉下端、髂动脉、腘动脉等处.1994年2月至2001年9月我们共收治ASO18例,均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围手术期 护理 血管造影
  • 简介:移植肾动脉狭窄是肾移植术后一个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为3%-16%,可直接造成移植肾功能丧失。其临床表现以持续性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为显著特征,而高血压持续存在,加重了移植肾微血管的改变,使移植肾供血不足,肾功能减退、恶化,最终导致移植肾丢失。介入治疗因创伤小,治疗效果显著且避免了二次肾移植给患者造成的身心痛苦和巨大的经济负担,

  • 标签: 移植肾动脉狭窄 支架置入术 肾移植术后 护理 肾功能丧失 肾功能减退
  • 简介:产后大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产妇被切除子宫的原因之一.多年以来,我们一直在探索既要有效止血,又能保留子宫、维持妇女生殖内分泌功能的方法,自2000年开始,我院开展了经导管动脉栓塞术(TAE),既能达到上述要求,同时具有创伤小、止血快、子宫和卵巢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手术前后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给予及时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治疗 护理体会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子宫 止血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 随着我国老龄 化时代的加速发展 及生活水平的提高 , 冠心病 (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 的 发病率逐 年上升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 是治疗冠心病最有效的 方法 一 , 其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CABG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往往 通常 是 各种 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显然,了解 各种相关因素 之间 的关系有利于选择正确的 治疗手段 , 以 达到改善手术预后的目的。 

  • 标签: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并发症   护理措施
  • 简介:动脉高压(pulmonaryarterialhypertension,PAH)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肺血管床结构或功能的改变,导致以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升高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患者进行性呼吸困难和运动受限,最终右心功能衰竭而死亡。PAH是一个涵盖整个心肺血管循环系统的临床问题,治疗非常棘手。

  • 标签: 肺动脉高压 儿童 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别称为颈性眩晕,属于颈椎病中比较常见的类型之一,据相关研究报告中指出,大约有四成左右的颈椎病患者都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而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风险仅低于神经根型颈椎病,当患者出现眩晕以及恶心等反应时,特别是在活动时症状有所加重,则属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中较为典型的临床症状特征,为患者身心健康以及生活品质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将围绕护理干预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研究进展作如下阐述。

  • 标签: 护理干预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进展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改进婴幼儿穿刺采血方法,以提高工作效率,减轻患儿痛苦。方法对108例住院需采集血标本的婴幼儿采用桡动脉穿刺采血法.观察临床效果。结果穿刺成功率100%,无一例皮下血肿及其它护理并发症。结论婴幼儿桡动脉穿刺采血操作安全、易行。穿刺成功率高,避免了传统的静脉采血的弊端,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桡动脉采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将我院50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双盲随机法分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全方位护理。比较两组满意的程度、住院的时间、远端栓塞、出血、感染等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满意的程度高于对照组,住院的时间短于对照组,远端栓塞、出血、感染等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实施全方位护理效果确切,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和提高满意度,缩短住院的时间。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临床护理方法 效果
  • 简介:摘要: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一种常见的神经介入治疗方法,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通过引导导管和微型线穿过血管,将栓塞物注入瘤内,以阻塞瘤腔血流,从而促使动脉瘤逐渐衰退。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病史、体格检查和影像学评估结果。颅内动脉瘤栓塞术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术后,瘤腔血流被有效地阻塞,动脉瘤的大小逐渐缩小。患者的症状也有所改善,头痛和眩晕症状明显减轻。然而,在手术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风险和并发症。术中可能发生导管穿透血管壁、栓塞物脱落或移位等情况,这可能导致脑梗死或出血等严重后果。因此,在选择手术方法和操作过程中,医生必须谨慎权衡利弊。颅内动脉瘤栓塞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方法,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和预防瘤腔扩大。

  • 标签: 颅内动脉瘤栓塞术 临床分析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应用以及护理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接诊的90例接受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针对性护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接受护理之后,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整体更低。结论:在实际针对患者实施有创动脉血压监测的过程中,通过合理选择护理方式,能有效保证患者的安全,降低各类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

  • 标签: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应用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肿瘤患者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对于控制肿瘤的生长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作用。本文总结了在肿瘤患者动脉化疗栓塞介入治疗中的护理体会,强调了护理在治疗中的重要性以及关键的注意事项。通过对患者的病情观察、术后的体位与休息管理,护理人员可以有效提高治疗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不适,为患者提供全面的关怀和支持。这些护理体会有望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提高肿瘤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 标签: 肿瘤患者 动脉化疗栓塞 介入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时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护理预防措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1999年10月-2006年11月行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患者资料共41例,研究并发症出现的原因、护理方法,总结相应的护理预防措施。结果出现并发症36例,其中出血15例,血小板减少14例,肢体缺血3例,肾功能衰竭2例,脑栓塞1例,感染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予以纠正。结论仔细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积极做好预防性护理及针对性的处理可以降低并发症发生。

  • 标签: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急性冠脉综合征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经桡动脉或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的护理效果比较及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方法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者60例为对象,30例是参照组,30例是研究组,参照组实施经股动脉穿刺,研究组应用经桡动脉穿刺,均实施优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病率更低,与参照组比较,差异P

  • 标签: 经股动脉穿刺 冠状动脉介入 并发症 经桡动脉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介入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0例,将其均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程介入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研究。结果:经对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经桡动脉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治疗时,进行全程介入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护理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使用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