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5年8月29日,由陕西省口腔医学会、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联合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国际口腔医学论坛筹备会在西安曲江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陕西省口腔医学会赵铱民会长、陈永进副会长兼秘书长,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陈吉华院长、贺建军副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周洪书记、常晓蜂院长、黄瑞哲副院长以及来自内蒙古、山西、河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的口腔医学会会长和多家口腔医院院长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陕西省口腔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永进教授主持。

  • 标签: 国际会议中心 西安交通大学 医学论坛 丝绸之路 口腔 第四军医大学
  • 简介:经有关部门批准,2008年第12届国际口腔癌大会(12thInternationalCongressonOralCancer)将于2008年5月22~25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召开。这是ICOOC首次在我国举办的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将邀请国际著名专家对口腔颌面一头颈肿瘤防治的最新进展做专题报告,并对口腔癌的流行病学、预防、诊断,手术、放化疗、生物治疗,组织缺损修复重建、术后康复、护理以及肿瘤病理学、分子生物学研究等方面进行广泛讨论。此次会议将是在我国举行的口腔颌面肿瘤领域规模最大、级别最高的学术盛会,参会论文将被收录Ora/Oncofogy2008年增刊。欢迎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头颈肿瘤、口腔病理、口腔修复、口腔种植、耳鼻咽喉和肿瘤放化疗各级医师及从事口腔癌流行病学、诊断学、组织病理学和基础研究的专家学者踊跃投稿,积极参会。

  • 标签: 上海国际会议中心 口腔癌 口腔颌面肿瘤 学术研讨会 肿瘤放化疗 口腔颌面外科
  • 简介:作为香港牙科的主要组织,香港牙医学会(KHDA)一直致力于探寻口腔医学发展之路。KHDA将于今年首次举办"第一届香港国际牙科展暨研讨会",一是庆祝KHDA成立六十周年,二是进行学术交流,希望通过这次展会,能够提供香港

  • 标签: 国际牙科 展研讨会 牙科展
  • 简介:国际口腔医学杂志》(原《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编辑委员会每4年1届,第3届编辑委员会于2006年4月届满,现成立第4届编辑委员会,任期4年。本届编委会由127名中外知名专家、教授组成,其中美国、日本、意大利、韩国、英国、加拿大等外籍专家13名,中国香港地区专家4名,《国际口腔医学杂志》编委会正逐步走向国际化。

  • 标签: 口腔医学杂志 编辑委员会 国际化 外籍专家 中国香港地区 国外医学
  • 简介:我国口腔正畸博士张丁及邓雨萌分别获国际奖我国口腔正畸博士张丁及邓雨萌在日本和香港研究进修期间的研究论文分别获1994年美国国际骨代谢会议的优秀青年研究者奖及1994年国际牙科研究会(IADR)的NorionMRoss奖。北京医科大学口腔正畸科讲师张丁...

  • 标签: 口腔正畸 张丁 国际奖 骨代谢 北京医科大学 口腔生物学
  • 简介:会议时间:2011年11月18~20日会议地点: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山东省青岛市山东路52号华嘉大厦4层主办单位:亚洲经贸发展促进中心海名国际会展集团

  • 标签: 口腔护理 国际 展览 订货 器材 齿科
  • 简介:目的建立卵巢去势法大鼠骨质疏松模型,观察下颌牙槽骨及牙齿的组织学改变。方法3周龄雌性SD大鼠40只,随机平均分为2组:去势组和对照组。术后1、3个月各取大鼠心脏血,用发光法测定血清雌二醇;比较两组体重增加的差异;下颌硬组织脱矿后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下颌牙槽骨及下颌牙的组织形态变化。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去势组的雌激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体重增加明显(P〈0.05);松质骨内骨小梁变细,排列稀疏;下切牙前期牙本质层变薄。结论去势法SD大鼠骨质疏松模型成熟可靠,下颌牙槽骨表现出明显的骨质疏松样改变,牙齿硬组织形成能力降低。

  • 标签: 骨质疏松 卵巢摘除术 牙槽骨 下切牙
  • 简介:肿瘤、外伤等原因常造成颌面部骨组织的缺损与缺失,而组织工程已成为骨缺损修复研究的新热点。支架材料是骨组织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种支架材料都有其各自的特点,现就复合支架材料在口腔骨组织工程领域的研究与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颌面骨缺损 支架 复合材料 生物相容性 纳米材料
  • 简介:目的通过分析比格犬自体牙移植术后影像学和组织学变化,探究移植牙的牙周组织修复机理.方法选择1只8月龄比格犬,左侧下颌前磨牙区为受体区进行前牙自体牙移植.术后进行X线检查和组织学HE染色,观察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X线片显示1号移植牙(左侧下颌第二前磨牙位)牙周间隙明显缩小,根尖周可见小范围透射影像,牙颈部有外吸收影像;2号牙(左侧下颌第一前磨牙位)根管内上1/3部分出现牙根内吸收.术后2个月X线片表明移植牙牙周愈合情况良好,1号牙外吸收影像稍增大,2号牙内吸收影像未见扩大.组织学HE染色切片可见根尖部有纤维束形成,但在牙颈部、髓腔和根尖部有大量淋巴细胞和少量浆细胞浸润.结论自体牙移植术后牙周膜愈合较好,但牙齿拔除时要注意减少牙颈部的机械损伤,移植后牙髓治疗的时机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要素之一.

  • 标签: 自体牙移植 组织学 牙周膜愈合 炎症
  • 简介:本文报道一种与上颌种植有关的软组织重建和软组织缺损修复的方法。从种植区邻近腭部粘膜取带蒂粘膜下结缔组织瓣置于种植区,供区保留原有上皮覆盖,种植区可获得软组织并具有多种优点。带蒂软组织瓣移植已用于多种情况:即刻种植后关闭伤口;牙龈乳头重建;缺损和软组织瓣裂开的修复以及骨移植和种植体周围炎治疗后伤口的多层关闭。103例用此方法治疗超过32个月,仅2例发生软组织瓣部分坏死,所有病例比术前有明显改善。

  • 标签: 腭部粘膜下 结缔组织瓣 修复 下颌局部缺损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临床和组织学评价牙周手术后探针进入牙周组织的程度。研究对象为4只比格犬,共制备38个三壁骨袋,并保持3个月。随后,对其中26个骨袋进行牙周手术(手术组),其余12个骨袋作对照。分别在术后第4、8、12、16周处死动物,处死前即刻用银根管探针代替牙周探针置于龈沟内并固定于牙面。将组织块制成切片后进行组织形态学评价,其指标如下:探针尖端位置与结合上皮根端的关系、新结合上皮的长度、结合上皮根方结缔组织附着的平均长度。结果表明,术后4周时手术组和对照组的探针尖端分别位于结合上皮最根端的根方一1.37±1.73mm和-0.20±0.15mm;术后16周时,两组的探针尖端分别位于结合上皮最根端的冠方0.58±0.3lmm和0.40±0.20mm。术后4周和8周时手术组新结合上皮的长度均小于对照组,并具有统计学显著(P〈0.05)。术后4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新结合上皮的长度分别为0.73±0.60mm和1.19±0.02mm;8周时分别为1.77±0.52mm和2.15±0.00mm。新生结缔组织的长度在两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表明,至少在术后2个月内不应进行牙周探诊;如果在此之前探诊,探诊力可能会损伤软组织一牙齿之间的联系。

  • 标签: 牙周组织 手术后 针尖 结合上皮 显著性差异 牙周探诊
  • 简介:为获得较好的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的临床效果.大多数作者都把重点放在手术技术上。然而.很少有研究报道这种手术干预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尽管手术并发症并不是经常出现且没有生命危险.但并发症确实存在。这些并发症让手术者产生了担心.而最使手术者担心的并发症是术中及术后出血.而这种情况是否发生取决于腭黏膜固有的血管分布的密度。本文是一项人类解剖学的研究,作者证实了硬腭形态学与腭大血管神经束的分布之间的关系.由此证实此关系是否是选择治疗方案的决定因素。本研究包括了与应用解剖有关的两部分:骨学(第一部分)及解剖(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包括30个不同形状和不同缺失牙牙列的上颔骨,作者观察和比较了腭大血管神经束、硬腭形态与拔牙和戴入可摘局部义齿后骨重建之间的关系;第二部分包括12个新鲜的人类尸体上的上颌骨.向其动脉系统注入彩色乳胶后,切开标本,观察腭大神经血管束的分布。运用不同的组织获取技术对两个不同形态的上腭进行解剖手术。这样.手术者就可以首先详细了解硬腭的血管分布状况.然后估算获取结缔组织区域与腭大血管神经束分支的关系,最后制定出预防出血的方法。

  • 标签: 结缔组织移植 出血性风险 人类硬腭 腭动脉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评价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之间是否为正相关。纳入了60位20-35岁的患者(30位男,30位女),对其右上尖牙、侧切牙和中切牙的软组织进行检查。使用一个带有橡皮止动片的牙髓探针和一个分辨率为0.01mm的数字化卡尺进行数据测量。获得的数据包括角化龈的宽度和厚度。结果显示,侧切牙的平均角化龈宽度最宽(5.54±1.09mm),中切牙次之(4.62±1.02mm),尖牙最窄(4.32±1.33mm)。中切牙的平均牙龈厚度最厚(1.17±0.20mm),侧切牙次之(1.04±0.24mm),尖牙最薄(0.87±0.27mm)。男性与女性之间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上颌尖牙(Pearsonr=0.398,P〈0.05)、侧切牙(Pearsonr=0.369,P〈0.05)和中切牙(Pearsonr=0.492,P〈0.05)区域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为正相关。初步得出结论,对于20-35岁的患者,右上尖牙、侧切牙、中切牙的角化龈宽度和厚度之间为正相关。

  • 标签: 牙龈组织 厚度 宽度 角化 上前牙区 数据测量
  • 简介:目的:研究阿魏酸钠对伴糖尿病的牙周炎大鼠牙周组织微循环的影响。方法:利用自主构建的伴糖尿病的牙周炎大鼠模型,检测阿魏酸钠干预1月、3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抑制剂(阳性对照)处理后牙龈出血指数、牙松动度、牙槽骨吸收值;HE染色检测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情况;血管渗透染色检测牙龈血管渗透;免疫组化检测VEGF及CD34在各组牙周组织内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出血指数、牙松动度明显减轻,牙槽骨丧失程度得到改善,且这种功效随干预时间延长而更加明显。HE染色结果表明,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组织中炎症细胞显著减少,牙周膜排列整齐,可见成骨细胞。血管渗透染色结果表明,阿魏酸钠干预后,牙龈血管渗透较未干预组大鼠明显减小。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阿魏酸钠干预后MVD计数明显降低,大鼠牙龈中VEGF阳性表达细胞明显减少,着色减弱。VEGF抑制剂处理后能得到与阿魏酸钠干预3月后一致的结果。结论:阿魏酸钠可能是通过抑制牙周组织VEGF表达,来改善伴糖尿病的牙周炎牙周组织微循环。

  • 标签: 牙周炎 糖尿病 微循环 阿魏酸钠
  • 简介:目的:对比不同特异性组织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的牙周再生能力。方法:体外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periodontalligamentstemcells,hPDLSCs),人颌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jaw-derivedbonemarrow-derivedmesenchymalstemcells,hJBMMSCs)和人髂骨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iliac-derivedBMMSCs,hIBMMSCs),成骨诱导后进行成骨指标检测。间接共培养JBMMSCs/IBMMSCs与PDLSCs,通过RT-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观察组织特异性来源的细胞间交互作用。构建JBMMSCs/IBMMSCs+PDLSCs细胞聚合体(cellaggregates,CAs),检测成骨基因表达以及裸鼠皮下8w异位牙周再生能力。结果:经成骨诱导,hJBMMSCs的成骨相关指标表达均显著高于hIBMMSCs和hPDLSCs(P〈0.05)。经JBMMSCs诱导的PDLSCs的成骨基因表达显著高于IBMMSCs(P〈0.05);JBMMSCs+PDLSCsCAs成骨相关基因表达高于IBMMSCs+PDLSCsCAs(P〈0.05),并且在裸鼠皮下异位再生牙周组织,前者形成排列规律的垂直于CBB表面的牙周膜样纤维,并且有更多新生骨基质沉淀。结论:PDLSCs和JBMMSCs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间充质干细胞,是更合适牙周组织再生的种子细胞。

  • 标签: 牙周再生 颌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髂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牙周膜干细胞 细胞聚合体 再生微环境
  • 简介:腺泡样软组织肉瘤是一类罕见的软组织肉瘤,具有一定的组织学特异性,肿瘤细胞的分化水平不一,临床表现多样。该病主要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女性多见。头颈部发病少见,且以舌和眼眶为主,而发生于颊部者极为罕见。本文报告1例颊部腺泡样软组织肉瘤,并结合文献对其临床表现、诊断、组织学特点、治疗及预后进行讨论。

  • 标签: 腺泡样软组织肉瘤 肉瘤 颊部
  • 简介:目的:研究舌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lymphaticvesseldensity,LVD)和舌鳞状细胞癌患者淋巴道转移的相关。方法:舌癌样本来自138例实施舌癌切除术的患者。利用单克隆抗体D2-40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对照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LVD的差异。利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估舌癌患者的LVD和临床病理因素的联系。结果:舌癌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正常组织(P〈0.01)。已发生转移的肿瘤组织中LVD明显高于未转移肿瘤组织(P〈0.01)。LVD与舌癌患者T分期、分级、淋巴结状态和临床分期(r=0.229,0.221,0.794,0.740)具有紧密联系。结论:LVD有规律的增长可能是舌癌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有助于预测舌癌患者早期的淋巴转移。

  • 标签: 舌鳞状细胞癌 生物标记 淋巴转移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随着骨组织工程研究的迅速发展,寻求能够作为细胞移植及引导新骨生长的支架,以充当细胞外基质的替代物成为研究的主要热点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尝试利用生物材料复合技术,通过调节复合材料的比例及相应的组合方式使其发挥各自的优点,进而制作出理想的支架材料。本文分别就丝素蛋白、壳聚糖以及丝素蛋白-壳聚糖复合生物材料的结构、性能及其在骨组织工程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丝素-壳聚糖支架 骨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