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 目的 探讨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 149例胎盘病理结果提示绒毛膜羊膜炎的新生儿临床资料,对新生儿的出生胎龄、分娩方式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统计,对与新生儿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39例新生儿发生感染,新生儿分娩方式、出生体重、羊水性状、羊水量、胎盘胎膜分泌物培养、胎儿窘迫、临床绒毛膜羊膜炎等因素不同时新生儿感染发生率明显不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5) 。Logistic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阴道助产、胎盘胎膜分泌物培养阳性、胎儿窘迫及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是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 ( P<0. 05) 。结论 阴道助产、胎盘胎膜分泌物培养阳性、胎儿窘迫及临床绒毛膜羊膜炎是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感染的高危因素,如存在以上高危因素应积极进行干预以预防和降低新生儿感染发生率。

  • 标签: 组织学绒毛膜羊膜炎 新生儿感染 高危因素
  • 简介:ChineseJournalofTissueEngineeringResearch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期刊(2017版)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国内唯一一本传播组织工程研究领域创新结果经同行评议的专业学术期刊出版重点:出版来自组织工程领域的种子细胞研究、生物材料研究、骨科植入物研究、组织构建研究的创新成果的优秀文章;优先出版来自于组织工程研究项目接受省级、国家级各项基金资助课题的优秀文章;出版来自国内外组织工程研究优秀团队撰写的多中.

  • 标签: 工程 总览 领域 文章 研究 期刊
  • 简介:摘要当前,世界的总体发展方向是和平共赢的,不过在中东、非洲等地区局部战争也时有发生,因此在医学领域内战场救护仍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方向。科技的不断进步使得战争武器也随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现代化的战争中武器呈现出多样化、致伤强的特点,对战场救护的组织与管理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战场救护的现状,而后从心理素质加强、一专多能及网络信息化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了提升战场救护组织与管理效率的措施。

  • 标签: 战场救护 组织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隐球菌糖原染色的因素,改善染色效果。方法:选取隐球菌染色阳性的肺组织标本,比较高碘酸水溶液浓度氧化不同时长、雪夫氏(Schiff)染色时间对PAS染色质量的影响。结果:浓度为l%高碘酸溶液,氧化30分钟,雪夫氏(Schiff)染色15分钟,可取得较好的染色效果。结论:进行隐球菌糖原染色时,氧化程度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糖原染色法 组织病理 隐球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立止血与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方法将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120例烧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行术前静脉注射立止血措施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行术前常规静滴止血敏止血和复合皮移植术治疗。治疗后,分别对两组患者创面修复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统计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修复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为73.3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1)。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及出血时间分别为(88.64±20.22)g、(118.23±42.23)s;对照组分别为(136.45±30.43)g、(153.46±55.52)s,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P〈0.0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为2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烧伤整形中,静脉注射立止血能有效减少患者创面的出血量,加快出血控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疗效显著,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烧伤整形 立止血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 复合皮移植术
  • 简介: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血清中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的表达与肝组织病理状态相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住院并完成肝脏穿刺的HBV携带者65例,进行肝组织病理病变程度诊断、慢性肝炎的炎症分级(GO—G4)和纤维化分期(S0—S4);同时用ELISA法、基因扩增法分别检测血清乙肝病毒标志物、HBV-DNA。用ELISA法测定血清MIF水平。结果65例HBV携带者血清MIF水平为(19.352±23.710)ng·mL-1;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值为1.34±0.567;肝脏病理纤维化分级S值为1.51±0.868。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HBV携带者血清MIF与肝脏病理炎症分级G和纤维化分级S呈正相关(r分别为0.379、0.637,P分别为0.02、〈0.01)。结论MIF的高水平表达可能与HBV携带者炎症慢性化和纤维化加重的发生相关,检测其血清水平可作为评估HBV携带者肝脏病理病情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 肝组织病理 炎症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F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其组织学发生机制。方法总结CFT患者13例资料,通过分析其组织学形态特点与免疫组织化学表型来进行探讨。结果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增大的肿块,均为单发性肿块且手术切除后无复发。影像学结果表现为界限清楚的无包膜肿块(实质内散高密度的钙化灶现象),肿瘤直径范围1cm-15cm,肿瘤切面存在淡黄色斑点形状的钙化灶(有沙粒感)。免疫化学表型分析结果显示肿块内梭形细胞表达波形蛋白(仅有1例表达CD34),与炎组织不同的是CFT组织中lgG和lgG4被显著表达(lgG4+/lgG+>50%),而lgG1和lgG3表达的细胞比较少见。结论CFT患者肿块的病理学特征比较突出,该类肿瘤可能是lgG4硬化性疾病中一种新的独立实体。CFT发病的重要诱因是随炎性病变或者创伤。

  • 标签: 钙化性,纤维性肿瘤,病理学特征,组织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乙型肝炎不同中医证型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的情况,为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对555例慢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并对肝穿组织常规HE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分析慢乙肝不同证型肝组织内HBsAg、HBcAg表达情况。结果慢乙肝中医隐证型患者炎症分级≥G3占29.63%,纤维化分期≥S3占8.75%,不同中医证型肝组织HBsAg阳性表达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HBcAg阳性表达在6个证型间分布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以隐证型为对照,肝郁脾虚证、肝肾阴虚症、肝郁气滞证、湿热蕴结证、瘀血阻络证肝组织内HBcAg(+++)表达患者明显增多,而其中肝郁气滞证、湿热蕴结证HBcAg(+++)表达患者高于其于各证型。结论慢乙肝中医隐证型部分患者炎症分级、纤维化分期高,应及早发现治疗;不同中医证型肝组织内HBcAg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P<0.05)。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核心抗原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在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治疗的56例患者,对照组使用套扎术进行治疗,实验组使用内镜下组织胶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与安全。结果实验组的总有效率(92.86%)要明显高于对照组(67.86%),且实验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4.29%)要明显低于对照组(42.86%),P<0.05。结论内镜下组织胶注射对于治疗肝硬化胃底静脉曲张出血效果极佳,且安全较高,所以可以推广此治疗方法。

  • 标签: 内镜 组织胶注射 肝硬化 胃底静脉曲张出血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了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研究纳入了2018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60例SAP患者。其中26例接受CVVH加常规内科治疗(CVVH组),34例接受常规内科治疗(对照组),探讨CVVH和常规内科治疗在SAP治疗中的作用。结果:治疗后CVVH组疗效比对照组高(P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 简介:科研活动中,作者姓名混淆问题日益突出,如果每个科研人员能拥有一个永久的国际科研身份证号,则会提高人员识别的准确率,提升展示研究人员的科研成果和学术影响力的能力。为此,中国科学院文献文献情报中心推出中国科学家在线(iAuthor)系统(http://iauthor.as.cn),

  • 标签: 系统 国际 科研活动 文献情报 中国科学家 中国科学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第十三届国际体视学大会将于2011年10月19—23日在北京清华大学举行。会前将举办国际数学形态学培训班。所有参加第十三届国际体视学大会的人员均可免费参加该培训班。通过课程培训者将获得证书。数学形态学(MathematicalMorphology),诞生于1964年,是由法国巴黎矿业学院博士生赛拉(J.Serra)和导师马瑟荣提出的,现已经构成一种新的图像处理方法和理论,成为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且已经应用在多门学科的数字图像分析和处理的过程中。这门学科在计算机文字识别,计算机显微

  • 标签: 数学形态学 培训班 体视学 国际 图像处理方法 数字图像处理
  • 简介:组织工程是目前公认的最有可能在临床取得实际效益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种子细胞方面,干细胞向成骨细胞的诱导分化、种子细胞的体外大规模扩增等是组织工程骨构建和临床应用的首要环节和基本要素.生物材料研究的热点在于新型仿生化、智能化生物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在组织工程骨的构建方面,血管、神经化组织工程骨的同步构建与应用研究是骨组织工程由基础向临床应用的关键环节.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骨组织工程已得到初步临床应用,在取得较好疗效的同时,又为骨组织工程的基础研究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本文从种子细胞、生物材料、组织构建及其临床应用等方面对近年来骨组织工程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对骨组织工程研究现存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骨组织工程进一步发展的若干策略.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研究进展 生物材料 种子细胞 成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唇裂患儿术后组织胶水应用的相关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五官科从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90例唇裂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辅助进行常规小儿唇裂缝合术。对患者术后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缝合后,唇形美观。患者平均住院时间为(6.5±1.6)天。结论唇裂患儿术后组织胶水的运用,能够保证患儿唇部的美观度,还能缩短患儿手术的时间,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 标签: 唇裂 患儿 手术 医用胶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直肠癌系膜淋巴结(LN)大小、分布、转移及微转移规律。方法对全直肠系膜切除的直肠癌标本用LN显示液处理,切取的LN以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本组31例548枚LN,27例(87.1%)153枚(27.9%)NL发现转移.其中,直径小于.05cmLN366枚(66.8%),转移91枚(59.5%).转移病例中,后壁直肠癌19例,78枚LN转移,75枚沿直肠上动脉分布.侧壁直肠癌12例,75枚LN转移,同侧直肠上动脉分支、直肠中动脉旁转移37和8枚,对侧分别为9和0枚。结论直肠癌大部分转移LN直径小于0.5cm,主要分布于直肠上动脉旁.LN转移与肿瘤方位有关,后壁癌可同时沿肿瘤两侧系膜扩散,侧壁癌以同侧LN受累为主。

  • 标签: 直肠癌 解剖病理学 研究
  • 简介:随着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单纯的定性诊断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临床的需要,超声定量分析技术的研究日益受到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超声工作者的重视。超声组织定征(ultrasonictissuecharacterizationUTC)是探讨组织结构的声学特性与超声声像图特征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基础与临床应用

  • 标签: 超声组织定征 视频法 射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