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我在《中国南方猎古俗试探》(以下简称《试探》)文中认定:猎习俗曾经广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存在于原始社会时期的农业民族之中.特别引人注意的是,在猎民族的猎活动中,还伴随着制作人头形象的行为;这种人头形象制品,不仅作为猎文化的个重要内容而存在,还常常是我们认识、甄别猎文化的指示物.本文试图进步论述猎习俗在中国的起源和演变情况,谬陋处请教正.

  • 标签: 民族 起源 头形 首文 首行为 首柱
  • 简介:走入新千年之时,首都博物馆新馆筹建工作全面展开。新的基本陈列要有新的内容、新的思想、新的设计、新的展陈手段与现代化新的科技成果相结合,借以展现北京地区自然、历史和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与特征。本人认为认真研讨新馆基本陈列的主导思想是基本陈列的关键,因为通过基本陈列内容的展现,能使观众直观地感受到我们新馆建设的方向与方针。

  • 标签: 首都博物馆 陈列工作 藏品 文化遗产
  • 简介:<正>1959年至1960年,在新疆吐鲁番县阿史塔那村北发掘了四十座古墓。在这些古墓中,发现了不少的人蛇身的伏羲、女娲的绢画。在与其相隔遥远的小亚细亚附近的黑海之滨,在斯基泰人的神话中,亦出现了“腰上是女身,腰下是蛇身”的蛇女。在古埃及所崇拜的诸神中,亦有蛇神。在希腊的克里特神庙中,亦有持蛇女神的画像。

  • 标签: 蛇图腾 《山海经》 绢画 斯基泰 女娲 岩画
  • 简介:“大嘴”先生是别人给起的绰号,有褒有贬,既雅亦谑。其实,“大嘴”先生的嘴不大,个头倒不小,身体倍棒,牙口特好,有副“消石化铁”的好胃口。

  • 标签: 淮扬菜 饮食文化 民俗文化 中国
  • 简介:唐代以来,摩醯罗天形象逐渐适应中国的审美观念。明清时期,“菩萨相”类型的摩醯罗天常见于水陆画中,其形象带有浓厚的汉地风格。“菩萨相”类型的摩醯罗天可以追溯到高昌回鹘时期的柏孜克里克第17窟中的形象,该窟中的摩醯罗天应是内地文化影响的结果。

  • 标签: 摩醯首罗天 “菩萨相”类型 高昌回鹘
  • 简介:拙作《南京牛山郑和归葬处之考证》(以下简称《考证》)发表后,因该项研究工作又取得了新的重要的进展,故需要对《考证》文的有关章节进行必要的修改和完善,即《郑和研究》2003年第1期,第39页46行至第40页5行为止,作如下修改:

  • 标签: 南京市 牛首山 郑和 明朝 中国
  • 简介:东晋著名文学家陶渊明曾作有,这是他临终前为自己写的挽歌(采吴小如的观点).其挽歌从死者自身的立场来想像离开人世之后的诸般情形--这在中国诗史上尚未有过,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吧!陶渊明为什么对死亡作如此参悟,毫不忌讳死亡呢?我以为老庄的自然主义生死观对他有着很深的影响.

  • 标签: 陶渊明 《拟挽歌辞三首》 东晋 文学评论
  • 简介:(本刊讯记者莫自才)4月3日,由青海土族研究会主办,青海民族大学、三川发展促进会承办的中国土族文化论坛首场讲座在青海民族大学开讲。省政协副主席、青海土族研究会会长

  • 标签: 中国土族 土族文化论坛 文化论坛讲
  • 简介:为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三十周年,《日本现代版画展1950—1990》于2002年11月22日-12月1日,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展出。此次展出了日本46位版画家1950年至1990年间的87幅力作,其中包括从画多年的资深画家的作品和近年来在日本崭露头角的青年才俊的作品。

  • 标签: 日本 现代版画 展览活动 1950—1990年 首都博物馆
  • 简介:<正>元明剧中写到献祭。《赵氏孤儿》第二折公孙杵臼云:程婴,你"抬举的这孤儿成人长大,与他父母报仇雪恨。""早拿出奸臣帅府中,断分骸祭祖宗,九族全诛不宽纵。"公孙讲的"断分骸祭祖宗",即断奸臣之首祭献祖宗。又《鸣凤记》四十出,严世蕃被腰斩,林润用他的头祭告郭侍郎:"[小外]严世蕃已迎过四门,腰斩于市,首级献在台下。[小生]取过来。[吏捧上小生看介]咄,你那贼子,也有今日……左右抬祭礼过来,就此设立神主,祭告郭爷。……恩师大人,严世蕃奸贼之首,已献在灵前,望赐明鉴。"再有《投梭记》十五出,钱凤于新亭设鸿门宴,欲杀戴渊,巡逻官唱:"从来杯酒生毒鸩,敢将金革衽,将旗旆

  • 标签: 祭旗 戏曲家 元明 鸣凤记 公孙杵臼 严世蕃
  • 简介:曹雪芹的《红楼梦》包含着许多文化批评意见或主张,而以小说批评、文学匾题与园林关系、人格理想批评,以及崇尚女性意见为主,从思想精神实质角度看,上述文化批评意见或主张中蕴涵着突出的反传统特征.造成这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作者思想、学识、人生境界、社会观念方面的原因,也与时代社会思潮、其时士人的心理状态,以及特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意识发展水平有密切的关系,但择要而言,这种文化批评的反传统特征更主要地来源于跟清朝俱生,并作为有清代恪守不变的'崇满洲'及其导致的思想意识.'崇满洲'除了在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等方面给作为统治民族的满族以优待和特权外,更在思想意识方面给这社会阶层造成了高贵优越、轻视传统、惟我独尊、鄙睨切等思想意识或心态,也从而成为《红楼梦》文化批评反传统特征的根因.

  • 标签: 红楼梦 文化批评 叛逆性 首崇满洲
  • 简介:部《洛阳年鉴》出版,皇皇巨构,把全市1999年全年大事进行梳理,分类记人,而且图文并茂,不同凡响。和方志样,年鉴同样多为存史、资治、教化服务,但其编纂不同于方志,必须度,真是千头万绪,非同小可。现在我们开卷有益,首先应该感谢列名卷的编辑同仁。

  • 标签: 方志 洛阳 年鉴 编纂 出版 教化
  • 简介:1960年底,美国中央情报局号称完成了意义最为重大的项使命:终于确认了中国核计划的存在。肯尼迪和约翰逊两届政府的最高决策班子,在上世纪60年代相当多的时间里,就如何对中国核计划作出反应,以及用军事或外交手段来遏制中国的核计划;中国核计划对东南亚和世界局势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如何谋求苏联合作对付中国的核计划等等,进行了系列的评估和辩论。使用武力打击中国核计划的方案,不仅被提出,甚至已经有了雏形。

  • 标签: 美国中央情报局 遏制中国 原子弹 内幕 阴谋 核计划
  • 简介:本文就敦煌摩尼教写卷《下部赞》之三音译诗偈,在西方学界语言学研究的基础上,参合汉文音译习惯,着重依据传统汉籍、汉译佛典以及近年霞浦发现之新资料,藉助传统史学的考据法,首先申论《下部赞》辑入音译诗偈之原因,继而讨论第音译诗偈,指出其由於多有文字脱落,复缺题签,因而尽管学界就其残存文字有所复原,但多难确定,更无从确认该诗偈之内容;然作者在写卷意译诗偈中发现该偈名称遗迹,通过对偈名之辨释,蠡测其大体内容。就第二音译诗偈,作者在把握音译意群大体含义的前提下,比照汉文摩尼经的意译用语,加以拟译;同时,辨释该偈本来之名称。至於第三音译诗偈,虽然题签完整,但为西方学者所误读,作者商榷有关之观点,论证该诗偈乃摩尼僧特为华夏信众编撰音译,不能以胡文本为准,简单进行“参校”;另对诗偈的错筒进行辨析,加以调整,重新解读全偈意蕴。

  • 标签: 摩尼教 帕提亚语 中古波斯语 回鹘文书 霞浦科册
  • 简介:应北京市文物局邀请,由首都博物馆、西藏牦牛博物馆主办,自然博物馆等多家在京博物馆协办的“牦牛走进北京——高原牦牛文化展”于2016年12月15日至2017年3月15日在首都博物馆举办。西藏文化是中华灿烂文明的瑰宝,它的诞生与藏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更与牦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数千年来,牦牛与高原人民相伴相随,凡是有藏族同胞的地方就有牦牛。

  • 标签: 牦牛文化 北京市 高原 自然博物馆 西藏文化 文物局
  • 简介:人类文明的篇章中不能没有鸡的笔。雄鸡唱天下白,定是那划破苍穹的声鸡呜,洞开了硝烟弥漫且又温情脉脉的历史文明的天光。古人重“吉”,以鸡谐音“吉”。汉代韩婴的《韩诗外传》中即有鸡有“五德”之说:“君独不见夫鸡乎?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

  • 标签: 《韩诗外传》 人类文明 历史文明 汉代 青瓷鸡首壶
  • 简介:大理古叶榆之地,群峰耸翠,河海晶莹,苍山十九峰顶白雪皑皑,如玉管插云,十八溪泉水倾泻而下,涓涓始流.淙铮成韵,可谓奇山异水,天下独绝。太和城、羊苴咩城之遗址有迹可寻,《大理行纪》、《南诏野史》等史料尚存人间,历史文化可谓源远流长。自汉唐以下,当地土著民族诗人及从内地流寓来滇之骚人墨客。

  • 标签: 中国 诗歌 文学评论 历史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