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血细胞减少症的病因学。方法收集在我院住院的病人有全细胞减少的163份骨髓报告进行分析。结果全血细胞减少大体上分为由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和非造血系统疾病引起者,在本组所统计的163例患者中,前者有132例,占81%,后者有31例,占19%。结论引起全血细胞减少的病因很多,骨髓诊断时应根据临床特点、病史及其它实验室检查,先考虑造血系统疾病,再考虑非造血系统疾病,综合分析,全面考虑,这样才能够得出正确的诊断。

  • 标签: 病因学 分析 全血细胞减少症 结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给予阿司匹林用于抗血小板的治疗,分析其具体的药学作用,探究此药物的合理用药。方法:从我院接诊的冠心病患者中,随机抽查60例,但保证60例患者均能够正常地参与到研究中来,能够保障研究具有科学性、合理性。接诊时间为2018年3月到2020年4月,按照相关要求,展开对于患者的分组与治疗,A组(对照)30例,对此组患者给予100mg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医护人员需要注意患者的临床治疗事项,记录相应的观察指标,其余30例患者为B组(研究)组,而患者的用药则调节为150mg,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此剂量标准进行用药。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对较高,证明B组患者的用药剂量更为合理,总体的治疗有效率高达,93.33%,与A组相比差异较大,而在不良事件发生率的等方面小于A组,在血小板凝聚率方面达到了(36.4±0.8)%,均与A组有着较大的差异,P

  • 标签: 阿司匹林 血小板 药学 心血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的药学性质。方法:回顾于2022年1月-2022年11月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资料,选取150例接受过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左氧氟沙星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不当用药的现象发生。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该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理学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合理用药。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药理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在临床应用的药学性质。方法:回顾于2022年1月-2022年11月入我院就诊的门诊患者资料,选取150例接受过左氧氟沙星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详细记录左氧氟沙星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左氧氟沙星有明显的临床治疗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应避免不当用药的现象发生。结论:左氧氟沙星在被应用于临床治疗时应充分考虑该药物的临床疗效、药理学特点以及注意事项,合理用药。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药理学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食品、药品的安全问题一直是国家和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是保障流入市场的食品、药品安全的重要机构,对我国人们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意义重大。近年来,以高新科技带动企业发展的趋势愈加明显,而在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改革过程中,由于部分主观和客观的因素导致我国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的科研创新工作并不理想。为此,本文主要从个人、组织和环境三方面深入分析食品药品检验检测机构科研创新工作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几点解决对策,以供相关工作者参考借鉴。

  • 标签: 食品 药品 检验检测机构 科研创新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田地区吸毒人群中HIV感染情况及高危行为特征。方法对1261名吸毒者进行HIV血清学检测,对所有检测对象用统一调查问卷进行一对一逐项询问,并采集静脉血5ml,HIV试验采用ELISA方法。结果静脉注射吸毒人群是HIV感染的高危人群,共用注射器和不同吸毒方式与HIV感染有关系。结论和田地区吸毒人群中男女HIV感染率有非常显著性差异,高危行为严重,应加大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以便及时有效地控制HIV在该人群和向其他人群的传播。

  • 标签: 吸毒人群 HIV 分析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构成特点,为儿童慢性咳嗽患者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2月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儿165例,对诊治过程进行逐步的观察及分析,进行回顾性描述性研究,以分析儿童慢性咳嗽的病因;结果(1)确诊161例,确诊率97.6%;(2)慢性咳嗽患儿病因排序为上呼吸道炎症44例,占26.67%,咳嗽变应性哮喘31例,占18.79%,支原体感染29例,占17.58%;结论(1)上呼吸道炎症、咳嗽变异性哮喘、支原体感染是儿童慢性咳嗽的常见原因;(2)上呼吸道炎症是儿童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

  • 标签: 慢性咳嗽 病因 儿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神经营养性关节病又叫神经性关节病或夏科氏关节,是一种因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引起的感觉障碍或因连续的创伤造成的关节病。本文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神经营养性关节病的影像学表现与神经损伤部位的对应关系,旨在提高X线平片、CT及MRI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标签: 关节病 神经原性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提高病理医师对其认知和诊断水平。方法收集191例PAP(32例继发性,159例获得性)病例,查询相关临床信息及影像学资料,进行组织形态学和电镜观察,并结合二代测序检测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PAP患者胸部高分辨率CT典型表现为双肺弥漫性磨玻璃密度影,呈网格状、铺路石症或地图样改变。组织学主要以肺泡腔内无定形嗜伊红蛋白样物质沉积为特征,过碘酸雪夫(PAS)染色和淀粉酶消化的PAS染色阳性。部分继发性PAP中常伴有肺间质多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腔内组织细胞沉积、胆固醇结晶裂隙形成,甚至可见二氧化硅折光颗粒或矽结节等其他非经典组织学改变。电镜下肺泡腔内蛋白样物质、肺泡Ⅱ型上皮及肺泡腔内的巨噬细胞内均可见电子密度的环层小体。二代测序病例出现MUC19、FADS6、KRTAP5-8、Senataxin、SKIDA1等基因的突变。属于良性病变,总体预后相对较好。结论活检组织标本较小、继发性PAP形态不典型及病理医师对非肿瘤性病变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够,仍有相当比例的漏诊,特别是在没有临床提示的情况下,病理医师需提高警惕,作出正确诊断。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腺样囊性癌(adenoid cystic carcinoma,AC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收集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病理科2009—2020年5例宫颈ACC的临床资料和病理资料,分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MYB基因断裂重排结果及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结果,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5例发病年龄为41~72岁,平均年龄为64岁,2例表现为绝经后阴道流血,1例表现为经期延长,2例体检发现;2例为单纯性ACC,3例为混合性病变。3例混合性病变中1例ACC伴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宫颈上皮内瘤变(CIN)3级,ⅠB期手术+放疗,术后43个月无复发及转移;2例ⅡA期手术+放化疗,其中1例ACC伴“高级别转化”(呈未分化癌形态)、腺样基底细胞癌(ABC)及HSIL/CIN3级,术后4个月肝转移,总生存期12个月;另1例ACC伴基底样鳞状细胞癌,总生存期25个月。ACC成分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为4例CD117阳性,5例p63、S-100蛋白、细胞角蛋白7阳性,5例嗜铬粒素A、突触素、CD56阴性;5例均呈p16弥漫强阳性表达,4例HPV16 DNA PCR+膜杂交阳性,1例因组织量有限未进行HPV DNA检测;5例荧光原位杂交MYB基因断裂重排阴性。结论宫颈ACC形态学和免疫组织化学特征与涎腺ACC相似,但不是MYB基因断裂重排相关的真正的ACC,而是HPV相关性的多表型癌,是具有腺样基底样特征的高级别恶性肿瘤。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重症肺炎临床特征及病原学分布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2年4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收治的145例肺炎患者,根据是否满足重症肺炎诊断标准分为重症组(n=63)和轻症组(n=8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同时在完善FilmArray检测的患者中探讨其在重症肺炎中的作用。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重症组患者年龄为(72.67±1.71)岁,男性占84.1%,中位住院时间为16 d,9例发生院内死亡,多表现为发热、气促及意识改变,且多合并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疾病、慢性肾病、肿瘤病史。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比率、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偏高,而CD3+、CD4+、CD8+细胞计数偏低(均P<0.05)。重症组FilmArray检测阳性率为81%,多种细菌混合感染占50%,显著高于传统培养。重症组检测出的前四位致病菌分别为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复合群、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高于轻症组(P<0.05)。重症组患者检测出耐药基因,显著高于轻症组(70.7% vs. 17.5%,P<0.05)。结论重症肺炎以老年男性多见,基础疾病多、免疫力差。FilmArray检测阳性率高、能同时检出多种病原体,在重症肺炎快速诊断中具有一定作用。

  • 标签: 重症肺炎 临床特征 病原学 快速检测
  • 简介:目的探讨肺淋巴管肌瘤病的影像学表现,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病理证实的肺淋巴管肌瘤病的胸部X线片、常规CT及高分辨CT(HRCT)表现。结果胸部X线片无特异性,1例胸部X线片无异常发现,1例表现为两肺弥漫性的网状和线条状阴影,小蜂窝状或多发小囊状影,3例表现为气胸,2例表现为右侧胸腔积液。无一例发现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肿大。常规CT扫描虽然发现直径较大的囊腔样病变,但囊壁显示不清,HRCT扫描病变显示清晰,表现为两肺从肺尖至肺底弥漫分布的囊状改变,均有薄壁,壁厚约1mm,边缘清楚,厚薄均匀。大部分囊腔直径〈20mm。结论肺淋巴管肌瘤病的HRCT表现具有特征性,HRCT对明确诊断以及预后判断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高分辨CT 肺淋巴管肌瘤病 影像学 胸部X线片 常规CT
  • 简介:药品回扣是医药市场的不和谐因素,在我国有些医院,药品回扣涉及大部分医生,本文运用现代经济学中关于行为经济学理论,分析医生收受药品提成的行为心理,为医生过度用药的治理提供参考。

  • 标签: 行为经济学 药品回扣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试验分析、探索奥美拉唑的药代动力学。方法选择我院的男性健康体检者20名,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要求其分别口服20mg洛赛克肠溶胶囊与奥美拉唑肠溶胶囊,采用高效液相法对两药品的血药浓度进行测定。结果采用3P87软件自动处理所有药物浓度数据后,根据结果可判断奥美拉唑与口服一级吸收一房室开放模型相符合,药代参数主要有V/F(c)=(38.37±18.87)L,CL/F(s)=(18.56±8.24)L/h,AUC=(3397.87±2206.32)nmol/L?h,Cmax=(1156±589)nmol/L,Tmax=(1.93±0.22)h,T1/2=(1.67±1.04)h。结论奥美拉唑与洛赛克具有生物等效性。

  • 标签: 奥美拉唑 药代动力学 血药浓度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我国慢性胰腺炎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2002年我院共收治126例慢性胰腺炎病人病因。结果126例慢性胰腺炎病人的病因中胆道系统疾病占32.5%。酒精中毒占28.6%。特发性占20.6%,其它病因包括自身免疫疾病、急性胰腺炎、外伤和遗传等。胆道系统疾病中以胆囊结石为最多见,其次为胆管结石和胆囊炎。结论我国慢性胰腺疾病的病因,以胆道系统疾病为主,而酒精性因素有上升趋势。自身免疫系统疾病作为胰腺疾病的病因正渐受到重视。

  • 标签: 慢性胰腺炎 胆道系统疾病 病因学 胰腺疾病 病人 特发性
  • 简介:【摘要】 目的:探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胸部影像学特征。方法:选取本院2020年1月-2020年5月就诊的60例COVID-19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胸部CT影像学特征。结果:60例患者中,重症15例,非重症45例,其中轻型29例、进展7例、转归9例。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有7例(11.67%)首次胸部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患者多累及双侧肺及多个肺叶,表现出网状磨玻璃影(GGO)、血管增粗征、血管增粗征等肺内征象,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肺门及纵隔肿大淋巴结。结论:COVID-19患者胸部影像学表现具有显著性特征,胸部CT可用于临床发现及诊断COVID-19。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胸部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型股骨头坏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分期。方法通过部分典型病例的分析总结该病的影像学诊断。结果成人型股骨头缺血坏死主要发生于中青年男性,大多数有糖皮质激素药物史,X线、CT及MRI基本可以确诊。结论影像学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即可确诊该病,MRI对于早期诊断该病非常重要,X线及CT对于该病的分期,指导临床治疗举足轻重。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