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比较受试者在噪声环境下使用蓝牙传输系统和无线调频系统(FM系统)的言语识别率改善情况,了解蓝牙传输系统和无线调频系统在听觉辅助作用上的差异。方法选择听力正常的青年人40名,在信噪比为一5dB的室内分别测试受试者在不使用听觉辅助装置、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使用接收方式为FM接收器的FM系统和使用接收方式为感应线圈的FM系统时的言语识别率,并记录受试者感受。结果受试者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使用感应线圈接收方式的FM系统和使用FM接收器接收方式的FM系统3种情况下的言语识别率分别是78.3%。82.2%、88.1%,均好于未使用听觉辅助装置时44.3960的言语识别率。使用FM系统时的言语识别率好于使用蓝牙传输系统,两者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蓝牙传输系统和FM系统均具有良好的听觉辅助作用,FM系统的助听效果更好,但从经济角度来看蓝牙传输系统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听觉辅助系统 蓝牙 言语识别率
  • 简介:目的研究面向听力补偿应用的新一代多媒体无线音频系统。方法基于全数字2.4GHz开放平台,采用高品质的专业音频组件,将宽频高保真声音传入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中;另外,集成媒体播放器和存储器,内置专业语言教学软件,并且增加实时动态记录功能。结果新一代多媒体无线音频系统能够将频宽做到12kHz,接近CD音质的采样率,弥补了传统无线调频系统只保证7kHz以内的采样率(被称之为“收音机音质”)的不足;信噪比从40dB提高到65dB,并增加了教学及娱乐功能。结论新一代多媒体无线音频系统突破性地应用多项技术组合,有效地将高品质的音频信号传输给助听器和人工耳蜗的使用者,并为他们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和多样化的生活、娱乐工具,显示出新技术在听力补偿中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多媒体 无线 音频 听力补偿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主要针对无线技术超声工作站随机性地对实时声像图进行监测的智能化初步应用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其在超声医学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2月某医院超声科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线超声引导在血液透析患者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本院血液净化中心进行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传统组和无线超声组各60例。传统组的定位及穿刺等均采用解剖标志进行,无线超声组的定位及穿刺等均在无线超声引导下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MI)、困难置管数、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一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困难置管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无线超声组平均穿刺时间、平均穿刺次数、并发症发生率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线超声组一次穿刺成功率、二次穿刺成功率,总穿刺成功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线超声引导的颈内静脉置管更方便,更容易,更安全,更快速。对于具有困难置管(肥胖、颈内静脉置管史、体位无法配合、血管畸形、水肿)的患者更为安全有效。

  • 标签: 肾透析 穿刺术 超声检查,多普勒,彩色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两层四道倒刺线网格状缝合技术在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应用及优点。方法回顾2019年5月至2020年11月18例于惠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由同一名术者行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患者资料,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48.7±13.4)岁。术中均采用两层四道倒刺线网格状缝合技术:用V-Loc 3-0倒刺线自上而下缝合肾脏内层髓质创面,再自下而上加固缝合,用V-Loc 2-0倒刺线自上而下缝合肾脏外层皮质创面,再自下而上加固缝合,使内外层均形成双层交错共4层网格状缝合。收集患者手术时间、热缺血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指标,记录术前、术后肌酐等相关实验室指标以及肿瘤学预后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热缺血时间(28.5±4.8)min;术中出血量(83.1±36.0)ml;术前肌酐水平(78.7±12.3)μmol/L,术后肌酐水平(82.5±15.7)μmol/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引流管留置天数(3.4±1.4)d;术后住院天数(5.8±1.9)d;1例术后需输血,1例出现低热,无严重出血、尿漏、感染等相关并发症。术后复查双肾CT等未见肿瘤复发、转移。结论应用两层四道倒刺线网格状缝合技术完成经腹腔入路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中的缝合操作,既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又不延长肾脏热缺血时间,有利于保护患者肾功能。

  • 标签: 两层四道 网格状缝合技术 肾部分切除术
  • 简介:摘要针对高校课堂传统考勤方式与现代高校实情现状的低配合度,结合现代大学生的日常特征,研究了智能手机考勤系统。本文介绍了基于基于zigbee无线技术的智能手机考勤系统,实现了手机考勤数据的自动收集、实时远传、智能分析,可以使高校课堂考勤及管理更快速高效。

  • 标签: zigbee无线远传技术 自动采集 实时远传 智能分析
  • 简介:摘要城市轨道交通专用无线通信系统对运营人员至关重要。本文从系统功能、架构等方面介绍了使用在深圳地铁11号线的海能达TETRA数字集群系统。并研究了区间、站台、站厅等不同场地的场强覆盖问题。

  • 标签: TETRA 系统功能 架构 场强覆盖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蛛网膜下腔给药,同时联合无线镇痛泵系统硬膜外持续给药,观察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足月产妇60例,随机均分为2组,研究组蛛网膜下腔注射2.5μg舒芬太尼(1μg/ml),平卧位后接硬膜外镇痛泵,泵内为0.1%罗哌卡因+0.5μg/ml舒芬太尼混合液体75ml,首次5ml,自控5ml/次,持续5ml/h,锁定20min,每小时最大剂量15ml。对照组舒芬太尼5μg蛛网膜下腔注射,余过程同研究组。镇痛泵参数、运动阻滞评分、疼痛评分、满意度、不良反应等使用无线镇痛系统记录。结果研究组的PCEA用药量、按压次数、有效按压次数、运动阻滞、疼痛评分、满意度、恶心呕吐、眩晕、瘙痒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的总体不良反应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26.67%),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舒芬太尼鞘内给药联合无线镇痛系统应用于镇痛分娩,起效迅速,镇痛效果稳定,总体不良反应更低,无线监控获取镇痛数据快速准确,主动处理问题及时,患者满意度高。

  • 标签: 舒芬太尼 蛛网膜下腔给药 镇痛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线智能手环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肠道准备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选择嘉兴市第一医院2020年4-10月行结肠镜检查的老年患者15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6例。两组患者在肠道准备前给予同样的饮食指导和用药指导,观察组患者给予智能手环在肠道准备时监测运动步数;对照组根据肠道准备指南要求,只鼓励患者适当行走,不做步数要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肠镜boston肠道准备量表(BBPS)评分[(7.68±0.92)分]高于对照组[(6.17±1.25)分](t=4.53,P<0.05),肠腔气泡评分[(0.23±0.14)分]低于对照组[(0.83±0.28)分](t=2.13,P<0.05);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行走步数[(1 807.75±93.48)]、行走距离[(1 205.71±53.62)m]显著高于对照组[(1 232.33±87.67)、(833.14±32.17)m](t=13.467、11.930,均P<0.05);观察组患者门诊就诊满意度[98.68%(75/76)]高于对照组[88.15%(67/76)](χ2=6.851,P<0.05)。结论无线智能手环在老年人结肠镜检查准备中可以量化活动情况,提高患者服药期间活动的依从性,有利于提高肠道清洁质量。研究具备一定的创新性和科学性。

  • 标签: 结肠镜检查 老年人 清洁剂 下胃肠道 微气泡 运动活动 依从性 病人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无线连续性体温监测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体温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手术期保温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无线连续性体温监测。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温度变化、围手术期低体温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30、60 min及术后体温均较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以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率均较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应用无线连续性体温监测,可有效控制患者的围手术期体温变化,降低患者围手术期低体温及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粗隆间骨折 体温监测 低体温 并发症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描述电力运维的现状,并分析安全帽在实际作业中的重要性,将普通安全帽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引出了音视频移动运维传输作业系统在电力运维作业中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与普通安全帽进行对比,音视频移动传输作业系统不仅可以定位,还可以实现信息的实时交互等等,并说明该系统在电力运维应用中拥有极大的潜力。

  • 标签: 电力运维,音视频,信息交互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难治性癌痛患者中应用鞘内埋入式输注系统联合无线自控镇痛泵的临床有效性。方法:从2019年3月至2020年9月,经我院收治的重度癌痛患者中随机抽取4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止痛方式的不同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20例)和常规组(20例)。常规组对患者进行三阶梯类口服药物止痛,观察组应用鞘内埋入式输注系统联合无线自控镇痛泵止痛,观察两组患者的止痛效果与止痛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NRS评分与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常规组,差异存在可比意义(P

  • 标签: 鞘内埋入式输注系统 难治性癌痛 无线自控镇痛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无线连续电子体温监测在危重新生儿护理中的应用对提升工作效率的价值。方法 以2019年2月-2021年2月危重新生儿1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水银体温计测量腋温,实验组无线连续电子体温监测腋温,对2组干预的结果分析。结果 实验组危重新生儿高体温、低体温检出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电子体温监测 危重新生儿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究无线生物反馈联合耳针治疗对伴有焦虑不安、失眠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及社会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拟选取我院2022年6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收治的精神分裂症伴焦虑不安、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在精神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均采用无线生物反馈联合耳针治疗。结果:治疗后,PANSS评分、SD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线生物反馈联合耳针治疗精神分裂症,可以增强治疗效果,能够改善患者社会功能,有利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无线生物反馈 耳针治疗 焦虑不安 精神分裂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