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开颅夹闭术后动脉残留的原因,探讨其预防。方法总结我院2005年至2012年颅内动脉夹闭术115例,其中113患者在夹闭术后1月行3D-DSA检查观察动脉夹闭情况,动脉残留的纳入标准为在夹近端仍有部分动脉显影。结果115例患者术后行3D-DSA检查113例;其中103例完全夹闭,4例出现载血管狭窄(相对于术前);动脉残留6例(残留率5.31%),残留病例中2例患者再次行动脉介入栓塞术,其余4例长期随访中,6例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开颅夹闭术后动脉的残留与术前准备、手术技巧及手术器械及术中影像评估有相当大的关系,通过各个方面的改善及完善,动脉夹闭术后残留是可以预防的。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瘤颈夹闭术 动脉瘤残留
  • 简介:患者女,45岁,7天前突然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既往健康。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头颅CT平扫双侧裂池、前纵裂略高密度影。DSA(图1~4):右侧颈内动脉前床突段向后侧方囊状膨突动脉10mm×9mm,可见附壁血栓,外缘不规则。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开口远端可见向上前方囊状膨突动脉7.0mm×4.2mm,外缘光滑。

  • 标签: 颈内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摘要】 随着 磁共振 成像技术 及组织病理学 的 发展,几乎所有的前庭神经鞘 ( Vestibular Schwannoma VS )中 都发现存在内出血的现象,否定了既往认为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了新城疫病毒感染小鼠肝癌细胞H22后,制备的癌细胞苗对小鼠的抗肿瘤保护作用,并检测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将经新城设病毒感染的小鼠肝癌细胞H22为苗进行免疫接种,同对照比较其对小鼠抗保护作用和小鼠NK细胞活性与小鼠淋巴细胞敏感性。结果新城疫病毒感染并杀伤的癌细胞制备的苗可完全排斥再次接种未经病毒处理细胞的攻击和生长,苗能增强小鼠的免疫功能,免设组与对照组的NK细胞活性同淋巴细胞敏感性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新城疫病毒感染小鼠肝癌细胞后制备的癌细胞苗能直接使小鼠排斥接种的癌细胞攻击,并能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和小鼠淋巴细胞敏感性。

  • 标签: 新城疫病毒 NK细胞 小鼠肝癌细胞H22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内切技术在巨大型颅内肿瘤切除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内切技术切除28例最大径≥6cm的颅内巨大型肿瘤,技术要点包括:首先建立有效的较小创伤的入路;肿瘤起始显露以适宜实施内切除即可;对有明显蒂的脑膜应从蒂部开始,否则则从中央开始,采取层层推进方式自肿瘤内切除肿瘤;最后牵引壁,显微分离、切除壁.结果19例肿瘤获全切,8例获次全切,1例获大部分切除.Karnofsky计分较术前平均提高20分,无新的永久性神经功能损伤,无脑脊液漏,无死亡.1例发生脑室内感染,1例腔积血再手术清除.2例胶质复发,分别于术后4、11个月再次手术.结论在巨大型脑肿瘤切除中,充分实施内切技术,可较好地切除肿瘤,显著减轻术中对神经血管结构的损伤,获得较佳疗效.

  • 标签: 脑肿瘤 脑膜瘤 胶质瘤 手术 颅内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脑多形性黄色型星形细胞(pleomorphicxanthoastrocytoma,PXA)的病理特征。方法:对1例左侧海马脑PXA进行头颅MRI检查、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头颅MRI在左侧海马发现直径约0.8mm的斑片状异常信号影,T1W1稍低信号,T2W1稍高信号,部分囊影呈现高信号,边界不清楚,未见明显占位效应。其余脑组织的信号均匀,异常信号影未见。光镜检查结果显示肿瘤组织含较多砂粒体、似黄色样,与正常脑实质的界限欠清,细胞形态多样,由梭形、单核样及椭圆形等形态细胞组成,多核巨细胞也散在可见,细胞胞浆有的含脂滴,细胞间质可见嗜酸性颗粒小体,灶区附近可见散在淋巴粒细胞浸润。对PXA患者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及组织化学特染发现,肿瘤细胞表达中GFAP、CD34、S-100、Vimenin为阳性,EMA、CD163、NF、NeuN染色为阴性,Ki-67增殖指数小于2%;对其进行网状纤维染色,可发现网状纤维网将细胞分割包绕于其中。结论:脑PXA的临床影像学及病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正确认识其特征对其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指导作用。

  • 标签: 脑多形性 黄色 星形细胞瘤 病理特征
  • 简介:患者女,15岁,主因"右侧眼球突出伴视力下降5年"入院。颅底CT平扫:右侧额骨及右侧前颅窝底骨质膨胀性扩大、变薄,伴骨分隔,病变呈不规则低密度,CT值约16HU,边界清楚,累及筛窦、右侧额窦及蝶窦,其内可见多发斑片状高密度,右侧眼眶受压变形,上壁及内壁骨质变薄,右侧眼外肌、视神经及眼球受压向下移位(图1)。

  • 标签: 青少年沙瘤样骨化纤维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 简介:一71岁韩国男性前额出现孤立的红色斑块。该斑块出现已有1年,并缓慢增大。体检发现前额上正中线部有一轻微隆起的、1.5cm×1.5cm红色斑块。体力活动或情绪应激反应均不诱发该斑块出汗。皮损无疼痛或触痛。患者前额部无外伤史。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示外分泌腺数目增加,真皮深部和皮下组织血管沟扩张。免疫组化检查显示外分泌腺对S100和癌胚抗原(CEA)染色呈阳性,血管沟对抗第Ⅷ因子相关抗原染色呈阳性。上述结果符合小汗腺血管性错构的诊断。随访1年皮损无改变。

  • 标签: 血管瘤性错构瘤 小汗腺 前额 迟发性 癌胚抗原(CEA) 第Ⅷ因子相关抗原
  • 简介:1病历简介患者,男,岁.因右侧视力下降半年,腰腿部间断性疼痛20年余,伴头痛、头昏1月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双侧瞳孔等大,右眼视力较左侧差,左耳听力明显下降,脊柱无畸形,右下肢肌肉萎缩,肌力Ⅳ级,肌张力正常,左下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直腿抬高试验阴性,脑膜刺激征及病理征阴性.追问病史有左耳聋8年,年前曾诊断为"神经性耳聋".头部CT示额叶区6.3×7.6×9.0cm大小类似哑铃状密度稍高影,边缘清楚,增强扫描示病灶显著强化,且左侧桥小脑角区显示约3.0×1.7×4.0cm大小类椭园形强化灶边缘清楚.诊断意见:①考虑额区大脑镰旁脑膜;②左侧桥小脑角占位性病变听神经可能性大.完善相关术前检查后在全麻下行冠状切口双额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发现右额硬膜内侧面有一蚕豆大小孤立肿块,左额中上回皮层下发现大小为10.0×8.0×7.0cm分叶状,边界清楚,有明显包膜的肿块,重约250g,予以全切除.术后病理诊断:纤维型脑膜.行脱水、止血治疗,术后L3-4、L2-3间隙穿刺为干性穿刺,病愈出院,出院后2个月再次入院,行腰椎MRI平扫示L1-4水平段椎管内长T1等T2信号,邻近结构显示受压,增强示L1-4椎管内(髓外硬膜内)占位性病变以脊膜或神经鞘可能性大,完善术前检查后行椎管探查肿瘤切除术,术中证实肿瘤位于L2-4间隙硬脊膜下,大小2.0×2.5×10.0cm.病理诊断:神经纤维.患者病愈出院,月后患者再次入住我院,行左侧枕下开颅肿瘤切除术,术中在左侧桥小脑角区发现有3.0×3.0×3.0cm大小肿瘤,予以完整切除,术后病检诊断:听神经鞘.

  • 标签: 脑膜瘤 听神经鞘瘤 脊神经纤维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在弥漫性胶质患者体及周水肿区的灌注特点及其对肿瘤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提供可靠的手术切除范围。材料与方法根据2016年WHO胶质分类和分级标准将患者分为低级别胶质(low-grade glioma,LGG;Ⅱ级)组17例和高级别胶质(high grade gliomas,HGG;Ⅲ+Ⅳ级)组27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DCE-MRI检查,工作站进行DCE-MRI后处理,提取容积转运常数(volume transfer constant,Ktrans)、血管外细胞外间隙容积分数(extravascular extracellular space volume fraction,Ve) 2个参数,选取体区、周1 cm水肿区、周1~2 cm水肿区及对侧半球正常白质区为感兴趣区,得到各参数的测量值,比较其在HGG组、LGG组中的差异。应用Spearman相关系数分析Ktrans值、Ve值与弥漫性胶质病理分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HGG组体区、周1 cm水肿区及周1~2 cm水肿区Ktrans、Ve分别高于LG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rans值相比,t=7.821、9.468、8.670,Ve值相比,t=4.411、7.812、2.544;P<0.05);两组肿瘤各区域Ktrans、Ve从体区至正常白质区呈递减趋势,两组体区Ktrans、Ve与周1 cm水肿区、周1~2 cm水肿区、正常白质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GG组:Ktrans值相比,t=5.845、9.907、10.654,Ve值相比,t=4.398、8.194、9.014;P<0.05;LGG组:Ktrans值相比,t=7.763、8.085、8.397,Ve值相比,t=6.719、7.328、7.370;P<0.05);HGG组周1 cm水肿区与周1~2 cm水肿区、正常白质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trans值相比,t=6.966、7.780,Ve值相比,t=7.920、8.053;P<0.05),周1~2 cm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trans值相比,t=1.006,Ve值相比,t=0.617;P>0.05);LGG组周1 cm水肿区与周1~2 cm水肿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trans值相比,t=1.733,Ve值相比,t=1.751;P>0.05);周1 cm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trans值相比,t=2.012,Ve值相比,t=2.021;P>0.05);周1~2 cm水肿区与正常白质区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Ktrans值相比,t=0.654,Ve值相比,t=1.184;P>0.05)。Ktrans值、Ve值与弥漫性胶质病理分级呈正相关(r=0.811、0.734,P<0.05)。结论DCE-MRI能提高肿瘤的分级并指导临床手术切除范围。

  • 标签: 弥漫性胶质瘤 瘤周水肿 动态对比增强 磁共振成像 分级 灌注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方法58例非霍奇金淋巴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接受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研究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利妥昔单抗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配合综合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化疗 非霍奇金淋巴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部立体定向放疗(SBRT)联合改良FOLFOXIRI(mFOLFOXIRI,伊立替康、奥沙利铂、亚叶酸钙和氟尿嘧啶)和西妥昔单抗方案在KRAS、BRAF和NRAS基因野生型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治疗中的疗效,并评价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1月山东省戴庄医院确诊的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86例,均为KRAS、BRAF和NRAS基因野生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mFOLFOXIRI和西妥昔单抗方案治疗,14 d为1个周期,共12个周期;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转移SBRT。对照组2例患者因骨髓抑制(4级)不能耐受退出研究,研究组因1例骨髓抑制、1例胃肠反应和1例肝功能异常(均为4级)患者不能耐受退出研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中位总生存期(OS)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2个周期后,研究组患者客观有效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55.00%(22/40)、80.00%(32/40),均高于对照组的31.71%(13/41)、58.54%(24/4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8,P=0.034;χ2=4.37,P=0.037)。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后可手术切除14例(35.00%),高于对照组的6例(1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2,P=0.034)。研究组患者中位PFS、中位OS分别为9.2个月、19.5个月,均长于对照组的6.5个月、15.2个月,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3,P=0.015;χ2=7.52,P=0.027)。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白细胞减少[55.00%(22/40) vs. 46.34%(19/41),χ2=0.61,P=0.436]、贫血[45.00%(18/40) vs. 39.02%(16/41),χ2=0.30,P=0.585]、血小板减少[37.50%(15/40) vs. 31.71%(13/41),χ2=0.30,P=0.584]、恶心呕吐[55.00%(22/40) vs. 48.78%(20/41),χ2=0.31,P=0.575]、便秘腹泻[20.00%(8/40) vs. 17.07%(7/41),χ2=0.12,P=0.734]、肝功能损伤[35.00%(14/40) vs. 29.27%(12/41),χ2=0.31,P=0.581]、外周感觉神经病变[30.00%(12/40) vs.26.83%(11/41),χ2=0.10,P=0.752]、急性胆碱能神经综合征[12.50%(5/40) vs. 14.63%(6/41),χ2=0.08,P=0.779]和乏力[52.50%(21/40) vs. 43.90%(18/41),χ2=0.60,P=0.439]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BRT联合mFOLFOXIRI和西妥昔单抗治疗方案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疗效优于单纯药物治疗,可有效延长生存期,不良反应可耐受。

  • 标签: 结直肠肿瘤 西妥昔单抗 肝转移瘤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改良FOLFOXIRI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H)是多种疾病和病理机制所致肺动脉压力升高的一组病理状态。近年研究发现,PH在多发性骨髓(MM)患者中相对高发,但机制不明,且关于其预后价值的研究报道十分有限。为评估基线超声心动图所定义的PH在新诊断MM中的临床特征与预后价值,该研究纳入了北京朝阳医院自2014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426例新诊断MM患者(排除心脏淀粉样变性患者)。结果发现,54例(12.7%)患者合并PH。基线PH与高龄、贫血、肾功能不全、心脏舒张功能不全以及高BNP/NT-proBNP水平等临床特征相关。在PH患者中,房颤的发生率较高,但血栓事件发生率与非PH患者相仿。其余包括冠心病、慢性心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瓣膜病在内的心肺基础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发生率在两组患者中并未显示出差异。在相仿的治疗方案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率下,基线存在PH的患者更难以获得有效及深度缓解(P=0.002)。MM所伴随的PH常常可逆,随着MM疾病的缓解,81.5%(22/27)的PH患者肺动脉压力可恢复至正常水平,心脏舒张功能及相关指标也随之明显改善;当MM疾病复发后,68.8%(11/16)的患者肺动脉压力再次升高。以上结果提示,此类PH更倾向于MM所继发的一种病理状态,而非独立疾病。此外,由于PH在有效的诱导治疗后通常可逆,且患者心功能可得到明显改善,因此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ASCT仍不失为一线治疗选择。最后,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H是MM患者生存预后的不利因素,与非PH患者相比,其无进展生存期(21比50个月)和总生存期(45比90个月)均缩短(均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老年多发性骨髓患者中实行沙利度胺联合VAD疗法的效果,并且对比分析不良反应情况。方法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我院自2015年4月-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46例老年多发性骨髓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n=23)与实验组(n=23),参照组患者治疗中实行沙利度胺治疗,实验组患者治疗中予以沙利度胺与VAD联合治疗,对两组患者经不同方式治疗后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5.65%、不良反应率4.34%、满意度评分(8.64±1.01)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参照组总有效率69.56%、不良反应率26.06%、满意度评分(4.97±0.98),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将沙利度胺与VAD联合疗法应用在老年多发性骨髓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降低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沙利度胺 VAD 老年多发性骨髓瘤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硼替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的临床效果与不良反应。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72例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的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治疗组采用硼替佐米结合地塞米松的方法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分析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66.7%;而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6%,其中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的比对照组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类型主要有腹泻、乏力、恶心与厌食、周围神经炎、带状疱疹与肺炎等。结论硼替佐米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效果,安全可靠。

  • 标签: 硼替佐米 复发 难治 多发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眼睑毛细血管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眼睑毛细血管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均为5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以单纯曲安奈德注射液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5-氟尿嘧啶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与7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与10%,不良反应发生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氟尿嘧啶联合曲安奈德治疗眼睑毛细血管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及较高的治疗安全性,临床上可广泛推广.关键词5-氟尿嘧啶;曲安奈德;眼睑毛细血管;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73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441-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为复杂颈内动脉患者应用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对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远期mRs评分的影响。方法: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12月收治的76例复杂颈动脉患者为研究对象,38例接受显微手术治疗,其余38例在神经内镜的辅助下进行显微手术,对比两组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和远期mRs评分。结果:B组术后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患者mRs评分位于1~2期间的显著少于A组(P<0.05)。结论:为复杂颈内动脉患者实施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利于降低近期不良反应翻身率,改善远期mRs评分,利于病情康复。

  • 标签: 神经内镜 纤维手术 复杂颈内动脉瘤 近期不良事件发生率 远期mRs评分
  • 简介:利用基因检查来预防生活习惯病的医疗机构不断增加。以前主要是以欧美人的数据为基础进行确认,最近,利用日本人的数据进行确认,能够在家里进行的基因检查也出现了。

  • 标签: 基因检查 体质 生活习惯病 医疗机构 日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