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07 个结果
  • 作者: 周萍李万书刘燿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宜宾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宜宾644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147-01一般而言,任何事件,如果在短期内对环境、财产以及人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甚至造成毁灭性的损害都可以被视为灾害。自然灾害包括因地壳大量排放能源而造成的毁灭性地震、自然元素表面移动所造成的海啸、自然现象和大气运动所造成的水灾以及二级传染病和流行病引发的病毒繁殖、洪水和海啸等自然灾害发生后造成许多疾病和死亡等,这些自然灾害都会将使环境恶化。在历史上的重大灾害之后,大量受灾人群遭受磨难。然而,自从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以及我国南方地区频繁发生水灾以来,我国加强了灾后重建的保卫力量。成功战胜了流行病带来的灾害,在减少灾害方面表现出了顽强的特点,并为恢复生产和重建家园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重大灾害之后,必须把重点放在预防和加强受灾害地区对传染病的控制上。在过去几年里,国际救灾医疗队也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次研究主要探讨流行病学方面提出灾区防治次生传染病的问题与对策。1流行病学若干实际问题流行病学主要是研究疾病发生因素、流行规律、防治措施及效果的评价。1.1在灾害之后,传染病(包括寄生虫病)的出现、流行和控制的基本条件急剧恶化,传染病的来源普遍存在。传染病病原体通过适当的传播途径,使易受感染的人群受感染。传染病在日常生活中的发病率和流行率表明传染源的流行率,因此需要对传染病进行监测。传染源包括有病原体释放出来的人和动物,如感染性疾病的患者、在人群中携带病原体的健康的人和动物。患有常见的人类和动物疾病的动物、携带牲畜病原体的动物以及在外部环境(水、土壤等)存活下来的腐蚀性病原体细胞,这些病原体可引起人类疾病,如破伤风、气性坏疽、军团病。1.2灾害发生后,人们受到各种风险因素的影响,环境受到污染,昆虫病媒介成倍增加,病原体以各种方式扩散,人在受到传染病的恐吓、折磨后突然发作传染病,被剥夺了正常的生活条件,包括衣着、食物和住所。此外,免疫接种水平极低,感染传染病的可能性更大。当地医疗卫生、疾病控制专业机构遭到破坏,专业人员伤亡失散,对传染病失去早期发现与早期控制的能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控制和预防法》管制的传染病中,有20种传染病以及其他不受管制的传染病在全国范围内存在。根据法律规定,在自然灾害之后,受灾害者的生活突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家庭的正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健康意识也随之不断提高。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公共卫生管理已经有效控制了传染的发展,但还并未彻底根除。因此,一旦传染扩散,依旧会对人们健康造成影响,甚至对社会造成不小影响。本文首先分析在进行传染预防工作过程中,公共卫生管理应用价值,然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探究公共卫生管理具体策略,分别从加强重视,工作制度,工作体系,硬件投入,隔离工作和工作队伍六个方面展开具体论述。

  • 标签: 公共卫生管理 传染病 预防工作
  • 简介:摘要 :随着中职教育改革的推进,中职教师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职业能力教育。当前在《畜禽传染防治技术》课程教学中依然存在课时少、知识点多、教学方法陈旧的问题,制约了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因此,在加强《畜禽传染防治技术》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针对性的优化教学过程,以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的课堂模式展开教学,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基于此,笔者将结合中职教学模式,谈谈《畜禽传染防治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探索。

  • 标签: 中职教育 畜牧业传染病防治技术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传染护理工作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 本次实验收治 74例传染科患者的时间为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4月,采取抽样随机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医院常规护理应用于 37例对照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应用于 37例观察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 观察组焦虑症状患者 1例,轻度焦虑患者 2例,无焦虑患者 34例,焦虑发生率为 8.11%,对照组焦虑症状患者 4例,轻度焦虑患者 6例,无焦虑患者 27例,焦虑发生率为 27.03%,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明显性差异,呈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给予传染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使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与推广价值。

  • 标签: 传染病 护理工作 人性化护理 使用效果
  • 简介:摘要笔者通过设计项目案例,从总图规划到护理单元,考虑总图功能分区、护理单位洁污流线和病房布置。通过合理设计,增加患者舒适度、提高医护使用效率。

  • 标签: 护理单元病房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传染护理工作中使用人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收治74例传染科患者的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9年4月,采取抽样随机法将其划分为两组,医院常规护理应用于37例对照组患者,人性化护理应用于37例观察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分析调查。结果观察组焦虑症状患者1例,轻度焦虑患者2例,无焦虑患者34例,焦虑发生率为8.11%,对照组焦虑症状患者4例,轻度焦虑患者6例,无焦虑患者27例,焦虑发生率为27.03%,观察组患者焦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具有明显性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传染患者人性化护理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焦虑症状,使患者不良心理状态得到改善,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护理风险,加快疾病恢复速度,具有临床推广意义与推广价值。

  • 标签: 传染病 护理工作 人性化护理 使用效果
  • 简介:摘要:医院建筑是服务于患者,满足医疗救治功能,符合医疗行为的场所。传染医院更是有严格的医疗流程和院内感染控制要求,想要设计好一所传染医院,首先要对传染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文试图从传染的传播方式,传播途径,病人的心里特点等因素分析,总结出传染医院的设计原则,通过对凉山州重大疾病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的设计实践,提出传染医院的设计方法,为广大医院建筑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传染病医院 院内感染控制 医学流线 公共卫生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全市传染发病情况及其流行特征,为制定传染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全市2010-2018年传染报表、网络报告系统数据库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合作市2010-2018年未发生甲类传染,乙类和丙类传染共发生5542例,其中乙类23种5060例,丙类7种482例。其中病毒性肝炎、肺结核、细菌性痢、疾流行性感冒和皮肤炭疽病为前5位,说明上述5种传染为危害合作市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传染,应加强防治工作,尤其是病毒性肝炎的发病9年中始终占据第1位,肺结核8年占据第2位,分别占总发病的32.7%和28.85%,而且死亡的5例病人均为肺结核死亡。所以,病毒性肝炎和肺结核是本县要重点控制传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传染疫情管理模式应用于乙肝疫苗成人接种环节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这个期间内接种乙肝疫苗的12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平均各有60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对应的乙肝疫苗接种。而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传染疫情管理模式实施接种,两组研究对象经过相对应的接种和管理之后,针对他们的防控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检测抗HBS抗体阳转率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显著的提升,结合实际情况观察和对比两组成人抗HBS阳转率情况,可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成人乙肝疫苗接种的过程中,切实有效的针对研究对象实施传染疫情管理模式有十分显著的防控效果,同时进一步提升乙肝疫苗接种的成功几率,使传染的发生几率进一步降低,这种方法有着特别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传染病疫情 管理模式 乙肝疫苗 接种环节 防控效果
  • 简介:目的了解杭州市上城区主要肠道传染的流行特征,探讨应用为自回归积分滑动平均模型(ARIMA模型)预测其发病趋势的可行性和适用性。方法应用SPSS20.0对2007-2016年杭州市上城区主要肠道传染月发病数据建立ARIMA模型,以2017年1~12月的数据进行模型的验证,并外推2018年的发病趋势。结果2007-2016年细菌性痢疾和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趋势总体呈下降趋势。细菌性痢疾的预测模型为ARIMA(1,1,1)(1,1,0)12,其他感染性腹泻的预测模型为ARIMA(2,0,2)(1,1,1)12,拟合效果均较好。2018年杭州市上城区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有下降的趋势,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有上升的趋势,但幅度不大。结论ARIMA模型对杭州市上城区主要肠道传染的发病趋势有较好的预测效果,可提供科学的防控依据。

  • 标签: 肠道传染病 ARIMA模型 时间序列分析 发病趋势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 ]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研究传染疫情管理模式应用于乙肝疫苗成人接种环节的防控效果。方法:选取在 2017年 9月至 2018年 12月这个期间内接种乙肝疫苗的 120例健康成年人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方法针对所有研究对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每个组平均各有 60例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模式针对研究对象进行相对应的乙肝疫苗接种。而观察组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传染疫情管理模式实施接种,两组研究对象经过相对应的接种和管理之后,针对他们的防控效果进行相对应的分析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研究对象的血清检测抗 H B S抗体阳转率要比对照组有十分显著的提升,结合实际情况观察和对比两组成人抗 H B S阳转率情况,可见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比较差异十分显著,有相应的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 ]传染病疫情 管理模式 乙肝疫苗 接种环节 防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在染病疫情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2015年4月—2017年3月本市的传染疫情防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取医疗条件较好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管辖下的200名居民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设为实验组,选择医疗条件较差的社区公共卫生机构管辖下的200名居民作为参照组,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两组居民的传染发生率以及传染知识掌握程度。结果与参照组居民比较实验组居民丙类疾病、乙类疾病等传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显著(P<0.05);与参照组居民比较实验组居民在疾病特征、传播途径、疾病种类以及预防措施等方面的传染防控知识掌握水平均明显提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传染疫情预防中社区公共卫生机构具有重要作用,医疗条件较好的卫生机构传染防控效果好,今后应提高对医疗水平较差的卫生机构关注程度,从而减少传染发生,保证居民身体健康。

  • 标签: 传染病 疫情预防 社区公共卫生机构
  • 简介:乌鸦喜欢上了井底的青蛙,为了早日看到恋人,它每天不断地向井里扔石子。功夫不负有心人,终有一天,水漫到了井口。看着眼前的癞蛤蟆,它焦急地问:“请问你看到青蛙了吗?”

  • 标签: 动物 趣味 癞蛤蟆 青蛙 乌鸦
  • 简介:蓝鲸(学名:Balaenopteramusculus)哺乳动物纲,须鲸亚目,共有四个亚种。迄今为止最大的哺乳动物。《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所列濒危物种之一。蓝鲸全身体表均呈淡蓝色或鼠灰色,背部有淡色的细碎斑纹,胸部有白色的斑点,褶沟在20条以上,腹部也布满褶皱,长达脐部,并带有赭石色的黄斑。一般体长为2200~3300厘米,体重为150000~180000千克。

  • 标签: 蓝鲸
  • 简介:有着190年历史的伦敦动物园是世界上最克老的动物园,它在动物保育和动物研究观察方面都走在世界前列。每年都有超过19000只的动物们被饲养员拉出来,排排队、吃果果,称低重,量身高。这顶已经持续许久的伦敦——动物园俑检活动,每年都会将更新的数据放入全球动物数据库中,供各国的研究者使用。

  • 标签: 动物园 动物研究 饲养员 数据库 研究者 世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伴随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逐渐提高,各个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突破与发展,针对动物疫病的防控工作也有了较大改善。国家农业部和地方畜牧局十分重视动物疫病防疫监测工作的进展,对于疫病传播准备不足,不能及时防御,不能完全控制的问题,给予了大量的关注。养殖业的疫病蔓延,影响到老百姓的正常收入。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采取了持续的关心支持和正确的领导,各级有关部门运用了多种防疫措施,但当前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早期的监测预防和高效、有效的管理是必要的,但在关键的动物疫病监测方面必须准确地投入大量的政策和资源支持,让人力、物力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本文则主要针对动物疫情监测在动物疫情病防控中的展开分析,详细探讨了其优化策略。

  • 标签: 动物疫情监测 动物疫病 预防控制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