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患有麻疹的婴幼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2例患有麻疹婴幼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讨论,对全部患儿实施精心护理干预措施。结果经过精心护理干预后,这42例患有麻疹的婴幼未出现死亡病例,全部痊愈,生活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治疗效果得到了巩固。结论在临床上对患有麻疹的婴幼实施精心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巩固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婴幼儿麻疹 精心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不满周岁的婴幼无端大哭大闹,往往令年轻的父母心烦意乱,束手无策。现在美国悄然兴起的婴幼心理医疗业,试图为现代家庭解除这一烦恼。美国的婴幼心理医疗业早在40年代末就已萌芽。70年代初,美国精神病研究所成立了专门科研小组,对心理疾病因扰的婴幼进行了长达10年的跟踪观察和研究。目前,美国已有25~30家诊所和医院对婴幼实行心理治疗。研究结果表明,尚未掌握语言能力的幼儿孤僻、害羞、烦躁、紧张和抑郁等令家长

  • 标签: 现代家庭 语言能力 科研小组 交流模式 外界事物 看护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婴幼高热惊厥再次或多次发作的预防方法。方法将30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15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镇静、止惊、控制体温,治疗原发病。干预组在发热早期,体温37.5℃-38℃时应用鲁米那6mg/kg,以后3mg/kg,7-8h用药一次,采用提前预防用药加常规治疗护理,比较2组惊厥复发的对比及效果分析。结果干预组通过护理干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效表好(P<0.01)。结论对婴幼有高热惊厥家族史的患儿在热性疾病的早期预防,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幼儿 高热 惊厥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损伤婴幼脑电图特点。方法对385例脑损伤婴幼行脑电图检查并分析其结果。结果385例脑损伤婴幼中EEG结果正常44例(11.4%),异常341例清醒期背景θ或δ等慢波增多及两侧大脑不对称215例(55.8%),痫样放电(32.7%)(癫痫发作2例,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在发作间期痫样放电124例中,异常放电类型多灶性痫样放电58例,局灶性痫样放电51例,全脑痫样放电15例,异常放电部位顶区39例,颞区28例,其他部位或多部位57例。结论脑损伤婴幼脑电图异常较多,发作间期痫样放电发生率较高,发作形式以多灶性和局灶性放电为主,值得关注。

  • 标签: 婴幼儿 脑损伤 脑电图 发作间期痫样放电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和硫酸沙丁胺醇溶液联合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儿科所收治的120例婴幼哮喘患儿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60例。常规组患儿在化痰、抗感染的基础上给予氢化可的松静滴加上硫酸沙丁胺醇雾化吸入等治疗为主的常规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化痰、抗感染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和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的消失时间、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的肺部哮鸣音、喘憋、咳嗽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常规组;两组患儿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98.33%)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5.00%)。以上多组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混悬液、异丙托溴铵和硫酸沙丁胺醇溶液雾化吸入治疗婴幼哮喘的临床疗效显著,相对于常规治疗方式而言其疗效以及显效时间都有明显的优势,不会对患儿形成负面影响,是婴幼哮喘的首选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布地奈德混悬液 异丙托溴铵 硫酸沙丁胺醇 婴幼儿哮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泪道冲洗术的护理。方法对婴幼泪道泪道冲洗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制定出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结果使婴幼泪道冲洗顺利进行,减小了泪道损伤导致的疤痕性阻塞、假道形成等不良后果。结论提高泪道冲洗的护理技巧,能有效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 标签: 婴幼儿泪道冲洗术护理体会
  • 简介:婴幼汉字教育无论是在学前教育理论界还是在实践中都是被较多关注的问题之一。汉字是我国古老的、科学的、优美易学的、富有智能型的文字,对婴幼智力开发价值很大,是婴幼思维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复合刺激物。通过游戏和日常生活,轻松自然地对婴幼进行汉字教育,将有助于婴幼思维能力的发展。

  • 标签: 婴幼儿教育 汉字教育 思维能力 游戏 智力开发
  • 简介:摘要:湿疹是现代生活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皮肤性疾病,其不但会导致人体皮肤表面出现部分红疹,甚至还有可能使其身体表面出现水疱等现象,进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的身体健康。虽然当前湿疹患者大都为成年人,但在近几年间婴幼的湿疹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婴幼出现湿疹不仅仅会直接影响到其正常生活,甚至还有可能会危及其生命安全。因此,为了进一步保障婴幼的生命健康安全,我们需要对婴幼湿疹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详细调查,从而有效降低婴幼湿疹的发病率。下面本文将从内部方面以及外部环境两方面对婴幼湿疹发病的相关因素进行简要论述。

  • 标签: 因幼儿 湿疹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腹泻婴幼粪便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门诊58例腹泻婴幼临床资料。结果58例腹泻婴幼粪便正常者18例,肠炎20例,消化不良15例,痢疾5例。结论对婴幼粪便识别有助于诊断、指导治疗、合理用药。

  • 标签: 腹泻 识别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卡梅现象(KMP)患儿的临床特点及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血液肿瘤中心收治的8例KMP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诊疗过程、治疗及预后。结果8例KMP患儿中,男6例,女2例;中位起病年龄4(0~17)个月,新生儿期起病2例;中位起病至诊断时间59(34~140) d;6例并骨破坏;6例既往有误诊误治病史,误诊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伊文氏(Evans)综合征、骨关节发育异常;4例病理为卡波西样血管内皮瘤;8例患儿单用或联合应用激素、西罗莫司、长春新碱治疗,7例行介入治疗。预后:中位随访时间487(112~1 033) d,所有患儿均存活,血小板恢复正常中位时间24.5(7~60) d,纤维蛋白原恢复正常中位时间20(7~30) d,D-二聚体下降至正常中位时间105(40~240) d。结论临床上对于并发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异常患儿需注意考虑KMP,临床医师需鉴别有无潜在内脏血管性病变因素,早期诊断及治疗对于改善患儿的临床预后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儿童 卡梅现象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改进小儿洗胃的方法。方法24例中毒婴幼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在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参加洗胃的护理人员数、患儿洗胃体位及固定方法、洗胃液及洗胃液量、胃管的选择、插管的方法、打开口腔的方法共7个方面进行改进。将两种方法在医疗纠纷的发生、管道堵塞重插、管道脱管、洗胃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和改进组在医疗纠纷的发生、管道堵塞重插、管道脱管、洗胃并发症的发生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通过对婴幼洗胃方法的改进,利于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减轻患儿的痛苦及护士工作量。

  • 标签: 婴幼儿 急诊洗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慢性咳嗽的病因和特点。方法通过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5月住院的68例符合慢性咳嗽诊断标准的患儿病例资料进行讨论分析。结果婴幼慢性咳嗽多见于反复呼吸道感染,感染后咳嗽,其次见于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胃食管返流,先天性发育异常。结论对于婴幼慢性咳嗽,应详尽地询问病史,必要的辅助检查,明确病因,避免过度治疗,合理应用抗生素。

  • 标签: 婴幼儿 慢性咳嗽 病因
  • 简介:目的:比较分析近几年来婴幼ABO血型正反血定型结果不合情况,探讨婴幼ABO血型IgM抗体生成变化趋势。方法:对1177例婴幼血型进行盐水试管法正反定型检测。结果:共检测婴幼标本1177例,舍去AB型标本198例,其余979例标本中,血型IgM抗体生成与文献数据比较呈提早趋势。结论:应重视婴幼血液检测特别是新生儿正反定血型和交叉配血,明确新生儿个体输血策略,以保证其输血安全。

  • 标签: 婴幼儿 血清抗体 IGM抗体 生成趋势
  • 简介:目的探讨婴幼的用药安全性。方法参阅国内有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综述。结果(1)避免应用禁用药物;(2)需用慎用药物时,应在临床医师指导下用药,并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治疗中的药物反应等。结论为了婴幼的健康,在为其选药时,要根据药物的特点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选用安全、有效、适量、可靠的药物。

  • 标签: 用药安全性 婴幼儿 禁用药物 文献资料 慎用药物 临床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