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常见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情况进行分析。方法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1月-12月期间一共收到13611份不同类的细菌培养标本,在这13611份细菌培养标本当中,痰培养标本7332份,血培养标本有2495份,尿培养标本有1455份,颈管分泌物603份,分泌物384份,粪标本372份,咽拭子303份,脓液167份。分别对这些细菌培养标本进行检测,并对检测出的病原菌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张家港市中医医院2016年度的细菌检出率从高到低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白假丝酵母菌、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和彭氏变形杆菌。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结果来看,ICU病区、呼吸科、革兰氏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细菌药物耐药性普遍较高。结论从科室情况来看,呼吸科和ICU病区的病原菌检出率较高,从细菌药物的耐药性情况来看,对呼吸科和ICU病区的患者进行药敏试验具有必要性。

  • 标签: 细菌 药物耐药性 铜绿假单胞菌 ICU病区
  • 简介:摘要中药种类繁多,为确保中药质量,性状鉴别法在其真伪鉴别上具有简单、易行、迅速的特点,灵活应用性状鉴别法,抓住药材鉴别要点,能较为直观形象地鉴别出中药真伪。

  • 标签: 中药 性状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炮制对中药药性的影响。方法从消减方中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调整方剂的部分适应证、提高临床用药药方疗效几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中药的炮制利于降低药物的毒性,不同的炮制方法药效也不同。结论中药炮制方法不同,药性亦不同,应从不同的途径,以不同的方式趋利避害,以提高药效。

  • 标签: 中药 炮制 中药药性 影响
  • 简介:2016年全国农技中心组织20个省(区、市)的60个抗药性监测点,分别对稻飞虱、二化螟、小麦赤霉病、棉铃虫、棉蚜、烟粉虱等11种重大病虫的抗药性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部分病虫对田间常用防治药剂抗药性显著上升。哪些药对病虫害不管用了?该怎样用药来延缓抗药性?咱们一起来看看专家给出的科学用药对策。

  • 标签: 病虫抗药性 上升 科学用药 小麦赤霉病 防治药剂 监测点
  • 简介:摘要中药炮制技术是祖国中医独有的一种方法,中药经炮制后,其药性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改变,且这种改变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本文以中药炮制为研究对象,对中药炮制引起的药性改变的具体表现进行了分析,发现这种改变虽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但是只有改变药性才能够提升治疗效果,进而获得满意的疗效。

  • 标签: 中药炮制 药性 影响
  • 简介:  2.1 支原体药敏试验结果 3年中Uu单项感染PRI耐药率为<0.5%,  2.3 Uu+Mh混合感染耐药性变迁 PRI 3年中耐药率为0,  2.2 Uu耐药率的变迁 JOS、PRI、DOT 3年中耐药率最低(<8%)

  • 标签: 变迁监测 支原体耐药性 耐药性变迁
  • 简介:【摘 要】目的:对药性理论的基本药理作用的可行性、现实性进行分析。方法:对中药的中药药性与临床应用的现实药性的一致性,进行建立药性理论与药理作用的相互联系。结果 :中药药性与基本药理之间的联系是可以建立;建立多种药性与药理之间的联系也是可以的。结论:药性理论与基本药理之间是存在某种必然联系的,对这种联系进行建立也有利于现代化药物的使用研究,联系的建立对药物的科学发展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 标签: 中药 药性理论 药理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对中药性能的简单认识。方法查阅参考文献并结合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中药能够治病,是以其特有的偏性,来调整人体的阴阳气血寒热虚实。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纠正人体的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药物治病的性能作用,可概括为四气、五味、升降浮沉、药物归经及有毒无毒等。

  • 标签: 中药 性能
  • 简介:对《药性主治分类主治》一书进行系统文献梳理,发现其与《本草汇纂》《本草求真》有着密不可分的学术联系。"分类主治"可以看做《本草汇纂》的总论,而"药性主治"是《本草汇纂》的病症索引系统。《药性主治分类主治》依托于《本草汇纂》发挥其学术价值,但学术传承于《本草求真》。

  • 标签: 本草 药性主治 分类主治 学术传承
  • 简介:目的分析200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VITEK32、2Compact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采用VITEK-GNS药敏试验卡及Kirby-Bauer法。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共检出4618株细菌,革兰阳性菌1228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葡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分别为59.6%和89.2%;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为64.4%,其中PRSP的发生率为48.9%,PISP为15.6%。革兰阴性杆菌3390株,其中肠杆菌科细菌2250株,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属(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奇异变形杆菌中产ESBLs株分别为64.8%、48.5%和38.2%,3种菌产ESBLs株对测试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株。检出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耐药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未发现对两者耐药的克雷伯菌属。不发酵糖革兰阴性杆菌1108株,不动杆菌属耐药率较低的药物有亚胺培南和头孢哌酮-舒巴坦,铜绿假单胞菌耐药率最低的是阿米卡星8.3%、头孢哌酮-舒巴坦11.9%。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对米诺环素、左氧氟沙星和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都显示较好的抗菌活性。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头孢他啶、磺胺甲口恶唑-甲氧苄啶、米诺环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50.0%。结论2009年我院细菌耐药性监测表明,临床分离菌对所测抗菌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医院应加强对药品的管理和监控,定期进行细菌耐药性监测,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细菌耐药性监测 抗菌药物 耐药率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维吾尔药是中医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物资源。作为中国少数民族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维吾尔药在中医药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维吾尔药的药性和毒性,我们还需要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本文旨在对常用维吾尔药的药性与毒性进行概述,以促进对维吾尔药的合理应用和安全使用。

  • 标签: 维吾尔药 药性 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加味乌梅丸方在寒热夹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中的治疗效果。方法本文共选取104例寒热夹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为于2017年1月份至2018年3月份在本院门诊接受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各52例。给予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给予观察组加味乌梅丸方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病理评分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寒热夹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治疗中应用加味乌梅丸方治疗方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疾病临床指标,提升疾病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加味乌梅丸方 寒热夹杂型慢性浅表性胃炎 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1例,对照组41例,治疗组给予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对照组予艾司奥美拉唑、多潘立酮、铝碳酸镁治疗,两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化裁治疗寒热错杂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型 胃食管反流病 中医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患者的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00例寒热错杂型胃溃疡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和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观察组两组,对比治疗2周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率及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率小,Hp根除率更高,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

  • 标签: 半夏泻心汤 寒热错杂型 胃溃疡 不良反应 幽门螺杆菌(Hp)根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寒热错杂型胃溃疡的疗效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治疗的寒热错杂型胃溃疡患者共80例,将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应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参照组40例患者应用常规西药治疗。通过相关统计学来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77.5%,(P<0.05)。结论:针对寒热错杂型胃溃疡患者采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的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不良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半夏泻心汤加减 寒热错杂型胃溃疡 疗效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耐药性进行分析探讨,为今后的临床用药和医院感染预防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抽取在2010年1月-2012年12月间我院住院患者各种标本分离出的大肠埃希菌568株,对其展开耐药性检测,而后经CLSI推荐方法检测ESBLs酶,并对产ESBLs菌株的耐药情况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大肠埃希菌对阿莫西林、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氧氟沙星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而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美罗培南、氨曲南等具有较强的敏感性;568株大肠埃希菌检出产ESBLs菌207株,检出率为36.44%,产ESBLs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大肠埃希菌发生明显增强(P<0.05)。结论临床上大肠埃希菌耐药性逐渐增强,尤其是产ESBLs菌,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抗菌药物予以合理应用,及时展开细菌试验和药敏试验,从而改善抗感染治疗效果。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产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耐药性 抗菌药
  • 简介:摘要发热是儿科呼吸道感染的主要临床表现之一。中医理论认为其是易伤津损耗,是由外感或者是内伤所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失调偏盛或偏衰的一种常见症状。布洛芬为FDA唯一推荐的用于临床的非甾体类抗炎药。临床上少见过敏反应、和胃肠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一贴凉购买使用方便。中医退热贴属于中医外治范畴,代代相传,疗效独特,是我国传统医学的宝贵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的目的旨在为患儿发热时选择更安全、更有效、起效更快的退热方式。

  • 标签: 口服退热药 中药退热贴 观察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结核病总体耐药、初始耐药和获得性耐药状况,变化趋势及与耐药有关的因素,为改进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6~2007两年中所有结核病人耐药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应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2006~2007年两年中,住院患者的总耐药率为14%。在耐药病例中,初始耐药率17.2%,获得性耐药率21%;不同抗结核药物的耐药顺序为异烟肼(28.1%),链霉素(30.9%),利福平(22.5%),乙胺丁醇(18.6%);各年龄组耐40岁下组耐药率32.8%;40~60岁组耐药率49.1%60岁以上组耐药率16.5%,耐药病人中,耐药率43.0%,多耐药27.2%,耐多药29.4%。结论我国东北地区人群结核耐药趋势总体情况严重,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仍属较高耐药水平,面临的形式依然十分严峻。

  • 标签: 结核病 耐药 相关因素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山丹县人民医院2012年1月-2012年12月分离致病菌的菌株特点及其耐药情况。方法收集临床各科室送检的标本,采用微量生化管的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病原菌对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并根据美国临床试验室标准化委员会的指导原则判定细菌的耐药性。结果共分离出致病菌株195株,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56株,革兰氏阴性杆菌139株。结论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检测耐药率增高,临床需加强细菌耐性检测。

  • 标签: 细菌耐药 抗菌药物 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