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随着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持续推进,原油成品油码头和油船挥发有机物排放治理已提上日程。针对船岸挥发有机物的污染防治问题,本文分析了目前船岸油气回收治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点”“线”“面”三个维度,提出了船岸挥发有机物排放治理的针对性举措。

  • 标签: 原油成品油码头 油船 挥发性有机物 油气回收
  • 简介:摘要:挥发有机物危害程度高,成分相对复杂,检测难度相对较高。本文从挥发有机物收集方法和检测技术两个角度分析了环境检查中挥发有机物检测方法,其中挥发有机物的检测技术主要包括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然后指出了在挥发有机物检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 标签: 环境监测 挥发性有机物 检测方法 收集方法
  • 简介:近年来,国内大气污染和空气问题越发严峻,工业生产和制造中,产生的挥发有机废气,已经成为了VOCs的主要来源。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挥发有机废气处理技术的理论依据和内涵进行了概述;随后重点探究了,目前,国内挥发有机废气生物处理工程的发展现状;最后,对挥发有机废气处理技术,未来发展进行了合理展望,希望能为该领域关注者,提供有益参考。

  • 标签: 有机废气 生物技术 生物滤池 回收技术
  • 简介:摘要:现如今,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原来越严重, 针对各种污染状况也出台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挥发有机废气因其污染源较多、传播半径广、对环境污染危害性大,已成为大气环境治理重点。本文简述了中国目前的挥发有机物污染防治政策发展,并介绍了挥发有机废气常用的治理技术,探讨今后挥发有机废气治理提升方向。

  • 标签: 挥发性有机废气 治理政策 技术运用
  • 简介:摘要文章以印度项目制粉系统燃用高挥发印尼煤,发生多次着火爆燃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造成煤粉爆燃各种因素,从启动前、运行中、停运后三个阶段,破坏煤粉爆燃的必要条件,达到遏制制粉系统爆燃几率。

  • 标签: 爆燃 高挥发性 消防蒸汽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化,在大气环境中广泛分布着各类挥发有机废气,且普遍具有特殊气味、有毒性、刺激性、人体致癌性、致畸性等特征。在人体长时间接触下,极易出现癌症等人体疾病,是一类重要环境污染物。而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大气环境的治理力度,降低挥发有机废气的影响范围、影响系数。因此本文也对大气环境中挥发有机废气的各项主要治理技术的应用必要性、技术原理与主要优势开展以下分析。

  • 标签: 大气环境 环境治理 挥发性有机废气 治理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详细了解X市Y区工作场所中清洗剂的使用情况,判辨其挥发有机组分,为现场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提供依据,提供更好的卫生保障。方法收集2013年-2018年辖区相关企业工作场所使用的清洗剂134份,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进行挥发组分剖析。结果从样品中共检出139种挥发组分,累计检出642次,主要为烷烃类,苯系物,酯类,酮类,含氯类和醇类6类,其中主要挥发化学物质是烷烃类(46.1%),醇类(21.8%),苯系物(21.4%),酮类(6.6%),含氯类(2.5%),其他(1.6%)。结论清洗剂所含成分复杂,对其成分分析非常重要,可以认识清洗剂里面有害的成分,从而可以预防和避免清洗剂里有害成分对接触清洗剂的工作人员和顾客人员的危害。

  • 标签: 清洗剂 挥发性组分 职业病危害因素
  • 简介:摘要自19世纪起,世界各国都掀起了工业浪潮,正是这股浪潮把人们推到了一个新社会。虽然工业给人们带来了文明、带来新气象,但是还带来了环境的污染。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同时还会缩短人类的寿命,诱发各种疾病等等。产生废气的源头很多,它的传播性又极强,所以一直困扰着人类的活动,所以它是环保单位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然而该采用何种方式对其进行治理也是业内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对它进行更深的研究。

  • 标签: 挥发性有机废气 治理技术 现状
  • 简介:对张裕公司原白兰地在蒸馏过程中不同时段的主要挥发成分进行分析。采用顶空同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方法,分析了甲醇、乙醛、乙酸已酯、1-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在白兰地蒸馏时的变化规律。结果发现,比乙醇沸点低的2种物质(乙醛和乙酸乙酯)在酒头中的含量较高;比乙醇沸点高的3种物质(1-丙醇、异丁醇和异戊醇)在酒头末期和酒身前期中的含量较高;甲醇的沸点虽然比乙醇低,但它在酒头和酒尾中的含量都较高,在酒身中的含量较低。

  • 标签: 白兰地 蒸馏 HS-SPME GC-MS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介绍环境中挥发有机污染物的产生原因、定义,对人体及环境的危害,结合我国当前环境监测的相关标准,论述水、气、土及固废中的挥发有机物常用采集及分析方法。

  • 标签: 挥发性有机物 监测 采集 分析方法
  • 简介:摘要:挥发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VOCs是指常温下沸点在50℃-260℃的各种有机化合物。在中国,挥发有机化合物是指常温下饱和蒸汽压大于70Pa,常压下沸点低于260℃的有机化合物,或20℃下蒸汽压大于或等于10Pa的所有挥发有机化合物。VOCs主要来自于工业源,可分为烷类、芳香烃类、烯类、卤烃类、酯类、醛类、酮类等,具有毒性、刺激性、致畸性和致癌性,是形成对流层臭氧和PM2.5的重要前体物质,也是当前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

  • 标签: 大气环境 挥发性 有机废气 治理技术 分析
  • 简介:摘要:通过对安徽某县重点行业挥发有机物治理现状进行排查分析,提出整治工作建议,为推进全县VOCs重点产生排放企业达标治理,进一步改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且为后续生态环境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 标签: 挥发性有机物(VOCs) 治理 达标排放
  • 简介:摘要:挥发有机物( VOCs),是大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不但会导致光化学反应,而且是臭氧和细颗粒物( PM2.5)污染的重要前体物。此外,大部分 VOCs具有毒性,会对人类健康造成诸多损害,长期处于含 VOCs的环境中可能诱发一系列疾病。 VOCs的治理技术众多,利用价值低的 VOCs气体的破坏性消除。

  • 标签: 工业挥发性有机物 处理技术 展望
  • 简介:摘 要:目标区块受盐拱的影响,断层较发育,构造复杂。在进行精细地层对比的基础上,运用 RFT、 HDT等资料,应用高密度三维地震解释、相干体技术、正演技术、全三维构造解释技术进行精细构造储层研究。通过区带评价,整体部署,分批实施的开发思路落实含油气情况,实现快速动用。

  • 标签: 精细构造 三维地震 精细储层 HDT RFT
  • 简介:摘要:大气环境中挥发有机化合物的含量一般都很低,但有机化合物的组成却非常复杂。因此,为了获得更准确的质量检测结果,实验室人员必须改善实验条件,选取更高精度的仪器,采用更为严谨的对策,使数据具有更高的参考价值。在全世界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新的科学成果不断涌现,站在一个新的起点上,环境检测中挥发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发展,科研人员的研究工作也应该更加深入[1]。

  • 标签: 环境检测 挥发性 有机物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环境空气中的挥发有机物(VOCs)对人类健康具有较大的威胁,对其进行监测具有重要价值,而这也推动了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本文主要对空气中挥发有机物的监测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以期能够不断推动监测技术的发展,提高挥发有机物的监测质量。

  • 标签: 挥发性 有机物 监测技术
  • 简介:目的:研究甘松的挥发成分。方法采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甘松中的挥发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仪进行分析鉴定,并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共分离出135个化学成分,其中29个化学成分匹配度都在85%以上,占挥发油总量的20.51%。其中含量高于1%成分的有4个,以白菖烯含量最高(7.46%),其次是β-紫罗兰酮(3.44%)、异戊酸(2.19%)和β-橄榄烯(1.30%)。结论甘松挥发油中主要化学成分以萜类化合物为主,以倍半萜种数最多,且多是15个碳以下的小分子化合物。

  • 标签: 甘松 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对近年来我国空气中挥发有机物的在线监测技术进行研究,其中在实际对在线监测技术进行对比时主要涉及到膜萃取气相色谱、质子转移反应质谱、飞行时间质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以及激光光谱等,讨论主要针对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在线监测技术在应用中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并针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 标签: 挥发性有机物 在线监测 可调谐激光吸收光谱
  • 简介:摘要:工业领域的快速发展,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增长,但是大量废气的排放,却给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污染。我国经济建设加快发展带来各种环境污染问题,随着我国对环境保护的重视,针对各种污染状况也出台了相应的防治措施。挥发有机废气因其污染源较多、传播半径广、对环境污染危害性大,已成为大气环境治理重点。

  • 标签: 挥发性有机废气 政策发展 治理技术 现状 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