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舒适护理模式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于2016年7月~2017年7月收治85例早产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5例早产分为常规组(n=42)与舒适组(n=43),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模式,舒适组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对比观察两组开展不同护理干预后,住院时长、住院费用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舒适组患者的住院时长与住院费用均优于常规组,P<0.05,具备统计学差异;舒适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对早产应用舒适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早产住院时长,减轻早产家长的经济与心理负担,值得临床推广普及。

  • 标签: 舒适护理模式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早产儿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来统计糖尿视网膜病变防治知识认知情况,为加强防治糖尿视网膜病变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省从事白内障、眼底等相关专业的128名眼科医生进行调查。结果眼科医师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白内障术后炎症反应是否比不是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重、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眼底激光治疗以及白内障手术时机、能够及时建议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眼底激光治疗、血糖得到合理控制仍然建议其定期检查眼底、糖尿病患者检查眼底时会对散瞳进行常规检查等方面的认知率相对较高。讨论医院还需要加强眼科医师的教育培训,组织其学习最新知识及治疗技术,提高眼科医师的早期预防及综合治疗糖尿视网膜病变的能力。

  • 标签: 眼科医师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防治知识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眼底镜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undusfluorescenceangiography,FFA)检查表现的差异,评价FFA在DR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我院内分泌科确诊为2型糖尿的患者分别行散瞳眼底镜检查及FFA检查,行DR临床分期,分析总结两者的表现差异。结果117例(234眼)糖尿病患者中,眼底镜下“正常眼底”40眼中FFA修正诊断为非增殖性糖尿视网膜病变(non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NDRP)Ⅰ期者12眼,修正诊断为NDRPⅢ期者2眼;眼底镜下NDRP152眼中FFA修正诊断为PDR者12眼;增殖性糖尿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diabeticretinopathy,PDR)42眼均未行修正诊断。结论FFA可早期发现糖尿视网膜病变的微血管异常,更准确对DR进行诊断及分期。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芪明颗粒对糖尿视网膜病变视力改善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8月-2016年8月在我院眼科治疗的86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羟苯磺酸钙治疗,观察组服用芪明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视力及视网膜循环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0%,较对照组的76.74%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视力及视网膜循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明颗粒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可显著提高视力,提高视网膜功能,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芪明颗粒 视力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频振荡通气(HFOV)在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治疗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5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152例早产NRDS,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两组,每组76例。对照组实施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观察组予以HFOV治疗,比较两组各项治疗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血气指标以及氧合指数(OI)、吸入氧浓度(FiO2)。结果与观察组相比,对照组各项治疗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8.57%,明显高于观察组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二氧化碳分压(PaCO2)、FiO2、OI水平低于对照组,氧分压(PaO2)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在早产NRDS治疗中疗效确切,能有效缩短患儿各项治疗时间,改善各项血气指标和OI、FiO2水平,减少并发症,安全性较高。

  • 标签: 高频振荡通气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2013年大同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行机械通气初始治疗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8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儿给予经鼻间歇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治疗前后pH值及氧合指数(OI)、平均上机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pH值、O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pH值、OI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上机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鼻间歇正压通气在早产呼吸窘迫综合征初始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有利于患儿呼吸功能恢复,缩短上机时间。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肠外营养的基础上两种不同喂养添加量对早产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246例早产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所有早产均给予肠外营养喂养,根据不同肠内喂养添加量将所有患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早产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3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对照组早产在常规喂养72小时后给予20ml/(kg?d)基础量而后逐日递增,测量比较两组早产体重、头围、身长、睡眠时间。结果实验组早产体重、头围、身长增长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早产睡眠时间为(18.6±2.6)h/d。两组新生儿数据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肠外营养联合30ml/(kg?d)的肠内喂养添加量可以促进早产的体格及智能的发育。

  • 标签: 肠外营养 肠内喂养 早产儿 生长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发展性照顾在重症监护室内早产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5例NICU内早产,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发展性照顾方式,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抚慰抚触护理、体位护理及“鸟巢”护理。对照组,40例同期早产,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早产住院时间、日睡眠时间、日进奶量、体重恢复至正常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早产的住院时间、体重恢复至正常的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日进奶量增加、日睡眠时间变长。结论发展性照顾会使早产发育恢复正常,促进早产生长。

  • 标签: 新生儿 发展性照顾 常规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不同喂养方法对早产喂养耐受性与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性原则将2016年1月-2017年1月于我院出生的60例早产选为研究的对象,并按其喂养方式的异同均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喂养,观察组予以早期微量喂养,观察其喂养耐受性以及生长发育的情况。结果对照组早产的体重、身长、头围增长情况均较观察组低,且喂养的耐受性较观察组劣,所有比较指标间存在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用早期微量喂养方式对早产而言,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喂养耐受性,而且可以有效得改善其生长发育情况。

  • 标签: 喂养方法 早产儿 耐受性 生长发育
  • 简介:目的评估极早产和/或极低出生体重对青少年时脑体积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PubMed、EMBASE、theCochraneLibrary、Webof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万方和知网(CNKI)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10月20日,纳入暴露组为出生胎龄≤32周和/或出生体重≤1500g、非暴露组为出生胎龄38~42周且出生体重≥2500g、队列终点(13~18岁)时使用MRI行脑体积测量的队列研究,排除出生时存在先天畸形或其他先天性疾病、随访期间存在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疾病及无法提取本文设定的测量指标(全脑、白质、灰质、小脑、海马和胼胝体的体积)的文献。采用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R3.4.0软件进行Meta分析,I2检验文献异质性。结果13篇英文文献(n=1272)进入本文Meta分析,暴露组686例,非暴露组586例。13篇文献均随访不完整,9篇非暴露组与暴露组来源于同社区,3篇仅根据问卷回顾出生数据。13篇文献均描述采用1.5T场强的MRI、计算机软件自动测量体积,暴露组和非暴露组队列终点年龄均一致。Meta分析结果显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相比,全脑(SMD=-0.66,95%CI=-0.81~-0.51)、白质(SMD=-0.51,95%CI=-0.64~-0.38)、灰质(SMD=-0.60,95%CI=-0.93~-0.28)、小脑(SMD=-0.45,95%CI=-0.64~-0.25)、海马(SMD=-0.48,95%CI=-0.73~-0.24)和胼胝体均(SMD=-0.43,95%CI=-0.63~-0.24)明显缩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全脑和白质体积的Meta分析漏斗图检验未见发表偏倚。结论极早产和/或极低出生体重儿青少年岁时的脑整体体积和特定脑区域体积降低。

  • 标签: 极早产 极低出生体重 脑体积 MRI META分析
  • 简介:摘要糖尿是一种由人体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者胰岛素缺乏生物作用而引起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疾病,根据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2.65亿人患有糖尿。本文以糖尿对人体眼部损伤为出发点,分别对糖尿视网膜病变的起因以及临床表现进行论述,并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家庭护理提出几点可行的建议,最后表明家庭干预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护理的重要意义。

  • 标签: 家庭干预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护理 重要意义
  • 简介:糖尿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DR)是临床上糖尿病患者出现的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糖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原因较多,目前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而氧化应激(OS)与DR的发生发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参与并促进病变的发展。因此,本文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氧化应激产生的原因与机制、氧化应激对视网膜组织的损伤机制等进行综述,以期更好的了解氧化应激与糖尿视网膜病变的关系,为抗氧化疗法应用于糖尿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氧化应激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抗氧化治疗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至 2017年 5月在我院行眼底血管造影检查的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 60例,按照研究需求,以随机法将患者设置为观察组( n=30)和对照组( n=30)。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眼底血管造影检查配合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眼底血管造影检查依从性为 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70.0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 9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66.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在糖尿视网膜病变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实践意义较高。

  • 标签: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眼底血管造影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糖尿视网膜病变进行激光治疗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对2015年8月-2017年1月收治的72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患者进行了分析评估,总结了患者进行激光治疗的护理体会。结果对糖尿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72例患者的112只患眼采取了相应的护理,护理效果良好,均无严重并发症出现。与护理前相比存在较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手术是糖尿视网膜病变的有效治疗方法,通过全面科学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视力得到较好的恢复与提高,有效的减少了患者失明状况的发生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出现。

  • 标签: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应用激光光凝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40例糖尿视网膜病变患者(且经FFA等检查有行视网膜光凝术治疗指征),作为对象,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实验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治疗结束后随访半年,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对比疗效,实验组,11例显效,8例有效,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5%(19/20),对照组,2例显效,8例有效,10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50%(10/20),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糖尿视网膜病变,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光凝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比分析 当归芍药汤 加黄芪 及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糖尿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 , DR )的临床疗效情况。 方法 :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性将 201 5 年 12 月 -201 6 年 12 月我院收治的 84 例 DR 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 42 例,前者应用 当归芍药汤加黄芪 ,后者应用 复方血栓通胶囊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视力变化情况。 结果 :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达 97.62% ,显著高于对照组 85.71% ( P<0.05 )。实验组视力改善构成比为 100.00% ,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90.48% ( P<0.05 )。 结论 : 与复方血栓通胶囊相比, 当归芍药汤加黄芪 对改善 DR 患者视力、促进患者康复的效果更佳,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当归芍药汤加黄芪 复方血栓通胶囊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