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李成翼
  • 学科: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 创建时间:2024-05-24
  • 出处:《医师在线》 2024年第2期
  • 机构:献血对身体的健康有影响吗?许多人都对献血怀有疑虑,认为献血后,人体就会出现心慌、头晕等身体不适,因此许多对献血不了解的人对献血有一定抵触情绪。另外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受经济利益的驱使,我国有些地方采血不规范,导致血源性传染病集中感染事件的发生,这无疑也给献血带来了一定负面影响。[A1]但是血液是生命之源,无法由人工制造,临床上的用血及血液制品都只能来源于健康人的自愿捐献,因此转变人们对献血的认知,了解献血与健康之间的关系,让其明白科学献血是不会对人体的健康造成危害的,才能让更多人放下顾虑勇于献血,才能挽救更多需要用血的临床病人,进而促进我国血液事业的健康发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者再献血的意愿进行调查,分析影响再献血意愿的有关因素。方法选取从2014年1月-2014年12月由北京市怀柔区无偿献血团体所采集到的950名献血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女性564名,男性386名。

  • 标签: 无偿献血 再次献血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10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6月至12月10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850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150例,其中首次献血者250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750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228/76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144/24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160/10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献血者招募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定期无偿献血献血者身体健康情况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某医院健康体检部 2019年 1月 ~2020年 1月 有定期无偿献血史者(n=30例)与 无献血史(n=30例)为探究对象,将两组献血者分组,定期献血者为定期组, 无献血史者为参照组,对比分别检测两组献血者的血糖、血脂(TC、 TG、 HDL-C)、舒张压及其收缩压变化情况。 结果 定期组的高血压献血者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定期组 患者的TC为( 4.44±0.84)mmol/l,显著低于参照组 [(4.99±0.6) mmol/l, P<0.05];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5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探讨。方法随机对本站献血屋2014年10月至12月500例献血献血前健康检查结果给予分析。结果自愿无偿献血者为425例,家庭互助献血或替代献血者为75例,其中首次献血者125例,再次或多次献血者375例,且首次献血人群的合格率30%(114/380)为明显低于再次献血人群的60%(72/120),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献血前淘汰率为16%(80/500)。结论在献血前,对所有献血者给予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献血者的健康状态,发现相关疾病及潜在危险,保障献血者的身体健康,选择健康安全的献血献血,确保血液质量和受血者的安全,有助于提高血液质量。

  • 标签: 献血者 健康检查 献血质量
  • 简介:我们根据无偿献血的特点,参照医院临床整体护理模式,建立并完善落实了无偿献血的心理护理程序。以提高护理质量为核心,规范采血人员的行为,以系统整体的优质服务,创造优美、温馨的献血环境。使每—位无偿献血者从生理、心理上得到健康的护理。

  • 标签: 心理护理 无偿献血者 献血者 采血人员 整体护理模式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偿献血献血后皮下淤血发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方法对本站于2014年1-12月间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后发生的皮下淤血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4年1-12月间共有36198位公民参加无偿献血,其中发生献血后皮下淤血情况的有57位,其发生的主要原因有针眼按压不当、按压时间短、穿刺不顺利、衣服袖子太紧等。结论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减少或避免献血后皮下淤血的发生。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皮下淤血 预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梧州市无偿献血者在献血前淘汰的原因。方法收集梧州市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站18~55岁无偿献血者38557人,对其样血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共淘汰1872人,平均淘汰率为4.86%,其中2017年7月的淘汰率最高,淘汰原因最多的是ALT快检。结论血站需做好征询工作和制定检查项目,排除高危人群,降低献血的不合格率,缩短献血者等候时间,提高献血者的热情。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淘汰 HBsAg快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对初次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于2016年1-9月初次献血者中选取200例作为对照组对象,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并于2017年1-9月选取200例初次献血者作为观察组对象,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强化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对象献血反应的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以及干预前后献血者的心理状态。结果①经比较,观察组献血反应的发生率为13.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3.0%,其护理满意度为87.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和对照组(P<0.05)。结论对初次献血者实实施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可以明显减少献血反应的发生,使献血者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提高无偿献血的重复率和献血服务的质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初次献血者 心理护理干预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跟踪调查邯郸地区ALT高值献血者回归献血率及归队合格率及相关影响因素,为壮大固定献血队伍和保护血源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3月~2010年2月邯郸地区无偿献血ALT>40U/L的献血者进行为期4年的跟踪调查。建立调查表,录入截止到2014年2月献血者回归献血情况的信息和数据,包括献血日期、年龄、性别、职业、献血次数、ALT测定值、归队日期、归队后献血次数、归队后ALT检测结果等,进行统计分析。数据录入采用Epidata3.0软件,统计分析采用SPSS21.0软件。统计方法采用χ2检验。结果共跟踪到ALT>40U/L高值献血者1065人,4年间总的回归献血率占总高值人群的27.98%,回归后献血合格率为82.55%。针对献血者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献血频次进行分组比较回归献血率和回归后献血合格率,得出年龄组为18~27岁献血者的归队献血率低于年龄较高年龄组(P<0.05);首次献血者的归队率低于重复献血者(P<0.05)。各组间归队后献血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不同职业、性别、年龄、献血频次的献血者回归后献血合格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重视首次献血ALT高值献血者的献血宣传工作,保护首次献血ALT不合格献血者的积极性,尤其是首次参加献血的年轻人,进行有针对性的献血知识宣传,鼓励并正确其引导继续参加献血,便于培育血源,壮大固定献血者队伍。

  • 标签: 献血者,ALT值,献血者归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和分析不同献血次数机采献血者血红蛋白(Hb)、血清铁蛋白(SF)、红细胞压积(HCT)的变化及其与血小板捐献行为之间的关系,为科学组织开展血小板捐献采集工作以及对血小板捐献者的健康保障工作,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随机选取148名机采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2017年献血次数分为1~9次组,研究不同献血频率对各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随着2017年血液捐献频率的增加,献血者体内SF含量逐渐下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2017年献血9次者铁缺乏率高达73%。结论固定单采献血者铁营养状况与献血频率密切相关。一年内捐献4次机采血小板者铁缺乏比率明显上升。

  • 标签: 血小板 献血者 血清铁蛋白 血红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疏导对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期间,120例初次无偿献血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心理疏导),每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献血反应发生率及负面情绪变化情况。结果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疏导能够减少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常规护理相比,心理疏导能够缓解初次无偿献血者焦虑情绪,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疏导能够明显降低初次无偿献血献血反应发生率,有效调节负面情绪,值得在无偿献血工作中广泛推广。

  • 标签: 心理疏导 初次无偿献血者 献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无偿献血献血之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并针对有效的护理措施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7月到2013年7月于哈尔滨市血液中心无偿献血者,将这些人分为A、B两组。这其中A组主要是由街头固定献血点选取的无偿献血者,总共7651人次;B组主要是来自各个高等院校以及企业单位的无偿献血者,总共7351人次。依照血液采集规则与技术要求,使用密封式采血袋采集献血者的血液。并研究分析这些无偿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在本次调查研究中,A组、B组无偿献血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大概在75人次(0.98%)与31人次(0.42%),这其中心理影响因素占不良反应出现总人数50.94%,环境因素影响占据12.26%。结论环境及心理因素是导致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的主要因素,在日常实际采血工作中应引起重视,并采取合适的护理措施。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不良反应 分析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