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心理护理+分级式急诊护理应用于急性上消化道出血(UGIB)患者的效果。方法 按标准纳入2022年1月-2023年5月急诊科收治的UGIB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观察组43例。对照组采用分级式急诊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心理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康复效果和住院期间的负性情绪情况。结果 观察组出院时的SAS与SDS评分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5.5%Vs.81.4%,χ =4.074)。结论 对UGIB患者运用分级式急诊护理联合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入院后的负性情绪,缩短患者的止血和总住院时间,提升康复效果和护理满意度。

  • 标签: UGIB 分级式急诊护理 心理护理 负性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诊急救护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用整体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以我院收取的120例急诊急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患者的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6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临床抢救时间和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数据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对于急诊急救患者在临床护理的过程中采用整体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缩短临床抢救时间,降低抢救过程中的不良反应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整体护理模式,急诊急救,护理满意度,抢救时间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P53基因codon 72密码子等位基因编码氨基酸多态性对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3年心肌纤维化(MF)手术患者30人,术中取心肌组织经实时荧光PCR(Q-PCR)技术确定P53基因codon72密码子的表现型,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另取心脏外科手术患者外周静脉血150例,Q-PCR检测基因多态性。术后经MRI检查是否发生心肌纤维化,统计学分析。结果 MF组SNP基因分型Arg/Arg 6人,占总数20.0%。Arg/Pro 11人,占总数36.7%。Pro/Pro 13人,占总数43.3%。取外周静脉血样本经Q-PCR检测为Arg/Arg 47人,占总数31.3%,Arg/Pro 74人,占总数49.3%,Pro/Pro29人,占总数19.3%。经MRI检查术后心肌纤维化确诊14人,对应基因型分别为Arg/Arg 3人,占总数21.4%、Arg/Pro 5人,占总数35.7%、Pro/Pro 6人,占总数42.9%。经统计学分析表明,表现型为Arg/Arg的野生基因型发生心肌纤维化概率明显低于Arg/Pro+ Pro/Pro的突变型,两组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发生风险存在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53基因 codon 72 密码子编码的氨基酸表现型与机体组织发生病理性纤维化的相关性显著,表现型为Arg/Arg的纯合子更能有效抑制纤维束的形成,降低术后心肌纤维化发生的风险。  

  • 标签: P53基因,密码子,PCR,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心力衰竭患者使用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商品名:新活素)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住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72例,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研究组和对照组在心力衰竭标准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新活素和硝普钠治疗1~3d,分析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2组患者治疗1~3d后咳嗽、呼吸困难、肺部啰音、下肢水肿等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F、LVEDD、BNP 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治疗前后LVEF、LVEDD、BN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新活素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心功能分级,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因而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心力衰竭 新活素 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