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这一节集中讨论三种交通方式:(1)地面交通,包括高速公路(载客和货物运输)和铁路;(2)空运,包括商业航空(乘客和货物)和专用航空;(3)海上运输(大型船只,港口业务和休闲划船)。

  • 标签: 地面交通 货物运输 交通方式 高速公路 海上运输 港口业务
  • 简介:周少雄在2007年9月10日接受《中国经营报》记者针对卓越领导者五种习惯行为的采访时指出,从胆识魄力角度来说,胆识把握机会,魄力创造未来。“胆”就是要敢于尝试,勇于实现自己欲望的能力。魄力则是一种精神的力量。从共启愿景角度来说,愿景是企业永远为之奋斗希望达到的图景,描绘的愿景是两个“快乐”:快乐生活和快乐工作。通过工作使其价值得到体现。愿景是要有一个平常描述,而不是告诉员工一个非常理想状态,那样大家体会不到。从挑战现状角度来说,老板要身体力行,以身作则,鼓励大家体会生活,追求我们的愿景。

  • 标签: 领导者 行为 理想状态 生活
  • 简介:利用2013年台风"苏力"的监测资料、台风灾情资料、2000年后福建省台风灾害数据库资料和台风"苏力"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网络问卷调查资料,采用相似分析法的上下限区间估算法,预评估台风"苏力"造成的受灾人口和直接经济损失,并利用台风灾害风险区划方法对台风"苏力"进行灾害风险区划。结果表明:台风"苏力"预评估结果与实际灾情相符,台风"苏力"灾害风险分布与实际灾情分布大部分一致,风险等级高的县市,实际灾情重,高风险区的大部县市直接经济损失均为1000万元以上。应用台风灾害防御行为效益评估三级指标体系,通过调查统计分析可知,指标体系中的各级各项指数均能较好地反映和评估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公众参与的防御行为效益,政府主导在各类减灾行为中作用最大。

  • 标签: 台风“苏力” 灾害评估 风险区划 效益评估
  • 简介:雾是发生在近地面的一种气象现象,同时也是一种主要的危险性天气和诱发人为灾害的因素之一。通常当地面附近辐射降温时使水汽达到饱和凝结产生雾滴形成雾,它严重地降低了大气能见度,对公路、航空、航海等交通运输有很大的危害性,从下面给出的一些雾灾实例及经济损失就可看出雾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 标签: 交通运输 大气能见度 人为灾害 辐射降温 海陆 北京朝阳区
  • 简介:文章对2012年3月21-23日的一次降水、降温和大风过程,从500hPa高度场形势图和700hPa高度场图、700hPa流场图和850hPa温度场图对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预报结论: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我区大部地区将出现雨夹雪天气,其中鄂尔多斯市东部、包头市南部、呼和浩特市、乌兰察布市南部、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有小到中雨夹雪或雪,个别地区偏大,呼伦贝尔市、兴安盟有小雪,锡林郭勒盟以东地区4、5级偏西风转5、6级西北风,气温下降6℃左右,锡林郭勒盟以西地区4级西南风转4、5级西北风,气温下降4~6℃.对我区境内所有高速公路、铁路沿线以及在建高速公路产生的影响及服务效益进行了评估;对如何提高气象服务提出了一些良好建议.

  • 标签: 交通 气象服务 预报
  • 简介: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建设和民众出行的大动脉,它对气象条件具有高敏感性。不利的天气条件易导致交通事故频发,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已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服务研究进展,重点介绍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研究发展历程,分析几类恶劣天气对交通运输安全的影响与机理,最后探讨了中国特色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系统建设的内容、特点及趋势。结果表明,以雾为主的低能见度、道路积雪和结冰、强降水等是影响高速公路安全运行的主要气象因素。本研究旨在促进我国交通气象学科的发展,提升现代化高速公路交通气象监测预报预警服务水平,并为科学决策道路建设、防范和应对交通事故、保障财产和生命安全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高速公路 交通气象 交通安全 监测预报 恶劣天气 预警服务
  • 简介:为探究放电后电荷重置对雷暴云电过程的影响,在已有的三维雷暴云起、放电模式中分别加入两种不同的电荷重置方案:一种是植入法即放电后闪电通道上的感应电荷与原空间电荷叠加(简称ZR方案);另一种是中和法即放电后直接按一定比例降低闪电通道处的空间电荷浓度(简称ZH方案)。利用长春一次探空个例进行敏感性试验,发现放电后重置方式的不同会导致闪电特征存在明显差异:1)ZR方案下的云闪发生率比ZH方案下的云闪发生率少。闪电放电后ZR方案在云中植入异极性电荷,对雷暴云中电荷的中和量比ZH方案多,摧毁云中电场的能力更强;2)ZR方案下的正、负地闪发生率均比ZH方案多。相对于ZH方案,ZR方案中主正电荷区的分布范围大于主负电荷区,导致其出现了更多的正地闪;ZR方案中的云顶屏蔽层与主正电荷区的混合程度高,混合时间长,导致ZR方案在主正电荷区与主负电荷区之间触发了更多的负地闪;3)ZR方案下的闪电通道长度比ZH方案下的闪电通道长度短。ZR方案在云中植入异极性电荷,导致云中难以形成大范围同极性电荷堆,闪电通道传播局限在一对较小的异极性电荷堆内,而ZH方案不改变云中电荷分布,存在大范围同极性电荷堆,闪电通道传播范围较大。

  • 标签: 放电 电荷重置 电荷结构 闪电发生率 通道长度
  • 简介:交通部门在中长期具有很高的碳排放增长潜力,对我国低碳转型有重要影响。构建自下而上的能源系统模型PECE-LIU2017及其交通模块,设置未来交通发展的基准、NDC和低碳3个情景,深入分析交通需求背后的驱动因子及发展趋势,制定交通部门中长期低碳发展路径。结果显示,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未来我国交通需求将持续增长。NDC情景下,交通部门有望在2038年左右达峰。在低碳情景下,我国交通部门2050年CO2排放将从基准情景30亿t降低为6亿t,并在2030年左右达峰,为我国中长期低碳发展目标贡献17.5%的累计减排量。2016—2050年低碳交通固定投资需求为15.7万亿元人民币,占我国中长期低碳投资总需求的53%。通过提高燃油经济性、推广新能源汽车以及发挥城市公共出行最大潜力,交通部门能够以技术可行的方式实现低碳转型,并对我国长期低碳发展战略做出重要贡献。

  • 标签: 交通部门 减排路径 自下而上模型 LEAP模型 国家自主贡献(NDC)
  • 简介:本文以人民银行GL中支为研究对象,运用COSO内部控制理论,概述了其内部控制现状,梳理了在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为GL中支和其他分支机构规范内部管理、提高履职效能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人民银行 内部控制 研究
  • 简介:通过对包头地区1971—2000年整编资料的计算,分析出包头市近30a的气候变化特征,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和解释了包头地区气候变化的突变现象,得出气候突变对包头地区引起的气温和降水的影响,简要分析了气候突变后的稳定性及其耗散结构特征,利用包头月平均气温的时间序列,求得包头地区吸引子的维数,表明了包头地区气候具有的混沌行为。通过累积分布函数对包头地区混沌行为做出定量估计,求出了系统混沌的定量程度,找到了包头地区可以预报天气的平均时间尺度。

  • 标签: 气候突变 耗散结构 吸引子 混沌行为
  • 简介:利用2008-2012年贵州省85个测站小时降水资料,对交通气象中的短时强降雨进行时空分析.并结合贵州省高速公路路网分布,分析对其影响程度。结果表明:贵州暴雨在2—11月均有发生,但主要发生在4—9月,且以5-8月居多,峰值在6月;近5年来,2008年发生频次最多,2011年发生最少;空间分布呈现的是南部和东北部多,其余地区较少,其中4个主要的高值中心位于省的安顺-黔西南、黔南和铜仁。低值区主要位于省的西北部和东南部,低值中心较为分散;受其影响较多的高速分别是G60沪昆高速、G75兰海高速、G76厦蓉高速、G56杭瑞高速、S50花溪到紫云高速、S65晴隆到兴义高速,安顺到紫云高速.

  • 标签: 暴雨 时空分布 高速公路
  • 简介:本文分析了降雨、能见度、凝冻、高温等不同气象条件对贵州交通安全的影响及危害,并就道路交通不利气象条件影响的工程措施、政策管理及气象保障等方面提出相应应对措施,同时就不良气象条件下公路保通提出对策建议。

  • 标签: 气象条件 公路交通 贵州 交通安全 条件影响 道路交通
  • 简介:大气成分中心积极组织参加2007年8月8~21日“好运北京”环境交通测试,完成机动车减排评估任务。.不仅利用自动气象站等提供气溶胶和臭氧的在线观测,还利用CUACE/Aero,CUACE/Gas数值预报系统提供多种气体、气溶胶的数值预报分析产品,还提供天气背景和卫星反演大气成分产品的分析。

  • 标签: 大气成分 分中心 产品 评估 测试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