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地震解释不仅仅要进行构造解释,而且还要进行储层油藏特征描述,它是一个从层位解释到油藏描述过程,因此,应利用沉积学理论将钻井信息、地质模型与地震数据联合使用,以确定地震属性与岩石物性关系.在这方面,法国地球物理总公司(CGG)基于波形分类Stratoimagic地震相分析软件提供了一个较好研究手段.文中该软件BZ25-1构造应用进行了初步总结.应用过程,通过地震相分析给出了具有明确地质意义地震相图,据此预钻井区储层发育情况进行了预测.

  • 标签: Stratimagic 地震相分析 软件 BZ25—1构造 储层 油藏特征描述
  • 简介:歧口凹陷邻区上第三系发育两种类型油气藏,大断层下降盘被次级断层复杂化了逆牵引构造油藏披覆背斜油藏,大断层与之伴生次级断层活动时期,活动强度、断距,断至层位,断至深度断层间距等控制了上第三系油气运移逆牵引型构造内油气富集程度,圈闭运移途径控制了披覆型构造油气藏形成原油性质,歧口凹陷北区上第三系断层活动,油气运移储盖组合特征与南区相似,是有利勘探后备区,进一步勘探部署关键是要查清断层组合落实圈闭。

  • 标签: 歧口凹陷 上第三系 油气藏 形成条件 勘探前景
  • 简介:这篇考察报告,主要介绍了北美地区地压气深盆气形成、特点勘探开发状况。本刊原报告做了删节,予以发表。希望能对从事研究天然气工作者有所裨益。

  • 标签: 北美地区 地压气 深盆气 考察报告
  • 简介:研究泥岩盖层封气性形成条件演化特征基础上,3种类型泥岩盖层封气性演化阶段进行了划分:既无生气能力又无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泥岩盖层,其演化不存在阶段性,仅有毛细管封闭;具生烃能力但不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泥岩盖层,其演化可分为毛细管封闭毛细管+压力封闭两个阶段;既具生烃能力又具异常孔隙流体压力泥岩盖层,其演化可分为毛细管封闭、压力封闭+毛细管封闭+抑制封闭毛细管封闭+替代封闭3个阶段.研究泥岩盖层封气性演化阶段,可以正确评价泥岩盖层封气能力及其有效性.以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泉头组一、二段两套泥岩盖层为例,讨论了泥岩盖层封气性演化阶段划分及其意义.

  • 标签: 泥岩盖层 封气性 演化阶段 研究意义 毛细管封闭 压力封闭
  • 简介:珠江口盆地发育加里东造山运动形成大型隆起之上。燕山运动晚期隆起东部出现断陷型沉积区酸性岩浆活动区。渐新世时期南海海底扩张,该隆起带解体形成了海南-万山隆起带神狐暗沙-东沙隆起带夹持着北部断陷带构造格局,隆起带南面新生了一个南部拗陷带.中新世时期盆地整体沉降,变为海相环境.区域性褶皱作用形成了许多挤压背斜构造,它们与隆起带边缘发育生物礁、滩成为良好油气圈闭构造.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构造特征 演化 油气地质 前第三纪基地
  • 简介:研究烃浓度盖层形成地质条件基础上,提出了上覆烃浓度盖层下伏天然气扩散屏蔽作用两种模式,即完全屏蔽模式部分屏蔽模式。将其应用于松辽盆地昌德气藏天然气保存研究,结果表明上覆青山口组泥岩盖层昌德气藏天然气扩散具有部分屏蔽作用,可使其扩散损失量减少近2/3。证实了上覆烃浓度盖层下伏天然气扩散具有重要屏蔽作用。

  • 标签: 天然气 上覆盖层 烃浓度盖层 屏蔽作用 昌德气藏 青山口组泥岩盖层
  • 简介:莺-琼盆地珠江口盆地西部CO2成因运聚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壳源型CO2形成主要受控于泥底辟热流体晚期多期局部上侵活动,CO2运聚分布具有分期、分层、分区分带特点,气源主要来自沉积巨厚上新统-中新统海相含钙砂泥岩;琼东南盆地东部珠江口盆地西部火山幔源型CO2形成主要受控于幔源火山活动与沟通深部气源基底深大断裂发育程度,CO2运聚分布特征与幔源火山活动基底深大断裂发育密切相关.根据CO2不同成因机理、地球化学特征以及运聚分布特点,可以追踪其气源,分析预测天然气尤其是CO2运聚分布模式,从而为研究天然气勘探部署决策提供依据.

  • 标签: 莺-琼盆地 珠江口盆地 CO2 成因类型 运聚分布特征 控制因素
  • 简介:苏联和美国两大产油国石油供应量迅速衰减,这意味着石油贸易兴旺主要靠全世界海洋石油天然气工业。请看如下事实:1.欧佩克石油未来据推测欧佩克正试图加速渡过萧条期,但专家们怀疑该组织能否独立渡过这个时期,因为他们虽然拥有大规模储量,却缺乏生产能力.现在仍有82%储量不能开采。如果没有大量外汇投资,欧佩克生产能力不会有太大提高。欧佩克成员国中,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尼日利亚、印度尼西亚伊朗都在海洋拥有可观石油产量。利比亚1988年也加入了欧佩克海洋生产俱乐部行列,沙特、尼日利亚、印尼伊朗都已宣布计划扩大其海洋生产能力.所以欧佩克石油未来海洋.2.非欧佩克国家石油未来美国石油进口量占消耗量49.9%,创最高记录,这是因为美国

  • 标签: 世界 海洋石油 石油贸易 石油供应 石油资源
  • 简介:建立了考虑毛细管压力作用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计算模型.针对我国某个实际挥发油藏,利用研制相态模拟分析软件分别对该油气体系毛细管压力、泡点压力恒组成膨胀过程液相含量相对体积进行了相态模拟计算,讨论了毛细管压力作用挥发油气体系相平衡影响.

  • 标签: 毛细管压力 作用 挥发油气体系 相平衡模型 挥发油藏 多孔介质
  • 简介:英国BP公司(BritishPetroleum)南英格兰WytchFarm海岸区域其近岸油田上钻井,外延达5km至附近Poole湾下面,增加了大约总共8200万桶原油储量,这些原油储量是在此油田近海延伸部分获得。原来打算造一个小岛,从岛上钻井采油。但是,虑这一地区美丽自然环境定向井钻井技术能力而实施了现行方案。

  • 标签: 世界纪录 石油钻井 英国BP公司 扩伸井
  • 简介:油所藏早期评价工作勘探是十分重要,综合利用一口井地层测试试井解释成果,可以获得多项油气层参数油气藏边界,含油面积,地质储量驱动类型等油气藏参数,从而全面评价油气藏,结合动态资料,油气层目前压力,油气藏产能及动态进行预测,提高勘探资料利用率,本文结合渤海9口井实例,进行了探讨。

  • 标签: DST测试 油气藏 早期评价 作用 油气勘探
  • 简介:指出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烃类气体(包括CO2气藏少量烃类气体)都是有机成因。CO2气体有有机成因、无机成因,也有混合成因。无机成因CO2气体是在上新世以后火山-岩浆CO2气体通过深断裂向上运移,取代了早期形成油气藏油气而形成。珠江口盆地东部地区钻探过程3个构造发现了4个CO2气藏。特别是阿纳达科合作区内28-2-1井CO2气藏,使油气勘探失利。因此研究CO2气藏成因及其与油气藏关系,盆地内下一步油气勘探工作显得非常重要

  • 标签: 珠江口盆地 油气聚集 影响 二氧化碳气藏 CO2 有机成因
  • 简介:油田开发方案优劣受众多指标的影响.进行多方案优选时,一般做法是采用单一指标,有时即使综合权衡其它因素,也往往是凭经验定性判断,缺乏科学运作方法程序.本文提出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将各方案相应于各指标的优劣度定量化,并在此基础上用加权平均法最终确定多指标下方案优劣度大小.区块方案多指标综合评价,首次引入经济风险指标技术风险指标.应用层次分析法模糊数学理论可以使油田开发方案综合优选决策建立科学定量基础之上.

  • 标签: 层次分析法 油田开发 综合评价 优选 开发方案 权重
  • 简介:ProBases二维盆地模拟评价系统为多功能综合盆地模拟评价系统,其模拟过程藕合了断层生长作用、沉积作用、压实作用、流体流动、烃类生成运移以及地壳均衡作用、岩石圈减薄热流作用等。对比评价区实际井实测资料(如温度、Ro、压力等),可以检验模拟结果。通过崖13-1气田区实际应用,探讨了盆地构造地壳结构演化特点以及温度场压力场分布特征,认为崖13-1气田天然气是双源:莺歌海盆地上第三系烃源层生成天然气为其主要来源,琼东南盆地崖南凹陷下第三系烃源层生成天然气为次要来源。

  • 标签: ProBases二维盆地模拟 评价系统 崖13-1气田区 应用 构造演化 地壳结构演化
  • 简介:根据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以及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探讨了准噶尔盆地克拉玛依油田油气运聚期次成藏特征.地化资料表明:超覆尖灭带原油C29甾烷-ααα20S/(20R+20S)值为0.33~0.49,C29甾烷-αββ/ΣC29值为0.31~0.39,原油处于低成熟-成熟阶段.斜坡区油气主要分布二叠系,剖面上原油物性地化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风城组上部、乌尔禾组原油密度介于0.76~0.83g/cm3之间,C29甾烷-ααα20S(20R+20S)值为0.46~0.49,属高成熟轻质原油;风城组乌尔禾组底部均见有沥青,原油密度介于0.88~0.95g/cm3之间,C29甾烷-ααα20S(20R+20S)值为0.40~0.44,呈现低成熟-成熟特征;晚期高成熟气体注入,使密度较高、低成熟-成熟原油发生脱沥青作用,形成沥青轻质原油.断阶带内缘原油为高成熟原油;外缘原油分布与斜坡区相反,底部为高成熟轻质原油,上部为低成熟-成熟原油,表明断阶带高成熟原油存在侧向运移并在垂向上排替早期低成熟-成熟原油.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主要分布范围为47~52℃55~65℃,其对应地质时代分别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进一步表明该地区存在多期油气运移.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克拉玛依油田 油气运聚期次 成藏 研究 流体包裹体
  • 简介:含油储层岩性物性预测方法是利用合成地震记录VSP,根据钻并揭露主要目的层岩性组合地震响应,用相关对比原则对比追踪目的层地震响应,完成沉积相岩性预测,进而依据钻井提供储层物性参数沉积相边界参数,用内插、外推方法,人机交互工作站上可完成储层物性参数计算等值线图绘制。

  • 标签: 预测 储层特性 油气藏 开发 钻井 测井
  • 简介:利用大地热流测量,磷灰石裂变径迹镜质体反射率数据浸海海域盆地进行了盆地热中恢复,结果表明,盆地现今热流值为50-75mW/m^2,背景热流值为63.6mW/m^2,而早第三纪沙河街组东营组沉积时期(50-25Ma)古热流值达65-90mW/m^2,构造沉降史分析显示,盆地经历了早期(50-25Ma)裂谷阶段后期(25Ma至今)热沉降阶段,其中裂谷阶段包含了两个理解谷亚旋回,热沉降阶段叠加了12Ma以来由地幔拆沉岩石圈冷却诱发快速均衡沉降,渤海海域盆地较低现今大地热流值较高古热流值,以及典型裂谷型构造沉降样式等支持了渤海海域盆地为板内裂谷盆地大地构造属性,地层有机质热演化烃源层生烃状态时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海域盆地存在形成大气田地热条件。

  • 标签: 渤海海域盆地 热历史 油气资源潜力 构造-热演化 有机质热演化 生烃状态
  • 简介:古生界埕岛油田重要含油层系,其基本构造格避是北东倾背景下被埕北,埕北20,埕北30等断层分割控制3个潜山构造带,它们呈帚状向南收敛于埕北低凸起南端,根据沉积建造类型,构造特征,地震反射特征,测井曲线特征地层接触关系,可将埕岛地区地层划分为太古界,古生界一生界新生界3个构造层,本区燕山期伸展方向为近东西向,喜山期为山东-南西向,区内古生界构造演化历史可划分为古生代稳定克拉通发展,钱支期褶皱发育,燕山期潜山早期发育,早三纪潜山构造定型,晚第三纪一第四纪埋深加大等五个阶段,潜山油气藏形成于早第三纪晚期晚期第三纪。

  • 标签: 埕岛油田 古生界 构造特征 演化 潜山 伸展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