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72 个结果
  • 简介:《华阳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方志专著。东晋常璩撰,其所记的历史时间,上起巴蜀传说时期·下至东晋永和三年(347)止。其所叙述的历史地区,包括今天四川、云南、贵州以及甘肃、陕西、湖北部分地区,属《尚书·禹贡》九州之梁州。《尚书·禹贡》:“华阳黑水惟梁州”,故常璩称他的书为《华阳志》。《华阳志》共十二卷,归为三部分:“一至四卷主要记载梁、益、宁三州的历史、地理,而以地理为主,类似‘正史’中的地理志;

  • 标签: 叙述 东晋 巴蜀 传说 时期 专著
  • 简介: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後期一种重要的选官制度。它起於隋,成於唐,至宋而一变。在此转变过程中,介於唐宋之际,与北方五代相对峙而存在的南方十实为其中不可忽略的一环。具体考查此时期南方诸邦的科举制度,

  • 标签: 十国 科举制度 中国 历史研究 选官制度 设立时间
  • 简介:<正>发生在1915到1916年的护国运动是继辛亥革命、二次革命之后的又一次革命行动,资产阶级革命党人称之为“第三次革命”。护国运动摧毁了袁世凯的“洪宪”帝制,维护了共和民国,其积极意义和进步作用应予肯定。反袁护战争的爆发,孙中山及其领导的中华革命党的宣传和组织发动工作固然起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与梁启超、蔡锷等人的积极策划密不可分,但是首先发动护起义、宣布脱离袁世凯反动政府的,却是以云南都督唐继尧为代表的西南地方实力派,如果没有唐继尧的参与和支持,护战争是很难迅速发动起来的,因此,唐继尧对护战争可谓举足轻重,功不可没。

  • 标签: 《孙中山全集》 唐继尧 梁启超 袁世凯 护国战争 护国运动
  • 简介:天命五年(1620)三月,后金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大福晋突然被废,《满文老档》对此事记载甚悉,却独未言明大福晋系何人,这在当时大概并不成为川题,逮至后世,却引发了一场长期的争论,或谓大福晋系继妃富察氏,或言乃大妃阿巴亥,各执一端,实难定夺。今细究其据,略发浅见,以求引玉。

  • 标签: 后金 金国 满文 天命 场长 争论
  • 简介:以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以国家、政府名义互赠的礼品,均可称为礼。作为体现国家形象与政治语言的礼品,礼可谓五花八门。在成千上万的礼中,很多是珍贵的物品,但以动植物作为礼的也不少见,并且这部分更显情趣盎然。

  • 标签: 动植物 国礼 国家元首 政府首脑 政治语言 国家形象
  • 简介:在诸暨市马剑镇一带,广泛传播着明初著名医学家戴原礼的神奇故事。当地人民为了纪念这位医学家,在马剑镇建立起戴原礼纪念室和纪念亭。它与金肖支队的纪念馆和纪念亭,交相辉映,成为山区人民的爱国教育基地,是这个山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 标签: 纪念馆 医学家 明初 明朝 风景 爱国教育
  • 简介:陈寿《三志》以魏蜀吴何方为尊乃正统论视角下中国史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自宋以后,以蜀汉为正统的观点渐趋主流。刘咸炘从历史实际和历史编纂学两方面入手,认为陈寿在《三志》中对魏蜀吴三的亲疏认知为:尊魏,恋蜀,远吴。刘氏认为陈寿尊魏有四大书写体现;在吴蜀之间,则尊蜀过吴;陈寿对蜀汉存故国之心,但无阴蜀为帝之意。刘咸炘对《三志》亲疏书写的认知,是其历史编纂学思想的重要体现,亦是其史学批评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史学体系中具有突出的位置,值得重视。

  • 标签: 刘咸炘 《〈三国志〉知意》 正统论 历史书写
  • 简介:复旦大学图书馆藏毛氏汲古阁刊《中州集》十卷,首一卷,附《中州乐府》一卷,二十册,半叶八行十九字,白口左右双边,版心下方题“汲古阁”三字。然此本并非汲古阁初印本。扉页题“萃古斋藏板”,且钤长方朱印:“虎邱太子马头萃古斋书坊发兑印”,可知汲古阁所镌《中州集》板片后归于苏州书商钱听默的萃古斋,而重新刷印发行,用纸较为粗劣,与汲古阁印本不同。

  • 标签: 《中州集》 汲古阁 图书馆藏 复旦大学 印本 乐府
  • 简介:清朝末年,南社以文字鼓吹革命,在近代文学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辛亥革命后,南社同仁又直接参与反袁斗争,提倡女权运动,历时27年。前后有社员1100多人,其中女性则不满60人,而像自华那样为革命鞠躬尽瘁、大量创作诗文、卓然有所建树的就更少了。从有关自华的史料中可以看到:的走出闺房,面向社会,秋瑾给她的启迪和影响至关重要。

  • 标签: 秋瑾 反袁斗争 辛亥革命 史料 南社 清朝末年
  • 简介:道光末年,澳督亚马留被杀而引发中葡冲突。两广总督广缙在处理亚马留事件中的形象,一直被学者视为懦弱无能。实际上他在亚马留事件后布兵设防以及与葡萄牙等之间的信函交涉等言行符合当时历史情境。广缙基本做到了积极应对、坚持原则,有着正面形象,而后人基于他对亚马留早期暴政隐忍等原因,又逐渐模糊了其形象。

  • 标签: 澳门 徐广缙 亚马留
  • 简介:我国著名古琴家、篆刻家、书画家文镜。抗战胜利后在广州安家,妻子儿女一直在广州西关居住。据其子匡武先生介绍:他伯父文白(文镜长兄)也喜七弦古琴,是公认的浙派琴宗。文镜习琴于大休上人,琴艺精深。1950年在香港置有海表琴台,公诸同好。并撰文日:“琴,雅乐也。

  • 标签: 抗战胜利后 1950年 篆刻家 书画家 古琴 广州
  • 简介:设想一下,如果让张飞去住怡红院,访蘅芜院,在大观园里享受风花雪月……那将使读者啼笑皆非,为什么?不和谐啊,人物与环境不和谐嘛。如果让诸葛亮去水泊梁山,充当“智多星”,当然完全可以胜任,但他以汉室为宗,以臣节为重,去当草寇,是不会愿意的,庶不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终身不设一谋吗?假如让诸葛亮上梁山,也是思想性格与行为相悖。

  • 标签: 和谐之美 《三国演义》 思想性格 诸葛亮 大观园 梁山
  • 简介:战争是民国史上一次重要的革命战争。这场战争的主要领导者是唐继尧、蔡锷与李烈钧,时人称之为“护国三杰”。对于他们三人的研究与评价,史学界长期存在着偏倚。研究蔡锷较多,评价最高,其次算唐继尧,而对李烈钧的研究,近几年有所涉及,偏重叙事,往往忽略他在护战争中的作用。本文试图从李烈钧在护战争期间的活动及其思想来评述他的作用,这不仅可弥补护战争研究中的缺憾,也进一步推动护战争史的研究。

  • 标签: 李烈钧 护国战争 袁世凯 护国军 南洋华侨 唐继尧
  • 简介:眼下,趁国际金融海啸民企出现暂时困难,中国土地上演了一幕“进民退”的大戏。垄断性的大型国企,大举进军一般竞争性行业,中粮人资蒙牛,中化收编民营化肥厂,五矿和中钢收编民营钢厂,甚至一些民间做的比较好的书商,也面临国企的收购或者人资。民营企业最发达的浙江,则掀起一股政府人资民企高度监管的高潮,据说,宁绍一带,真正酝酿由政府向民企派遣党委书记,人称,新的公私合营开始了。有识者对此表示了极大的担忧,著名报人笑蜀表示,这是以市场化的名义去市场化,最终会危及国民整体利益和国家经济安全。

  • 标签: 胡同 民营企业 国家经济安全 大型国企 竞争性行业 国际金融
  • 简介:“诗化教学”教育是诗,是在孩子心灵上写诗。只有带着诗意的眼光、诗意的情怀去从事教育,才能走出诗意的教育之路。我追求的教育是让学生的学习生活充满诗意。没有诗意的教学是枯燥无味的,没有诗意的学习是痛苦的。学生的学习生活里不能没有诗,不能没有诗意。我不太赞同“学海无涯苦作舟”这句话,学习本该是件快乐的事,一个“苦”字多少令人对学习望而生畏。,怎么能说学习是“苦”的呢?

  • 标签: 教育 写诗 心灵 孩子 学习生活 王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