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一氧化中毒抢救中采用纳洛酮治疗,观察该种治疗方法效果。方法:将我科2018年1月--2019年12月的一氧化中毒94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且分成一组与组,分别采用纳洛酮治疗和使用常规急救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效果。结果:(1)一组和组总有效率对比中,一组是91.30%,组是71.73%,(x2=23.241,p=0.000),结果有差异。(2)一组和组苏醒时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对比中,一组分别是1.22±0.41(h)、14.36±2.85(分),组分别是2.67±0.63(h)、11.16±2.06(分),(t=9.914,p=0.000),结果有差异。结论:一氧化中毒急救过程中采用纳洛酮治疗效果优良,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纳洛酮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诊护理干预对一氧化中毒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方法我院选择了66例一氧化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并且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了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3)。其中观察组患者应用的是急诊护理干预,对照组应用的是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高流量面罩吸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高流量面罩吸氧时间、住院时间均要短于对照组,在肺部感染、心肌损伤、泌尿系统感染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发生情况方面,观察组的发生率为9.09%,对照组的发生率为33.33%,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急诊护理干预对一氧化中毒患者抢救效果具有显著的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发展。

  • 标签: 急诊护理干预 一氧化碳中毒 抢救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中毒临床优质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本院66例接受高压氧治疗的CO中毒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为2020年7月份到2021年7月份,电脑随机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和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各33例。比较两组头晕、头痛、心悸和呕吐等症状缓解情况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 研究组患者各项症状消失时间和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应用优质护理在CO中毒中应用价值较高,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改善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CO中毒 高压氧 优质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急诊一氧化中毒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急诊一氧化中毒患者66例(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分为优质护理的观察组(33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3例),观察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NIHSS评分低,生活质量评分高,P<0.05。结论:给予急诊一氧化中毒患者优质护理,能减少并发症发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借鉴。

  • 标签: 优质护理 急诊一氧化碳中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优化急诊护理路经并观察其对一氧化中毒患者抢救的实际价值。方法将2021年1~12月急诊收治的一氧化中毒患者90例作进行随机平均分组,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采用急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情况与康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急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病情评估时间、急诊停留时间、抢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3个月后Barthel指数、FMA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可提高一氧化中毒患者抢救成功率,缩短急救时间,促进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急诊 护理路径 一氧化碳中毒 抢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护理对一氧化中毒进行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2-2023.2,急诊科接受的60例一氧化中毒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前瞻性分组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急诊护理。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48小时,抢救成功率96.67%,相比于对照组的76.67%,更具有优势;且观察组的吸氧时间用时明显更短,结果比较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的NIHSS、ADL评分优势更显著,结果比较P<0.05。结论:针对一氧化中毒患者,采用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在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方面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护理 一氧化碳中毒 神经功能 日常生活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49例急性重度一氧化中毒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给予高压氧、脱水剂、促醒、改善脑细胞代谢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并与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14天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效率为87.5%。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重度一氧化中毒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并减少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依达拉奉 一氧化碳中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氧化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发生的影响因素及对策。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12配对病例对照研究,对确诊的60例DEACMP患者及对照组120例患者进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在年龄、一氧化中毒时间、昏迷时间、贫血病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脑血管病、饮酒、中毒后失眠等8个因素与DEACMP的发生有关;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一氧化中毒时间、昏迷时间、贫血病患者、中毒后失眠是DEACMP的危险影响因素,其OR值依次为1.112、1.46、4.050、7.077,早期高压氧治疗是其保护因素,OR值为0.228。结论预防一氧化中毒的发生,中毒后尽量避免危险因素,积极有效抢救此类患者及早期高压氧治疗对预防DEACMP的发生有意义。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为研究时段,抽取72例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参与研究,依照不同护理措施分组,各36例。参照组实施基础护理,实验组实施整体护理。检验研究中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与参照组数据相比较,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35/36),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78%(28/36),比较结果卡方值=6.2222,p值=0.0126。结论:对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实施高压氧治疗和护理干预,使治疗效果提升,使生活质量提升,有利于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高压氧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加深对这种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3-2007年间收治的13例病人资料。结果急性一氧化中毒迟发脑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痴呆、认知障碍为主。EEG提示多见于额区、中央区的弥漫性高幅慢波,CT及MRI主要表现为双侧苍白球等基底核及双侧大脑半球对称异常改变。主要治疗方法为联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预后与年龄、影像学改变严重程度有关。结论急性一氧化中毒迟发性脑病治疗无特殊方法,应早期诊断,联合高压氧的综合治疗。

  • 标签: 一氧化碳中毒 迟发性脑病
  • 简介:摘要三通管是有三个开口的接头,玻璃质地,呈Y字型,在临床操作中方便快捷。在遇批量突发事件应急的情况下发挥很大的作用。

  • 标签: 三通管 氧气吸入 连接方法 妙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C反应蛋白对中毒程度的影响。方法根据中毒程度的轻、中、重度,对所有患者中毒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静脉抽血化验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计数。结果轻度中毒者第一天检测明显异常,第三天恢复正常,中度患者第一天、第三天明显异常,第五天恢复。重度患者第一、第三、第五天均明显异常。结论C反应蛋白与急性一氧化中毒的程度与组织损伤的病理过程相一致,可作为急性一氧化中毒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急性一氧化中毒是急诊科中毒分类中最常见的类型。临床上主要根据症状、体征制定中毒的程度。另外抽血化验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也可作为检测指标。但由于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检测困难,难以普及。本文通过对C反应蛋白的变化研究C反应蛋白与急性一氧化中毒的相关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急性一氧化中毒不同肌酸磷酸激酶(CK)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研究心肌酶谱是否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方法检测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血清心肌酶谱,依据肌酸磷酸激酶(CK)的数值,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CK值小于400U/L,另一组CK值大于或等于400U/L,统计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昏迷持续时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CK值大于或等于400U/L组昏迷持续时间明显长于CK值小于400U/L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肌酸磷酸激酶(CK)升高的程度是急性一氧化中毒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预测指标之一。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