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知识和自我保健的意识处于较低水平,许多慢性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直接威胁到居民健康,通过慢性病及其行为危险因素调查,提出应对措施,对改变居民的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帮助,认真做好健康教育,早期发现、控制、治疗慢性病,是社区防治慢性疾病的经济有效途径。

  • 标签: 社区居民 慢性疾病 危险因素 防治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社区脑梗塞病人的遵医行为护理干预方法,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我院2011年4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社区脑梗塞病人43例纳入本研究,对其实施相应的护理,对比护理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遵医行为的变化。结果与干预前对比,我们发现干预后患者各项遵医行为明显改善,组间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后认为有意义(p<0.05)。结论社区脑梗塞病人容易出现多种后遗症,患者具有用药依从性不高等特点,加强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其遵医行为,对预后有益。

  • 标签: 社区脑梗塞病人 遵医行为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疗法对急迫性尿失禁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8例急迫性尿失禁患者,进行行为训练,包括盆底肌锻炼、膀胱功能训练及行为习惯养成训练。观察行为训练后8周及16周,患者尿失禁症状评分的改善情况。结果28例患者,治疗8周后,治愈1例,显效7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治疗16周后,治愈4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4例。结论行为训练治疗急迫性尿失禁效果满意,方法简单,适于临床推广;

  • 标签: 急迫性尿失禁 行为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分析讨论。方法回顾分析102例于2015年1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医治哮喘病人,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进行调查,收集病人一般信息,对比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能力高低病人有差异的项目,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进行计算,分析引起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高低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02例哮喘病人,其中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低病人81例,占79.41%。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高低研究对象在心理健康、社交活动、躯体活动、压力调解、健康知识评分、营养情况均有差异,P<0.05。将上述因素带入Logistic回归方程计算发现,心理健康、社交活动、躯体活动、压力调解、健康知识评分、营养情况均是影响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高低的影响因素。结论影响哮喘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和健康行为高低的影响因素较多,进行针对性干预可达到良好效果。

  • 标签: 哮喘 自我护理 健康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近年来医患纠纷发生率极高,护患关系日趋紧张。护理人员与患者及家属接触最为密切。双方主体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纠纷屡见不鲜。由于护理人员的因素而导致护患纠纷,是除了患者对护理的期望过高以及对护士存在的社会偏见外产生纠纷的重要原因。因此,强化安全管理,防范护患纠纷是目前医疗工作的重点之一。方法从护理行为中总结易导致不安全的原因,归纳为4种来分析。结果在认真分析潜在的不安全因素上,提出了防范措施,在实践工作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对今后护理工作的不安全因素有预见性。

  • 标签: 护理行为 危险因素 防范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5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研究组7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护理后,研究组血压、心率及住院时间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78.67%,组间比较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为护理极大改善了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行为护理 冠心病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MECT对精神疾病拒食行为的疗效。方法对38例精神疾病患者行MECT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ECT治疗次数3~6次后,所有患者拒食行为完全好转,能恢复自行进食。结论MECT治疗精神疾病伴发拒食行为快速有效。

  • 标签: 无抽搐电休克治疗 拒食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护理中实施行为护理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行为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且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护理中实施行为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冠心病 行为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的关系。方法选择并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100例为研究对象,由我院对孩子们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龋齿患儿以6岁居多,占该年龄体检儿童的64%,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也会有所上升。通过口腔卫生调查问卷,发现正常儿童都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正确刷牙以及睡前不吃零食等习惯;而患龋齿病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明显比正常儿童要差。结论口腔卫生保健是防止儿童龋齿的主要方法,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指导,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发生。

  • 标签: 口腔卫生行为龋齿儿童关系
  • 简介:摘要目的对糖尿病护理中行为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探讨。方法以我院内分泌科室接收的糖尿病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进行随机分组,对试验组患者进行行为干预,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就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两小时血糖和体重指数的达标率进行评估,结果糖尿病护理中,行为干预后,试验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体重指数达标率分别在89.12%、90.01%、80.03%,相比对照组要高。结论糖尿病护理中行为干预的效果要好,可以在基层医院进行推广。

  • 标签: 糖尿病 行为干预 护理 效果
  • 简介:目前,在我国硕士生专用的冠心病教科书中明确提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ACS)的临床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有ST段抬高或无ST段抬高)或心源性猝死,ACS约占冠心病的50%以上(王吉耀主编: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P245);由于冠心病是最常见和死亡率最高的一种心血管疾病,因此,有必要对影响ACS发生与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理行为应激 SYNDROME 无ST段抬高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AIDS在全球范围的流行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目前,中国正面临着HIV/AIDS由高危人群向一般人群流行的威胁,因此,我国的HIV/AIDS的防控工作已进入到了一个关键时期。笔者通过对建筑民工这一特殊人群进行有关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方式的调查,进而探讨今后如何提高对流动人口防治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效果。

  • 标签: 建筑民工 危险行为 艾滋病 干预
  • 简介:性教育会不会反而引起少男少女的好奇,使他们更早发生性行为呢?下边这篇译文将告诉我们,至少在美国,性教育的确在推迟首次性行为发生上功不可没。最近,一项研究发现,接受过正规性教育的青少年发生性行为的时间相对更晚,并且,他们比没有接受过性教育的同龄人更可能使用避孕措施。研究涉及了两种性教育:

  • 标签: 首次性行为 青少年性 教育 避孕方法 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