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2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评价老年哮喘护理中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 2018年 5月 -2019年 7月收治的 154例老年哮喘患者作为本实验的观察对象,依照硬币法分为对照组( 77例)和研究组( 77例),各行常规护理、个体化护理,将不同护理方法加以干预后所取得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病人与对照组病人间的护理总有效率差异显著,研究组比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个体化护理方案的实施和运用,在老年哮喘护理工作中可取得显著性成效,具有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老年哮喘 个体化护理 护理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胰岛素泵在糖尿病临床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9年1月67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用注射器给药,观察组采用胰岛素泵给药,对比两组的胰岛素用量与病情反复状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胰岛素用量较少,病情反复次数少,两项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胰岛素泵在糖尿病的临床治疗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病情反复次数,还能降低胰岛素的药用量,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在临床糖尿病治疗中非常值得推广。

  • 标签: 胰岛素泵 糖尿病 临床治疗 疗效
  • 简介:【 摘要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评价颈动脉狭窄发生缺血性脑卒中风险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 100 例作为病例组,选取同一时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 100 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颈动脉粥样斑块发病率,比较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病例组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 ),对照组的各项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病例组( P<0.05 )。结论:早期颈动脉粥样硬化超声检查对于缺血性脑卒中的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超声 颈动脉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 简介:目的:探究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故障数据的自动采集,解决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可靠性分析过程中存在的设备故障数据难获取、真实性差及有效性低等问题。方法:采用图像识别中预处理、模板识别及光学字符识别等技术分析上传视频,完成数据清洗工作,建立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变换和数据归约完成整个数据预处理过程;利用模板匹配技术获取开始照射时间、结束照射时间及回复照射时间等可靠性分析过程中的关键信息。结果:通过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故障数据的自动采集,实现了故障信息实时采集,确保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可用性。图像识别技术实现了在海量数据中对有用信息的提取和智能化处理。结论:利用图像采集器和图像识别技术完成故障数据的自动记录和分类,确保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及时性,为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可靠性分析提供数据基础。

  • 标签: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设备 可靠性评价 故障数据 自动采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促下肢骨折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118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加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5.08%、护理总满意度96.61%、下肢骨折愈合时间(11.59±1.26)周均优于对照组11.86%、83.05%、(20.52±1.56)周,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促进骨折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多酶清液在消毒供应室中的护理应用效果。方法:在 2017年 4月至 2018年 4月,在我院选取 324例医疗器械,随机分为传统清洁剂护理的对照组( 162例)与多酶清液护理的观察组( 162例),观察清洁合格率、满意度及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清洁合格率高,满意度高,及时回收时间及供给时间短,分别为 96.91%、 96.91%、( 5.19±1.98) d、( 8.07±2.11) d, P< 0.05。结论:多酶清液应用于消毒供应室护理中,能提高清洁合格率及满意度,提高工作效率,效果较好,值得借鉴。

  • 标签: 多酶清液 消毒供应室 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46例,按照治疗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23例采取保守治疗,观察组23例采取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观察组治愈7例、显著进步8例、进步5例、无效1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86.96%;对照组治愈2例、显著进步4例、进步5例、无效6例、死亡6例;总有效率为47.83%;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6.2±5.3)分,对照组为(25.1±7.2)分;P<0.05。结论采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高血压性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肠外科肿瘤患者中实施PICC及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方法纳入2017年05月-2018年05月本院收治的胃肠外科肿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实施PICC治疗,以随机表为基准,分为实验组(40例)、对照组(40例),实验组综合护理,对照组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满意度对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肠外科肿瘤患者中实施PICC及综合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既可提高临床满意度,又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借鉴。

  • 标签: PICC 胃肠外科肿瘤 护理满意度 并发症发生率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病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江阴临港医院收治的58例创伤骨科患者做为此次研究对象,利用数字表随机法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29例)和观察组(29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疼痛护理管理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优异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在创伤骨科病房中,能够有效的减轻患者疼痛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进而减少护患纠纷,可以考虑积极推广。

  • 标签: 疼痛护理管理模式 创伤骨科 病房护理 临床应用价值 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脉介入在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方面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4月作为我院接收的高龄冠心病心绞痛者9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参照组的方法,使用传统保守药物完成治疗,试验组则通过冠状介入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观察其心绞痛发作情况、患者1年内心脏死亡情况、血压、心率、脑卒中等重要心血管事件、再发心绞痛以及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一个月的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5%,参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3.9%,两组相比试验组明显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心血管事件相比,两组具有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中,再发心绞痛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造影剂肾病等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方法在高龄冠心病方面的治疗效果极佳,在实际的应用中能有效的避免合并症问题的出现,使该类病人群的疼痛感能够得到很好的缓解,且此种方法较高效较安全。

  • 标签: 冠脉介入法 高龄 冠心病 心绞痛
  • 简介:目的:分析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4例患者使用基础治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记为甲组,33例使用基础治疗,记为乙组。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气指标、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PaO2均升高(P<0.05),甲组远高于乙组(P<0.05),PaCO2均降低(P<0.05),甲组远低于乙组(P<0.05);甲组治疗总有效率远高于乙组(P<0.05)。结论:急诊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可改善患者血气指标、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无创正压通气 重症哮喘 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进行胆囊切除术的56例患者做为试验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8±2.8)h、(2.9±0.5)d;对照组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5.2±3.7)h、(4.1±0.7)d;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1例皮下气肿、1例呕吐,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对照组出现3例皮下气肿,2例呕吐,1例胆漏,1例腹腔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2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应用麻醉镇痛泵的效果。方法选取在产科接受剖宫产手术的患者100例,时间在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50)采用一次性硬膜外麻醉药物镇痛,观察组(n=50)应用麻醉镇痛泵镇痛,分析术后苏醒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肛门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疼痛恢复时间多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应用麻醉镇痛泵可取得较好的镇痛效果,可有效缓解疼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 标签: 剖宫产 麻醉镇痛泵 镇痛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体骨折术后采用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肿胀以及VAS评分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肢体骨折患者60例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3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行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对护理前后肿胀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消肿时间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肿胀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消肿时间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结论肢体骨折术后采用中医湿热贴敷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的肿胀程度,还可减轻疼痛评分,缩短消肿时间。

  • 标签: 肢体骨折术 中医湿热贴敷护理 肿胀 VA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促下肢骨折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 2017年 8月至 2018年 8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 118例,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加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骨折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 5.08%、护理总满意度 96.61%、下肢骨折愈合时间 (11.59±1.26)周均优于对照组 11.86%、 83.05%、 (20.52±1.56)周,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个性化功能康复护理 下肢骨折 康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手术室麻醉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待全麻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干预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没有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P<0.05。讨论在手术室麻醉过程中应用优质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对改善患者心理状态,缩短麻醉后苏醒时间具有积极影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手术室麻醉 影响评价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医疗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为适应改革新发展的需要,医院也愈加重视医院文化的建设,而做好党建思政工作能够指导医院文化的建设,增强整个医院的凝聚力,提高医院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水平,并对树立医院的良好文化形象具有巨大作用,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提升医疗质量。本文将对党建思政工作在医院文化建设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帮助医院更好地开展文化建设工作。

  • 标签: 党建思政 医院 文化建设
  • 作者: 杨思兵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          (贵州省剑河县民族中医院  贵州剑河  556400)  【摘  要】目的:对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肝炎引起的黄疸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选取100例本院患黄疸性肝炎的患者,选取时间区间为2016年3月到2017年2月。将这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除进行常规治疗外还需给患者服用茵陈蒿汤。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转氨酶:AST(谷草转氨酶)和ALT(谷丙转氨酶)以及胆红素:DBIL(直接胆红素)和TBIL(总胆红素),相较于观察组,对照组的指标值更高(P<0.05)。结论:茵陈蒿汤加减治疗肝炎引起的黄疸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疗的脑积水5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有22例,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观察组32例,采用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32例中,显效21例、占65.63%;有效9例、占28.13%;无效2例、占6.25%;总有效率93.75%;对照组22例中,显效8例、占36.36%;有效9例、占40.91%;无效5例、占22.73%,总有效率为77.27%;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3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1.8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下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脑室-腹腔分流术 脑积水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研究分析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采用出院健康教育计划模式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样本选取本院重症肺炎患儿,样本选取量为 90例,研究时间在 2017年 5月到 2018年 5月之间,按照护理方式的差异将 90例患儿氛围实验组与常规组,其中常规组患儿在出院前仅给予常规健康知识教育,实验组患儿给予出院健康教育计划,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护理满意率,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儿护理满意率较高,且与常规组患儿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对比两组患儿家属负面情绪评分,并将其作为护理质量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儿家属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均较低,且与常规组患儿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对比两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并将其作为预后效果的对比依据,统计结果数据得知,实验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较高,且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在重症肺炎患儿护理中采用出院健康教育计划模式,对护 理质量与护理效果均有改善作用,还可以改善患儿家属的心理情绪,为有效护理方式。

  • 标签: 重症肺炎 出院健康教育计划 临床应用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