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溃疡性肠炎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4月至20016年4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00例,根据治疗效果将其分为显效组和无效组,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PCR技术检测所有人员的巨细胞表达情况,分析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临床特点。结果:肠炎组巨细胞病毒阳性率为69%,对照组为12%,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显效组的巨细胞病毒阳性率为62%,无效组为76%,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细胞病毒感染参与溃疡性结肠炎的病情发展,且治疗效果差的患者病毒感染的阳性率较高,应重点关注受感染的患者,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巨细胞病毒感染 临床特点
  • 简介:目的了解外来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系统抽样法,检测调查对象HBsAg和抗-HBc两项指标。结果外来打工子弟学校学生HBsAg和抗-HBc阳性率高于本市儿童水平;2项指标阳性率在性别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0.143,P=0.705;x^2=0.025,P=0.873);2项指标阳性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上升趋势(x^=6.733,P=0.009;x^=22.04,P〈0.01);不同经济发达程度的现居住地间,2项指标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111,P=0.739;x^2=2.92,P=0.087)。结论外来打工子弟学校学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较本地学生严重,应将流动人口纳入本地人口的管理体系。

  • 标签: 流动人口 乙肝表面抗原 抗-HBC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行尖锐湿疣切除术的全面护理对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方法选取我院自2016年3月1日至2017年9月1日收治的6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行尖锐湿疣切除术的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术后的护理以及术后的健康宣教。结果通过全面的手术护理,63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尖锐湿疣切除术后患者均康复出院,所有医护人员均未发生职业暴露。结论对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合并尖锐湿疣这样一个特殊人群的患者,认真做好手术前的评估,术后的各项护理工作,对于保障术后顺利出院至关重要.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尖锐湿疣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性肺炎患者(后续简称:新冠患者)治疗中,血沉检测值的高低变化。方法:对我院2020.1-4月住院的390例新冠患者,通过全自动血沉压积测试仪检测血沉值。结果:390例患者中,有115例(29.5%)入院时首次血沉检测值正常,有275例(70.5%)高于正常值。结论:275例患者联合用药治疗后,血沉检测值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血沉值逐渐降低者愈后良好,血沉值持续升高者愈后不良。

  • 标签: 血沉检测值 新冠患者 广谱抗菌类药与抗病毒类药
  • 简介: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infection,OBI)是HBV感染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指HBsAg阴性但肝组织或血清中能持续检测到相应载量的乙型肝炎病毒或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的状态。OBI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明确,可能与基因突变、病毒载量低、表观遗传调控、免疫复合物的形成等有关。OBI在全球范围分布,主要受地区、患者特征差异、诊断技术的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国家OBI的流行率有明显差异。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采取了到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的战略,世界卫生组织的目标是到2030年将肝炎发病率减少到90万例,并将每年因肝炎导致的死亡人数从140万减少到50万,但目前发现和治疗OBI的困难对这一目标提出了挑战。OBI是一个普遍存在但容易被忽视的问题,过去数十年间,随着血清学及病毒学检测技术的发展,对OBI的认识有了较大提升,然而仍有疑惑未得到解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对隐匿性乙肝(OBI)的定义、诊断方法学、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意义进行系统阐述。

  • 标签: 隐匿性乙型肝炎感染(OBI);HBV DNA;基因检测;血清学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应用喜炎平联合奥司他韦治疗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146例,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73例,给予喜炎平联合奥司他韦治疗,对照组73例,给予奥司他韦治疗,均治疗7d,观察临床治疗效果及症状消除时间。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症状消除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型流感病毒感染应用喜炎平联合奥司他韦治疗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尽快的缓解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喜炎平 奥司他韦 乙型流感病毒感染
  • 简介:目的调查2014-2015年我院759例儿童感染肠道病毒血清型的分布,了解广州地区肠道病毒(enterovirus,EV)病原谱。方法采集手足口病等疑似肠道病毒感染患儿肛拭子标本,采用荧光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法(reversetranscriptase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通用型、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71,EV71)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Agroup16,CA16)核酸,巢式PCR法扩增VP1基因测序分型。结果1060例疑似感染者检出759例EV阳性(检出率71.6%);两年均检出11种血清型,2014年CA16、EV71、CA4、CA10和CA6位列前五位,CA16和EV71占77.1%;2015年CA6、EV71、CA10、CA16和CA2列前五位,CA6占51.7%;性别比为1.8~5.3;感染以〈3岁儿童为主(60.1%,456/759);全年均可检出,4~7月达高峰,5月CA16、EV71、CA10和CA2达高峰,7月CA6达高峰。由于病原谱不同,2015年病情普遍较2014年轻,两年均无死亡病例。EV71感染重症病例比率最高(12.7%),CA16、CA10、CA4和CA6偶见重症病例。结论广州主要流行十余种肠道病毒,两年病原谱不同,大部分感染引起疾病较轻。

  • 标签: 肠道病毒属 聚合酶链反应 手足口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CIN合并HPV感染者分为A组及B组两组,每组36例。A组接受微波治疗,B组接受光动力治疗。对比两组临床两组效果。结果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痊愈率分别为66.67%及83.33%,明显高于A组的22.22%及36.11%(P<0.05)。同时B组治疗3个月后及治疗6个月后HPV-DNA阳性率分别为11.11%及20.59%(P<0.05),明显低于A组的50.00%及69.44%。此外,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CIN合并HPV感染应用光动力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人乳头瘤病毒 光动力治疗 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时期发热门诊的护理管理措施。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 2020年 1月 ~2020年 5月期间就诊的 107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留观患者进行研究。发热门诊通过完善护理管理制度,规范护理流程,将护理措施落到落到实处。分析实施护理管理措施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及漏诊情况。 结果 实施护理管理措施期间,就诊疑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留观患者并未出现新增、漏诊等情况。护理人员也未出现新增感染者。 结论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流行时期发热门诊实施护理管理措施,能有效控制新冠肺炎感染,对病情控制具有积极意义,值得各大医院推广。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 感染 流行时期 发热门诊 护理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吉林口岸入境发热人员呼吸道病毒感染情况。方法采集2016年吉林口岸入境发热人员咽拭子样本,用荧光PCR(RT-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IFA)、乙型流感病毒(IFB)、禽流感病毒通用型(AIV)、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ERS-Co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人偏肺病毒(hMPV)、人鼻病毒(HRV)、麻疹病毒、季节性甲型流感病毒H1N1、H3N2、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6型等12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结果共采集咽拭子样本497份,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72份,以人鼻病毒、乙型流感病毒居多。6个监测口岸中,圈河口岸送检的样本中阳性数最多;春、秋季节阳性数高于夏、冬季节;呼吸道病毒阳性病例主要来自朝鲜(34.72%)。结论初步掌握了吉林口岸入境发热人员感染呼吸道病毒种类,为口岸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供依据。

  • 标签: 入境 呼吸道病毒 发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拉米夫丁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1178例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标志物阳性的人群进行检测,并应用拉米夫丁对其中33例病人治疗6月,观察其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型肝炎HBV-DNA、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结果1178例共检出65例携带乙肝病毒者,总体阳性率5.52%;男22例,女43例。肝功能异常率43.08%。拉米夫丁应用1月HBV-DNA转阴率96.97%,应用6月可改善治疗组的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结论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可以引起肝脏的炎症和纤维化;拉米夫丁可以迅速降低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HBV-DNA的滴度,改善乙肝患者的肝功能和纤维化指标。

  • 标签: 肝炎 乙型 表面抗原 阴性 肝炎病毒 拉米夫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50例患者用宫颈炎康栓治疗,对照组不用任何药物,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转阴率(52.23%)要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30.12%),两组数据差异比较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宫颈炎康栓治疗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因此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宫颈炎康栓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 对我院医护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感染原因以及防护策略。方法 对我院在2020年1月~2020年6月期间的医护人员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医护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情况,总结有效的防护策略。结果 我院909名医护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率为0。结论 医护人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其职业暴露与被感染风险急剧增加,积极采取科学的防护应对措施能够有效保障医护人员的安全。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护人员 急诊部 感染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母爱替代式护理模式在无陪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总结2020年1月22日—2020年5月15日在我院感染科住院的16例无陪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儿童的护理经验。结果:运用母爱替代式护理模式护理的无陪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住院期间均配合治疗及护理,进食正常,大小便正常,作息规律,睡眠质量好,与护士建立了亲密感,无患儿出现情绪障碍,16例均治愈出院。结论:在无陪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儿的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母爱替代式护理模式的陪伴及关怀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无陪护儿童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护理 母爱替代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整体护理用于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价值。方法:2019年5月-2021年4月本科接诊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92名,随机均分2组。研究组采取整体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退热时间等指标。结果:针对腹泻消失时间、退热时间与住院时间,研究组分别是(2.49±0.48)d、(

  • 标签: